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西嶼鄉
西嶼為澎湖屏
蔽,語出臺灣通史,自中國有史三國以還,隨、唐就有中國人經略跡象;迨至元,始設澎湖巡檢司,「西嶼頭」亦涵括在內,隸泉州晉江縣。昔日舟行澎湖,必繞循
本島航駛,每到西流海面之旋渦流域,激流澎湃,必先經西嶼頭,停泊內垵沙灣,拜祭觀音、媽祖,祈求保佑航行平安,添加淡水並問知水性,始發帆入馬公港,或
轉駛臺灣,為先史時代,大陸渡海至臺灣之中途站。
光復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臺灣省縣政府及省轄市組織規程,縣下設鄉鎮村里,村內按戶編鄰,初期設八村,為:合橫村(合界村、橫礁),竹灣村(竹篙
灣,小門),大二村(大池角、二崁),池東村、池西村(小池角分為二村),赤馬村(緝馬灣),內垵村(內垵),外垵村(外垵),並於民國三五年一月舉行公
民宣誓,設村民大會。民國二九年,臺灣省政府公佈「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實施地方自治選舉迄今。雖選舉法規屢次修改,至七四年修正達十一次,
惟西嶼鄉村莊,為地方自然聚落,自昔少有變動,至今仍然界址分明,循天然地形毗鄰而居;小門原為一離島,昔名丁字門嶼,民國七二年承前總統李登輝榮任省主
席時德政,允建跨海小門橋,使本鄉行政區域歸為完整,交通往來賴以暢行無阻。
本 鄉轄有漁翁島與小門嶼二島,二島橫處澎湖本島西方,距馬公最近處僅約四海浬。本鄉屬澎湖海域,係由澎湖本島、白沙島、漁翁島三方環抱而成南北各有出口,北 方出口由左方白沙島通樑前之白沙礁與右方漁翁島橫礁東之流連礁,緊封海面,中有水道一線稱「吼門水道」,南方出口由右方漁翁島之內垵東頭與左方風櫃尾外之 虎井、桶盤嶼、四角嶼、雞籠嶼層層屏障,形成一天然良好避風港。
西嶼鄉徽以雄偉的跨海大橋為主題,黃色的拱形門象徵著燦爛、輝煌,有著太陽般的光輝,照亮漁翁
島、顯現朝氣、活力,在安定和平中求進步。綠色的大橋象徵著有理想、有希望,以平實的發展,邁向繁榮進步。紅色西嶼字體以圓弧設計,象徵鄉民的積極、熱
情、圓滿、心手相連共同為漁翁島打拼!
民國80年起鄉徽正式啟用,用於旗幟、獎狀…,是西嶼鄉的精神標誌!
餌砲
日軍於虎井設有「南進指揮所」。日本軍在西嶼外垵高地上,用水泥蓋一做假大砲,誤導美軍。也因此還多有當年遺留下來的累累彈痕。
溫王廟
在西嶼外垵村東側。本宮創建於清康熙年間,原先祇建小廟一間,以供奉溫府王爺。 迨至民國七年(大正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於原址重建正殿、廂房各一,規模略具。惟仍因經費有限,又恐日政府干涉,故規模簡陃。
後經五十年風雨飄搖,自蟻蛀蝕,至民國五 十六年整個廟宇破舊不堪,亟須重建以安神靈,全村村民乃集會推藨籌建董事,募捐動工.共費時三年,於民國六十年秋竣工。現在廟地寬闊,建物宏偉壯觀,設計 精湛突出,彫樑畫棟,著色鮮明,其藝術造詣之高超,堪稱為全澎湖廟寺之冠。為觀光客必參觀之勝地;加以公共汽車最終站即外垵村,故往返頗稱便利。
塔公塔婆
位於內垵村西北,內垵北港附近。 古稱內塹為內垵,因地勢低窪,北、東、南三方面均有坡地環繞,而西方面臨海洋形成破缺。由北港向西,距離約一海浬中有暗礁,俗稱為海瀨礁,其礁北之陸地俗稱「鱟仔尾」;而海瀨礁與鱟仔尾之間,構成水溝如箭,直射內塹聚落。
依據先民傳說:早期居民曾遭到鐵箭射擊, 常受災難,未能安居樂業;嗣後設法邀請唐山堪輿家,實地勘察後,告以必須趕緊造塔建城,予以鎮壓,以策安全,斯時聚落居民莫不信以為真。 時值清朝宣宗道光癸年間(公元一八四三年),由聚落名望家族呂論氏,首先倡導,邀集全聚落中之體力強壯青年,團結一致,共同協力搬運石頭,建造塔公塔婆兩 座於「堀仔邊」;再以塔公為據點,向北延伸建造城牆約一五O公尺,向南建造城牆至塔婆,亦約一五O公尺。塔公高一公尺,塔婆高一丈四尺。城牆高約二公尺, 寬約一公尺。至今年(民國八十四年)已有一百五十二年之歷史。
西嶼東臺
位 於西嶼南端之內垵東埔頂。清代為加強澎湖海防,光緒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十一月吳宏洛總兵到任,乃建造澎湖城(媽宮城),繼之再造西嶼砲臺。依據「澎 湖廳誌」卷:「...又見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修築要塞砲臺。...漁翁島南端東砲臺安裝十吋、八吋、七吋安氏砲各一門。而西砲臺安裝安氏十二吋 一門,十吋二門,六吋一門。西嶼共設五砲臺。」
由此可知,光緒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至光緒十四年西嶼曾各築砲臺,東砲臺於此時所建設當無疑問。惟東砲臺現尚為駐軍戌守,外人不得參觀。 本砲臺經內政部八十年十月九日召開「台閩地區古蹟評鑑會議」評定為第一級古績。
西嶼西臺
位 於西嶼內外垵兩村之間。 清光緒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由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敕令興建。歷時兩年,花費萬餘兩銀。堡上置十九世紀大砲四門,以防禦侵襲澎湖,企圖進入馬公港之外 敵。清軍曾以此堡為水軍基地,訓練水兵。當年駐防大陸各地沿海之水軍,大都在本堡附近之內垵海面接受海戰操作訓練。
另據載:西嶼西臺係於光緒九年,澎湖通判 李嘉棠奉李鴻章之命興建。李通判築砲臺極為堅穩,惜未能安砲與配兵。因此,砲臺乃光緒十一年法將孤拔攻澎以前所築。當時法軍向西嶼砲臺發砲攻擊,因未回擊 一砲,法軍知其無備,便直撲媽宮港。由此觀之,此說亦言之有理。此外,光緒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欽憲沈葆禎為加強臺澎海防巡邏,繼之,光緒三年福建巡 撫丁日昌閱視澎湖海口,為防法軍之侵襲,奏請由李鴻章建議築砲臺亦有可能;且李鴻章決裝新式大砲,因購買不及,而未裝備仍有可能。
至於前說云光緒十三年中法戰後,因澎湖防 務鬆懈,欽差巡撫劉銘傳受彈劾,為加強澎湖海防,便將駐防副將改為總兵,並派吳宏洛總兵。吳宏洛於十一月到任,造澎湖城(媽宮城),再造西嶼砲臺也有可 能。據「澎湖縣誌」卷二云:「又自光緒十四年修築要塞砲臺。」由此亦知,光緒九年、十四年西嶼曾各築砲臺。 民國七十二年內政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本處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