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致病原因及病理變化的認識
   作者:王明輝(大陸)
   輸入:林六呆
   提供:城鄉台灣 /http://folkdoc.com/

       

      
本文摘自《中醫是怎樣治病的》(王明輝著/旺文社出版/ISBN 957-508-535-7)的第二章

【一、中醫如何認識發病規律】

       怎樣看待疾病的發生,從來就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一種認為是出鬼神或上帝驅使的,這是唯心主義的迷信論。另一種則認為,疾病的發生是有其客觀和主觀上的物質原因的,這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中醫對發病原因的認識,很早就屬於唯物主義的範疇。遠在春秋戰國時代,中醫就提出了「六氣」致病的學說,並把「信巫不信醫」作為不治的戒律之一。通過長期的觀察和體驗,中醫認為,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外邪(即邪氣)是構成疾病的重要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發生疾病。這就形成了中醫的病理生理觀,其中特別突出和貫串了人體內在環境的統一整體觀。也就是說,由於人體本身的正常功能紊亂和致病因素對人體的作用,導致人體內部各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對立而統一的相對平衡狀態遭到破壞,即陰陽失調時,就會發生疾病。

       中醫認為,人體對於外界致病因素的防禦能力就是「正氣」。一切致病因素都稱為「邪氣」。一切病證的發生和變化,都是在一定條件下邪正鬥爭的反映。在發病學上,中醫特別強調人體的內在因素,即重視人體的正氣。故《素問.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評熱病論》也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兩段醫經的意思是,人體如具有對致病因素的防禦能力,則病邪不可能入侵;病邪之所以能致病,主要是由於人正氣虛弱的緣故。此時,由於正氣不足以抵抗外邪,邪氣乘虛而入,導致臟腑氣血功能失調,疾病才會發生。故人體的內在因素,即正氣是否虛弱,不僅是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而且疾病的發展、變化和預後,也取決於正邪雙方力量消長的對比,特別是正氣的存亡。但這並不否定外邪之氣致病的重要性。

       當人病邪侵入人體後,疾病的發生和病理演變多隨人們體質的差異、病邪的性質等產生不同的結果:有的病證可很快痊癒,有的則延誤成慢性病,有的亦可繼續發展成各種病證,甚至趨於危重。總之,根據邪正的消長,中醫認為,病證的發展和轉歸有三種可能。

      1. 正氣勝、邪氣退,疾病可癒:

       通過正邪鬥爭,正氣剋勝病邪,使人體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在新的基礎上重新取得了相對的平衡,病人進入恢復期。

      2. 邪氣勝、正氣衰,疾病惡化:

       在邪正鬥爭的過程中,病邪的致病作用沒有停止或反而增強,人體的正氣對病邪雖仍在抵抗,但力量相對不足,則病情每多惡化。然此時如能發揮醫生與病人這兩個積極性,因勢利導,創造有利於病體向健康發展的條件,則許多病人也可轉危為安。

      3. 邪正相持或邪去正傷的後果:

       邪正相持可使急性病變成慢性;邪去正傷則可使病證留下某些後遺症,致人體的臟腑和氣血的功能殘留一定的障礙。這種局面的出現,不利於病體的康復。對此,中醫多採取扶正袪邪的治法,俾能達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一般說來,人體的正氣盛衰,取決於體質因素和營養、鍛煉等條件。

       人體的體質強弱,主要由先天的稟賦和後天的調理所決定。先天的稟賦由父母的精血所產生的腎精形成,腎精也要靠後天食物精氣的補充,因而在人體的生長和發育過程中用之不竭,所以後天的調養適宜與否應是體質強弱的重要因素。當然,循序漸進的體格鍛煉,也是增強正氣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由於人個體體質有差異,故對病邪刺激也有不同的反應。如某些人易發生蕁麻疹(風疹塊),有的易患哮喘或水腫等。近些年來,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表明,正氣的強弱(包括體質的盛衰)與人的免疫功能的高低密切相關。上述的蕁麻疹、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都發生於免疫功能低下或過敏體質的人。

