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治病症的特點
   作者:王明輝(大陸)
   輸入:林六呆
   提供:城鄉台灣 /http://folkdoc.com/

      
本文為《中醫是怎樣治病的》(王明輝著/旺文社出版/ISBN 957-508-535-7)的第四章

       中醫防治病痛的特點,應該說是在整體觀思想指導下辨證施治。辨證與施治,是中醫診治病證過程中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兩部分。「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施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證施治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認識病證和解決病證疾苦的過程。

       辯證施治之所以認為是中醫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因為它既不是「對症治療」,也不是「辨病治療」,而是具體地解決具體的矛盾。因為中醫很早就認為,同一種病,可以出現不同的證候;不同的痛,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可出現相同的證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證候,治療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證候相同,即可運用同一治法。這就是中醫「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辨證觀。此外,在辨證立法的長期實踐中,中醫還總結了包括「治病求本」、「標本緩急」、「扶正袪邪」、「補虛瀉實」、「正治反治」和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以及防病、治未病等一整套施治法則,體現了中醫防治病證時的整體性、原則性和靈活性,這是符合唯物論和辨證法的。

       下面將分別簡介中醫防治病證的某些主要理論和經驗。

【中醫很早就重視對疾病的預防】

       所謂「預防」,就是採取一些有效措施防止病證的發生和發展。中醫的預防思想可分成兩大方面:「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傳(變)」。

       未病先防,指的是在沒有發病之前,採取各種防病措施,以達到不發病目的。

       《內經》中早就總結了我國古代有關養生防病的經驗並上升到理論認識。如(素問)的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上古天真論等篇,均對古代有關老年保健、益壽延年等防病經驗作了精闢的概述。

       《內經》曾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和「提挈天地,把握陰陽,此其道生」等「養生之道」,故有人也稱此類卻病延年的方法為「道生」、「攝生」、「養性」等。其積極意義就在於增強體質,防止疾病,減緩衰老,延年益諄。這一思想得到後世醫家的重視和發展:如三國時華佗的「五禽戲」,就是模仿動物的活動姿態擬訂的健身操以預防衰老;其後晉、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朝代均有不少從飲食、體操、起居、生活、藥物等方面總結防老卻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著作。這些古代「養生學」的經驗總結,是保健醫學的寶貴遺產。

       《內經》所述有關「養生學」的內容,除強調「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都由腎氣盛衰決定),重視人的體質(稟氣,亦即遺傳因子)在衰老過程中所起的決定性意義外,還認識到環境因素和生活習慣對人體壽命的影響。

       中醫提倡的養生防病,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不斷進行實踐和總結。

      一、保護脾胃、節制飲食:

       中醫很重視飲食衛生,主張飲食要清淡,要有節制,定時定量。《內經》指出,要「食飲有節」,並告誡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了過食之害和節食之益。現代醫學已證明,過多地進食是長壽的大敵。過食的人不但易患腫瘤、心血管或糖尿病等,其壽命也多減少,飲食有節制,則可防止和減少老病的發生,壽命也多可延長。中醫對偏食的害處也早有論述,並總結過有關病證的飲食宜忌等經驗。如《素問.五臟生成》:「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腆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味之傷他。」唐朝孫思邈認為「鹹多促人壽」;晉代葛洪更提倡「去肥濃,節鹹酸」。近些年來的研究,有的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食鹽過多有關,有的認為動脈硬化可因食動物脂肪太多所致。

      二、經常鍛鍊,動則不衰:

       中醫把適當的運動看成是減緩衰老,防治老年病的一種有效的措施。《內經》說:「筋脈通利則肌肉堅實」,並指出要防止「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故須經常鍛鍊身體。名醫華陀曾認為,參加體力勞動,不但可鍛鍊身體,充沛精神,且能預防疾病。根據這個道理,他還仿效虎、鹿、熊、猿、鳥的許多動作,創制了「五禽戲」。他的學生吳普,依此堅持鍛鍊,活到九十多歲,仍然「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唐代名醫孫思邈他認為長壽與體育鍛鍊有關,並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而他自己也確實活了一百歲。此外,自古流傳下來的太極拳,八段錦、氣功、自我按摩等體育療法,亦均有卻病延年的作用。

      三、穩定精神,除病抗老:

       在致病因素中,除六淫外,中醫認為七情內傷是致病的重要原因,如七情穩定,節制適當,亦可防病益壽。《呂氏春秋》說:「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畢數之務,在乎去害。何謂去害?…….大喜、大怒、大憂、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則生害矣」。《素問.舉痛論》也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又說:「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胃,喜傷心」。《靈樞.口問》還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這些都說明,精神情緒太過或不穩定,都可能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因此,中醫很重視七情等內因對病證的影響,從而強調精神衛生的重要性。《內經》中明確提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攝生要則,並視「積精全神」為養生之大法,認為「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這段話也說明了注意精神衛生對健康長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近些年來,國內外有的醫學家已經注意到精神因素與某些疾病的關係,認為精神緊張與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有關;精神創傷,情緒悲觀憂慮多與腫瘤病的發生有密切聯繫。

      四、起居有常,適應自然:

       中醫還認為,要預防疾病,益壽延年,必須注意起居作息的規律,使人體儘量能適應自然環境。《靈樞.本神》曾總結長壽者的祕訣之一是,能適應四時寒暑的變化,調節陰陽的盛衰,這樣就可不為病邪所犯而可健康長壽。《素問.上古天真論》認為,長壽應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並指出如「逆於生樂,起居無節」,「以酒為漿」,則多「半百而衰」。怎樣適應四時氣候的變化呢?《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的具體措施是:「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這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在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壽中應用較廣。其次,地理環境對人的壽命亦有一定影響,高寒地區,人較長壽;酷熱地帶,人壽較短。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一生在生長、發育、衰老過程中也受生物鐘規律的支配。這些新課題的深入研究,很可能使老年病學和預防醫學有新的突破。

      五、注重食療,抗老有方

       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歷代中醫在調養補益和食療等方面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並詳細記錄了許多有效的藥物和方劑。國內有的科學工作者在六十年代即曾組織力量查閱過二十多種古代醫書,發現並摘錄出抗老方劑數百個,並重點介紹了其中的一百五十二個。多年的實踐證明,這些藥物和方劑可提高人體免疫水平,有調節內分泌和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例如,人參可提高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能力;人參、靈芝能提高細胞免疫力;黃□、人參能延長細胞培養的壽命;首烏能預防冠心病;六味地黃丸可預防食道癌等。有人單用補腎的中藥進行動物實驗,結果證明,這類藥物能促進生長發育,減少死亡,達到正常壽命作用。

      六、針炙妙用,防病延年:

       《靈樞.經脈》說:「炙則強食生肉」,指出了炙有增進食慾,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南宋有個叫竇材的太醫,強調陽氣在人體的作用,並根據「陽精若在必長生」的理論,認為人的衰老的主要原因是陽氣漸衰,所以,他主張無病時「常炙關元、氣海、命關、中脘等穴,雖未能長生,亦可保壽百年」。保健炙在日本也取得一些成就,江間氏在他的「身心鍛鍊法」中明確指出:「無病長壽法,每月必有十天炙其足三里,壽至二百餘歲」。近些年來,還發現針炙能提高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和人體的免疫力。有人還觀察到炙有預防肝癌發生的作用。

       附:十叟長壽個:

       昔有行路人,海濱逢十叟,年皆百餘歲,精神加倍有。誠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壽?一叟捻鬚曰:我不緬旨酒;二叟笑莞爾:飯後百步走;三叟頷首頻:淡泊甘蔬糗;四叟柱石杖,安步當車久;五叟整衣袖,服勞自動手;六叟運陰陽,太極日月走;七叟摩巨鼻,空氣通窗牖;八叟撫赤頰,沐日令顏黝;九叟撫短鬚,早起亦早休;十叟軒說眉,坦之無憂愁。善哉十叟辭, 妙訣一一剖。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壽。

       至於既病防傳(變)的問題,中醫認為,在預防病證的發展方面,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防止它向裡、向壤的方面變化而發展。一般說,病邪所犯表淺多易治,病邪入裡而深,則較難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金匱要略》明確地提出了「治未病」的傑出範例,說:「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如肝傳脾,當先宜脾」。這些經驗都表明,病邪侵入人體後,如不及時治療,則可由表傳裡,侵犯內臟,使病情加重,治療更棘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它的傳變規律,做到早期確診,及時治疾,以防傳變,上述「肝病傳脾」的實例,提示了在治肝病的同時,應適當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這就是既病防變的一項具體的施治原則。

【中醫選擇治療病證方法的原則】

       中醫認為:一切病證的發展,都是以病機上不同質的變化為基礎的。因此,用不同質的方法去解決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痛證,這是中醫在治療中必須嚴格遵守的主要原則。治療的目的,在於驅除病邪,恢復正氣,消除症狀,治好病證。就是要根據病人正邪陰陽消長的情況,採用相應的治療措施。

       其治療原則,無外乎是:正虛時扶正,邪勝時驅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常法用正治,假象則反治;同病異證須異治,異病同證則同治。

【扶正氣與驅病邪的治病方法】

       中醫常把這種治療法則叫做「扶正袪邪」。這是因為,中醫認為一切病證都是正邪雙方力量的消長決定的。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可保持健康。反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體則發生病證。病後,若正氣勝,則疾病可逐漸消退而痊癒;如病邪勝,則病勢將繼續發展或加重。

       中醫所用的扶正袪邪法,其根本目的在於改善正氣與病邪雙方力量的對比,使邪去正復,使疾病向好的方面轉化。一般說,中醫常用的治法,不是扶正,就是怯邪,或是扶正與袪邪兼而行之。故扶正袪邪是中醫治法的總法則,它包括有許多具體的、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治法。

       什麼叫「扶正」呢?扶正就是扶持正氣、增強體質,提高人體抵抗力和修復能力的一種治則。它可通過體療、食療和藥療三種途徑達到提高正氣、驅除病邪、健身防病的目的。扶正的藥療法,常根據病人不同的虛證,如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等而選用滋陰、助陽、益氣、補血等不同的補益法。

       什麼叫「袪邪」呢?袪邪就是選用某些驅除病邪的治法,消除治病因子及其作用,使邪去正復,病體逐漸康復。袪邪一般也可採用體療、食療、藥療和針刺等不同方法達到排除病邪的目的。袪邪的藥療法常因病邪的性質不同而異。有的需用發汗解表藥;有的需用催吐或止嘔藥;有的宜瀉下或固澀;有的需清熱,或袪痰,或利濕,或疏風,或溫寒,或利尿,或和解等都屬於袪邪的治法,供醫生辨證確切後選用。

       另外,應著重指出的是,「扶正」通常只適用於僅有正氣虛而無病邪為患的情況;「袪邪」則多在病邪顯著而正氣不太虛的時候採用。如正氣已虛,病邪又盛時,則應採用扶正袪邪,攻補兼施的治則。至於「扶」什麼「正」,「扶」多少「正」?「袪」什麼「邪」,「袪」多少「邪」?選用何類方藥?則宜根據不同的痛證,權衡輕重緩急而定。

【什麼是「治本」與「治標」的治法】

       中醫所指的標與本,其含義是多方面的,其概念也是相對的。就正與邪的關係來說,則正氣是本,病邪是標;就病的部位來說,病在內為本,病在外為標;從發病先後和病的新舊來說、則先病、舊病為本,後病、新病為標;此外,如病因為本,病狀為標等。由此可知,所謂標本,實際上就是中醫用來分清病證的主次本末、病情的輕重緩急,從而有助於確定治則和先後緩急的治療步驟。這也就是在錯綜複雜的痛證中,醫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其主要矛盾,採取相應的治法予以解決的一種方法。

      在治本與治標中,一般有三種類型

      一、先治本,後治標:

       中醫非常強調「治病必求其本」。因為「本」是病證矛盾的主要方面,治好了「本」,「標」就好辦了。放在通常情況下,中醫總是先治本,後治標的。如從病因為本,病狀為標來看,對一個因感受寒邪而發熱的病人,因寒邪是本,發熱是標,故其治法應是散寒(本)以退熱(標),所選的方藥多屬性溫熱。如按一般理解,用溫熱藥來退熱是不恰當的,但因其病本是寒,故須「寒者熱之」。

      二、急則治共標,緩則治其本

       如上所述,在通常病情和緩的情況下,總是先冶其本的。但在標急於本,病情發展急劇、迅速或趨嚴重時,則應將標作為主要矛盾先予解決。否則,就可能增加痛苦,延誤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如因外傷骨折而產生休克(虛脫)的病人,骨折是本,虛脫是漂,但虛脫威脅生命,標急於本。此時,應急則治其標,先糾正休克,待休克好轉後,再緩則治其本,對骨折採取適當的治法。當然,先治標,後治本的治法只是暫用的權宜之計,決不可常用,待標緩解後,仍當治本。

      三、標本同治

       這就是治標與治本同時進行。它適用於標與本均較急,在各方面都不宜用單純的治本或治標的辦法,而須標木兼顧時。如病人既出現惡寒發熱等表證,又出現胸部痞悶、腹部脹痛、大便祕結等裡實證,可用厚朴七物湯表裡雙解。方中桂枝湯去芍藥解表,厚朴三物湯治裡。

       此外,雖有的本和標都不很急重,但預計採用標本同治法,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使病情早日康復時,也可酌情選用。

       總之,這三種治法選擇的關鍵,在於確診病證,分清主次緩急,抓住主要矛盾。或先治本,或先治標,或標本同治,或治本而兼治標,或治標而兼治本,其運用之妙,在於使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突出重點,而不是捨本求末。

【「正治」與「反治」是怎麼一回事】

       中醫所指的正治法,包括針對病因、病機所採取的一些正常的、常規的治療方法。如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血虧則補血,水腫則利尿等。正治法多適用於病情較單純,證的本質與現象相一致的時候,它是「治病求其本」這一原則的正常治法。

       反治法則是在特殊情況下,在較複雜的痛證過程中,本質與現象不一致的時候採用的。由於其採用的依據是順從病證外露的假象,故又叫「從治法」,但其實質仍是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塞藥,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等「治病求本」原則的具體運用。因此,反治法也可說是正治法在特殊情況下的一種反常的、變通的治法。較常用的反治法有:

      一、熱因熱用:

       對外假熱、內真寒的病人。從表面看,用熱藥來治外熱,似不合治則,但因熱藥是針對內寒太盛這一病證的本質而用的,內寒一除,外熱的假象即可消退,故是正確的治法。如陽虛內寒的病人可出現煩躁、面紅等「熱」的假象。對此,參附湯就是熱因熱用的有效冶方。

      二、寒因寒用:

       外假寒、內真熱的病人。初看來,用寒藥似不合理。但因寒藥是針對內熱盛而設的,內熱一除,寒的假象即可消失,故也是正確的治法。如某些熱性病除發熱、口渴外,尚可出現怕冷、寒戰或四肢冰冷等寒的假象。對此,選用清熱藥就是寒因寒用的治法。

      三、通因通用.

