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鄉
烈嶼又稱小金門,位於金門本島西南方,居金門與廈門之間,地處大陸福建省東南方九龍江口外、廈門灣內,並包括大膽、二膽、復興嶼、猛虎嶼、獅嶼等諸小島。距離大陸最近者只有五千公尺,在戰略位置上可以說是「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
烈嶼鄉為金門縣5鄉鎮中,唯一的離島鄉鎮,目前與大金門間僅靠渡輪接駁,也因此,烈嶼鄉至今上能保存多數既有之原始生活風貌以及自然景觀,尤其對於地質特色以及人文特色上,更為本鄉環境對應的重點。
地雷主題館(含鐵漢堡、勇士堡):位於烈嶼鄉黃厝,含括鐵漢堡、勇士堡及其聯絡坑道,坑道長達三百五十公尺,坑道內設有地雷主題園區,介紹詳細地雷,從地雷定義與種類、地雷歷史、地雷殺傷力來源、佈雷方式、地雷生產及地雷聲光體驗區等。走出鐵漢堡至戶外的排雷情境展示區,有戰車碰撞地雷爆破情境展示區,仿真的雷區實境,再加上人像模擬排雷步驟實況,猶如置身排雷現場般真實,可體會國軍排雷大隊官兵在執行清除地雷的工作時,所經歷的高風險性。
風雞:位於烈嶼鄉各處,烈嶼過去和金門一樣同受風災之苦,所以在村落的村口、屋頂上都可看到泥塑的公雞,因身漆白色,村民稱之為「白雞」或「風雞」。相傳風雞能鎮風煞、剋蟻害、護宅保平安。
北風爺:位於西方社區與後宅村之間的道路旁,是一座黑面手持寶塔的塑像,由於北風強勁又有落山風,村民就以此塑像與「風雞」同立,祈求鎮風止煞。
烈嶼遊客中心:位於九宮碼頭的景觀步道上,也就是往九宮坑道的方向前進,在進入坑道之前,一座迷彩軍營式的建築,即為烈嶼遊客中心。遊客中心是介紹當地的概況,包括生態景觀、地質構造、閩式建築及人文戰役史蹟等基本旅遊資訊,也陳列出內容簡單扼要的圖文展示及簡介。是遊覽烈嶼必經之途。
九宮碼頭:是往返大小金門的重要港口,也是島上唯一對外聯絡的交通樞紐。於民國63年建,碼頭長40.5公尺,寬7公尺,是一突堤碼頭,設有浮動棧橋乙座,為交通船靠泊之口岸。從金門水頭碼頭搭乘渡輪,約15分鐘即可到達小金門九宮碼頭,在船上還可以欣賞大小金門的海上美景。
九宮坑道:位於烈嶼東南方,羅厝與九宮之間,呈雙丁水道,總長790公尺,高11.5公尺,寬可達15公尺,其規模更甚於翟山坑道,是金門地區最大的地下坑道。如此堅硬的花崗岩,盡可以鑿出如此寬廣的水道,不得不讓人感到佩服。民國47年823砲戰後,金防部有感於掩蔽防禦的重要性,於是利用金門堅硬的花崗岩地質,在大小金門開鑿數個坑道,尤其九宮坑道,其地理位置正是戰略上能守能攻的最好據點,也是作戰時兩棲部隊的重要基地,還有停泊小艇的功能,避免在裝卸物資或人員遞補時遭砲彈襲擊。
勝利門:位於小金門湖下村路口,為一座白色圓拱型建築物,前為砲彈型的八二三抗戰紀念碑,為紀念當年八二三砲戰承受中共22萬7000多發無情的砲彈猛烈攻擊,浴血戰役的光榮勝利而建造。
東林海濱公園:位於東林聚落東南海濱,羅厝漁港的南邊。也就是由九宮坑道順著羅厝漁港與海岸線同行,就可來到這座海濱公園。隨著軍管的解除,金門日益開放,生活不單只照顧三餐,海濱也不再是軍備防衛或蚵民的謀生之處,鑑於此,在東林開發這座休閒育樂設施,使小島人民卸下昔日武裝,以輕鬆無壓的狀態過生活。由於地區遊憩資源甚缺,且無大型、集中性的休憩據點,因此,塑造這座佔地達三公頃的海濱公園,提升鄉民生活品質。
