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湯》

【出典】 古今醫鑑

【組成】 蒼朮 、厚朴、生薑、大棗、陳皮、白朮 、茯苓、澤瀉、豬苓、甘草、肉桂

【功能】 健脾和胃,袪濕化滯。

【主治】

治脾胃受溼、停飲夾食、消化力弱、腹痛泄瀉、小便短少、四肢浮腫。

【臨床應用】

1.適用於急性胃腸炎、大腸炎、急性腎炎水腫、腹痛水瀉及腸胃炎下痢、食物中毒、腹脹、水腫、小便不利等。

2.本方為《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平胃散》能消食燥溼,《五苓散》能通利小便。相互配合,則能健脾化溼、燥溼與利尿同行,兼具調和脾胃的功能。

【現代藥理】

1.健胃作用:〈陳皮〉揮發油及〈生薑〉中薑辣素均對胃腸有溫和的剌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並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腸內積氣排出。

2.解痙止痛作用:〈蒼 朮 〉能使十二指腸蠕動滅慢;〈厚朴〉對腸平滑肌,在大劑量時為抑制;〈陳皮、甘草〉對腸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3.利尿作用:〈豬苓〉能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故可以利尿,促進鉀、鈉、氯等的排出;〈澤瀉〉也有類似〈豬苓〉之功用;〈茯苓、白 朮 〉也有良好利尿效果。

4.抗菌作用:〈桂枝〉對病菌有抑制作用;「豬苓醇」對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茯苓、澤瀉〉對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亦有抑制作用。

【加減】

1.嘔吐痰涎:加〈半夏、桔梗〉。

2.泄瀉腹痛:加〈香附、砂仁〉。

3.尿閉:合《桃仁承氣湯》。

4.急性胃腸炎、水樣便重者:加〈黃岑、黃連、大黃〉。

5.裹急後重:加重〈 芍 藥〉,再加〈黃連〉。

6.裹急甚者:加〈木香、藿香、檳榔〉。

【用法】

飯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