       總的說來,人正氣充足,抗病能力強、體質壯實的,一般多表現出身體健壯、精神振奮、思維敏捷、目光炯炯、語音洪亮、面色潤澤、舉動靈活,反應靈巧。體質虛弱的,則表現與此相反。故通過了解病人體質的強弱,可推斷其正氣的盛衰,這對疾病診治水平的提高具有現實意義。中醫在兩千多年前,就曾把人的體質,根據其差異而分成陰陽二十五型,並較具體地敘述了各型的特徵和診治宜忌。類似這樣光輝的醫學思想,迄今仍是非常寶貴的。儘管這種體質學說在某些方面難免有機械唯物論之嫌,但其主流卻是很值得重視的。

       不過,須說明的是,儘管人的體質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定影響,但正確的人生觀的樹立和適當的體格鍛煉,有時完全可以達到預防疾病、戰勝疾病的目的。

       古代中醫病因學將致病因素分為三種:即外因(如六淫、疫癘等),內因(如七情)和不內外因(包括飲食不節、蟲獸咬傷、勞倦、房室、外傷等)。其實,中醫的所謂「不內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傷、蟲獸咬傷等;有的則是內因為主,但常結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飲食不節、勞倦、房室等皆屬此類。據所知,還沒有一種致病因素是既不屬於內因,又不屬於外因的。充其量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內因與外因的協同作用形成。所以,嚴格說來,中醫所認識的病因,應只是內因與外因兩大類。

【二、「六淫」為什麼能致病:】

       一般說來,中醫所謂的病邪,實質上大都屬於外邪「外因」的範疇,是疾病發生的條件。

       中醫所指的外邪,除疫癘外,可用「六淫」予以概括。「六淫」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不正常氣候對人體的影響。有時也泛指一切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在正常情況下,這六種氣候是四季不同氣候變化的表現,也是人類和生物生存的條件。但事物是變化的,當這六種氣候太過或者不及、或是氣候不合時令,人體不能適應其變化時就發生疾病。

       六淫引起的外感病多有季節性,如春季易有風病(傷風)、夏季多暑熱病(中暑)、長夏多濕病(腹瀉)、秋多燥病(秋燥、咳嗽)、冬多寒病(傷寒、痛痹)等。但也並非絕對如此,由於四季六氣變化異常,人的體質所虛的環境不同,則病變常錯綜複雜,有時兩種或三種外邪可同時侵入人體。如感冒在中醫的診斷上有風寒、風熱的不同;痹證常是由風、寒、濕三氣雜合而致。此外,六淫由外(如皮毛,口、鼻等)而內地侵入人體後,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轉化,如寒邪可以化熱,熱病也能化寒等都是例證。

       六淫的性質及其致病的特點各有不同,現簡要介紹於下。

      1. 風邪:

       風本是春季的常氣,但當其太過、不及或至非其時時,四季中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濕、燥、暑、熱等外邪,多依附於風而入侵人體。故中醫認為,風邪實為外感病證的先導,因而《素問.骨空論》有「風為百病之長」,「風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動的理論概括。中醫認為風邪致病的性質和特點是:

       (1)風邪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點,故為陽邪,且易侵犯人體的上部(如頭面)和肌表,可使皮毛、汗孔開泄,而出現汗出、惡風等病態。由於風性輕揚、無處不至,故風病證狀,可表現於身體的任何部分,上至頭,下至足,外至皮膚,內至臟腑氣血均可因而發生病變。但初起一般多在上部、外部和體表,故《素問.太陰陽明論》「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2)風邪善行而數變:風邪致病,發病速、變化快、病位游走不定。如風痹的關節疼痛,多在周身幾個關節走竄、部位不定。故《素問.風論》說:「風者,善行而數變」。此外,風邪致病還常與其它五氣相結合,如風與寒合則為風寒,其它如風熱、暑風、風濕、風燥、風火等。

