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鎮

『西螺』地名起於早期當地的巴布薩平埔族之番社名『西螺社』而譯,西螺(台語ㄙㄞㄌㄟ)早期這裡是平埔族巴布薩族居住的地方,他們稱本地為Soreau。三百多年前西螺地形很像田螺,而湊巧濁水溪對岸的北斗區也很像田螺,經協議將位於溪南端的叫西螺,北斗叫東螺以為區別。西螺以前也稱「螺陽」,一說是依據「北辰南陽」的位置,就是濁水溪南畔;另一說是出自開拓者為追思故土福建螺陽而取。

西螺座落於濁水溪旁的一個三百多年的歷史古鎮,這裡最早的居民是平埔族的巴布薩人。到了荷蘭人佔據台灣時期,獎勵漢人移住,開墾土地,漢人才漸漸增多。西螺是河床積平原,土壤肥沃遼闊,又有豐沛的溪水可引為灌溉,所以吸引了許多移民來拓墾農地,發展快速。清初時,民生昌榮,人文薈崒,為漢人在台灣墾殖的重鎮,至今留下許多拓荒的史實和珍貴的古蹟。西螺位於濁水溪下游,它的興衰起落和濁水溪密不可分。濁水溪長176公里,河道曾數度變遷。溪水滔滔滾滾,水流混濁,因而得名。溪到下游,分三流赴海:北為北斗溪,中為西螺溪,南為虎尾溪。原本河寬不到50公尺的濁水溪,在日治時代,日人施行水利防洪計劃,堵塞北斗、虎尾兩溪,西螺溪遂一躍而成為濁水溪主流,水量遽增,河道拉寬。民國七年,山洪暴發,將濁水溪衝擊而成現狀,河寬約二公里,溪中礫石遍布,沙洲淤積。西螺四千公頃的農地就是依賴濁水溪的溪水灌溉,而成為農產豐饒的「嘉南穀倉」。三百多年來,濁水溪不但是西螺世代居民安身立命的泉源,同時也是西螺鎮昌榮的動力。

 

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是西螺的地標,也是以前省道一號縱貫公路的交通要衝。大橋於日據時期193710月動工建造,至1940年〈昭和15年〉3月完成期中的32座橋墩,因珍珠港戰事發生,日人將橋樑材料移建海南島碼頭,工程停頓。戰後,於1952年再度動工,歷經趕工九個月,於是年1225日全部完工。西螺大橋全長1939.03公尺,是當時的遠東第一大橋,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目前,為保護大橋安全,已於橋東另建溪州大橋,本橋僅開放小車輛通行。螺陽文教基金會於每年春假時,於西螺大橋上舉辦「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活動,夕照紅橋咖啡情,音樂會、風箏比賽等,希望為社區帶來新生命力,並藉以凝聚社區民眾感情,進而帶來觀光人口,增加觀光產業資源,創造出一個因跨越紅橋而產生的活力新市鎮。

福興宮(太平媽祖):源自康熙56年(西元1717年),福建湧泉寺之憎人,法號明海,由湄洲供奉媽祖神像來台,後於1723年建廟於西螺。經多次整修後如今美輪美奐之廟景。廟上方有陳水扁任總統時贈送的 西螺媽祖金字,民國96年本宮奉媽祖懿旨出巡遶境,當時的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蘇貞昌與立法院長王金平,蒞臨參加天上聖母太平媽遶境大會香『起駕大典』,由蘇貞昌點燃第一座『起馬炮』如同宣誓遶境活動盛會的開羅。王金平院長親自扶轎,眾多人潮讓廟埕短短的距離走了將近半小時。年度盛事更是創下將近三萬人數的信眾擠滿西螺鎮,當晚數以萬計的鞭炮與煙火照亮西螺夜空。

廣福宮(老大媽):位於光復西路與新街路交叉路口,。建於1644年,俗稱新街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又稱開基大媽,為台灣三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之一,由於建立廟宇是由當時文東、福建省移民開墾者一點一滴辛苦捐獻而成,為了紀念眾多信徒的捐助故取名為廣福宮,每當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時,宮內會大設道壇,隆重祭典。

