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鄉
二水鄉依山傍水,土地秀麗,早在漢人移居臺灣以前,就有平埔族的東螺社在此居住。地名早期叫二八水,其由來有三種說法:
一說:二水位居濁水溪及清水溪出水口的北岸,此地正是這兩條溪流的匯合處,由於東方來的濁水溪及南方來的清水溪以倒「八」字形「合港」(「合」音kap),故稱為二八水。
二說:清康熙58年(1719年)施世榜先生完成八堡圳後,為了灌溉二水一帶土地,乃在二水火車站後方的八堡圳設「二分圳」引水灌溉今二八仔(光化村)和三角仔一帶田地,二八水圳(鄉民習稱「二分水圳」或「二分仔圳」)大約興築於康熙58年至60年之間(1719-1721),橫亙於施厝圳與十五庄圳之間,是兩條重要水利設施的聯絡水圳,從二水鄉集集線火車車庫,流經文化村、光化村到員集路的二八水橋,不過目前已經看不到完整的水圳。這條水圳正好是二水的中心,也是昔日二八水庄的範圍。後來此地慢慢形成聚落,庄民因水源取自八堡圳,乃取其「二」和「八」便把它叫做「二八水街仔」,二八水的地名由此而成。
三說:在明鄭時期(1661~1683),自林圯埔(今之南投縣竹山鎮)要到本地時,必須經過二條溪,一為清水溪,一為濁水溪,越過此清、濁二條溪水,稱為「過二幅(Pak)水」,二幅水與「二八水」台語音雷同,古早先民移入本地時識字者不多,所以就將本地地名寫做「二八水」了。民國九年將舊稱「二八水」改為「二水」。
二水鄉東倚八卦山脈,西瀕濁水溪,具備好山好水的天然環境;也是台鐵縱貫線和集集線兩條鐵路的交會點,兩條鐵路交會,帶給二水輝煌燦爛的過去,但在公路四通八達之後,鐵路樞紐的重要性降低了,二水昔日的繁榮景象也逐漸消褪了,但也因囿於地理環境限制及工商產業資源欠缺,因此無工業污染之困擾,復有祥和鄉親及敦厚民風,反而營造出一個寧靜、純樸秀麗的好故鄉。為二水鄉的前途注入了觀光旅遊的活水。
二水火車站:位於光文路1號,除縱貫鐡路線外,也是集集支線始發站,運轉位置重要。車站依八卦山脈而建,在不大的站房襯托下更顯人文歷史價值。火車站左側的遊客中心可以獲取當地相當多的旅遊資料,中心服務人員會很詳盡又熱心的解說,相當難得。
自行車觀光園道:二水鄉環鄉自行車網絡是近年二水鄉公所致力推展的一個遊賞二水鄉的新興玩法,以攸閒的自行車細細品味二水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生態。詳細資訊可在火車站旁的遊客中心獲取。
蒸汽火車頭陳列場:位於火車站左側500公尺 光化社區活動中心旁,展示二部已走入歷史的蒸氣火車頭:一部是曾經馳騁縱貫線鐵路獨領風騷數十年,素有「蒸汽女王」之稱的CT278號日製蒸汽火車頭,昔日她曾載著老蔣行訪各地。此CT278號蒸汽火車頭過去是台灣縱貫鐵路線快速旅客列車的第一輛,時常做為高級官員的專車,直到民國71年,鐵路電氣化後才停止使用,共行駛了29年,如今已功成身退,陳列於此作為永久的紀念。另一部為台糖345號小火車頭:她是台糖嘉義蒜頭糖廠撥贈的比利時製造俗稱「五分仔」的小火車頭一輛,此二部大小蒸汽火車頭陳列在一起,形成大小強烈對比。陳列場旁另有一架F5E戰鬥機展示 ,按:台灣共有308架此型戰機,現均已淘汱換裝。