       如對實熱停滯於內所引起的腹瀉,用瀉下法以瀉去實熱,實熱瀉去,則腹瀉自停,就是通因通用。實際上,通因通用的通利藥,是針對內停實熱這一疾病的本質而設。

      四、塞因塞用.

       後一個塞字的含意是閉塞不通暢。按正治法,閉塞證宜用通利法,如腹脹治當消脹。但當腹脹是由脾虛所致時,則不宜消導通下,否則可使脾虛更甚,脹滿更劇,而須選用補脾氣方藥以治其虛脹虛滿,脾氣康復則脹滿自消。這種「以補開塞」的治法,就是塞因塞用。

       此外,還有一種反佐法,可用於寒極或熱極的痛證。寒極或熱極時,如用熱藥或寒藥治療,病氣和藥物則可產生格拒,使所用中藥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效益。如改用反佐法,則多可防止這種弊病。反佐法可分兩種:一種是服藥反佐法,就是當熱證須用寒涼藥時採取溫服(趁藥物煎後湯汁尚溫熱時即服)或寒證須用溫熱藥時採取冷服(即待藥汁冷涼後再服)的方法。如治陽明腑熱證用承氣湯時可熱服,治陽虛寒證用四逆散時可冷飲。另一種是藥物反佐法,就是在一些寒涼藥中,加入少許溫熱藥;或在多種溫熱藥中,加入少量寒涼藥。如白通加豬膽汁湯中,既有溫熱的附片、乾薑,又有少許苦寒的豬膽汁。總之,無論何種反佐法,都是為了達到與病氣「同氣相求」而充分發揮正治法用藥的藥物療效的目的。

【同一種病可用不同的治法】

       中醫把這一治法稱之為「同病異治」,意思是說,在同一種病中,因出現不同的「證」而選用不同的治法。如同是流行性乙型腦炎(中醫認為多屬於濕溫病),若是暑濕侵犯衛分的;須用新加香薷飲;如為暑熱傷耗津液而致高熱、口渴甚的,則須用石膏湯治療。影響同病異冶的因素,一般有下列幾種:

      一、病人的體質不同,治法不同:

       病雖同,但若病人的體質強弱有別,臟腑氣血虛實不同,則治法應當有別。如同為溫熱病邪侵犯衛分,如病人素有陰虛的當滋陰發汗,氣弱的當助陽發汗,無虛的則當辛涼解表。這也與正邪的消長不一有關。

      二、病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治法不同:

       同一疾病,因其病變部位有內外、上下、臟腑和經絡等的不同,其治法也當有別。如同為痰飲為病,若水停心下的宜苓桂術甘湯,水在腸間的用己椒□黃丸,水滯下焦的則需五苓散等。

      三、治法因病的標本緩急不同而異:

       一般是雖同一病,但因主次緩急不同,則應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如同為腹脹病,由水濕所致的多標急於本,當先治其標,用利水驅濕法腹脹可止;由脾虛所致的則本急於標,當先治本,並可根據不同性質的脾虛,分別用補脾陰和益脾氣的方法。

      四、治法受病輕重久新的影響

       一般是暴病多實,久病多虛,新病多輕,久病多重,但因病的輕重久新常與病邪入侵的部位有關,故治法亦多變化。

      五、天時、地理對治法的影響

       因氣侯、地形的不同,可影響人的生活環境、習性和體質,故雖同一種病,其治法也當有別。如治乙型腦炎,石家莊地區當時用白虎湯有效,而北京地區則無效。又如春夏二季用麻黃、桂枝劑量宜輕,秋冬則用量須增大等。

       此外,尚有時俗、食療以及正治、反治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故同病異治實際上是中醫辨證施治原則的具體運用之一。因為在同病而不同證時,則「證」只是讓病發生發展中的一個階段或分型,如太陽病有表實證、表虛證之分;陽陰病有經證、腑證之別等。因「證」是在一定的病理基礎上產生的,而病理過程的異同又與各種內、外因素對人體的綜合作用有關。故一般說,同證即有相同的病理,異證則是不同病機的結果。所以,同病異治的物質基礎,必是不同的證,亦即不同的病理機轉。如分析《內經》病機十九條,同屬鼓脹腫滿一病,其病因病機則有熱、火、寒、濕、脾、肺、腎等的不同,故治法也因之而別;中滿熱脹的可用中滿分消丸,寒脹的宜用中滿分消湯,屬脾腎的應健脾溫腎,屬肺的宜開提肺氣,屬火熱的應苦寒瀉火,有的還須袪寒滲濕、清熱降火等。類似這樣的同病異治的例證很多,但其重要的在於準確辨證,按證施治。

【不同的痛可用相同的治法】

       中醫把這一治法稱之為「異病同治」。意思是說,儘管病不相同,但只要「證」是相同的,就可用同一種方藥治療。這就是說,異病同治的物質基礎必定是有相同的證(包括相同的痛機)。例如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慢性痢疾等病,只要是屬於中氣不足或氣虛下陷的,就可同用補中益氣的治法。上海對一些不同系統的疾病,如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功能性子宮出血、紅斑性狼瘡、硬皮病、動脈硬化病等,只要辨證是屬於腎虛的,就通用補腎法,均收到較滿意的效果。

       從《內經》病機十九條來看,同一火邪致病,其病狀有多種,有的表現為高熱抽搐(加諸熱瞀瘈),有的表現為狂躁(諸躁狂越),有的表現為戰慄(諸禁鼓慄如喪神守),有的表現為嘔逆心悸(諸逆沖上),也有的表現為腳腫而痛(諸病跗腫疼酸驚駭)。這些不同的痛,卻有共同的病因,病雖異,證卻同,故都不外用清熱降火法治療。

       又如同一熱邪致病,因人體內在因素及外在環境的不同,所表現的痛狀也可多樣,有的表現為腹部脹大(諸脹腹大),有的為鼓脹(諸病有聲、鼓之如鼓),有的可痙攣抽筋(諸轉反戾、水液渾濁),有的也可表現為嘔瀉吐酸(諸嘔吐酸、暴注下迫)。這些錯綜複雜的不同表現,卻有相同的病因,故其主治大法相同,不外乎瀉熱。當然,治法相同,不一定方藥也完全相同。

       由上可知、異病同治實際土是病雖異,證卻同,故治法同。這是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的具體運用之一。

【怎樣用解表法治表證】

       外感表證多有發熱、惡寒、頭痛、苔白、脈浮等證候。根據外感病的寒溫病邪的不同,解表法(解除體表病證的治法)可有以下幾種。

      一、辛溫解表:

       治外感風寒(多有發熱、惡寒、頭頸痛、肢體酸痛、脈浮),可選用麻黃、桂枝、荊芥、防風、菊、薑、羌活、紫蘇等藥。常用的有麻黃湯、桂枝湯等方。

      二、辛涼解表

       治外感風熱或溫燥病邪,當病人出現頭痛、發熱、口渴、咽痛、出汗等證候時,可選用銀花、連翹、桑葉、薄荷、蟬衣等藥。常用的有銀翹散、桑菊飲等方。

       對正氣虛的病人,宜用變通治法。體質素來氣虛的宜益氣解表,可在解表藥中加黨參、黃□;陰虛體質的須滋陰解表,可在葛根、荊芥、薄荷等解表藥中配用玉竹、麥冬、生地等養陰藥: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而出現惡寒、易疲倦、思睡、脈微等證時,則宜用附子配麻黃、細辛等藥。