       (3)風性主動:風邪所致的病證具有動搖不定的特點,故風證多不安靜,如肝風在體內妄動時,可出現眩暈、痙攣、顫動、抽搐等特徵。在某些風證時,甚至可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一般風證來急去驟,病程多不長。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風勝則動」。《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由此,我們必須先辨識外風與內風。初感外風,多有惡風、自汗、發熱或癢,有的可併發咽痛、口渴、咳嗽、流涕等外風致病的特徵。此外,還有一種內風,其證有虛實之分。實證指「熱極生風」,多係肝火亢盛致肝風內動;虛證指「血虛生風」,是病後血虛所致。故風證雖較複雜,但只要掌握其特徵,就不難鑒別。

      2. 寒邪:

       寒是冬季的主要氣候,但異常時,則可成病邪而侵犯人體。因其所犯部位的不同而有「傷寒」、「中寒」的區別:風寒傷犯肌表稱為「傷寒」。也稱之為「表寒」;寒中體內臟腑稱為「中寒」,也名之為「裡寒」。寒邪的特點是:

       (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從而常出現惡寒或一派寒冷清澈的證侯。寒邪束犯肌表,傷陽氣則惡寒;寒邪入裡,損傷脾胃則有上腹冷痛、嘔吐腹瀉;若脾腎陽虛,則可見畏寒肢冷、腰脊寒痛、腹瀉、食不化、小便清長等。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其它如陽虛而引起的四肢冰冷,脈微不易摸到,則屬於虛寒,即「陽虛生寒」之類。

       (2)寒邪凝滯、主痛:寒邪易使人體氣滯血瘀而發生局部疼痛或筋脈收縮痙攣。這就是「不通則痛」的道理。故《素問.舉痛論》說:「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3)寒性收引:寒邪致病,往往使人體功能收斂閉塞。如寒邪侵犯肌表,可使毛竅閉塞,衛氣不能發揮而有惡寒、發熱、無汗等病狀;當寒邪傷四肢經絡時,則肢體多痙攣收縮或麻木清冷。這就是《素問.舉痛論》所說的「寒則氣收」的表現。

      3. 暑邪:

      暑是夏季的主氣,異常時則可致病,且有明顯的季節性。暑邪易致夏令病。中醫認為,「凡病傷寒而成溫化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其以熱邪為主的稱暑熱;兼有濕邪的稱為暑濕。

       中醫將暑病分為陰暑、陽暑兩型。

       陽暑又名中暑,偏重於陰虛而熱。如有的人在烈日下勞動過度,出現頭痛、燥熱、捫之肌膚燙手發熱、多汗、多飲、多渴、困倦、小便紅而排泄不暢等。

       陰暑亦名暑熱中寒,偏重於陽虛而寒的。如暑天貪涼露宿,喜食生冷則易致此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頭重或腹痛、吐瀉等表現。

       歸納暑邪致病的特點是: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因暑是夏季炎熱之氣,故致病時易出現高熱、口渴、汗多、脈象洪大等一系列火熱證候。

       (2)暑性升散,易耗氣傷津:因暑邪性主升散,故易上犯頭腦,內擾心神,肌膚汗孔開泄,故易耗損津氣,從而出現頭昏、頭痛、心煩悶亂、汗多、口渴、小便色紅而短等證侯。津氣耗傷太多,則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3)暑多挾濕:夏季炎熱,人多貪涼飲冷,或夏多雨濕,故暑邪常挾濕入侵人體而出現胸悶嘔惡、不思飲食、困倦乏力、腹瀉、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苔膩等證候。

      4. 濕邪:

       濕為長夏的主氣,異常時,四季均可發病,但多見於夏天或多雨季節,一般分外濕、內濕兩種。

       外濕,指在長期陰雨、住處潮濕、水中作業、淋雨涉水,或汗出後未及時換衣等情況下,感受外來濕邪所致的病證。多有頭脹、關節酸痛、身體困倦、四肢浮腫等,並常伴有胸悶、上腹脹、食慾不好、口不渴、脈濡緩、脾胃功能減退等證候。它如濕疹、疥瘡等,中醫認為亦由外濕所致。

       內濕:因多食生冷瓜果或嗜好茶酒,使脾胃功能障礙,脾陽虛損,不能運化水濕而致,多有肌膚水腫、腹瀉、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胸膈脹滿、多痰,或白帶、淋濁、腳腫,或頭重、面黃等證侯。

       總之,濕邪由外入侵的,以肌表、經絡的病占多數;濕從內生的,以脾胃病居多。

       濕邪致病的一般特性是:

       (1)濕為陰邪,易影響機體功能,損傷陽氣,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失常。如濕痰阻肺,可有胸悶氣滿、咳吐白痰;濕阻脾陽,則上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溏泄。且濕邪常與其它邪氣合病,如寒濕、風濕、濕熱、暑濕等,故濕病多較複雜。

       (2)濕性重濁:濕邪致病,常感沈重、穢濁,其證多見頭重如裹、身體困倦、肢體沈重,面現垢色、小便混濁、大便溏泄、下痢膿濁、婦女或多白帶;有的可有皮膚病瘡瘍□疹、破潰流膿淌水等。

       (3)濕性粘滯:從證侯言,可有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滯澀不暢等:從病性言,則濕邪纏綿、病程較長、起病較緩,如濕溫、著痹等。且濕邪致病較廣泛,可發生在人體各部、遍遍臟腑、經絡、肌肉、皮膚,常留著難移,固定於一處。

      5. 燥邪:

       燥是秋季的主氣,異常時可因氣候乾燥而致病,其特點是燥邪乾枯、易傷津氣。燥邪傷人,自外多從口鼻入侵,始於肺衛。燥病有外、內之分。外燥病變多反應於肺與皮毛。外燥有溫、涼之分,初秋尚熱,易成溫燥;深秋漸涼,易患涼燥。溫燥於外則皮膚皺褶,或身熱有汗、乾咳無痰、氣喘、心煩、口渴、舌邊紅、苔白,病情較涼燥為重。涼燥多頭痛、惡寒、鼻塞、無汗、唇燥、咽乾、咳嗽、苔白而乾。內燥,多為人體內津血內虧所引起,津液不足,內臟津虧,可出現口燥咽乾、皮膚乾澀、毛髮乾枯、肌肉消瘦、小便短少,大便燥結等證。

       總之,燥邪傷人,或傷津化燥,均易導致人體津液虧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燥甚則乾」就是指此而言。

      6. 火邪:

       從一般常識而言,氣候是沒有「火氣」這個名詞的。中醫之所以把「火」列為六淫之一,這主要是外界的火熱可以引致內火,亦即虛火的病變;此外,中醫認為,火與熱常互稱,火證常見熱象。火與熱只有程度上的不同,熱之極便是火。火為熱之體,熱為火之用。火與熱的區別,大致可歸結為:從外因而得的為熱病,從內因而得的多為火病。此外,由於精神刺激,內傷勞倦所引起的某些虛證亢奮證候,也可稱「火」。五臟六腑的病,都可能化火,如肝火、心火、胃火、膽火等。從病因說,在風、寒、暑、濕、燥邪致病的傳變過程中,也能化火。所以,火有時出現於人體感受病邪後發生的某些病變中。

       總之,火病可由溫熱邪氣引起,也可由五氣或臟腑功能失調和情志過激而化火引起。

       火分虛實:實火多為外邪之火,凡是病勢亢盛,如實質炎症和感染性疾病的熱盛期,多為實火。虛火可由陰虛陽亢所引起,常見的陰虛火旺證,多有兩顴潮紅、五心發熱,或午後潮熱、心煩失眠、盜汗、尿少色紅、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等證候。

