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鎮  

關山鎮原名「里壟」,由高山族語「ㄉㄧㄌㄢˋ ㄉㄧ ㄌㄢˋ」,即「紅蟲」翻譯成音。日治時期開闢關山警備道,以其位於警備道東口,大關山之下,就像一個關隘,乃於昭和12年(1937)改名「關山」沿用至今。

關山鎮開發甚早,清初,平埔族人即已進入關山開墾,隨後阿美族人也跟進聚居建社,漢人則在清光緒晚期始移入開墾。全鎮總面積約58.735平方公里。人口數不及一萬人,原住民約2000人,餘除外省人外,尚有世居關山之「閩南」「客家」兩大語系人士,約各佔一半。

關山鎮位於花東縱谷的南段,有卑南溪流過,東為海岸山脈,西為中央山脈。距台東市約42公里。屬於臺東縱谷平原的一部分,與池上鄉及鹿野鄉同樣為通谷地形,地勢平坦適合農業發展。整體而言關山鎮地區的地勢比池上鄉地區的海拔高度較低,也較潮濕。有名的關山米是此地的招牌特產。

 

關山米國學校:位於台9332.4K路旁;其實就是關山鎮農會一處休閒旅遊中心,規畫有『看米、聽米、吃米、玩米、買米』的體驗碾製米過程,不僅有趣又能充實知識,還能將自己親手包裝的米當成紀念品帶回家。農會休閒旅遊中心吸引人的綠色彩繪外觀,和造型獨特可愛的「米寶寶」,都是關山鎮農會運用創意及巧思規畫而成。這裡不僅有水稻文物館、米食DIY教室、米雕教室、農產品展售中心,還有由舊的碾米廠穀倉改建的米國學校。

關山鎮警察局:位於市區中正路27號。警局後方木造建築歸劃為「警察文物館」,收藏許多老的的警察文物,械具,這裡還有可供遊客休息、喝咖啡或茗茶的典雅中庭。在此可體驗另一種新的「鄉土親和力」警察局氛圍。

關山環鎮自行車道:是全台第一座專用自行車旅遊道路,全長達12公里,自行車道環繞關山,路況平坦舒適,分為「親水段」及「親山段」兩部分。旅客可以在此欣賞一年四季隨著時序變化的稻田景色,也可以享受整齊的檳榔小徑、灌木叢夾道的美景以及到達最高處「縱觀日月亭」俯瞰全關山鎮的全景,最後再回到關山親水公園,完成這趟悠閒的騎鐵馬遊關山之旅。遊客可以在火車站或往親水公園的路上租借腳踏車前往。

縱觀日月亭:位於火車站前正前方的民權路經台東家扶中心直行到山腳,長約900公尺,是環鎮自行車道的中間點,登頂日月亭,早晨可欣賞日出,白天可瞰觀山鎮市容。

關山天后宮:位於關山鎮中華路,是關山地區居民奉祀天上聖母(俗稱媽祖)等各神明的信仰中心。正殿供奉天上聖母,鎮殿媽祖神像粉面,高約1.2公尺,。左殿繡簾上書「文明威武震人間」,供奉關聖帝君、至聖先師孔夫子。右殿繡簾上書「五谷豐登民安泰」,供奉神農大帝、註生娘娘。與臺灣西部的一般寺廟不同,雕有孔子神像,而非用神主牌供祀孔夫子。宮門右側是關山鎮公有菜市場,聽說市場內的臭豆腐很入味,宮門左側10公尺處有間「關山客家粄條店」,店內清潔,老板來自苗栗,市面上的粄條大多是麵粉製作,這家的粄條係手工再來作成,再加上少油少鹽,在傳統重口味的粄條麵店倒是不常見,白天來運氣好的話,還會碰到老闆娘自漁港批回的新鮮海魚咧!

關山親水公園:是臺灣第一座環保公園,園內規劃休閒的自行車道環繞整座公園,又與關山環鎮自行車道結合,遊客可以盡情的騎著鐵馬遊關山,也可以觀賞野鳥與自然生態,動靜皆宜的關山親水公園為一處寓教於樂的休閒遊憩好去處。總面積達34公頃,利用新武呂溪和豐富的地下源流,規劃為充滿鄉野氣息的親水空間,不但毫無污染,更是清涼無比。位於關山鎮隆盛路1號,台9號省道往北邊方向直駛,到關山鎮時轉隆盛路直駛,循路標右轉親水公園即到達。

關山舊火車站:是從前的台鐵驛站,現在改為鐵馬驛站,位在關山火車站左側100公尺處,是保留良好的日式建築,從建築中可欣賞到當初建造的用心,也因此被指定為「歷史建築」。

關山大圳:位於台20204.5K處,是東部卑南大圳外,排名第二的水圳工程。位於海端鄉初來村,關山大圳水源來自水量豐富的卑南溪水系,大圳長達20公里,灌溉面積高達2,270餘甲使關山地區山麓一帶的荒野坡地,盡成為良田美宅,促進關山土地全面水田化,奠定「關山米」生產的良好條件。為解決關山大圳淤沙問題,提高大圳的輸水功能,增加灌溉效益,及防範山洪暴發所挾帶的大量砂石流入渠圳幹道,沖毀構造物,已興建完成沈砂池,同時整治沈砂池週邊環境,進行綠美化工程,以維護關山大圳自然生態及水土資源的永續經營,同時展示噴灌對庭園灌溉、節約用水的效益及成果,提供學術界及相關單位一個戶外教學、觀摩的場所。園區內另有座為紀念布農族好漢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抗日的英勇事績,由海端鄉公所設立初來抗日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