       解表藥應溫服,有的還需喝熱稀粥或開水以助藥力,或加衣被以促其出汗,使表證因汗出而解。但汗出太過或不足,都易引起它病,應予注意。

【用催吐法治痰食毒物阻滯】

       當有痰涎停滯於胸膈或阻塞氣道,或食積瀦滯胃腹或誤食毒物尚留胃中時,可用催吐法引導病邪或有害物質從口中吐出,以達到及時排除有害因子的目的。

       催吐法又名涌吐法,多用於病情急迫、嚴重,且須迅速排出積滯的實證,是一種急救療法,但有時也可代替提升法,以治療某些尿少、尿閉(癃閉)的痛證。

       因熱邪鬱滯胸腹的,須用寒藥催吐,如瓜蒂散之類。如寒痰阻滯氣道,出現呼吸困難、鼻翼扇動、口唇青紫時,須取熱藥催吐。可用巴豆霜零點一克,溫開水調勻灌服,一般數分鐘後即可嘔吐。但對正氣虛而須催吐的病人,則宜用緩藥,如參蘆之類。

       催吐法禁用於噎膈、反胃、喘促氣短的病人;對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肺結核、氣血虛弱或老弱、孕產等病人也不宜用。

       如服催吐藥一刻鐘後仍末吐的,可用清潔手指或鵝毛刺激咽喉,或多飲開水以催吐;如服藥後,嘔吐不止的可服薑汁、冷粥或冷開水止嘔。嘔後,不宜即進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適量吃些流汁或半流汁的東西。

【治裡實證可用瀉下法】

       對燥、熱、寒、濕等病邪裡結於腸胃,致宿食、水飲等病害物質不能向外排除而導致腹脹滿、大便祕結的裡實證,中醫常用瀉下法通暢大便,排出燥尿,清理實熱,消除水飲和寒邪的內結。根據辨證和用藥性味的不同,瀉下法可分下列數種。

      一、寒性藥瀉下:

       多用於大便燥結、腹痛拒絕觸按、手足多汗、唇紅、口渴、午後發熱甚或胡言亂語、舌紅苔燥、脈滑數或沈實的實熱內結證。藥宜大黃、芒硝等,常用方如大承氣湯或涼膈散等。

      二、溫熱藥瀉下

       多用於便祕、心腹硬痛、手足不熱、不渴、畏寒喜熱、小便清長、苔白滑、脈沈弦的寒冷凝滯腸道等證候。可用巴豆、硫黃等藥,常用方有大黃附子湯等。

      三、潤腸藥瀉下

       可用於年老體弱、產後、病後或習慣性便祕等腸道津液不足的病人。藥用蜂蜜、當歸、麻仁、肉蓯蓉、鬱李仁等,常用方有麻子仁丸、更衣丸等。

      四、逐水藥瀉下

       多用於水濕滯留,有較重水飲、水腫的痛證。藥如大戟、甘遂、莞花等,常用方有十棗湯,己椒□黃丸等。

      五、逐瘀藥瀉下

       只用於瘀熱,瘀血或乾血內結而體質尚不虛的病人。輕的可選用紅花、桃仁、三稜、莪術等;重的可用水蛭、虻蟲等攻逐瘀血藥,或配以大黃去瘀通便。

       對老年體弱,婦女行經、懷孕及產後血虛,胃腸潰瘍易出血的病人,禁用攻逐藥瀉下;瀉下藥多用可傷脾胃,故一般得效後即應停藥,用藥時不宜食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表證末退的,瀉下時宜兼解表;體虛須瀉下時宜攻補兼顧。

【表裡同病時用雙解法】

       這一治法既能解表證,又能解裡證(包括攻裡、清裡、溫裡),故名「雙解」。它適用於表證未清,裡證又急,非表裡同治不可的病人。

       根據雙解法的不同作用,可分以下幾種:

      一、解表攻裡:

       多用於既有惡寒發熱的表證,又有腹滿、便祕等裡實證時。常用解表藥與瀉下藥配方,如防風通聖散。

      二、解表清裡:

       多用於表證未清,裡熱很盛的病人。可解表藥和清裡藥同用,常用方如葛根苓連湯等。

      三、解表溫裡:

       用於外有表證,內有裡寒的病人。常解表藥與溫裡藥同用,如五積散等。

       雙解法只適用於表證、裡證同時存在的病人,運用時還須分清表證與裡證的主次和輕重,以選擇不同比例的解表藥和解裡藥,使治療恰到好處。

【和解法不只治半表半裡的病】

       針對某些寒熱陣發如瘧、寒熱往來的半表半裡少陽證和因寒熱交爭於腸胃所致的嘔吐、痞脹、痛瀉等證,中醫常選用一些溫清、補瀉或升降等兩類不同性質的藥物相配,以清解寒熱、調和肝膽脾胃等臟腑的功能。這種治法就是和解法。很明顯,和解法不單只用在半表半裡證,還可用於肝脾、腸胃、營衛、三焦等臟器功能需要調和者。

      一、和解半表半裡證:

       多用於寒熱往來、胸脅脹滿、心煩、喜嘔、不想進食、口苦、咽乾、眼花等病邪侵犯少陽經的半表半裡證。宜選柴胡、青蒿、黃苓等藥。常用方如小柴胡湯等。

      二、條和營衛

       實際上是用桂枝湯等解表劑以調解表證。

      三、分解三焦痰濕

       邪留於三焦氣分,證見寒熱起伏,胸痞腹脹的,可用溫膽湯以分別消除三焦的痰濕。

      四、調和腸胃

       如寒熱互見,病在腸胃,腹痛想嘔,心下痞硬的,可用半夏、乾薑.黃連、黃苓、甘草、人參等溫清類藥,常用的有半夏瀉心湯等方劑。

      五、調和肝脾:

       多用於肝脾失調、情志抑鬱、胸悶不舒、四肢冷、腹痛腹瀉的病人。可選用柴胡、白芍、白朮等藥,常用方有四逆散、痛瀉要方等。

       由上可知,凡病邪尚在肌表,或已有裡熱,或雖有寒熱,但是由於飲食勞倦所傷或氣血虛的,均不宜用和解法。

【脾胃虛寒的可用溫裡法】

       中醫常用的溫裡法,就是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一些溫熱藥,以溫暖中焦以去脾胃的虛寒(溫中袪寒),或回復陽氣以救護四肢的逆冷(回陽救逆)。

      一、溫中袪寒:

       因中焦脾胃虛寒而出現疲乏易困、手足不溫、食慾不好,或嘔吐、腹瀉、胃滿腹脹、吐清水、口不渴、吞酸、苔白等證時,可選用乾薑、蜀椒、吳萸等藥,常用方為理中湯、小健中湯等。

      二、回陽救逆:

       多用於四肢冰冷、冷汗淋漓、惡寒縮臥、嘔吐腹瀉、脈沈微等陰寒盛於內、陽氣衰於外的亡陽證。宜選附子、乾薑、肉桂等藥,常用方如四逆散、參附湯等。

      三、溫陽利水:

       對某些因陽氣不足,致全身或下肢水腫、尿短少、面蒼白、畏寒、舌淡、四肢冷、脈沈細的病人,宜溫陽藥與利尿藥同用,如溫陽用附子、乾薑、肉桂;利水用茯苓、車前、澤瀉等。

       因本治法多用溫熱藥,故當氣候炎熱時,藥量宜酌減;如病人是內有真熱,外有假寒的證候,則不能用本法。

【熱病須清熱】

       清熱法適用於火熱之邪內盛,有心煩、口渴等證的病人,故常選用一些苦寒或甘寒等藥。

       清熱法因其作用不同,需可分為:

      一、清氣退熱:

       多用於高熱、心煩、口渴、自汗、脈洪的病人;病後體熱未清的也可用。可選石膏、知母、梔子、竹葉等藥,常用方如白虎湯等(適用於熱在氣分的痛證)。

      二、清營涼血:

