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區

西港區位於曾文溪北側,與安定區隔溪相望。地處嘉南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屬農業之區。台19線及南173線是本區主要二條聯外道路。西港在明清時期仍濱臨海岸線,亦設有碼頭供船舶上下貨物,清代中葉後臺江陸化,西港遂不再靠海而成為純以農事生產的農業鄉村。

曾橋夕照:是南瀛八景之一。西港大橋原為「西港渡頭」遺跡。橋長882公尺,建於昭和11年(1936),水管的紅色拱形橋架,色彩鮮豔,造型也頗具現代感,已是西港區的代表性地標之一。夕陽西下時分,走上一旁的堤防,漫步其上,俯瞰橋下溪埔底一片別具一格的田園景象,有一番難以言喻的迷人風景。

慶安宮:位在市中心市場前方,主祀天上聖母、代天巡狩十二瘟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自乾隆49年(1784)開始,每三年有一次建醮大典(俗稱刈香),亦稱西港香,為南瀛五大香之一,至今已舉辦77次。慶安宮西港香並曾經行政院文建會核定為國定重要民俗文化資產,也是全國第二個重要民俗文化資產。廟後殿算是陰殿,常見信徒請道士做法事,聽說很靈,年輕時曾跟隨父母親到此祭拜先人。

信和禪寺:位於慶安宮旁。大殿前右廂為藏經樓,大殿右後方則為西歸堂。除提供相關佛教的宗教服務之外,每逢三年一次慶安宮的迎王祭典時,會提供廂房作為臨時性的香客大樓。

 阿香的家:在後營國小金砂分校西側(營區大門旁/有棵老榕樹),有一棟令人驚奇造型獨特的建築物。那是在台灣餐飲界頗為知名的個性餐廳—「五角船板」女主人謝麗香的家。值得參觀。進村子參觀居民採收紅羅蔔。

曾文溪治水工程紀念碑:日治政府為了整治經常氾濫的曾文溪,在昭和6年展開八年的治水工程。日人在堤防設置了曾文溪治水工程紀念碑以供後人憑念。碑位於西港大橋橋頭右側50公尺,碑體成立錐狀,碑文早已被刨毀,看不清上頭的文字。紀念碑旁有繁葉茂的大榕樹,掩住了大半的紀念碑,過西港大橋時不注意就會忽略了它的存在。

劉家古墓:是南瀛歷史建築十景之一,曾文溪歷年來多次的改道淤積,使得劉厝附近的地勢增高數尺,劉厝先民的古墓也因此長年被掩蓋在地底之下。民國90年成功發掘了兩座古墓,分別是劉姓來台的開基始祖劉登魁,以及來台二代祖媽劉陳孝淑孺人墓。兩座古墓,面積都廣達30餘坪,距離地面有13台尺深,因其長年深埋於地下未遭破壞,出土時仍保存相當完整。得到文建會補助經費,才得以進行全力搶救與保存的工作,建成了今日兩座有鐡皮屋頂保護的古墓現貌。

古墓幽靜樸美,見證了臺江內海「滄海桑田」的演變過程,供人追思先民開拓台灣的艱辛歷程,近來已成為遊客造訪西港時,不容錯過的一處歷史景點。

劉家古厝:位於劉厝庄聖帝宮廟旁,一間古趣盎然的老厝吸引住目光,這間房子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那一面彩繪圍牆,散發出濃濃的閩南式的建築風味,圍牆上磚砌了六個的「壽」字,門額上寫著「薰風南來」,前庭則種植了各色花卉,環境相當幽美而動人。

特色小吃:

蝦仁焢肉飯:每天上午10點半過後,西港市場內常會看到排著一條人龍,就為了西港著名的「蝦仁焢肉飯」而來。每日往往在一個半小時內就傾售一空,晚到的客人,除了望攤興嘆,也只能等到明天再來。地址:西港菜市場內洗手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