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武鄉

泰武鄉位居屏東縣八大山地鄉之中心地帶,是東港溪上游及瓦魯斯溪之間和中央山脈西側,為典型的山地鄉,有西排灣族「托窟文」等三大社,居於北大武山和南泰武山之間的谷地,由於台東縣已有大武鄉,在國民政府入主台灣之後,為了與大武鄉有區分,乃於民國35年取大之古音「泰」字而成為「泰武」,初隸屬高雄縣,民國39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成立屏東縣,本鄉改隸屏東縣管轄至今。目前泰武鄉有佳平村、武潭村、平和村、佳興村、泰武村和萬安村等六個行政區域。於35年成立泰武鄉公所,為獻自治機構。鄉公所為求鄉治適中,便利鄉民洽公,就遷設於現址之佳平村,今轄下計有佳平、武潭、佳興、泰武、萬安、平和等6村。

平和吉貝木棉林:位於平和村『武潭國小平和分校』內,林務局在這個山區裡,種了約二千株以上的吉貝木棉樹,目前三百餘棵高聳的木棉分散於校園四周,形成綠色屏障,和校園後的山林相映成景,四季各有不同面貌。五月,木棉果實爆裂,棉絮迎風飛舞,猶如夢幻峋地;炎炎夏日,筆直蒼茂、綠意蛇然的森林,涼意沁人;蕭的秋冬,葉落盡後,禿枝挺拔的枝椏,彷如沉睡的大地,準備迎接新春。木棉樹種植於日據時期,原產於非洲,台灣於1908年引進裁植,一般用於行道樹及園景樹;種果內的棉毛適用於做救生衣及家庭用品如枕心、椅墊的填充料,花瓣可食用,樹葉可治腹痛,樹皮為催吐劑,樹根可治痲瘋病。

中排灣族比悠瑪部落:位於平和村,和平部落在當地的母語稱為比悠瑪部落,於民國57年由就部落遷移至現址。部落由於歷經多次遷移,部落規模不太,是泰武鄉所屬區域人口數最少的部落。因此部落族群類別單純,百分之九十族人多來自舊平和部落,部落重視文化傳承,保有傳統互助合作與團結之民風與凝聚力之特質,為其他鄰近部落多所讚譽。部落以製作及吹鼻笛聞名,其他尚有石板屋等點可參觀。

佳平部落:佳平部落舊址位於南大武山麓深山裡,民國34年遷到現址四公里處,民國42年再遷到現址迄今。昔名為「卡比樣」(Kaviyangan),國民政府來臺後更名為「佳平村」,民性保守,大部分務農,是一個純樸的排灣族部落。每年的成年祭會與分居到台東的族人一齊慶祝,這裡也是北大武山入山的管制站,登山者都要在此登記才可入山。

舊原鄉部落(泰武村)位於佳平部落上往北大武山登山口的中途站,看到五叉路口的原民牌坊右轉就到了,部落的警察派出所也是鐵馬驛站、遊客服務工作,派出所前有一小段木棧道,站在觀景台可以欣賞中央山脈南端的英姿。村內原民雕塑物隨處可見,吾拉魯茲部落口有兩尊雕像身上穿的就是排灣族的傳統服飾,少女手中拿的百合花是排灣族的象徵之一。部落的廣場處可以看到雄偉的遷村紀念碑,排灣族有著太陽之子的號稱,傳說中,太陽在大武山頂一棟白色小石屋陶壺中產下兩顆蛋,後來孵化成一對男女,它們的子孫在靈犬帶領下,向大武山四周出發,尋找新天地以建立家園,這就是排灣族的由來。另外還有一個跟百步蛇有關的傳說,相傳古時候,太陽來到世間,產下兩個紅白顏色的蛋,並且指定百步蛇保護它們。兩個蛋孵出一男一女,這兩個人就是排灣族的貴族,因此在排灣族的傳統圖騰中,百步蛇是最具代表性的。百步蛇也是排灣族貴族的專屬紋飾,所以頭目的頭冠也會以百步蛇環繞裝飾。環繞著紀念碑的是一顆顆石材做成的美麗琉璃珠,琉璃珠又稱蜻蜓珠,排灣族人又稱katakata,為成果的意思。隱喻一顆顆五彩繽紛的琉璃珠就好像是一顆顆豐富心靈的果實,在排灣族文化中,琉璃珠、陶壺與青銅刀並稱「排灣三寶」。

登山博物館:

吾拉魯滋部落:位於萬巒鄉的新赤農場,總開發總面積約10.08公頃,98年88莫拉客颱風重創泰武村,這是安置泰武村民的永久住屋基地,共有118戶,基地在在山林環抱之下,離原鄉不遠,一旁就是萬金營區林蔭廊道,及全國知名的萬金教堂

北大武山:海拔3,090公尺,為屏東縣的第一高山,名列台灣 五嶽的老么。是中央山脈最南端的主要山脊,能同時眺望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及太平洋,也是南臺灣唯一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素有「南臺灣屏障」和「屏東的母親」之雅稱。而在魯凱族與排灣族的傳統信仰裡,大武山是祖先靈魂居住的地方,因此將它奉為聖山。

 

南大武山:標高2841M,名列台灣百名山#072,南大武山是屏東縣第二高峰,與霧頭山、北大武山合稱為「大武地疊三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