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崎區
龍崎區舊稱「番社」,係因早期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人遷居本區大坪、牛埔一帶而得名。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取較大聚落龍船及崎頂之字,設置龍崎庄,沿用至今。
龍崎區因崎嶇不平的地形而得名,地質特殊,泥岩遍佈龍船、牛埔、石嘈地區,在經年累月的沖刷侵蝕後形成自然的人文景觀,尤其是地形相當特殊風景秀麗的牛埔農塘,已成為龍崎有名的景點。
泥岩因遇雨水沖刷流失、片片脫落溶蝕下,構成富含可溶性鹽分土質,相當貧瘠植物生長不易,再加上含有遇水即膨脹的黏土礦物,使水土保持困難度高,因地形土壤關係,居民生活不易,故為臺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
龍崎區屬阿里山山脈尾稜,為海拔約80~350公尺左右的丘陵地,地勢東陡西緩,由於地質特殊加上河流侵蝕沖刷,形成不少的惡地地形,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則因全區有九成地區屬山坡地保育區,開發嚴峻,故仍以農業為主。
旅遊虎形山公園時見到以台語發音的地方詩句,讀來就是龍崎區的寫照『龍崎攏是山坡地,山跤一條鹽水溪;麻竹綠竹種真濟,有通食佫有通賣;龍崎名產是竹筍,筍干筍醬白醋筍,逐家食呷笑吻吻,家己生產較省本;較早足濟竹管厝,起厝著愛靠工夫;拜拜圍雞圍鴨用竹材,雞籠崁雞等欲刣;廟裡鬧熱扛大鑼,囡仔愛吼睏遙筍;虎形山是好所在,牛埔泥岩通人知,遊覽佚佗做汝來。』
虎形山公園:位於崎頂里龍崎國小旁(步道出、入口),在地理位置上依山傍谷,形如猛虎雄踞,因而得名。虎形山不僅有綠林、深谷可欣賞,虎形山吊橋亦為一大勝景,也是本區首座風景區及休閒公園地點。長度僅1公里多,步行不及半小時,但要下切一個深谷,也算是有點小難度的步道,現已成為居民晨昏運動的場所。
牛埔農塘:位於牛埔里(182道旁龍湖宮廟斜對面進入約2K),農塘具有蓄水灌溉,調節河川流量功能,山明水秀的景緻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也變成龍崎區的觀光據點-水中奇觀,環湖步道蜿蜒尖山,翠竹蒼勁.竹梯木棧.涼亭茅屋,近觀湖光山色,遠眺峰巒如聚,秋天的菅芒花,隨風搖曳生姿,冬天的蒼竹轉黃深淺層次顏色各自不同,可以媲美楓紅層層的美景,搭配惡地峭壁山巒更具特色.,是本區最具特色的觀光景點水土保持局第四工程所於88年間於本區牛埔農塘設置牛埔泥岩教學園區,惡地造生機,設了六個解說教育點,分別訂定「飲水思源」、「綻放綠洲」、「古色古香」、「生生不息」、「水中樓台」、「湖光山色」等主題。
清水宮:位於中坑里大溪11號(182線20.6K右進2K),供奉清水祖師,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於1988年重建完工,廟前有座佔地約6分地的親子公園,裡面有數座涼亭及烤肉設備,因停車方便,假日常有民眾來此休閒遊樂烤肉或作團康活動。鄰近尚有森林步道,沿路儘是桃花心木,林相優美,尚可連結關廟區的森林步道,是假日健行休閒活動的好去處。
竹炭故事館:位於182線龍崎公車站牌處,由一間日據時代遺留下來鄉公所改建而成,由商人承租改建,以本區廣種的竹林創造為竹炭產業,內屋寬大空間擺放竹炭展示物品,竹炭功能的壁面海報簡介,設立竹子的製作過程做成產品給遊客參觀,舒適的走動空間,除了展示功能,也開發竹炭產品和當地的農產品販售區,增進消費能力行銷龍崎鄉。除館內竹炭介紹解說之外,附近還有2座竹炭窯供參觀,使遊客了解竹炭變化燒製的過程。現己成為展覽觀光景點。
文衡聖帝:位於182線21.45K處,廟前廣場停車場寬大,設有眾多的大理石休息座椅供遊客休息;主殿以二進式建築屋深,分為前殿與後殿,前殿供奉主神文衡聖帝,法像尊嚴靜穆,巍峨聳立,氣度非凡,係2006年自大陸山西運城來台巡禮遶境,復於2012年住駕該宮接受信徒白拜;後殿恭奉普陀山觀音佛袓,大慈大悲,廣渡眾生。殿內不僅免費提供WIFI設備,前殿還有名雕刻家的作品,連機器戰士都看得到。
龍船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