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鎮

『羅東』這個地名是出自於平埔族的譯音,由於相傳此地境內的路上有一塊形狀類似彌猴的大石頭,而平埔族人稱猴子為「老懂」,後來的漢人沿用這個發音,就類似『羅東』兩個字,所以就命名此地為『羅東』。

羅東原本是滿布樟木、老榕、相思樹的叢林,清嘉慶十一年(1806),來自台灣西部彰化地區的平埔族頭目賢文和茅格,率領了一千多的移民,渡過蘭陽溪,翻山越嶺來到羅東入懇,建立了阿里史和阿束社部落。自此羅東展開大規模的農業開發。羅東的開發過程中,平埔族與漢人也經歷了土地爭奪及種族衝突的階段,但最後仍共同努力開發羅東。使得羅東成為宜蘭地區最繁華的一個小鎮,同時融合了原住民文化及漢文化,也是羅東文化中一個相當具有特色的地方。

羅東鎮是全國面積最小的鄉鎮,總面積為  公頃,

 

中山公園:位於公園路、民生路、民權路及興東路之間,公園面積約1.7公頃。一般都如此認為,宜蘭是台灣本土戲劇歌仔戲的發源地。而其演變就是從『本地歌仔』而來,這種隨興而至的傳統演唱,在今天的社會裡已嫌古舊而沒落,然而羅東中山公園中,卻仍天天上演著這種『露天歌仔戲』戲碼,絲弦歌謠傳唱不輟。每天大約從下午兩點鐘開始,公園裡就漸聚了為數不少的老人,他們或成群輪番上陣演唱,或三五四周教學唱,一齣齣的忠孝節義、男女愛戀歌劇,從這些老者口中傳唱而出。他們或者音聲闇啞,或許扮相不夠俊美,但這些都不是阻止他們唱下去的理由。只因他們來到中山公園,奮鬥一生後,中山公園提供了他們最佳懷想過去以及振奮現在的舞臺。除了老人歌仔演唱增添生趣外,公園中還處處記錄了羅東發展的歷史。公園一隅矗立著篆字提名為『陳純精翁紀念碑』,他任內奠定了羅東發展的基礎。陳純精銅像選擇中山公園長駐,這也象徵中山公園為羅東歷史文化中心,地位十分重要。其中對羅東影響最深遠的,就是爭取太平山林場於羅東設『出張所』,使羅東成為木材集散地,帶動羅東的工商業,一舉躍為宜蘭縣第一工商大鎮,至今而不衰。

羅東夜市:比鄰中山公園,是每一個到羅東旅遊的遊客必去之處,夜市周圍商店林立,販賣各種傳統風味的小吃、商品,常常令人流連忘返。夜市圍繞中山公園,是當地逛街購物的中心,不僅愈夜愈美麗,也帶動了周圍商圈的發展。

羅東運動公園:原為羅東溪畔不起眼窪地,1986年規劃興建,歷經7年經新營造,展現了獨特的在地風貌。結合運動與休憩,呈現動與靜機能完整而又獨立的休閒空間,為宜蘭縣建設理想,具體而微的縮影。佔地47公頃的公園,主要分為運動設施、地形景觀、水流景觀與森林植栽四大部分,融合自然美與人工美於一園,遠近馳名,成為吸引大批觀光客的景點,除了帶動商業發展外,公園四周形成新商圈、高級住宅區,蔚為羅東一大特色。

玉照天:位於羅東運動公園附近的光武街,從公園就可以看天玉照天漂亮的屋頂造型,主祠天公,較奇特的是玉照天內的各神尊不像其它寺廟一定穿著神衣,都是直接由木刻而成,值得欣賞。

林業文化園區(羅東林場):位於信義里中正北路。,太平山代木事業的興盛時期,羅東為木材集散地。直到1982年停止砍伐後,相關設施只剩5.6公煩的儲木池,是當年羅東商業鼎盛的見證。由羅東貯木場現地整建而來的林業文化園區,整個園區種滿樹木,蔭蔭鬰鬰,創造出相當舒適的空間,置身其中,腳步都不由得放緩了;寬闊的貯木池,波平如鏡,更增添了空間的幽靜氣氛。民國93年林務局將原羅東林場、貯木池、竹林車站、員工宿舍,規劃成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佔地約20公頃,內有自然生態池(貯木池)、水生植物池、水生植物展示區、運材蒸汽火車頭展示區、森林鐵路、藝文區及環池木棧道等設施,結合了休閒、教育、文化的功能,是休憩及生態觀察的好去處

羅東文創園區:利用林廠廢棄的宿舍改裝而成,配合林廠一地遊。

文宗社(孔子廟):位於漢民里北成路一段26號,於1892年由民間興資所建,奉祀孔子為主及倉頡、周潼溪、張橫渠、程明道、程伊川、朱熹等儒學大師。現在所見羅東孔廟是光復後,1966年移現址改建而成,為全國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子廟。孔廟中間為櫺(ㄌㄧㄥˊ)星門,是孔廟中軸的第一進,也是孔廟特有的建築之一,與大成門相同,朝東的稱「禮門」,朝西的稱「義路」。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有如一般寺廟的正殿,為孔廟主要的祭祀空間,更是孔廟建築群的核心,亦是舉行祭孔釋奠禮的地方,殿內正中神龕供奉孔子牌位,兩旁亦奉祀「四聖(孟子、曾子、顏子、子思)」及五位先賢,特別的是在孔子牌位的左邊,還奉祀著倉頡的牌位。櫺星門平常都是大門深鎖,一般人只能從禮門旁的小門進去孔廟。介於櫺星門和大成殿中間,還有孔子塑像及魚池,兩旁還設有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