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湯》

【出典】 傷寒論

【組成】 桂枝、 芍藥、甘草、大棗、生薑

【功能】 調和營衛,解肌發表。

【主治】

太陽中風,外感風寒表虛證,症見發熱頭痛,汗出惡風,鼻鳴乾嘔,苔薄白,脈浮緩等。

【臨床應用】

常用於流行性感冒、風寒型感冒、頭痛、神經痛、虛弱體質、寒冷腹痛、妊賑惡阻、神經衰弱等症。

【現代藥理】

1 .〈桂枝〉:含揮發油,能使皮膚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故能發汗退熱,同時還能促進唾液、胃液分泌和緩解平滑肌痙攣,又能健胃鎮痛。

2 .〈白 芍 〉:能緩和平滑肌和神經痙攣,故鎮痛止汗。

3 .〈生薑〉:發汗、健胃、鎮吐。

4 .〈大棗〉:含有鈣質能鎮靜收斂。

5 .〈甘草〉:助〈 芍 藥〉鎮痛。

6 .全方為發汗鎮痛健胃之劑,主要作用有:

(1) 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增殖:實驗證實全方的抑制高於方內諸味藥的任何組合。

(2) 增強免疫功能:使單核巨噬細胞的系統活性上升。

(3) 鎮靜:明顯提高實驗小白鼠的入睡率和延長睡眠時間。

(4) 解熱、鎮痛、抗炎、降溫。

【加減】

一、內科

1 .痛證:

(1) 頸項強痛:加〈葛根、芡實〉。

(2) 肩臂痛(肩周炎):加重〈桂枝〉,再加〈薑黃〉。

(3) 胸背痛:合《栝蔞薤白湯》,或加〈丹參、降香、蘇子〉。

(4) 胃脘痛:〈甘草〉減量,加重〈 芍 藥〉,再加〈枳殼、木香、延胡索〉。

(5) 腹痛:重用〈桂枝、 芍 藥〉,再加〈當歸、木香、香附、烏藥〉。

(6) 脅痛:減〈桂枝〉,加〈鬱金、木香、青皮、佛手、當歸、麥芽〉。

(7) 腰膝痛:加〈牛膝、黃耆、麻黃、炙附子、細辛〉。

2 .低熱頭汗症:加〈清炙黃耆、太子參、天冬、麥冬、丹參、淮小麥、柏子仁、生龍骨、生牡蠣〉。

3 .半側搔癢症:加〈炙黃耆、當歸、焦冬 朮 、防風〉。

4 .神經官能症:加〈淮小麥、炒棗仁、廣鬱金、麥冬、石菖蒲〉。

5 .眩暈:加〈太子參、代 赭 石、薑製厚朴、藿香、法半夏、陳皮〉。

6 .鼻炎:加〈附子、細辛、辛夷花、黃耆〉。

7 .慢性咽炎:加〈柴胡、鬱金、香附〉。

二、婦科:

1 .經遲:加〈當歸、丹皮、川芎〉。

2 .痛經:加〈小茴香、炒玄胡、當歸、川芎、蒲黃、五靈脂〉。

3 .產後腹痛:加〈當歸、川芎、桃仁、益母草〉。

【用法】

飯前溫服,再以熱稀粥服之,以令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