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區

三民區原名三塊厝。明末鄭成功退守台灣時,有義民王、蔡、鄭三族隨軍來台,王姓在東段的「橋頭」;蔡姓在南段的「海墘」,鄭姓在西北段的「後角」搭屋墾耕,遂取名為「三塊厝」。臺灣光復後,取建設「三民」主義模範區之義,而改稱三民區沿用至今。

客家文物館:位於同盟二路215號,面積廣達八百坪,是台灣最大的客家博物館,其設計參考大陸的客家建築,為紅瓦琉璃、三合院式建築,館內展示重點以客家文物為主,並不定期舉辦客家文化活動,以研究客家傳統風俗。客家祖先發源於中原,就是現在的河南及山東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陜西東部,地居華廈之中;客家人因幾經戰亂,流離潘遷數萬里,歷經數朝代,所到之處聚族而居,始終保留其原有語言、風俗習慣、未被當地人同化。初自五胡亂華,中原人輾轉南遷時,已有給客制度、南齊書州郡誌云:「時百姓遭難,流民多庇大戶以為客、以流民失籍,始條名上有司為給客制度」。當時政府為了管理起見,把戶籍分成兩種,凡原先居住的通稱為「主籍」,凡北方遷來的漢人通稱「客籍」,此乃客家之起源。由於遷移過程中經過千辛萬苦,內憂外患,輾轉漂泊歷經艱困,所到之處地瘠、民貧,飽嚐疫苦謀求生存;由於環境所迫,養成了「勤儉奮鬥、刻苦耐勞」之精神,產生了「晴耕雨讀、清風明月、光前裕德、祖德流芳」的美德。

新客家文化園區:位於客家文物館旁,不僅是各族群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認識客家文化的最佳窗口。園區也是位於三民一、二號公園內。園區以自然生態為導向,保留森林綠地,並帶入客家意象,設有全長1.05公里的「客家花香步道」處處鳥語花香、以及以美濃菸葉為靈感打造的「演藝廳」內置360席次,提供客家藝文團體展覽演出、而特色建築為客家傳統土樓造型的「圓樓美食餐廳」與「客家農特產品及手工藝品展售中心」供應遊客或團體品嘗客家特色美食。

光之塔:位於同盟二路客家文物館對面的三民一號公園廣場內,是愛河藍色水路上的新旅遊景點。「光之塔」,原本是台電高壓電塔,為進行電纜地下化,全部鐵塔面臨拆除命運之際,市政府極力向台電協商保留一座電塔作為紀念,並結合能源環保概念,應用太陽能發電,使「光之塔」能自然發光。此景點以夜間觀賞為宜。

鄧麗君紀念館:位於河邊里河西一路,展示有鄧麗君生前的作品及部份文物,現大多是陸客旅遊高雄市 喜歡到的一個景點。

中都濕地公園:位於同盟三路,佔地12.6公頃。園區中規劃三座吊橋、紅樹林生態復育區、水上長廊及原生林生態島等設施,保留原木業輸送河道與自然海水接連,藉由淡鹽水混合的特殊條件,復育高雄消失的紅樹林生態及海岸林帶,串聯愛河流域與濕地生態,營造適合候鳥的棲息環境。

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中都唐榮磚窯場)位於同盟三路與中華橫路交叉口,前身為明治32(1899)日人鮫島盛在三塊厝郊區創辦的鮫島煉瓦工場,是打狗地區第一家磚仔窯,共有三座傳統「目仔窯」,接著轉由後宮信太郎經營,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八卦窯(霍夫曼窯)及其技術,彼時臺灣建築業蓬勃發展,紅磚需求量大,臺灣總督府遂成立「台灣煉瓦株式會社」以整合各地既有之磚仔窯,「鮫島煉瓦工場」因而易名為「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場」,並陸續擴充規模,增建六座八卦窯,大量生產TR磚(Taiwan Renga),有TR商標的磚塊皆為品質保證,南臺灣地區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物之磚塊均由此供應,如高雄州廳、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整修、哈瑪星武德殿、旗山武德殿等。民國46(1957)唐榮鐵工場購得高雄磚廠,成立「唐榮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磚廠」,隨著水泥建材與磚業消長,唐榮磚窯廠於民國74(1985)停工,民國91(2002)員工才全數撤離。中都唐榮磚窯廠是全國唯一一處保存完整的磚窯廠,見證了台灣過去百年的產業發展史,現已被列為國定古蹟,高聳的煙囪、古典的造型,鳥瞰愛河粼粼波光,磚窯廠旁的紅磚事務所也別具特色,周邊並規畫有煉瓦文化廣場,將結合歷史、藝文、展演、觀光等創意產業,讓唐榮磚窯廠成為最具特色的古蹟文化園區,是高雄地區第一座以古蹟為主題的公園。

高雄願景館:位於建國二路318號,原為高雄舊火車站,係日據時期所建,採用日本大寺廟或貴族專用、擁有中國唐代風味的「唐破風」屋頂,其型似皇帝之帽,因此又被稱為「帝冠式」建築。因配合鐵路、捷運、高鐵三鐵共構,而將舊車站遷移至現址並規劃成「高雄願景館」,館內除展覽三鐡共構地下化相關資料外,也以數位博物館為執行策略,結合文化地景與城市願景、多媒體歷史迴廊、風景明信片展示區、都市計劃藍圖展示區等,以提供市民了解市政發展藍圖櫥窗,並讓市民認識高雄車站與高雄市發展願景。

金鯉魚像:位於願景館門旁,舊高雄火車站很特別,廣場前不是放置偉人雕像而是放了一隻金鯉魚,相傳舊火車站所在地以前稱作「大港」,當時可以搭船到此,河中很多鯉魚,因而塑像紀念之。

民國61年(1972)的高雄火車站。

金獅湖風景區:位於金鼎路11411-2號,含有蝴蝶園,蝴蝶百科館、獅山公園、道德院及以雕刻精緻聞名的覆鼎金保安宮。金獅湖原名覆鼎金埤、大埤,因鉤狀湖面狀似伏獅而得名,面積 2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11公頃,陸域包括湖中半島及其南北側之腹地,面積約14公頃,現正加強植栽綠化之工作,以維護當地之山水景觀,成為高雄市的一處綠色森林。明鄭、清領時期為四十四處傳統部落社區聚落之一,因位處於獅頭山下,湖水環抱獅頭山北、南、西三側,當地居民以湖在覆鼎「金」的「獅」頭山的地名緣由,取名為「金獅湖」。

獅頭山:位於金獅湖風景區內(保安宮之後) ,原稱「虎頭山仔」,標37公尺,台灣光復後經堪輿師勘定虎頭山有一靈穴「臥獅穴」,其土壤為黃土,以「金」喻之,獅山林木茂盛,古榕盤根錯節,山上建有涼亭,拾級而上由山頂亦可眺望半屏山、壽山及高屏平原的綠野平疇,在此休憩乘涼,遠眺湖光山色,美景盡收眼底。有四條登山步道,從登山口上到山頂的蓄水池三角點基石處不用5分鐘,是一處當地居民散步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