嘉義市

嘉義昔稱『諸羅山』,這是出自於當地的平埔族洪雅族『諸羅山社』之譯音。另有一說:由於本地地形諸山羅列,故原名諸羅。後因清乾隆51(西元1786)林爽文之亂,淡水、彰化曾先後陷落,諸羅雖被困,軍民不屈,清高宗獲悉乃於次年賜名為嘉義,以示嘉許全城軍民義舉之意。嘉義市原隸屬嘉義縣轄區,於85年縣市分治後獨立成為「嘉義市」,全市均為商業區,轄地不大,區分為東西兩區,本行程以一區統合介紹。嘉義市雖不大,但發源甚早,再加上數位首長的努力,可觀賞的資源很多,值得在此結合縣境景點做一或二日遊。

文創園區(原嘉義酒廠)位於中山路616(嘉義火車站至縣山恊中間),創建於1916年的嘉義舊酒廠,於1982年遷往民雄工業區後留下大量生產機具及相關設備,其中有七幢建物被列為市定古蹟,經中央文化部選為全國五大創意文化園區之一,目前古蹟 陸續修護完成,各項文化展也一一推出供遊客參觀。園區高達53公尺的鍋爐煙囪也已變為嘉義市的地標之一。

檜意森活村:位於嘉義市林森東路1號,由早期的日式房舍整建而成,建材皆使用檜木,見證阿里山林業發展的歷史。每到例假日總是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

北門驛:位於共和路482號(檜意森活村對面),是阿里山森林鐵路蒸汽小火車的起點,也是阿里山鐵路貨運集散地,阿里山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地位重要。北門驛是由台灣紅檜木建造的日式造型木造車站,在民國元年阿里山鐵路全線通車前興建完成。目前規畫為鐵路文物展示館,驛前廣場與周邊設置「呼喚的地標」、「時空走廊」、「生態藝術牆」等公共藝術,藉以凝聚鐵道文化的集體意識。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位於林森西路與忠孝路口,宛如大型火車生態博物館,可近距離觸摸數台退役蒸汽火車、柴油機車、動力客車、客貨車廂以及方便火車頭變換方向的圓形轉車台等,是鐵道迷絕不能錯過的火車寶庫。

 

文化中心區:位於忠孝路275號,設有文化中心及博物館、音樂廳,是嘉義市人文化滋澗站。文化中心地下室經年展示交趾陶,可於上班時間前往參觀。

森林之歌:位於文化路林森西路地下道旁,嘉義市林業廊帶中的新地標-森林之歌,運用林務局提供之木材、鐵軌、黃藤及石材等素材製作,重現嘉義「木材之都」榮景。

獄政博物館(嘉義舊監獄):位於維新路140號,是全世界目前僅存的兩座「賓夕凡尼亞式」監獄之一(另一座則是日本北海道「網走監獄」);所謂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始於1790年費城的胡桃街監獄,以獨居房為設計主軸,避免受刑人相互接觸傳播犯罪知識,在中央則有一座扇形臺,來管理周圍輻射出去的囚房, 舊嘉義舊監獄三條放射狀的男監(智、仁、勇三舍),就是這樣的設計精神。舊嘉義監獄建於日據時期(1919), 是全台灣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版主曾於民國76-80年間在此服務。原監獄受刑人於民國85年搬遷至鹿草鄉新監後,改設為獄政博物館 每週二~日09:30、10:30、13:30、14:30開放供民眾參觀。舊監內部各項設施保存良好,完整的硬體與器物能提供法制教育與人權演進活教材,以及獄政發展櫥窗等多元功用。其扇形放射狀的中央台掌控系統,符合獄犯收封管制之理想原型,工場與舍房挑高,並以不同型式的氣窗設計,能滿足通風、採光、防潮,以及空中巡邏等需求,而門窗、壁板材料均使用阿里山的檜木,特別要求堅固、耐用、防逃等專業施工,具有保存價值。

中央台正上方祭拜日本神龕,相當靈,來此工作的人不拜牠,保證會被"鬼壓床"

一坪大小的獨居房

受刑人作業的工廠

法務部參加全國灯會得獎作品彙集處

蘭潭:位於鹿寮里紅毛埤187號之4(火車站右前嘉雄路橋的民族路通到底可達),蘭潭佔地面積約70公頃,距市區3公里,古稱「紅毛埤」,相傳為300多年前荷蘭人所鑿之埤,故稱「蘭潭」,是嘉義地區自來水主要供應源,腹地廣大,為自然生態資源,風景區的後山範圍有著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包含多種不同植物與昆蟲等,為嘉義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