       火邪致病,具有發病快、變化多、個體反應強烈等特點。它的主要表現是:

       (1)火為熱極、其性炎上:常見發熱、惡熱、煩躁不安、面紅目赤、舌紅苔黃、尿赤、脈數,或咽喉紅腫、瘡瘍紅腫熱痛等實火的證候。如虛火上炎,則可出現心火的口舌糜爛,胃火的牙齦腫痛,肝火的目赤澀痛等。

       (2)火熱之邪,易耗津液,故火熱病證常兼見口乾渴、喜冷飲、舌乾少津、小便短赤、大便乾燥等。

       (3)迫血妄行:由於火熱病邪易傷灼脈絡,故可迫使血液不循脈道而外溢,出現吐血、尿血、流鼻血(衄血)、便血或皮膚發斑(如紫癜)等。

       除上述六淫外,明、清時,中醫更明確認為,一些具有傳染性的病證,是由一種不正常的氣──「疫癘」病邪所引起。中醫又稱「疫癘」為「癘氣」,因「癘氣」不止一種,故又統稱為「雜氣」。雜氣不同於六淫之氣,它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對人類的健康危害較大。癘氣的成因,多由氣候的特殊變化,如久旱、久雨,或由環境衛生不良、污穢物處理不當、病死動物掩埋不及時,使污穢濕濁熏蒸而成。如嶂氣、山嵐之氣、疫氣等,有的還與地理環境有關。

【三、「七情」是怎樣致病的】

       在前面介紹五行學說內容時,已談到過七情這個概念。本來,在正常情況下,喜、怒、悲、憂、思、恐、驚這七種情志(簡稱「七情」)是人的精神活動,屬於生理範圍,不會引起身體的不適,有的且還有益於身心。如俗語所說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喜笑顏開」、「笑一笑,十年少」(因喜與笑是相關的)等,都說明了適當的情志活動有助於人體的健康。

       但如人的情志活動太過,則對某些疾病的發生也有很大的影響,有的甚至可危及生命。如程咬金一笑而逝,某考生中狀元狂喜而亡,過度驚恐可致人喪命,憂思太甚易患精神分裂症等,說明七情異常可引起疾病。

       中醫認為,如果人的精神受刺激程度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多可引起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阻滯、臟腑功能紊亂,從而皂致正氣虛弱或外邪侵襲。

       七情作為內因,其致病的情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損害五臟,如大怒傷肝,可引起頭昏、目眩、口苦、舌燥、胸悶、脅痛等肝火證候;思慮過度可以傷脾,引起食慾不振、食後腹脹、胸腹滿悶等脾虛證侯。

       另一種多是間接地通過氣與火的作用來致病。中醫認為情志和氣的關係密切,並提出「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的理論,指出七情太過,可使人體機能下降、停滯、消退或亢奮,從而發病。

       情志和「火」也有密切聯繫,這是因為「氣有餘便是火」、「氣鬱化火」的緣故,如肝火、心火、胃火、燥火、腎火(命門之火)等,這類「火」可耗傷有關臟腑的津液或陰血,引起虛火上炎或是通過外來病邪的引動而發病。

       喜、怒、悲、憂、思、恐、驚等七情,可以引起氣虛、氣鬱、氣逆等不同的氣的病證,如肺氣虛則聲弱、氣短、咳嗽痰多,易患感冒等;脾氣虛則消化不良、腹脹、腹瀉;腎氣虛則有喘促短氣、夜尿增多、頭昏眼花;肝氣鬱結則情志抑鬱易怒、胸脅脹痛、月經不調、乳房有硬塊等;肺氣逆則有咳嗽、喘息,胃氣逆則可噎膈、反胃。由於中醫認為,氣和血有密切關係,故氣虛可引起血虛或出血,氣鬱亦可致血不循經運行的病證。因此,七情對氣的影響,寅質上是能導致臟腑的病變。

