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灣鄉

三灣鄉地名的由來係中港溪流經此地時,連續繞三個大灣〈內灣、二灣、三灣〉並沖積成大片平原。此大片平原即為早期先人最初至三灣開墾落腳之處。每個彎曲均有原野可設庄墾植,後易字義為灣,三灣鄉居第三,得此名稱為三灣。

明朝末年時期,中國的漢人渡海開拓台灣,先首駐屯竹塹(新竹),至乾隆時代,暫移中港(竹南),再朔沿中港溪逆流而上,至頭份鎮斗煥坪、內灣而至本鄉,最後至田尾、南庄。

鄉民多為客家人,祖籍多來自廣東省梅縣、蕉嶺縣,有部份來自海豐、陸豐、饒平、五華及福建省汀州與江西一帶,民情忠厚純樸,富有刻苦耐勞的勤儉風尚,沿守客家遺風,剛宜守法,具有合群創造精神,鄉民職業以務農為多,傭工次之,由於近來商業發達,部份鄉民逐次改業流入都市,形成本鄉農村勞力缺乏現象。

 

永和山水庫:座落頭份鎮上興里與三灣鄉交界處(中山高下頭份交流道/台一線(中華路)往竹南方向/至水源路左轉續行到底即可抵達),集水區面積僅4.8公頃,水源引自中港溪上游,在南庄田美設攔河堰,將溪水經由11公里長的導水圳引入水庫,屬典型的離槽水庫,可減少砂石淤積與維護水質潔淨等優點。水庫四周林木蓊鬱,共棲息一百卅多種鳥類,其他動植物亦難計其數,生態豐富,尤以每年有六百至一千隻鸕鶿到此過冬,更是珍貴。苗栗縣野鳥學會在週邊設有自然生態解說牌,遊客可藉自助導覽方式親身體驗。

銅鏡山林步道:位於銅鏡村(中山高下頭份交流頭/三灣出口/向左轉入苗124鄉道/往獅頭山方向至96.7K/接苗19鄉道,即可見銅鏡山林步道指標。),其主要入口在銅鏡村 活動中心後方,下大草原後可接環湖步道,再順車路回活動中心,一路都是植草磚,落差不大,樹林下行走一點也不覺得熱,走一捲圈約3-4K,步行約1-2小時。

銅鏡山環湖步道:位於銅鏡村(中山高下頭份交流頭/三灣出口/向左轉入苗124鄉道/往獅頭山方向至96.7K/接苗19鄉道, 抵銅境村活動中即可看見搘標。),其主要入口從活動中心前方步行或開車約一公里到達大池塘農莊旁,下車就是環湖步道 ,環湖步道長約1500公尺,享受美景是不會累的。

龍崀頂步道:入口在苗17-2道的三灣大橋北側的內灣村,出口於通往永和山水庫路途的彌陀寺,步道全長1.5K,龍崀頂為客家地名,客家人稱長形的山脈為龍脈,低矮山丘的斜坡稱為崀,因位於內灣村龍脈最高點而聞名。昔曾設隘,防漢、番勾結,設有隘寮,又稱隘寮頂,步道單程不用20分鐘。

三灣老街及中山公園:老街 位於五穀廟旁,除了街道地面特別處理過外,街短又無特色,公園就在溪畔也很平常,就算到南庒旅遊路途的一個吃飯點或休息站吧!

巴巴坑道休閒礦場:位於位於南庄與三灣交界處(124 (三灣國中大門三叉路口左取加油站的124線續行)/4公里至12420.5公里處左轉/再走1公里右轉即達。), 屬於南庄鄉的邊沿轄區,這是一處完整保留了南庄早年礦業文化的休閒式礦場。除了提供合菜、套餐及各式飲品之外,還規劃了礦坑體驗解說及礦業文化館,提供一個旅遊南庄時的好去處。

北埔村:是一處充滿豐富生態及擁有優美的農村,處處整理得景色怡人,村中有三連埤、銃櫃步道、生態池、百年公婆樹及慈善堂等景觀點。 地方人士說,他們就是要把村子營造成一處養生、休閒的田園寶地。

百年公婆樹;位於北埔村下林坪20-2號民宅旁(濔陀寺往銃櫃步道產業道路的的中途點),一棵百年老樟樹和一旁年年結果的阿婆蒲桃樹,配合周圍的木棧步道、休息木桌椅,組成一個旅遊休息的觀光景點。

三連埤:位於苗511.1K處,是由大荒埔埤、李屋埤及觀音埤三座百年老埤所組成的景點,設有水岸步道供遊客繞埤遊覽。

銃櫃步道:位於北埔村、永和村與大河村的交界,步道口在苗511.3k(近山城休閒農莊)土地公廟旁。「老銃櫃」是這裡的舊地名,「銃ㄔㄨㄥˋ」是指一種舊式的槍械武器,「櫃」以客語發音,是儲藏的意思。由此可知,此處曾經是先民拓墾時的武裝防衛重地。步道自土地公廟開始,全程約1.5公里,採用自然的生態工法施工,古意十足,沿途上下坡度起伏不大,易於步行,適合閤家踏青健行。拾級而上來到高處,可以欣賞三灣丘陵地形山巒疊翠的景色,步道終點五寶慈湖寺設有告示牌,若循原路往返,來回約需45分鐘。步道沿著昔日的農產運輸道路(亦為山脊稜線)修闢,沿途可欣賞到桐花、樟樹林、光蠟樹林等林相。

土地公廟旁小上階梯即接緩行的農路再接階梯步道緩上。

 

第一觀景台。可瞰下方村落街景。

下至竹林地段再上,有顆台灣省政府79年設立的保護界碑。

第二觀景台。

五寶慈湖禪寺步道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