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鎮
竹南鎮地名的由來就源於位處新竹之南,因而稱之。
早期竹南仍是平埔族居住的地方,中國的漢人始於明鄭時期才開始進入與平埔族人混居。據竹南鎮的最早文獻始於1711間間,當時駐鹽館前之彰化協標分駐汛防諭土著,由北路迎招佃漳人張徽揚開墾海口、公館仔『公館里』、鹽館前『開元里』一代為始。1723年署淡水廳設中港庄時,各地村落之雛型已成。至道光中葉,竹南貿易鼎盛之勢達於空前頂點,中港因而成為台灣北部重鎮之一。惟這帶地形因風浪而屢次發生變化;尤其在咸豐年間,突然出現一脈大砂丘,至家屋、田園大半被埋沒。1786年中港社土著移住番社庄(中港里)以後,本地方人口逐漸增加。終於形成中港舊街。竹南早期發展,是以中港社仔為基礎,自漢人移入後,與原住民訂立契約成為租佃關係,向四周平原拓墾,久之,成為初具規模竹南市街。其後,由於中港溪口淤積日盛,縱貫鐵路舖設完成後,商業重心漸向北移至今之竹南社區。該區原稱為中港保三角店莊,因位在竹塹(新竹)之南,與竹北對稱,逐於日據時期(民國9年)由三角店街改稱竹南。
龍鳳宮:位於龍鳳里龍安街69號,號稱擁有世界最高的大媽祖,高達136台尺,路過時值得進來朝拜。
崎頂海水浴場(崎頂新樂園):位於崎頂里7鄰北戶39號往北走約5分鐘(在西濱87.5公里處),為設備多樣完善。在浴場海灘戲水消暑,瞭望廣闊美景,並於灘邊拾撿貝殼,細看多種螃蟹,或和三五好友來烤肉、露營,體驗自然美景及休閒之樂。園內可駕駛可愛動物造型的氣模車,騎著沙灘摩托車在沙灘上奔馳,到漂流木打造的兒童原野樂園、表演、住宿、餐飲等設施,歡度餘暇時光。
老衢觀海(觀景台):「老衢」為崎頂的舊名,位於位於崎頂火車站北側上坡處,為依山觀海的老衢觀海原木平台,可眺望海天一線,隨時可見貨櫃或油輪巡航而過,或近岸漁船穿梭捕魚,漁船點點與海景天光相互輝映。並開闢林間小徑隧道連結,打造成一處令遊客駐足欣賞、回憶憑弔的鐵道文化公園。
崎頂鐵道文化園區:位於崎頂火車站北側,經老衢觀海(觀景台)下行500公尺可達,業經苗栗縣核定為歷史建築,包括號稱母子隧道的130.78公尺崎頂一號隧道及67.48公尺崎頂二號隧道,與老衢觀海串連成鐵道文化公園,隧道內上半部採紅磚襯砌,下半部為水泥磚砌築,不僅構造少見,至今保存完整,隧道磚牆上清晰的累累彈痕,彷彿可見二次大戰美空軍癱瘓日軍運輸火車的激烈戰況。視野寬闊崎頂景觀台,以及與子母隧道結合,具有鐵路文化、生態教育意義的懷舊步道等。
龍鳳漁港:位於龍鳳里10鄰海埔38號,緊鄰西濱公路,為天然漁港。港旁設有漁貨直銷中心,可購買新鮮魚獲,亦有代客烹調。漁港的堤岸為取景和望海的好去處,佇立漁港堤防,可以欣賞晚霞美景享受浪漫情趣,「觀海樓」是觀賞海浪、吹海風的最佳場所。
崎頂海濱休憩園區:位處龍鳳漁港以南至中港溪口海岸(龍鳳漁港旁),由南到北為長青湖、長青之森、親子之森、假日之森。是台灣西部保留最完整的防風林之一,高大的木麻黃林阻擋強勁的海風,形成山林般的環境,沿途風景宜人,綠頭鴨悠游,睡蓮、水蠟燭等多種水生植物可見,許多生物在此繁殖、棲息,而長青之森更經保育人士證實為紫斑蝶的重要繁衍地。假日之森有生態工法鋪設的自行車道,直達親子之森與長青之森,騎單車穿梭於林蔭步道,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不管是健行或騎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體驗。
官義渡紀念公園(竹南河濱公園):位於明勝路五福大橋下北側,中港溪畔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是清朝遺留下來的官義渡紀念碑,這裡以前是渡河口,此碑是紀念那時節的擺渡而設,紅樹林是相當好的戶外生態教學園地,也是許多國小戶外教學的熱門地點。
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位於港墘里13鄰港溪出海口北岸(緊臨官義渡紀念公園),為人工栽種的水筆仔純林,這裡的潮間帶孕育了多量的彈塗魚、招潮蟹及魚類族群,更提供了水鳥良好的覓食環境,目前此地已成為中部居民窺見濕地生態的一扇窗口。由於紅樹林提供鳥類良好的覓食環境,平日退潮時,牠們多在沙洲覓食,到了春夏繁殖期,便密密麻麻的擠在木麻黃林上築巢,十分壯觀,一旁的木麻黃樹林儼然成為「鳥公寓」,不到三分地約百餘株木麻黃樹上築滿了夜鷺、黃頭鷺、小白鷺、蒼鷺的巢,依苗栗縣野鳥協會估計,至少有五百巢以上,疊床架屋的奇景,全省罕見。此「紅樹林溼地生態區」,平日即提供居民遊憩的場所,亦為鄰近學區校外教學的重要地點之一。
竹南啤酒廠:位於竹南工業區和興路345號,是東南亞產量最大的啤酒廠,現為結合地方觀光產業,也開放遊客免費入內參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