      熱入營血,可出現高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舌質絳紅,或皮膚內臟出血或有瘀點的證侯。此時,宜用生地、丹皮、赤芍、犀角(或用水牛角)等藥,常用方如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等。

      三、清氣血之熱:

       氣分與營血同受熱邪侵擾,可出現高熱、心煩、口渴、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或吐血、鼻血、皮膚血斑等證。.此時,宜用生地、犀角、知母、石膏,常用的氣血兩清的方劑有清瘟敗毒飲等。

      四、清臟腑之熱

       適用於有關臟腑火熱邪盛的痛證。可辨證選用石膏、知母、黃柏、黃連、黃苓、山梔,龍膽草等藥。瀉心湯可清心火,瀉白散可清肺火,龍膽瀉肝湯清肝火,清胃散則可用以清胃火。

      五、清火解毒:

       多用於某些高熱、皮膚瘀點、頭面紅腫、口爛咽痛、煩躁或有精神錯亂的熱毒溫病或瘡瘍等證。宜用板藍根、石膏、連翹、梔子、黃連、黃柏等苦寒瀉火解毒藥,常用方如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飲等。

      六、滋陰清熱

       多用於午後或夜間發熱,熱由骨所出(潮熱骨蒸),或長期低熱不退的陰液虧損病人,宜選生地、知母、鱉甲、青蒿、地骨皮、丹皮、銀柴胡等藥,常用方如青蒿鰲甲湯、當歸六黃湯等。

       使用清熱藥時,因甘寒類藥有礙消化,故宜加入健脾藥同用;因苦寒清熱藥易傷陰,故宜配用養陰藥。此外,表熱未解的宜發汗,裡熱便祕的須通便,而不擬單純清熱。

【風病須驅風】

      中醫認為風病有兩大類,一為外風,一為內風。

      一、疏解外風

       外界風邪侵及體表,其為風寒的宜辛溫解表,為風熱的宜辛涼解表。若風邪留於肌骨、關節、經絡等處,出現肢體酸痛、麻痺、關節運動受限,或口眼歪斜等證時,可選防風、白芷、秦艽、川芎、羌活、獨活、白附子、南星等藥,常用方如獨活寄生湯、牽正散等。

      二、平熄內風

       對高熱、昏迷、四肢抽筋的熱極生風病人,宜清熱藥與袪風藥同用;對筋脈痙攣、手足局部肌肉顫動的血虛生風病人,宜補血藥與袪風藥同用;對頭昏眼花、失眠、腦部發熱而痛、面色泛紅,或突然昏倒、人事不清、口眼歪斜、偏癱或手足麻木等肝風內動的病人,宜選柔肝、平肝、熄風之藥,如天麻、鉤藤、生地、菊花、石決明、羚羊角、阿膠、龍齒、牡蠣等。常用方有羚角鉤藤湯等。

       在運用袪風法時,一定要先分清外風、內風。外風宜疏解,內風宜平熄,不可錯用。「血行風自滅」,故中醫治療內風時,常袪風藥與行血藥配合使用。

【神志不清醒的可用開竅法】

       因中醫認為,「心」是管人的精神意識活動的。昏迷、神志不清等證主要是因心竅閉塞所致,故用辛香走竄的中藥開心竅以達到清滌痰濁,解毒醒腦的目的。

       常用開竅法有下列幾種。

      一、清熱開竅:

       多用於昏迷、說胡話、發熱、煩躁,甚或突然昏倒、肢體抽搐、牙關緊閉、痰涎上湧的熱毒內擾病人。宜選牛黃、犀角、鬱金、冰片、膽南星等藥。常用方有牛黃清心丸、至寶丹、紫雪丹等。

      二、滌痰開竅:

       多用於意識不清,甚至昏迷、喉中痰響、脈滑、苔白膩的中風病人。如為熱痰,則用川貝、南星、竹瀝;如為寒痰,則用遠志、半夏;通常還加入菖蒲、鬱金等藥以開竅醒神。此外,有濕的,宜芳香開竅,可用甘露消毒丹;有寒的,宜溫通開竅,可用蘇合香丸等。

       開竅藥性味辛香溫燥,易耗氣傷陰,故僅適用閉證,且只能顫用,不可久服。對元氣虛衰的脫證(口開眼合、手撒遺尿、氣微、自汗)決不可用此法。

      
【心神煩躁不安的宜用安神法】

       中醫所指的安神法.,通常是用一些具有安定和滋養心神的藥物來治療某些心神不安、精神躁動、心悸失眠的病人。較常用的中藥如酸棗仁、柏子仁、磁石、朱砂、龍骨、牡蠣、珍珠母等。因安神的作用不同,一般可分:

      一、鎮驚安神:

      多用於心悸、心慌、驚悸、多夢易醒等心神不能自主的病人。常用方如安神定志丸、磁朱丸等。

      二、養血安神:

       多用於心悸、健忘、體倦神疲、多夢易醒、食慾不好的心脾血虛的病人。常用方有歸脾湯、補心丹等。

      三、益氣安神:

       多用於心悸、多夢、膽怯、時易驚醒等心膽氣虛的病人。可用酸棗仁湯加黨參、石菖蒲、遠志等藥。

      
【身體虛弱的宜用補益法】

       補益法主要是用一些滋補養益的中藥,補益氣、血、津、液等物質,以增強人體機能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它適用於虛弱、精神困倦、氣血虧損、津液不足等病證。

       補益法一般有以下四種。

      一、補陰:

       多用於形體消瘦、面容憔悴、口乾咽燥、心煩失眠、便結尿紅,甚則盜汗、骨內發熱、雙顴色紅、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病證。主要用增養陰液的藥,如天冬、麥冬、熟地、玉竹、沙參、石斛、龜板等,常用方如六味地黃湯、增液湯、大補陰丸等。

      二、補血:

       多用於頭昏眼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面色萎黃、舌淡、脈細的血虛病人。宜選補血養營藥,如當歸、阿膠、首烏、胎盤、龍眼肉,熟地、大棗、白芍等,常用方如四物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等。

      三、補陽:

       脾陽虛、心陽虛的補法,前面已介紹過,這裡著重談談腎陽不足的補法。當病人出現腰膝痠痛、下肢軟弱、小腹痙攣、小便不暢,或尿多、淋漓難盡,或有陽萎、滑精、早泄、消瘦、口渴、脈細弱等證時,可用肉桂、附片、肉蓯蓉、鹿茸、菟絲子、杜仲等藥溫補腎陽,常用方如八味地黃丸等。

      四、補氣:

       多用於精神不振、四肢困倦、少氣懶言、面色蒼白、舌淡紅、脈沈弱的氣虛病人。可選用補脾益氣的中藥,如黨參、黃□、白朮、山藥、炙甘草等,常用方有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中醫使用補益法的目的在於「扶正」。但運用時,必先分清是什麼性質的虛,哪個臟腑的虛,然後再根據上述的原則選方用藥。

       因陽虛多兼氣虛,氣虛可致陽虛;陰虛多兼血虛,血虛可致陰虛。故補陽與補氣,補陰與補血,常相須為用。

       因血由氣生,氣由血化,故氣血兩虛時宜氣血同補;血虛補血時,須加補氣藥以助血之生;氣虛補氣時,一般可不必加補血藥。

       因陰與陽可以互生,故陰陽兩虛時,宜陰陽同補;陽虛補陽時,宜酌情加入補陰藥,以助陽之化、潤陽藥之燥;陰虛補陰時,宜輔以補陽之藥,以助陰之生、溫陰藥的寒凝。

       正虛須補益,但須照顧脾胃,脾胃功能健旺,則補益易有效。故脾陽不振時忌滋補藥。

       遇正虛邪實的病人,宜先驅邪,後補益;必要時也可補益與驅邪同用,以達到扶正以袪邪的目的。有外邪而單用補益法,是不恰當的。

【氣虛不固的可用固澀法】

       中醫所指的固澀法,就是用一些收斂固澀的藥治療汗多(自汗、盜汗)、咳嗽、氣喘、腹瀉、尿多、尿床、遺精、早泄、崩漏、帶下等慢性氣虛不固病證的方法。因此,固澀法的應用範圍較廣。