夜遊蘭潭可以看到水舞秀

圓林仔社區:位於林森東路69123513號之11(691巷左進800公尺/過鐡路左下即達),圓林仔乃是百年前一個在陵地上散聚形的小部落,由紀、黃兩姓家族深根於此。內有百年荔枝樹、百年冷泉等自然資源豐富,植物、虫蛙蝶之多可謂都市邊的世外小桃源。

嘉義中山公園:位於火車站前的中山路底,園內古木參天,涼亭水榭,假山魚池,曲徑通幽,因為利用自然山水,風景雅緻,可謂逍遙勝地。內有史蹟資料館、射日塔、孔廟、福康安紀念碑、震災紀念碑以及國寶級的阿里山森林鐵道老火車頭等史蹟,為民眾休閒遊憩的最佳場所。

樹木公園(植物園):位於王田里山子頂270號(嘉義公園之東北側),設置於明治41(1908)的樹木園,面積約8.6公頃,其原為橡膠的苗木生產與試驗地,後改為熱帶經濟樹種之栽植試驗區,原屬熱帶經濟樹種之栽植試驗地,其後以母樹園之形態經營,隸屬於台灣省林業試驗所。園區內有一座極為古樸的「林場風清」嘉義八景之一的石碑,訴說本園享有的美譽,蒼鬱的林蔭下,小徑蜿蜒,林蔭蒼鬱,情人椅錯落,時有拍攝婚紗的人擺款弄姿,來此做森林浴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沒有世俗的喧囂,只有喜愛大自然的同好者與大自然的風聲鳥語,交織出動人樂章。

嘉義都會公園:結合嘉義公園、樹木公園而成,總占地約36甲,提供市民一遊憩場所。

水源地水錶室:位於民權東路嘉義都會公園大門旁,因造型十分典雅獨特,又仿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採渾厚之柱式配合簡化之山牆,此建築特色為嘉義市少見,所以一直保留迄今,它與眾不同的建築、造型,也格外受到矚目。

埤子頭植物園:位於博愛路一段144-4號(博愛路橋下方),創設於明治41(1908),當時與山仔頂植物園同為橡膠苗木的生產與試驗地;埤子頭位於平地,不同於山仔頂的丘陵地,二處同步進行差異性的林業試驗,而後改成為熱帶與副熱帶的造林試驗,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進而作為造林樹種與綠美化苗木培育之場所。

香湖公園:位於西區文化路、世賢路與埤仔頭植物園之間,面積約28.29公頃,為嘉義市第二大之公園,僅次於嘉義公園園區,曾是諸羅八景之一的「北香秋荷」所在地,香湖公園原博愛公園範圍,廣植綠色喬木、灌木7萬餘棵,極力打造都市綠肺,為空氣品質盡力。園內設有松風亭、櫻花林、埤子頭植物園以及草坡景觀區等,供遊客來此遊憩。

中央噴水池:位於文化路與中山路交叉口,是嘉義市人精神的地標,民國59年許世賢女士擔任市長時興建七彩的中央噴水池,池內噴泉蘊含十四種變化,約每十五分鐘一輪迴,水高可及二十公尺,尤其夜間噴水時,五彩繽紛變化多端,美不勝收。現今每逢選舉之前一日,各候選人帶著群眾在此地造勢較勁,成為中央噴水池的一大特色。遊噴水池可順逛文化路夜市。

文化路夜市:美食小吃的名氣響亮,無論是南北口味,或是傳統與現代的餐飲,都能滿足您的食慾,慕名前來的老饕絕不會錯過(博愛路嘉樂福大賣場旁的嘉樂福夜市人潮更多 ,有後來居上之勢)。

彌陀寺:寺前為八掌溪,原有義渡吊橋橫跨溪水之上,吊橋長度500公尺,以其遠望飛鷺凌空、越水而過,故又有“鷺橋”之稱,往昔八掌溪急流湧波,致有“鷺橋觀浪”之景,如今吊橋已毀損拆除,不復昔觀,寺院大門左側山坡上仍立有八掌溪義渡記念碑,列入三級古蹟。義渡碑旁有座義民塔,此塔建于1938年,塔中合祀昭忠義民公503人及忠義公19人遺骨(其中含一只義犬),皆是為地方取義殉難之人士。塔前草地青翠,寺院右側青翠的草坡上,亦有涼亭石椅,花木欣欣向榮,後方則為納骨塔,十分幽靜。

二二八紀念碑:位於彌陀寺入口的叉路口上,建於1989年,是全臺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紀念碑建碑過程中,施工中的建築物曾遭人多次惡意破壞,而相關人士也遭到政府當局的恐嚇及警方監聽,紀念碑設計者詹三原更為此而遭逮捕入獄。碑文中呼籲:「政府公布事實真相、平反冤屈、安慰受難者家屬、興建紀念碑、制定二二八為和平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