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仁區
歸仁舊稱紅瓦厝,源於鄉民富庶後,大多將原之「土角厝」舊屋改建為紅瓦屋頂新厝而得名。明鄭時期,因鄭氏勸導歸化,並設歸仁里。光復後改為「歸仁鄉」。
歸仁區位於台南市最南端,昔為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墾地(現為舊社里),鄭氏時期,鄭陳、李兩姓帶族人進入歸仁國小南側墾植聚庒,利用十三窯紅屋瓦建屋而居,又鄭氏於當時的保西里建立書院教育子弟,因而各方人士遷入,文風漸興,改名為「歸仁里」,取「天下歸仁」之義。
從歷史發展和本區地勢平坦、旱田多於水田的地理情勢來看,歸仁區的特色就是人文色彩濃厚、學風興盛,又具有農產業經濟優勢,故名人輩出、產業豐富。
敦源聖廟「斯文在茲」、陳家宗祠「書香傳家」。今日的歸仁物產豐饒,釋迦、番荔枝、西瓜、花生、綠竹筍隨時令而豐收,尤以釋迦節的盛會,更將歸仁區推至全國舞台。
七甲五街花卉區:位於中正北路二段(177/9.5K),是南部地區最大的盆花產銷集散地。整條街上沿途花草綻放,色彩繽紛,令人心曠神怡。
世界蛇王園區:位於中正北路1段525巷3號(177/10K),前身為鱷魚繁殖場,因鱷魚經濟價值低而改養蛇類,並以人工方式培育1600尾眼鏡蛇,場內蛇類數量相當可觀,目前農場開放參觀並藉由場主黃國男先生的解說過程,希望讓遊客對蛇類和鱷魚的生態有更深層的了解,更期待能宣導保育觀念。參觀通道的兩旁是冷硬的籠架,籠架內為冷森森的冷血動物,對一般人而言實在是膽量的一大考驗。除了蛇類與鱷魚外,農場內也展示馬來熊、亞洲黑熊、台灣藍鵲、紅毛猩猩、長臂猿等動物。是非常出名的蛇類動物展覽園區,吸引許多好奇的民眾前來試膽觀賞。農場內除了眼鏡蛇、大蟒蛇等蛇類動物,還有巨鱉、大鱷魚以及其他珍奇動物,讓人看得目不暇給。參觀要買門票的。
基督教教堂:位於忠孝北路102號(忠孝北路與仁愛北街叉路口)。教會雖然鄰近鬧市,卻沒有城市喧囂之氣,前往教會可以享受到鬧市中難以獲得的寧靜氣氛。
敦園聖廟:位於忠孝北街基督教教堂旁,一進廟內,燕尾式紅色建築物即映入眼簾,二旁盡是龍眼老樹,台南市有五個區,每年輪流在這裡辦理祭孔大典,可說是台灣獨有的"民間私有、政府祭祀"的孔廟。
歸仁美學館:位於中山路一段圓環旁的鵝黃色建築物,將近有60年以上的歷史,前身為台南縣歸仁分局、戶政、消防等機關,因搬遷而閒置。經空間創意再造,讓這棟老建築煥然一新,提供民眾一個閱讀、休憩學習的好去處。館內一樓依照分局原辦公空間,規劃成歷史文物展示、k書自修、親子活動、電腦資訊與研習閱覽等區域。同時,還特別保存了當時禁閉嫌犯的拘留室,室裡的鐵窗、牢籠、廁所,以及禁閉空間等,原貌呈現。其用意是希望民眾參觀時能有警惕作用,提醒大家「一旦做壞事,就要被捉進去」,違法犯紀之前,先三思而行,這是一種巧思,也是一種教育。
仁壽宮與十三窯:位於文化街2段16號。仁壽宮1樓主祀大道公,相傳創建於明鄭時期,主祀的保生大帝神尊為300多年前鄭成功部將吳鳩山為祈求海途順利,從福建省同安縣祈請保生大帝金身一尊,隨身奉祀。2樓是古農物室,陳列許多台灣早期農具與日常民俗器物,尚有一個特別展示區,陳列磚瓦碎片,這是仁壽宮管理委員會於1999年間,在看東村過橋仔地區挖掘出土之文物。據學者推斷可能為史料中所提「歸仁十三窯」。但文物館現已不對外開放,殊為可惜。
八角檈子倉庫:位於中正北路與大德路交叉路口,原是農會的倉庫,目前變為陶藝工作室的藝文中心,為老糧倉注入藝文生命。
修元禪寺:位於中山路一段(靠近86快速公路)。在中山路看到路旁五丈高的「風雷神」還有「雙龍門」就到了。寺內主祀觀音菩薩。寺內及寺外的護法神像都是超大,這也是禪寺建築的特色之一。
龍蝦潭:位於86號東西向快速道路及182線交叉路口旁,由於水生植物生長茂盛,遠看有如一片青青草原,唯有當水鳥掠過池面,才知底下隱藏的生機盎然。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鳥類在龍蝦潭的生態景觀。
鹽水溪抓蝦:昔稱許縣溪的溪流,曾是老一代人年少的回憶,清澈的溪水多的是魚蝦供孩童遊樂與抓捕,現雖已少了許多,但鹽水溪流經歸仁全區,仍是農業灌溉用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