      一、止汗:

       多用以治療因表虛出汗(自汗),或睡中出汗、醒後汗止(盜汗)的痛證。可用黃□、浮小麥、麻黃根等藥以固表止汗,常用方如玉屏風散、牡蠣散等。

      二、止咳:

       多用於肺虛所致的氣短、氣喘、咳而無力、痰稀少、舌淡苔白、脈弱的痛證。可用人參、五味子、烏梅、罌粟殼等藥斂肺止咳,常用方如九物散等。

      三、止瀉:

       多用於久瀉不止、脫肛、舌淡苔薄、脈細微等滑腸的痛證。宜選用酸斂固澀藥,如烏梅、芡實、肉豆蔻、訶子、赤石脂等,常用方如桃花湯、駐車丸等。

      四、固精縮尿:

       多用於腎虛引起的泡精、早泄、尿頻、遺尿等證。可選用芡實、蓮鬚、龍骨、牡蠣、覆盆子、桑螵蛸等藥,常用方有金鎖固精丸、桑螵蛸散等。

      五、止崩帶:

       多用於治婦女陰道流血不止、白帶多等病。可用烏梅炭、鹿角霜、棕櫚炭、龍骨、牡蠣等藥以固崩止帶,常用方有固經丸、完帶湯等。

      六、保胎:

       多用於腎虛引起的滑胎小產,可選菟絲子、桑寄生、杜仲、阿膠、白朮等藥以固胎保產,常用方有壽胎丸、泰山磐石散等。

       由上可知,固澀法主要用於某些正氣虛(如衛氣、肺氣、脾氣、腎氣、沖任經脈之氣等)所致的滑脫病證。對不是正虛引起的上述各證,則不宜用。一般用固澀藥時,病人已有正虛,故須同用扶正固本藥以標本兼治。

      
【飲食不化或有積聚的宜用消導法】

       消導法就是用一些消化食物、疏導積滯的藥治療食滯、腫瘤、氣血積聚等病證。

      一、增強消化:

       多用於胃腹滿悶、腹脹腹瀉、反胃吞酸等消化不良的痛證。可選用麥芽、谷芽、神曲、山楂、雞內金等藥以消食導滯,常用方如保和丸、枳實導滯丸等。

      二、消痞塊化痰積:

       多用於痰、食與氣血互相瘀結所致的痞塊。可選桃仁、紅花、莪朮、枳實、青皮、法夏、白朮、黃連等理氣活血,化痰驅濕病物,常用方如枳實消痞丸等。

      三、軟堅散結:

       多用於治療甲狀腺腫、淋巴結腫、肝脾腫大、泌尿系或膽道結石、腹部腫塊等病。選用藥物有昆布、海藻、山慈姑、夏枯草、貝母、牡蠣等,還宜根據氣結、血瘀、痰聚、結石、腫塊的不同而配用行氣、化瘀、袪痰、散結、消腫等類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常用消導藥的性味雖較瀉下藥緩和,但仍為驅邪之劑,故禁用於正氣已虛而無實邪的病人。一般來說,消導藥性味緩和,宜於緩消慢攻的病人;瀉下藥較峻烈,宜於速下急攻的病人。對某些虛實夾雜的病人,如積不甚而正虛明顯的,宜補多於消;如正虛不甚而積滯顯著的,則宜消多於補。

【氣機不揚的宜用理氣法】

       理氣法主要適用於某些氣機不暢、臟腑功能障礙所致的胸腹脹痛、喘咳嘔吐等病證,故它具有暢通氣機,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

      一、理氣機

       多用於胸膈滿悶、胃腹脹痛等氣機不暢的病人。常選用陳皮、枳殼、紫蘇、木香、香附等行氣藥,常用方如越鞠丸等。

      二、疏肝氣

       多用於肝氣鬱結、兩脅隱痛,或乳房脹痛、月經失調和痛經的病人。宜用柴胡、川楝、香附、青皮、佛手等藥以疏肝解鬱。有的還宜配用當歸、丹參、元胡、白芍、鬱金等活血通絡藥以增強效果。

      三、納腎氣

       多用於呼吸短促、動則氣喘、出虛汗、四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脈沈細等腎不納氣的病人。宜選附片、肉桂、熟地、核桃或配用磁石、龍骨、牡蠣等藥。

      四、降氣逆:

       多用於嘔吐、噯氣、呃逆、氣喘、咳嗽等肺胃氣逆的病人。宜選旋覆花、代赭石、法夏、蘇子、沈香、杏仁等藥,常用方如旋復代赭湯、蘇子降氣湯等。

       本法忌用於陰虛火亢的病人,對氣虛又須理氣的病人,宜配用人參、大棗、甘草等補氣藥。

【血行障礙的宜用理血法】

       理血法適用於因血行不暢所致的瘀血腫痛,或吐血、鼻血、崩漏籌出血的病人。故理血多用活血、袪瘀、止血等類藥物。

      一、活血:

       多用於血滯,甚或瘀血而致的局部青紫腫痛,或斑疹、包塊、痛經、經閉等病證。宜選用當歸、赤芍、丹參、川芎、紅花、蒲黃、乳香、沒藥、三陵、莪朮等活血化瘀藥,常用方如桃仁承氣湯等。

      二、止血:

       多用於吐血、鼻血:尿血、便血、咳血、崩漏及外傷出血等血液外流的痛證。其辨證屬血熱妄行(多發熱、煩渴、脈數、舌乾絳)的,宜涼血止血,可選犀角地黃湯加蒲黃、紫草等藥;屬陰虛火旺(午後發熱、盜汗、手足心熱、脈細數、舌紅少津)的,宜滋陰止血,如茜根散等;屬經寒血溢(多面蒼白、四肢冷、舌淡、脈遲)的,宜溫經止血,可用側柏葉湯加減;屬血瘀阻絡(出血紫暗,可有瘀斑和刺痛)的,宜消瘀止血,急的用通經逐瘀湯,緩的用桃紅四物湯;屬因氣不攝血(氣虛不能攝納陰血而有精神疲乏、困倦、少氣懶言、面色蒼白、脈弱)的,宜補氣攝血,可用獨參湯、當歸補血湯等。

       在使用本法時應注意:凡月經過多、血虛而無血瘀以及孕婦等病人,均應忌用活血袪瘀藥。因氣與血關係密切,故理血時亦應同時理氣。用止血藥時,應注意病人有無瘀血,如有時宜配用活血袪瘀藥;有的止血藥用時宜炒炭存性以增強療效。

【水內留的治宜袪濕法】

       中醫袪濕法使用的範圍較廣,凡因水濕留於體內所致的濕溫、水腫、泄瀉、黃疸、痰飲、尿閉、尿少等病證,可分別用燥濕、利濕、化濕等類藥物而達到治療目的。

      一、燥濕:

       多用於胸脘滿悶、嘔瀉腹痛的內有濕濁而致脾胃功能失調的痛證。可選厚朴、法夏、蒼朮、蔻仁、陳皮等藥以燥濕化濁,常用平胃散等方。

      二、利濕:

       多用於水濕貯留、小便短少的黃疸、熱淋(尿熱、尿痛)、血淋(血尿、尿頻、尿痛)等病證。宜選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等利濕藥,常用五苓散等方。

      三、化濕:

       多用於身熱不揚、胸悶肢困、小便不暢、石淋(如尿路結石)等濕犯肌表的病證。可選用藿香、佩蘭、扁豆花、蒼朮等宣化上焦濕邪的藥物,常用方有藿香正氣散等。

       因濕邪所犯部位有表、裡、上、下的不同,放在表在上的,宜化濕;在中者,宜燥濕;在下者,宜利濕。

【燥邪傷津的宜用滋潤法】

       潤燥藥多具有增津生液、潤澤肌膚筋脈、滑潤腸道的作用,故適用於眼乾澀、皮皺燥、喉痛、口渴、咽乾、乾咳、便祕等外感燥邪、內傷津液的痛證。

      一、潤外燥:

       多用於秋涼肺燥引起的咳嗽、鼻塞、惡寒、頭痛、咽乾、口燥、脅痛等證,可選杏仁、蘇梗、前胡、蔥白、桔梗等輕宣潤燥藥,常用方如杏蘇散。如因溫燥犯肺而出現乾咳少痰、頭痛身熱、或氣喘、心煩、口渴、舌乾無苔、尖邊色紅等證時,則宜選用沙參、玉竹、花粉、麥冬、桑葉、石膏等清潤肺燥的藥,代表方如清燥救肺湯、沙參麥冬湯等。

      二、潤內燥:

       多用於溫燥傷陰,津液不足的內燥諸證。有喘咳少痰、咽燥咯血的肺燥;有脘痞不暢、飲不慾食、咽乾口渴的胃燥等。宜選元參、麥冬、生地、百合、西洋參、蜂蜜、藕汁等甘寒潤燥藥,常用方如百合固金湯、養陰清肺湯等。

       潤燥法是針對燥證而設,凡性味苦寒或辛香的中藥,燥證均不宜用。燥多由熱所化,故潤燥時常配用清熱之藥以增強滋潤的作用。

【痰涎多的可用袪痰法】

       袪痰法主要適用於痰引起的頭昏眼花、咳嗽氣喘、惡心嘔吐、心悸失眠、胸腹脹滿、四肢肩臂酸痛及因中風、癲癇、抽筋等引起的痰涎增多等病證。

       袪痰法因其用藥不同,而分別有平肝熄風、止咳、止嘔、安心神、寬胸、止痛、開竅及治昏眩等作用。

      一、燥濕痰:

       多用於胸脹惡心、痰白易咳、精神困倦、頭昏心悸、苔滑膩、脈緩或弦等脾虛痰濕之證。可選陳皮、法夏等燥濕化痰藥,如用二陳湯等。

      二、潤燥痰:

       多用於痰稠粘難咳出、嗆咳氣促、咽喉乾痛,甚或聲音嘶啞的肺燥痰證。可選花粉、瓜萎、川貝、杏仁等潤化燥痰藥,用方如貝母瓜萎散。

      三、清熱痰:

       多用於痰色黃稠、面紅口乾、煩躁、發熱、脈數、甚或癲癇狂躁的熱證。可選黃芩、浙貝、牛黃、天竺黃、葶藶子、竹瀝等清熱化痰藥,用方如清氣化痰丸、小陷胸湯等。

      四、溫寒痰:

       多用於痰液清稀,胸膈脹滿、喘咳、氣促、遇寒即發,手足不溫、舌淡苔滑、脈沈等脾胃陽虛引起的寒痰。可選用細辛、法夏、南星、乾薑、桔梗、牙皂等溫化寒痰藥,用方如冷哮丸等。

      五、袪風痰

       多用於惡寒、發熱、咳吐白痰的外感風邪兼有的痰證。可選紫蘇、桔梗、旋復花以袪風化痰,用方如金沸草散等。本法除治外風痰證外,亦治內風所致的胸悶痰多,頭昏痛,甚或抽筋,偏癱等證。可選用天麻、南星、白附子、法夏等熄風化痰藥,常用方如半夏白朮天麻湯等。

       中醫認為,痰隨氣動,氣滯則痰湧,氣順則痰消,故袪痰時宜配用理氣藥。對燥咳、咯血、吐血的病人,忌用溫煉化痰藥;對脾胃陽虛生痰的病人,忌用清潤藥。袪痰時,須先找到生痰之源以標本同治,肺燥的宜潤肺,脾虛的須理脾,腎虛的應溫腎。古代中醫提出的「見痰休治痰」,其中心意思就是要「治病求其本」。

【有蟲積的須用驅蟲法】

       中醫的驅蟲法,適用於體內有寄生蟲感染,表現有間歇性腹痛、易飢嘈、吐清水、磨牙、面生白斑、耳鼻發癢,或嗜食異物(如泥土、蠟燭等),或消瘦、面萎黃、眼無光、肚腹脹大而現青筋等營養不良或疳積證侯。

       本法多用驅蟲、殺蟲、安蟲之類的中藥,如雷丸、檳榔、使君子、烏梅、川椒、鶴虱、苦楝根皮等。因證的不同,有下述幾種用法:

      一、寒證:

       驅蟲藥配用肉桂、乾薑、細辛以溫中袪寒。

      二、熱症:

       驅蟲藥配用川連、黃柏等苦寒清熱藥。

      三、寒熱錯雜症:

       可用寒熱並用的烏梅丸。

      四、虛症實症:

       實證病急的,須配用大黃、黑丑以疏導裡實;屬虛證病緩的,須配用補益藥以扶正驅蟲。

       上述各法主用於驅蛔蟲。此外,驅鉤蟲可用榧子、鶴虱、檳榔、貫眾、大蒜。另須配用健脾、補血及利濕藥。驅蟯蟲可用使君子、鶴虱、檳榔、雷丸、榧子、大蒜、苦楝根皮、百部、石榴根皮、豬膽汁等。有的可煎成藥液作保留灌腸用。驅條蟲、姜片蟲可用檳榔、烏梅、南瓜子等。驅絲蟲可用雷丸等。

       上述某些驅蟲藥有一定毒性,老弱病人或孕婦宜禁用或慎用。腹痛明顯或有高熱的病人,暫不宜驅蟲。駐蟲藥宜空腹時服,服藥時忌食油膩。

【中醫的治則和治法是具有科學性的】

       從近年國內結合常見病、多發病對中醫某些治則、治法研究的資料來看,這些根據中醫理論制定的防治措施,是有科學價值的。茲例舉幾項治則、治法說明於下。

      一、扶正固木:

       不少單位用本治則治療某些疾病,如癌瘤、冠心病、慢性氣管炎等取得了較好療效,並觀察到:

      1. 可改善病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用以治療慢性氣管炎緩解期病人(冬病夏治),測得病人血漿皮質醇含量(放射免疫直測法)多明顯升高,動物實驗證明,有補腎作用的某些方藥,可使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小白鼠的功能提高。有的還發現某些扶正固本方藥能提高大白鼠(正常及慢性氣管炎模型)尿中十七-酮類固醇含量。

      2. 可提高免疫功能:

       有的單位用扶正固本法治療某些宮頸癌和慢性氣管炎病人後,發現其巨噬細胞吞噬率有明顯增加,某些宮頸癌病人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含且顯著升高,某些癌症病人的各項免疫指標均增高(癌症病的各項免疫指標較正常人低);有人還發現一些補益藥可作用於核酸和環磷酸腺□,以調節機體代謝,提高免疫機能,達到扶正的目的。

      3. 能提高實驗動物的耐受缺氧能力:

