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區

旗津區為長條形海岸外的隆起沙洲,為一個狹長形的沙島,南北長約11公里,寬約200公尺,有如一支『旗』子橫在港外,『津』就是過渡陸地或港口必經的地方,1925年,日本取「旗鼓堂皇,津粱永固」之義,改地名為「旗津」沿用至今。

旗津區舊名旗後,屬於高雄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是高雄最早的海港。旗津包括了旗後與中洲兩大部落,旗後的開發始於明朝永曆27(1673),後於咸豐年間因戰敗與英、法、美、俄簽訂「天津條約」,自此開港通商,而旗後地區也開始蓬勃發展,成為高雄最繁榮地域。日治時期,旗後擁有全台第一家電報局,直至1920年日本政府將市中心遷往鼓山哨船頭,旗津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才開始降低。

前往旗津除了可利用過港隧道,也可搭乘渡輪前往,航程中的沿岸美景也成為一大觀光亮點,每到假日總是大批遊客搭乘渡輪前來踏浪、吃海鮮、看古蹟。旗津雖小,卻有多樣吸引人的去處,價廉物美的海產店、海產攤及新鮮海產,總是讓遊客露天下大快朵頤。

旗津各景觀點大都散雜於旗後,造就了旗後的熱鬧,中洲則較少有旅客前往。

 

自行車踩風大道:位於二二八紀念公園至海水浴場間,環型一圈約4.2公里,是高雄市政府為了連結海岸邊的各觀光景點而設,遊客可於下船後租輛腳踏車,就可悠遊全部的觀光景點。

星空隧道:位於旗津三路底,原名過港隧道,是高雄市最早的隧道,古隧道開闢成星光隧道供自行車族騎騁,串連旗後燈塔、旗後砲台、珊瑚礁地形等獨有美景,成了全國唯一的海景自行車道。隧道是木棧道,內有夜光彩繪及漂流木、蓄光石等素材裝飾,搭配十二星座,頗有星空浪漫的感覺。長長的古隧道內,不必擔心氣氛晦黯,隧道頂端有甇煢星子隨車速閃爍;也不必擔心無趣,MP3輕柔的樂曲一路上隨,幻出不同的氛圍。疾馳在踩風大道上,美景一幕幕如圖畫般快速閃現︰疾行時有海風拂面,有濃蔭綠樹相隨;徐馳時聆聽著厚厚的沙在輪下輕響。彷彿星際的幻移沉浮起迭,有如一場早已定好的劇本,是那樣的無可更替的場景。

旗後燈塔:位於星空隧道上方,燈塔底層為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建築,主體後方則是八角形磚塔。塔區的視野景觀優良,可俯瞰整個高雄港灣美景。建於西元1883年,是台灣本島上的第二座燈塔(第一座為屏東鵝鑾鼻燈塔)。塔身為磚造八角形白色建築,黑色圓形頂,高15.2公尺。八角形燈塔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有一座日晷儀;辦公室旁四方形建築是舊燈塔位置;榕樹旁白色建築是舊信號台(燈塔)殘存建物;在眺望台旁的建築是值班室,站在眺望台上可以盡覽港口、柴山、西子灣美景以及高雄港灣城市船隻進出盛景。現在已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旗後炮臺:位於星空隧道上方,砲台最大的特色在於中國風格的營區建築,中國式的八字門八字牆,門楣上的「威震天南」,牆上磚砌相對的囍字,角落搭配蝙蝠刻紋,壁面、階梯面的許多傳統建築花樣,都值得令人細細品味。  

旗津海岸公園:位於旗津三路,設計以觀賞海洋水文景觀為主,並設置步道貫穿整個公園,依序規劃為海水浴場、觀海景觀步道、越野區、自然生態等四種不同型態設計,展現多元的觀光遊憩功能。

旗津海水浴場:位於旗津路三段,在海岸涼風於沙灘上踏浪戲水,或者隨著觀海景觀步道散步,看著來往進出港灣的船隻,愜意自在。

 

旗後觀光市場:位於海水浴場正對面,其特殊的魚骨外型加上太陽能板的七彩環保綠建築,獲得2010國家卓越建設獎。來旗津不僅玩水,更可於此選購各式旗津特色海鮮乾貨。

旗後天后宮:位於廟前路93號,宮外的雕刻、泥塑、剪黏保有十分的古典精緻,是不可多得的民間藝術建築。已具三百年歷史,主要供奉媽祖,當地民眾又稱為媽祖廟或媽祖宮,因是高雄市第一座媽祖廟,全年香火鼎盛,於民國68(1979)經政府核定為三級古蹟。宮旁陳列二塊古蹟,一為船戶公約碑:於咸豐九年(1859年)立。其意旨在說明當時打狗港內多淺灘、暗礁,無法讓太多船隻一起進港,因此各船戶間約定相互協助所立的公約。另一為嚴禁勒索以肅口務示告碑:同治六年(1867年)立,由於打狗於1863年開港後,當時旗後的駐防官員常藉機索賄,引起通關民眾不滿,赴衙門陳情之後,立此碑於渡口附近告誡為守關駐防官員。

旗津渡輪站:位於廟前路,往返鼓山與旗津之間的渡輪站,於航道上是欣賞高雄市港景與海灣景色的最佳地點,可將雄偉的軍艦、商船、遊輪等盡收眼底,偶爾更能一睹大船入港的畫面。三輪車伕,就在渡輪站出口,是島上另一個觀光焦點。

流木居工作坊:位於海岸路25號(渡輪站附近),是一間漂流木藝術創作坊,路過時也可以佇足參觀。

旗津海產街:旗津四面環海,漁獲豐富,造就了專賣海產的店家,除了旗津渡輪站前的廟前街海鮮店、海水浴場前的海產攤生意興隆外,開車從旗津路到過港隧道沿途,隔幾步路就有海鮮店老闆向您招手吆喝進店消費(如較有名器的萬三店)

貝殼博物館:位於 旗津三路與中洲三路交叉口,也是旗津海岸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建築採白色、灰藍、淺藍三色系搭配,與海空顏色自然協調。二樓是東南亞最大的貝殼館,由高雄市民黃葛亮捐獻多年珍藏,近2000種臺灣常見的貝殼鉅細靡遺的羅列在陳列箱中,收藏規模堪稱國內最大,整座貝殼館讓人大開眼界。

蔣公感恩堂:位於貝殼博物館入口對面,當初建廟是為了感念蔣介石調派軍隊協助浙江外海大陳島居民來台。唯隨環境丕變,主神已讓位給香火較盛的觀世音,唯外觀的招牌名稱未變。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位於旗津二路701號,二次大戰、國共內戰與韓戰,讓許多台灣子弟於東南亞、大洋洲、沖繩、中國及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兵、國軍及解放軍。他們不知為何而戰,也不知道為誰而死。為紀念這些戰死他方的台藉老兵,選定老兵出征時最後一瞥的故土---高雄旗津面海興建。其中之一有「飛鄉」羽翼紀念物的是都蘭阿美族傳說:當族人於異鄉戰死,祖靈將賜與羽翼,使其飛回故鄉之意。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二十五淑女墓):位於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對面,是為紀念該地漁村女兒身兼職業女性及經濟發展重任,而堅強打拚的可貴情操。卻因因通勤安全不受重視成為職災受害25人死亡的事件而設,以促使企業主更為重視勞工安全、記取教訓,避免再有不幸的工安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