陽山公園:位於烈嶼南方,南塘村北,山高69公尺,築有步道可到達山頂,於山頂上有駐軍部隊所建之『毋忘在莒』刻石,用以砥礪軍民的戰鬥精神,其又並建有祝賀總統 蔣公八十華誕的紀念亭,典雅而莊嚴,它的左側還有經國先生塑像乙座,展現親切愛民的笑容,頗為傳神。登臨山頂視野遼闊,令人心曠神怡,可有多重的體會,值得一遊。山下為露營區,適合露營烤肉。
八達樓子:位於西宅社區前一座巍峨的城堡矗立路旁。1933年,日軍突襲長城口的國軍部隊,為了誘敵,國軍留下一班步兵死守古北口的八達樓子以掩護轉進。雖然任務圓滿達成,但七位戰士皆壯烈成仁。為紀念這七位勇士,在1966年仿建當年八達樓子,並塑出當年其英勇姿態,以表英烈。「八達樓子」有數丈高,拱型的大門上面嵌有「古北口」漆紅的大字,樓內有樓梯通往樓頂。七勇士塑像栩栩如生的英姿,正表現出烈嶼的戰鬥精神。
湖井頭烈嶼戰史館:位於烈嶼的西北端、座落於湖井頭村,昔日為一心戰喊話基地,也是一面對大陸的重要軍事據點。為保存戰爭史料及發揚金門砲戰犧牲大無畏之精神,於郝柏村擔任參謀總長時囑建該館。這是一座記錄了烈嶼過去幾場戰役傷痕的史料館。詳細記錄了大二膽、93、823等戰役中,烈嶼軍民勇敢抗敵的史蹟,豐富完整的保留了文字和圖像記錄。館外兩側牆上刻有823砲戰實況。戰史館的設計散發出執著且堅忍的軍人氣息,充分訴說了烈嶼的抗戰精神。
26號據點:位於環道7.6K處,與西湖相鄰,可看到對岸的廈門。據點內停有M24戰車,據點外的 西湖邊亦停有數部戰車供觀賞。
李將軍廟:建於明朝中葉,位於上林村蚵港部隊據點內,廟外可以看見整個平坦白靜的沙灘,廟門一對石刻對聯寫著『位鎮烈島德著乾坤、權居上林名昭世間』,以及廟堂上被香火勳得烏黑的匾額依稀可見『威陣烈島』四個大字,足可見供奉的是村莊上的保護神,但究竟是哪一位神祇?無從可考。廟左 有座公雞雕像,資料顯示同金門風獅爺有鎮風去煞之能。
烈女廟:又稱作仙姑廟,位於小金門的青岐村,廟內供奉王仙姑,凡名王玉蘭,廈門人,民國43年6月9日午間在海邊拾蚵,慘遭戲辱欺凌,雖百般抗拒,誓死不從,終被剝光衣物後溺屍大海。翌日屍體漂至烈嶼龜山海邊,我方海防駐軍劉戰士發現撈起,將之妥為安葬。事後該女托夢劉戰士,言其遭遇,鄉人聞言,感動萬分,後屢著靈異,鄉民紛往祭拜,有求必應。鄉民敬其堅貞志節,又念其庇佑恩澤,乃出錢出力,於民國45年建廟,塑像奉祀,尊以「仙姑」。亦成為觀光景點。
將軍堡:位於后頭村,將軍堡為民國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蔣經國先生偕同王昇、柯遠芬二將軍自水頭乘成功艇抵烈嶼慰勉守軍,轉達蔣介石總統指示,在砲火聲中與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少將會商軍機的處所,並召開作戰會議,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國軍重要的碉堡,金防部於民國六十九年整修後,定名為「將軍堡」。九十三年正式開放,為一小型軍事博物館,除陳列軍事武器及照片外,讓遊客體驗阿兵哥當年在小小空間裡等待射擊的感覺。
羅厝媽祖公園:臨近九宮碼頭,位在羅厝後山制高點,擁有俯瞰羅厝漁港與烈嶼東林濱海公園沙灘地的絕佳視野;公園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高聳的媽祖石像,可說是羅厝的新地標。這尊媽祖聖像其材質為白色的花崗岩,石象高達9公尺,基座設置三層,第一層八卦型高度1.28公尺、第二層青斗石影雕高度1.05公尺、第三層花崗石雕高度0.90公尺,包含基座高達12.23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