謝東閔故居:位於火車站正前方的光文路上(光文路1巷2號/家政中心),步行約三分鐘可達。謝東閔是第1位台灣省主席和副總統,在2位蔣總統主政的6、70年代,很少台籍政治人物的地位能出其右,雖身居高位,但他在許多二水鄉親的眼中,一點官架子也沒有,是1位溫文儒雅的謙謙君子。在政壇得意的時候,謝東閔沒有大肆整修老家的房子,而是將老家三合院提供家政中心使用。蛻變而成的二水家政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二水窗口」。全台到家政中心參加研習的人員,經常要住上3、5天,也普遍會對二水產生好奇,中心的工作人員就成為第一線的解說員,詳細的介紹二水的人文特色、景觀景點及農特產品。羅素卿說許多學員回去的時候,往往是將行囊裝滿了二水的特產,還有滿腦袋對二水的好印象。中心內左後方保留的三合院別墅,是謝東閔和家人以前的住所,如茵的草地,古樸的木造房子,具歷史意義的照片和擺設,已被視為二水鄉推動LONG STAY的首選。
火車站前的古厝
中山堂:位於火車站前直行約五分鐘的二水分駐所旁,建於日據時期,外貌雖保有整體建築之全型,但欠缺維護,或者不久的將來就會坍毀。
阿明火燒麵:位於中山堂正對面(員集路三段724號),是二水鄉有名的特色小吃,麵有燒焦的味道,但卻看不到燒焦的痕跡,可惜僅有炒肉絲,若能有海產等多元性的變化,應能吸引更多的食客上門。
林先生廟:位於源泉村員集路(152線/40.2K處右側),是二水鄉唯一所官辦的廟宇,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廟中供奉的林先生有著「台灣大禹」的稱號,是建造八堡圳的大功臣。據傳八堡圳開鑿之時用了許多方法皆無法引溪水進入大圳,就當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有位自稱姓林的老先生以「土工法」教導眾人施工,溪水便流入大圳裡,鄉人以重金酬謝林先生,林先生卻拒收且不知去向,後鄉民感念林先生的貢獻,便建立祠廟供奉林先生祿位 ,後人尊稱其為「台灣大禹」。
八堡圳文化步道:位於林先生廟旁(152線/40.2K處左側),也是八堡二圳的 取水口,設有多面導覽解說牌供覽。按:八堡圳係彰化縣的母親河,全長566公里,涵盖面積近達二千公頃,引用濁水溪水灌溉產出優良的「濁水溪米」。
八堡圳公園:位於152線林先生廟往集集不遠處,八堡圳是 台灣三大古圳之一(另為台南通埒圳及新竹隆恩圳),濁水溪至此一分為二,成為八堡一圳及二圳,兩圳以八字形分水,八個堡區的水圳,引濁水溪水灌溉彰化平原,其範圍包括了今日彰化縣十八個鄉鎮,可說是清初時期全台灣最大的水圳系統。站在水閘門旁不但可欣賞滾滾濁水洶湧澎湃氣勢之奇觀,更可以在旁邊的八堡圳公園欣賞濁水落日,而公園內設有古老的打水設施,可說是二水鄉當地最寶貴的資產,也是灌溉孕育彰化平原裡最富有生命力的活水源頭。
引水公園:位於八堡圳公園旁 的倡和村龍仔頭山下,除水圳外,長條型的綠地公園也是遊客休憩的場所。
豐柏登山步道:位於松柏遊憩區,停車場寬廣,場內有洗手間及活動場所,一般遊客都是以此為出發點,沿林道上松柏嶺的受天宮再回來(單程1.8K),沿路有多群的台灣濔猴,目前還不會搶遊客的東西,但遊客也不要餵食,以免日後變成高雄柴山那群老共,路線除了最後的陡階梯稍稍難外,是老少咸宜的休閒路線。
坑內坑森林步道:位於復興村內,台灣百步道排名#040號,總長度約2公里,除階梯道外,全程均是在山谷中的柏油產業道路緩坡行走,落差600M。沿路都是水菓園區,路旁設置有樹名牌,是條不錯的生態教室教學區。可順遊名間鄉松柏嶺的受天宮,再由廟前下豐柏廣場給猴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