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藥甘草湯》

【出典】 傷寒論

【組成】 芍藥、甘草

【功能】 調和氣血,鎮痙止痛。

【主治】

陽明氣血不和,肝木乘脾所致的腹痛一切痙攣急痛,小兒發熱腹痛,小便不通,肚痛,腹皮攣急按之不弛,腳弱,步履無力,足痛拘攣。

【臨床應用】

胃神經痛、胃炎、四肢疼痛痙攣、胃痙攣、腹痛、腹中及手足片側疼痛、腰痛、坐骨神經痛、膽石、腎石症、消化性潰瘍疼痛及排腸肌痙攣等病證,可以選用。

【現代藥理】

1.解痙、鎮痛、鎮靜作用:〈甘草〉抑制平滑肌活動,對腸肌稍有解座作用。〈 芍藥〉通過剌激副交感神經,能緩解腸痙攣引起的腹痛,且對中樞神經系統起鎮靜作用。〈甘草、 芍 藥〉有協同作用,對胃腸之痙攣有不錯之效果。

2.抗菌作用:〈 芍藥〉抗菌,並抗病毒。

3.抗潰瘍:〈甘草〉抑制由乙 醯 膽鹼、組織胺、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4.〈甘草〉具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亦有甘草甜素可解多種藥物、毒素之毒。亦有鎮咳袪痰、抗炎抗過敏作用。

【加減】

1.四肢寒厥:合《四逆湯》。

2.四肢熱厥:合《四逆散》。

3.四肢拘攣、屈伸不便:合《甘草乾薑湯》,或加〈乾薑、細辛〉。

4.腹痛不和:加〈青皮、陳皮、香附、台烏〉。

5.胃痙攣、腸疝痛:加〈香附、陳皮、川楝子、延胡索〉。

6.膽石症:合《大柴胡湯》。

7.腎結石:合《豬苓湯》。

8.五十肩:合《桂枝湯》、《二朮散》。

9.腰痛、坐骨神經痛:合《疏經活血湯》,或加〈乳香、沒藥〉。

【用法】

飯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