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鄉

橫山鄉古地名叫『橫山聯興庄』。源於境內有一座名為『大山背山』的山橫亙,所以稱之。另有一說謂橫山是從芎林、石壁潭方向遠望,有一座橫臥山頭,如屏障橫陳,而有橫山之稱。

橫山鄉的開發,起於清朝的乾隆年間,在閩、客、平埔族人的合作下開墾100年,在設隘防番、水患不斷的情形,亦逐漸地將橫山地區開墾完成。

橫山鄉於清朝雍正元年至乾隆中葉屬竹塹堡,日據時期改隸淡水廳東廂25庄,後再改隸新竹州竹東郡並取名橫山庄。二戰之後,國民政府退守台灣,於1946年改設橫山鄉並沿用至今。

橫山鄉全鄉東西寬約13.8公里,南北長約14.2公里,總面積為66.35平方公里。

 

內灣合興車站(愛情火車站)位於內灣村中山街一段17號,屬於內灣支線,於39年通車,早期曾仰賴水泥原料的運送而紅極一時,而後於8910月被裁為招呼站便不再賣票。台鐵一度打算廢站,後來一對夫妻出面認養舊車站,於是促成了合興車站的重生,該站也因為這對夫妻的故事而聲名大噪,因而有「愛情火車站」的浪漫別名。車站保留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售票窗口擺設、多股軌道的遺跡和運送水泥原料的空中纜車,並於站內也寫上這對夫妻的浪漫愛情故事。「合興車站」還有一項非常特殊的設計,因為合興車站的鐵軌正線的位置適逢千分之25的上坡轉彎處,為了讓載重的貨物列車能安全停靠,故採用兩處「分離」月台的設計,並將車站擺在折返之處,是台灣少見的「折返式的車站」。例假日內灣老街人車擁擠,將車停放於火車站停車場,改搭火車來回,不僅可體驗小火車之旅,也可避免塞車之苦。

內灣老街:位於內灣村,早期為進出盛產林木及礦產的尖石山區的最主要道路,隨著林業及礦業的沒落而歸於寧靜,經過商圈再造之後,展現全新風貌。內灣老街總長約有200公尺,街道兩旁皆是具有地方特色美食店家和小吃攤商,包含野薑花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牛浣水、過鍋米粉…等客家美食。蜿蜒的巷弄內,有著見證歷史的天主堂、戲院、火車站、廣濟宮……,在在充滿懷舊的景點,讓人不禁遙想此處昔日的繁華,穿梭老街裡,您除了能感受到濃濃人情味,還能看到阿三哥與大嬸婆鮮活的圖記,走著走著倘若餓了,就買顆野薑花粽品嚐一下吧!

內灣戲院:位於內灣村中正路227號,建於民國39年,由竹東有名的水泥匠-范進發建造,兩層的樓房採用「板材」與「黑瓦」打造出一間充滿日式風格的建築物,在過去民國450年代,提供了當地工人最佳的休閒娛樂場所,曾經風光一時。民國70年,戲院隨著礦業沒落而關閉,曾經閒置了有約20年的時間,如今,戲院主人將其重新整修,包留了當初建築的原始風貌,重新開張經營古早的甘仔店生意。

內灣吊橋:位於內灣村(120/25k),是以前穿越油羅溪前往南坪的交通要道,不但擁有雙橋墩的特殊構造,走在吊橋上還可以欣賞整個油羅溪的溪流景致,具有歷史感的吊橋建築讓人不免有景色依舊人事已非的唏噓,漫步吊橋欣賞潺潺溪水奔流而下,在盛夏時節頗有暢快沁涼之感。

攀龍吊橋:位於內灣村西方橫跨油羅溪(120/23.9k),吊橋於溪兩岸設置兩座吊索橋架基墩,入口處巨石林木渾然天成、景觀頗具幽雅;橋全長約80.公尺,寬約1.1公尺,僅可供人員通行,亦是通往「南窩」與「南坪」的捷徑。吊橋入口有間愛情故事餐館,想求婚、增進感情來此用餐,感受甜蜜的戀受滋味。

樂善堂:位於豐鄉村,原名為石峽廟,建廟已有100多年,是村民的宗教信仰中心。廟外仍保留著當年遭日軍毀壞之殘柱,供信眾憑弔。廟堂後方還有一口地方村民稱之為"龍井"的古井"。外貌古色古香,平日香火鼎盛;隨著「橫豐產業道路」的開闢,及最近觀光古道的整設完成,樂善堂的香火更加鼎盛。民國80年,觀音大佛像落成之後,已成為大山背的地標。樂善堂主祀三寶佛,左右各奉觀音菩薩,

鷺鷥樂活園地:位於沙坑社區 三元宮旁,三面環山而中間有一約有1公頃的池塘,是白鷺鷥們最喜愛的棲地,已有15年以上的棲息歷史。每到5-10月,上千隻的白鷺鷥們便會聚集於池塘週圍的樹梢上,搭配上白茫茫的桐花有如走入浪漫的雪白國度,正值繁殖期、成長期的鷺鷥們成群回巢、覓食的壯觀景象相當奇特,步行上一旁的木棧道,便可清楚看到棲息地的樣貌。

大山背休閒農業區:位於橫山村(竹35-1/4K),每逢例假日,總會展售當地的農產品及水果 ,園區內除大旗棟古道、樂善堂外,還有仙女廟、老大份農園、如來禪寺、萬瑞森林樂園及楊石屋土雞城等景點可看。

大旗棟古道:位於橫山村大山背樂善堂後方,全長約有1.5公里,落差235M, 步行上下約1.5小時,整段步道除中間20公尺的石頭路段外,全程均是石板塊階梯道,古道深入翠綠林木中,兩旁還有椪柑果園,來到步道終點時可見上坪溪與油羅溪匯集成頭前溪,而中間沖扇平原就是橫山村,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大山背山:位於大旗棟古道的最上方,標高705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