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鄉
芎林鄉原稱為『九芎林』,這是由於當地以前是九芎樹茂生之地,故有此稱。日治初期,改為「九芎林庄」。後來地方人士認為「九芎」與「久窮」諧音,遂去「九」字而改名為「芎林」,亦同步改為「芎林庄」,轄區與目前相同。二戰之後再改制為「芎林鄉」沿用至今。
鄉內的飛鳳山以「飛鳳探梅」名列新竹縣89景之1,當晚上時,在山上的觀月亭可遠眺台北101大樓,是台灣陸地上可望見的最遠地點。
芎林鄉在中國的漢人大量入墾北台灣時,日人設「土牛溝」作為漢人開墾之界限,而今的芎林鄉全境剛好位於位於土牛溝以東,所以當初無漢人入墾。直到1775年始有少部份的漢人入墾,當地為防原住民出沒,還設置官隘,獲配置隘丁十名,負責安全防衛。至1815~1820年間,芎林地區的主要埔地已大致被開墾,並形成許多聚落。其中九芎林聚落因有公館在此,形同臨近居民的活動中心,也成為竹塹溪(今頭前溪)中上游一帶最大的市街,也是臨近地區往內山開墾的根據地。
1821~1850年是芎林鄉極盛時期,可惜1862年九芎林街遭洪水侵害,商業機能受挫,其後樹杞林(今竹東)便起而代之。
華龍村部落:是芎林鄉最美的村落(緊臨橫山鄉),部落沿峽谷溪流建築,雖有少數工廠,但環保作得很好,幾乎讓人忘了它們的存在,村內有鍾家伙房、 鄒洪將軍宅、自然谷、鹿寮坑桐花步道等景觀點,適合旅人放慢腳步作一日遊。
鍾傢伙房:位於華龍村,為當地鍾姓人家之宅院,為少見之山區客家伙房屋。鍾家昔日擁有廣大茶園,聘僱許多長工。為解決住宿問題,遂依山勢興建規模宏大之三合院建築,右側橫屋因應地形而建成兩層樓房,極為罕見。該屋興建於1912年,2010年公告為縣定古蹟。
自然谷:位於華龍村四鄰197號,是台灣首座經「環境信託」打造中的生態教育基地,提供預約生態教學環境,佔地近二甲的山坡地,有穿山甲挖的洞、鼬、獾、貓頭鷹、飛鼠的蹤跡。為了讓小朋友認識大自然的奧妙,園方在超過200歲的芒果樹上,架設了複雜的攀樹系統,讓小朋友從不同的高度,親近大樹,透過與樹的接觸,學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石爺石娘廟:位於華龍村五和街241號,與土地公廟相隣,相傳以前這兒有一對令人稱羨又嘖嘖稱奇的老夫妻,終日形影相依,在那美麗的河邊,日日夜業喃喃呢呢,於是石爺與石娘恩愛夫妻的故事,就像鹿寮坑的溪水般,千古流傳涓涓滴滴。其他有關石爺與石娘的故事還有一籮筐,鹿寮坑人一代一代的分享,感懷先民筆路藍縷,期待鄉土延綿,地久天長,鹿寮坑人用心用愛擁抱石爺石娘,永世分享。
文林閣:位於文林村文山街238號,亦稱文祠,興建於清光緒二年,主祀文昌帝君,配祀神祇則有關、呂、張三聖恩主與神農先帝等諸神。每年於9月28日孔子誕辰舉辦祭祀大典,提倡尊師重道的精神,並且資助芎林鄉學校,身體力行推廣教育,包括芎林國中與國小校地皆為文林閣資產。文林閣也經常參與各項文藝活動,對當地文化的發展不遺餘力,是相當受人敬重的廟宇。廟前有二棵 百年九芎樹是該廟為了讓鄉民認識芎林鄉的由來而特地購買裁種的。
呈甘橋:位於文林閣對面的文衛街上不遠處,為跨越水坑溪的一座石橋。該橋的歷史可追朔到1818年間所建造的木橋,其後經多次改建,直到1923年才由當時地方熱心人士呈星公與甘照財捐獻改建成今日之石橋風貌。該橋不僅歷史悠久,構造亦頗具特色,足以代表當時工藝水準。橋旁立有一紀念碑,名為「興建呈甘橋捐題碑」,為新竹縣現存最漂亮的石碑之一。現已公告為歷史建築。
文林生態古道:從文林村芎林國小大門左側100公尺的一條小巷進入(古道口位於文心路322巷32號民宅對面/也是紙寮窩山古道的入口),原是早期山區居民進出的道路,經地方人士的努力,現已蛻變為一條休閒的踏青路線。古道全長約3公里,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走完。
鄧雨賢音樂文化紀念園區:位於文山路131巷附近(竹21縣道8公里處的園區),精通樂曲的「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於1906年生於龍潭,1940年遷至芎林,1944年與世長辭,得年39歲。他創作歌曲無數,如「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至今仍傳唱不歇,地方為感念他,特興建音樂文化公園。園區占地5000坪,300坪的露天音樂舞台與紀念亭鄧雨賢老照片、手稿圖檔是園區的焦點。1500公尺的環園棧道,引領訪客欣賞參天松林、花木。
瑞龍博物館:位於文山路42巷21弄1號,館內展覽六千多種貝類標本,每年皆有許多民眾和學校師生前來校外見學,是足得一觀的私人博物館。
飛鳳山:位於中坑村、新鳳村交界處,因山形像飛鳳引頸而得名,峰頂海拔423公尺,台灣小百岳排名#0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