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區
大社早期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支族阿加大社社址,明鄭時期被鄭氏屯兵所驅散,而遷往屏東林邊鄉。日據時期名稱陸續更迭為觀音中里→楠仔坑支廳→仁武庄三奶壇。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於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戰敗撤守台灣,實施地方自治,於民國40年以本區經濟、文化、交通等均以大社為中心,故取名大社沿用至今。
大社區東邊為觀音山,與仁武區交界,此處有陡峭的山壁及步道可攀登健行。鳥語花香、風景別有洞天,與左營半屏山、高雄壽山,同屬舊鳳山縣著名山域。登高遠眺,三山頂峙,山峰千岩爭秀,各呈奇形怪狀。
大社區居民以閩南人居多,客家人次之。是個農、工、商並重之區,最富盛名的農產品為棗子和芭樂;另外,本區為高雄市最大酪農區,牛奶產量居全市之冠。總稱為大社三寶:棗子、拔拉(芭樂)、牛奶。
大社區觀光景點均集中於觀音山區域,便利的環山步道讓各個景區點相互連結,不僅使觀音山風景區成為居民散步健身的場所,假日遠道聞名而來的遊客如織,由登山口的攤販群就可略之一二。
觀音山:位於翠屏岩公車站牌附近(國道1楠梓交流道大社出口下接興楠路-接大社中山路直走約3.5公里。),名列台灣小百岳,現為南部著名近郊風景區,原高雄縣十大名山之一,以主峯形似觀音趺坐而得名。觀音山面積約十一點九公頃,登山口前到環保公園間有著各式各樣的攤販,也是登山客下山後到此飽足的地方。
觀音山八景:
翠屏夕照:觀音山的山腳下,有一巨岩,三面環山,藏風聚氣,相傳清康熙皇帝見此地山明水秀,乃賜名「翠屏岩」,古鳳山八景之一的「翠屏夕照」,就是指這個風景點。爬觀音山不僅白晝相宜,黃昏時看落日殘照的瑰麗奇景,就會親身體會「翠屏夕照」之美。大覺寺原名「翠屏岩寺」,相傳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由台南知府蔣元焄所創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並經歷無數次的重建。根據高雄縣政府所立的「翠屏岩」碑記記載:翠屏岩在觀音山麓,山脈白虎形,山出蜿蜒十五里,陡起十九峰中一峰屹立如菩薩端坐,眾小峰拱峙於側,分支環抱不可名狀。其麓一巖曰翠屏,為古鳳山縣八景之一的「翠屏夕照」。大覺寺供奉觀音佛祖,座落於觀音山麓,位於風景區入口處右側,香火鼎盛。
石鼓撼嶽:在大覺寺南側牆外,三亭踞上。四十年代還有山泉汨出。民國九十年代因為大覺寺增建改建三亭拆除,現在則做成人工瀑布,據傳古時因環境未開發,寺內課誦鳴鐘擎鼓時,該石鼓小應之回音鳴鳴作響,撼動山嶽。
金鐘靈台: 在學府路起點,檜之湯東南方三十公尺處,從路邊循階可躋古亭,上有一幅古佚名聯「名山造帳陳鐘鼓,臺閣點兵列翠屏」。實為敘述翠屏岩寺建寺之傳奇故事。
古木仙跡:古木榕樹原長在石鼓上,覆蓋面積甚大可容數十人歇息,民國六十年代石鼓不在汨泉時,該榕樹便漸枯萎,又因病蟲害在民國八十年代即己枯朽。現在所見的榕樹是在民國八十年代新植的。
石筆初開:在環山步道北段路邊甘泉古井旁盆地中兀起,狀如石筍,高約三十公尺末端大榕似筆毛,月明時,筆桿映月,筆尖醮黑,一枝獨秀。
觀音凌霄:觀音山三大高峰(洲仔坑尾,猴山,雞罩尾)中的洲仔坑尾 ,係觀音山主峰,狀如觀音趺坐,視野可及安平到鳳鼻頭。該山曾歷三次鑿平,第一次為日治時期剷平頂峰造砲臺;第二次為民國七十年代聯勤拓大產平蓋大蓄水池;第三次則在九十年代更拓大面積搭蓋木質觀景台,已看不出觀音山趺坐之貌,從該處遠望坔底山為其案山,大小崗山及半屏山、柴山為其左右護衛,左右則為大陂及客仔陂,山水有情實屬絕配。
蓮池夜月:在觀音凌霄前,北為客仔埤,可灌田四十三甲,今已縮小;南為大陂,已被切割成三四個小陂塘,並為舊三奶壇的大水塘。以此二處最近觀音山故名。
天洞朝暾: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人在洲仔坑尾上挖了一條約一百公尺的戰備隧道,西進東出,地勢漸下,在此山稜線上東望重巒叠翠十四層,盡在朝暾中。
古榕盤根:陳家墓園後、登山小徑上兩棵古榕露根盤踞因樹根錯節鋪滿山壁,形成奇觀並可借作登山踏腳處。
北觀音山步道:學府路過玩山園後右轉到翠屏山莊,莊後二米寬小徑林蔭水清直上休憩區。翠湖入口沿環山路到環保公園後東上五月亭,下坡後即左轉產業道路約四百公尺,右上高台順蹊徑陡降到蓮池台亭畔有香楠奇木。
南觀音山步道:風景區巨座標示前南轉五米塩埕巷柏油路順行五百公尺,順左側三米登山口沿較大的路順行經環保公園後,出口即大覺寺。千歲府或鳳儀宮前沿上山水泥階梯拾級而上,到大平台後順階左轉可達天洞約五百階,平台處有大頁岩勒石內文如何,靠你眼識。
三奶社區老厝群:位於三奶社區復興路與民生路一帶,為數眾多的老厝說明了此地的重要性,其中較值得一遊的是巫厝(武狀元石鎖、古物)是學生鄉土教學必去的地方。
百年棗樹:位於中華路75號民宅屋旁,大社區以蜜棗在水果界佔有一席之地,而這棵不起眼的百年棗樹對於當地人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存在,結實累累的果實是早期的品種,是三、四年級生幼時的回味,現今的改良種已少有人想再吃這種棗子,但棗樹主人仍捨不得把它鋸掉,足供遊客回味。
牛路巷公園:位於百年棘樹馬路對面,公園小又不特別,但它確有令當地人回憶的地方,路的一端是以前當地人用牛車將農產品運往市場販賣求生之處,另一端則是通往大碑山(夜總會)之處,因係求生存與死別之路,所以當地人就把那條路叫「生死路」。
青雲宮:位於中華路(百年棗樹不遠處),主祠神農大帝(炎帝),84年新建的石雕圖像立於廟左右,廟前二棵百年老榕樹是該區老人最常去談天說地"說他少年有多勇"的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