       有人給小白鼠食用益氣養陰藥後,觀察到其游泳疲勞時間明顯延長,且能增強對缺氧的耐受力及有使心肌能量得到較好供給的趨勢;有人給小白鼠以靈芝酊連續灌胃,發現能延長缺氧情況下小白鼠死亡的時間。

      4. 對實驗動物有抗疲勞作用:

       有人用小白鼠游泳法觀察「固本丸」的效能,發現其具有抗疲勞的作用。

      5. 能提高實驗動物的耐寒能力:

       有人用一種補腎方作試驗,發現給藥組動物在較冷條件下(零度C+-2),死亡率顯著低於對組,表明扶正固本藥有提高實驗動物耐寒能力的作用。

      6. 可減輕慢性氣管炎實驗模型的炎症:

       某些扶正固本藥,對大、小白鼠實驗性「慢支」炎症病變組織的恢復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可使炎症細胞浸潤減少,環狀細胞和粘液也變少。

      7. 可故善抉血心肌的功能:

       有人觀察生脈散對急性缺血性心臟停搏的影響,結果說明此類扶正固本藥具有強心效用,可提高心肌對缺氧的耐受性,延長心臟存活時間。另有人還發現生脈散對豚鼠心肌膜的三磷酸腺□□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該作用可隨生脈散液渡度增高而加強。這可能是改善心肌功能的一種途徑。

      8. 可捉高抗癌療效:

       有人根據辯證,用扶正抗癌湯合併其它抗癌西藥治療原發性肝癌五十例,經三年觀察,其療效較國外顯著提高。

       從以上研究資料分析,扶正固本方藥有改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免疫機能及增強抗病能力等效用。現已發現不少補益方藥可作用於核酸和環磷酸腺□,而調節機體代謝、提高免疫功能以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

      二、活血化瘀:

       國內近些年來,在中醫「異病同治」原則的指導下,用活血化瘀治則對多種病證進行了療效觀察和動物實驗,認為有如下作用。

      1. 可改善血瘀症的血液流變性:

       有人對兩百多例血瘀病人進行了血液流變學的觀察,發現他們的血液在治療前其濃縮、粘附和聚結等方面的指標都普遍較高,且舌呈紫色。經用活血化瘀藥後,所測定的指標和紫舌均平行好轉,有的指標改善顯著。

      2. 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缺血、缺氧狀態:

       有人對冠心病,硬皮病之屬於氣滯血瘀證病人,通過微循環觀察,發現用活血化瘀藥後,可使循環改善,它表現在甲皺毛細胞血管內血流由慢變快、血細胞的聚集減輕、血液混懸由不均勻而好轉、血管袢的異常形態有的可恢復等方面。活血化瘀藥中,乳香、沒藥的止痛效果顯著;桃仁、紅花、炮甲、水蛭等有較強的對外周血管管壁的直接擴張作用,破血散結藥的功效更強;養血活血藥則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較強。不同的活血化瘀藥對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也不同,如當歸、紅花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乳香、血竭則可增加血管通透性。

      3.  可改善冠狀動脈循環:

       活血化瘀藥,如禿毛冬青、柿葉等,可使實驗犬在體心的冠狀動脈流量平均增加57.6∼68.4 %,心肌耗氧量下降27.7∼31.7 %;使離體兔心的冠狀動脈血流量平均增加46%。有人還觀察到,隨著冠心片服用時間的延長,實驗動物的冠狀循環指數有逐步增加的傾向。

      4. 對血小板的鬆解聚集作用:

       有人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某些活血化瘀藥,如川芎一號鹼,對積聚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和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的作用。另外,有人還觀察了活血化瘀藥亂心二號對家兔體內、外都有抑制二磷酸腺□和膠原誘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5. 可改善心臟功能:

       有人觀察到,冠心二號醇提注射劑在短時期內可使麻醉兔的心率減慢,並伴有心功能的改善;另有人還觀察到,冠心二號對實驗動物在體冠狀動脈和股動脈有擴張作用,對離體平滑肌有解痙作用。川芎和紅花是擴張血管的重要藥物。用冠心二號及某些單味藥(如赤芍)的不同劑型和給藥途徑,可使實驗心的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明顯增多。

      6. 對實驗動物有舒張及降低血管阻力作用:

       有人觀察到,活血化瘀方通脈靈對家兔下肢血管有舒張及降低血管阻力作用,能使蛙心率減慢、心肌舒張完全、心收縮力加強而增加每次搏動的心血排出量。通脈靈還可使兔腦的血管擴張、減低腦血管阻力、解除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管痙攣。

      7. 有降低血槳纖維蛋白穩定因子活性及提高血纖維蛋白溶解活性的協同作用:

       有人觀察到冠心二號有此協同作用。這一作用有利於防止或削弱動脈血栓或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且有預防實驗動物心肌小血管內血小板聚集及心肌損傷的一定作用。

      8. 對免疫能力的影響:

       有人用當歸、川芎、益母草、白芍、木香等活血化瘀藥防治ABO型新生兒溶血症收到較好效果,其原理可能與抑制「免疫性抗體」有關。另有人通過用活血化瘀和清熱解毒綜合療法治療慢性腎炎的動物寅驗,表明活血化瘀藥有促進腎病變恢復、增加腎小管排泄功能等抗變態反應的作用。

      9. 有促進纖維性病變的軟化及吸收作用:

       某些活血化瘀藥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能促使增生性病變的轉化和吸收,使肝硬化病人肝內增生的結締組織大量消失,並可促使實驗性矽肺纖維病變的軟化吸收。此外,還發現活血化瘀藥對疤痕和包括結締組織,特別是膠原的增生及變性在內的血瘀證有較好的療效。

      10. 有抗炎作用:

       通過活血化瘀藥對五種不同實驗性炎症過程的影響觀察,發現它有降低急性炎症時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減輕或局限炎症,或使炎症吸收、停止等作用。

       活血化瘀是中醫治療血瘀證的重要治則之一。近年來,國內研究有所進展。除擴大涉及人體各系統,包括心血管、消化、血液、骨關節、泌尿生殖、神經系統、免疫異常以及瘢痕疙瘩、硬皮病和結締組織疾病等臨床各科的驗證外,主要從微循環、免疫學、血液流變學和血液動力學等方面探討活血化瘀原理及其物質基礎。有的單位從《內經》有關「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及「疏其氣血,令其調達」等理論著手,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對「行氣活血」治則進行了探討。其臨床及實驗研究初步表明,傳統的活血藥蒲黃似有「行氣」作用。還有人用「益氣活血」、「理氣化瘀」等方藥治療某些血瘀證,也提高了療效。這說明,活血化瘀治則的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不斷地發展。這些研究資料表明,活血化瘀方藥對調整人體代謝、改善心血管功能、消除內臟平滑肌痙孿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此外,活血化瘀藥對細胞分裂和增生較快的疾病,如癌瘤、瘢痕疙瘩、銀屑病等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能。

      三、清無屏毒:

       有人通過抑菌試驗、動物實驗和藥理分析,證明清熱解毒藥多有抑菌和抗感染作用。在七百多種用於抗感染的中草藥中,發現約百餘種有較強的抑菌、殺菌作用。因觀察到此類藥物可使家兔實驗性腹膜炎的腸道漿膜面炎性滲出物減少並可基本上控制腸壁膿腫的形成,故認為清熱解毒藥具有體內抗

      感染和防止細菌擴散等作用。如金銀花濃煎劑對傷寒桿菌、霍亂弧菌、溶血性鏈球菌的抗菌作用較強,對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亦然。但有的實驗表明,中草藥雖不一定都有抑菌或殺菌作用,但卻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效能,如補中益氣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