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湯》

【出典】 傷寒論

【組成】 桂枝、 芍 藥、甘草、生薑、大棗、膠飴

【功能】 溫中補虛,養正 驅 邪。

【主治】

虛勞裹急,腹中時痛;或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乾口燥;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

【臨床應用】

常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神經衰弱等證屬中焦虛寒、氣血俱虛者。

【現代藥理】

1.促進血液循環:〔桂枝〕含「桂皮醛」,可以擴張血管,發汗、解熱。〔白 芍 〕含白 芍甘(字上加弋) ,有擴張血管作用。〔生薑〕興奮中樞,促進血液循環。

2.健胃解痙作用:〔桂枝、白 芍 、甘草、膠貽〕均有健胃、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3.強心作用:〔桂枝〕具強心功能。

4.補養作用:〔大棗〕含蛋白質, VitA 、 B 、 C ,能增加血清蛋白, 提高抵抗力。〔膠飴〕內含豐富養分,並有促進潰瘍面癒合作用,還可緩急止痛。

5.抗菌作用:〔桂枝、白 芍 、甘草〕均有抗菌能力。

【加減】

1.陰陽失調引起之陽虛生熱:加〔黃耆、黨參〕。

2.虛寒較甚,腹痛不解:加〔黃耆、乾薑、良薑〕。

3.脾胃虛寒、氣血兩虛引起的潰瘍、胃功能紊亂:加〔黨參、黃耆、阿膠、當歸〕。

4.秋末冬初發之潰瘍,證見虛寒者:加〔栝蔞、薤白、黨參、吳茱萸〕

【用法】

不拘時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