延平路街屋:西螺老街的建築,不同於迪化街、大溪等地的古典建築風格;也迥異於三峽、湖口等老街所呈現出的傳統街屋面貌;改建於1935年中部大地震後的西螺老街,大量使用了二十、三十年代流行的裝飾派風格ART DECO建築手法,並融合了部分傳統建築的裝飾細部,產生了一種兼具世紀時代感及地方情趣的特殊建築風格,正代表三十年代台灣建築對全世界ART DECO風潮所做出的具體回應,是風灣地區建築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中間型,也是台灣本土建築進化史上的一項重要證據。以下簡介幾楝代表作:

鐘樓-金玉成商行:外觀以三間共同設計一個立面,立面以曲線非對稱的造型構成,陽台自由曲線的鐵圈護欄及尖拱、圓拱之並用,使整體產生趣味與豪華複雜之感。左方突出的鐘樓為西螺街屋建築的重要。

老盛行:此建築之女兒牆採自由的造形設計,讓立面更顯活撥,而淺色的面磚與洗石子收邊的做法為街上所少見的形式,窗戶的斜邊與垂直水平的分割方式,加上氣窗的雕飾圖案,讓整體構造頗有氣勢。

許捷發茶行:許捷發是一家販賣茶葉的老店,專做來往大陸的休葉買賣。其立面精細,裝飾有假山牆,水平雨庇,天井和陽台等設計,外觀清麗典雅富有濃厚藝術氣息。

東市場:內部設有文創園區,是一處新增的旅遊去處。

振文書院:位於興農西路與文昌路口(43/0K),其前身為文昌帝群祠,建於1797年,禮奉俗稱五大文昌帝君的文昌梓潼帝君、文衡帝君、孚佑帝君、朱衣帝君與綠衣帝君;鎮民稱其為「文祠廟」,文祠內曾設「振文社」與「菼社」,「義孚社」等社團。供愛好詩詞的文人雅士聚會,1812年,振文社王有成等倡議成立書院,廖澄河等士紳熱心捐資興建,次年告成,樑上懸有1813年梅月古匾,寫著「千秋書祖」字,為雲林縣碩果僅存的書院。1985年由內政部正式列為三級古蹟,是西螺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泰山石敢當:位於延平路底的濁水溪河堤上(縱貫路與延平路交接口)的拱照亭內,石敢當具有納福、驅風、避邪、止煞、防水、消災的功能,建於1827年。昔日濁水溪氾濫,鎮民用來防患水災,祈求平安。高五尺六吋,連基座上有一丈多高,號稱是全國最大的石敢當,除大以外,其形為上端刻獅頭,額頭上刻「王」字,口含寶劍,鬚眉表現無遺,鎮民俗稱「獅子咬劍」。

七崁武術館:位於大橋路到底,創立者阿善師習武自少林寺,擅長金鷹拳。台灣開發初期,缺乏健全的政治制度,治安不良,西螺的張廖家族為了自保,便依村落為單位,分為「七崁」,以犄角之勢守望相助、勤練武術,實施家族聯防的自衛制度,此為「西螺七崁」由來之一說。七崁居民的俠義之風,在抗日時表露無遺。光緒二十一年,馬關條約簽約,割讓台灣,七崁志士紛紛組織義軍抗日,在濁水溪畔與日軍激戰,大挫日軍。後日方發動大軍,攻佔西螺,義軍化整為零,進入山區。由於這次事件,日人極為仇視七崁,嚴令解散武館,七崁武術自此漸失昔日光采,儘管如此,今日西螺習武之風仍盛,還有許多國術館在傳授武藝,延承西螺傳統的武風。目前西螺有幾處紀念西螺七崁的景點,都存留有西螺七崁的精神。可前往參觀:

振興宮:位於廣興社區,是西螺七崁的頭崁,宮後為阿善師墓園。園內有亭,亭中一橢園形石碑,上刻「渡海開基祖號明善師之佳城」。此即為七崁武術館振興社創始人劉明善長眠之地。福建詔安人,少習武於少林寺,為人剛毅正直,西元 1828年〈道光八年〉來台,後定居西螺,由於他精通武術及醫術,在表親請求下,開設武館,使西螺武風鼎盛,全台聞名。

七崁雕塑公園:位於廣興社區活動中心對面,雕像各有各的武功招術。

琴連碗粿城:位於溪螺老街中點,許捷發茶行之對面,純西螺米磨製的白嫩碗粿配上淡淡的菜圃,不同於麻豆阿蘭碗粿的油膩,再加上一碗清清的豬血湯或四物湯,一餐就解決了,天氣炎熱時不彷再來一碗其自行熬製的清草茶,暑氣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