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埔鄉
內埔鄉早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原為平埔族狩獵、聚落的所在地,清康熙年間,由閩、粵籍漢人來此開墾,首先在森林中間開闢出一片旱田,客家話稱為「埔」,又因在森林裡,故稱為「內埔」。
內埔鄉位於台灣屏東縣中部,地處屏東平原之上,地勢平坦,為全縣人口第二多的鄉鎮,是一個民風純樸,風景秀麗以農為主的農業鄉。居民以客閩籍為主,客家居民約佔百分之六十,住區分佈西南邊,閩南居民約佔百分之三十五,住區分佈東北邊。其他族群約佔百分之五。本鄉外形酷似台灣,東西狹而南北長,東北部有海拔三百餘公尺之丘陵地、地勢平坦略為西傾名曰平頂山,又酷似曬谷檔耙又稱為檔耙山。平頂山丘陵發自隘寮溪岸昌基堤防。沿東港溪源岸連繫南北,東對中央山脈、西望屏東平原峻勢雄偉,風光明媚。此山北端為本鄉水門村,係本縣「山地門」風景區入口處。並連接原住民文化園區,為沿山公路重要景點。景色綺麗、美不勝收。屏東科技大學亦在此平頂山設校佔地二百餘甲,校舍規劃設計極具特色,吸引大量遊客參觀遊憩,有助於觀光事業推展。
內埔鄉在六堆文化中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六堆先民來此地開墾前原本是1721年台灣三大民變之一的朱一貴之亂發生後,六堆人在六堆天后宮前誓師,內埔便成為六堆的文化和鄭智中心;1895年甲午戰爭後台灣日據時代,當時有一句俗語描述著內埔在當時的重要地位,即『頭美濃,二內埔,三萬巒,四高樹(麟洛)』。
昌黎祠:位於內田村廣濟路164號(187甲線/6.8K終點處),是全台唯一供奉韓文公(韓愈)的寺廟,與六堆天后宮同在清嘉慶八年同址興建,韓文公是古文宗師,所以每逢考季,祠內的祈福卡便會滿滿的懸掛於殿旁牆壁,祈求文公協助應試者高中金榜。
天后宮:位於昌黎祠旁,又名媽祖廟,香火頗盛,是內埔歷史最悠久的古蹟。觀音廟介於六堆天后宮與昌黎祠中間,三者連結合為同一廟體,為全台罕見的儒、釋、道三大國教合一的廟體,充分表現客家鄉親包容胸及對傳統宗教文化共存共尊的美德精神。觀音廟奉祀觀音菩薩,廣受地方信眾敬拜,香火不絕。
內埔老街:位於廣濟路與光明路交叉口(昌黎祠和天后宮對面停車場進入即是),早期先民以此為羊圈聚集地,兼具買賣功能,如此才逐漸形成聚集或定居而成社區部落。人群匯集成一條典型特殊的客家廟街,是六堆重要的宗教文化首善之區。老街內有多家有名的古厝,如黎家古厝、東望樓、診所……等。
龍頸溪公園:位於昌黎祠後方,由河流改建而成,沿河流兩側建有步道,綠草如茵楊柳垂,還有一座機智亭,據說走過的人就會增長智能,所以到此一定要穿越機智門。
新北勢庄東柵門:位於振豐村懷忠路1號,柵門高約七尺,寬六點五尺,厚一點二公尺,面積約佔六坪。柵門左右為承重的磚牆,內側並有當年安置門扇的榫孔,柵門石坊上書「懷忠里」,左右有圓形鎗銃對稱,兼有建築藝術之美與防禦功能。水平屋脊,樸拙馬背,硬山頂式的紅瓦構造,頗能傳達客家傳統建築的神韻。右前方民宅側牆,留有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重修柵門柵門的石碑,是清代留下來的珍貴文物。
國王廟的古建築:位於振豐村懷忠路的菜市場旁,有鴻祥雲雜貨店等二間古建築,足得佇足參觀。
台灣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東寧村北寧路448號,原為龍泉啤酒廠。使用德國的傳統釀造技術及設備,透明化的生產設備流程廠房及秦朝兵馬俑供參觀,在品嚐客家美食的同時,可免費暢飲尚青啤酒,為旅遊的中途留下休息的回憶。按:內埔有三珍─「內埔粄條、啤酒豬腳、健康醋」。啤酒是其一。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屏東觀光酒廠:位於建國路34號,酒廠內的米酒博物館開放民眾參觀,民眾可到此探索米酒類酒品生產過程。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位於廣濟路164號,為保存、展現高屏兩縣12鄉鎮客庄之客家生活風貌、扶植六堆聚落文化產業、推動在地客家文化紮根、藝文民俗保存發展、地方產業交流及區域觀光行銷。藉由核心園區推介展現及地方聚落之生活體驗,共同帶動六堆地區客庄文化與地方經濟發展。由客委會於內埔鄉設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門票得以折扺園區內的購物費用。
園區外景
客家人拜的土地公是以墓葬形式呈現(不同於閩南人以廟方式呈現)
泰式高腳屋:位於富田村富豐路306號,園區內全部是泰國建築方式,讓人進入就感覺到了泰國,除了景點,餐點也全是泰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