       七情的病,主要是引起五臟以及氣和火的病,所以病人表現多和五臟病證、氣或火的證候相似。在治療時多數是根據辨證治療五臟或氣、火、而較少直接治療七情。當然,也有例外。如根據五行生剋、情志相抑的理論,古代中醫有一些運用情志轉移的辦法來治療由精神創傷所引起的病證,如用怒以治因思慮成疾的病人,用喜以勝憂,用思以制恐,用憂以剋怒,用恐以抑喜等。這些都是木剋土、火剋金、土剋水、金剋木、水剋火等五行學說在治病方面的具體運用,也是用精神療法診治情志病的實際例證。

       七情致病,即使根據現代科學來分析,無論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都能證實其正確性。第二信號系統(如語言、文字)的過激刺激或情緒的急劇改變多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引起疾病,這已有不少的事例佐證,如反應性精神病、某些□病等,都多由此發生。

       我國有句諺語說:「心病還需心藥醫」。這就是說,由於精神情志引起的病證,還得用精神情志等方法因勢利導來器治。應該說,中醫雖然早就注意到精神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但卻較少把精神療法提高到應有的地位,大多仍著重於藥物對實質臟腑的補偏救弊。這點頗值得今後進一步研究。

【四、飲食不當、勞逸失宜也可致病】

       過去,中醫把飲食不當、勞逸失宜、房室不節、外傷及蟲獸傷等列為致病的不內外因。前文雖已說過.儘管此不內外因的命名不太合乎實際,但這些因素能夠致病卻是千真萬確的。

      1. 飲食不當:

       飲食本來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需物質。飲食有節,就能使人體得到營養而健壯。但如飲食過多、太少,或食物不潔淨,或食無定時,則多易引起脾胃和其它臟腑的病變。

       中醫很早就提出了「飲食自倍,脾胃乃傷」的告誡。如果飲食不當,常易損傷脾胃並導致其它病證。若暴飲暴食,超過正常胃的容量,多可影響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導致食不知味、胸腹滿悶、腹脹、吐酸、呃氣或腹瀉等證侯。飲食少是否就不會致病呢?也不盡然。如飲食經常不足或太少,則可引起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林黛玉之所以弱不經風,多愁善感,就與她每餐進食太少,抵抗力弱有關。嬰幼兒如母乳不足或飼養不當,則更易患消化不良。

       中醫還認為,過食肥甘,易患痰飲中風。膏粱厚味,足生大疔,如進食肥脂魚肉太多,有的易生濕熱而長疔瘡,有的可生風痰而致痰多胸悶,甚至頭昏眼花、頭重腳輕而昏倒不省人事等。

       過食生冷(如瓜果、冷飲),也可使脾胃功能受到影響而產生腹痛、嘔吐、腹瀉等。此外,嗜食某種飲食或酗酒成性,也能損傷身體,引起臟腑病變。

       飲食中缺乏某些物質,也可造成疾病。如佝僂病(多見於小孩,因食物中缺鈣所引起)、疫瘤(即地方性甲狀腺腫,因食物中缺碘所致)。此外,如誤食某些有毒物而產生食物中毒,如吃毒蕈、河豚魚、已發芽的馬鈴薯等,都可能產生急性中毒症狀。

       中醫還認為,人體寄生蟲病的發生,也與飲食不潔、正氣受損有關。這是因為飲食傷脾,脾不健運,釀成濕熱,腸胃濕熱積聚,易於蟲的寄生所致。

      2. 勞逸失宜:

       中醫很早就認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因而提倡適當的鍛煉和勞動,以期保持生命的活力。但也同時認為,勞動不宜過度,更不能超過力所能及的範圍。在《內經》中早就指出,人若求其長壽,重要措施之一是「不妄作勞」,即不能經常過度的勞累,而須適可而止。

      3. 房室不節:

       中醫說的房室不節,就是指色慾過度,容易損傷腎精而言。如果房室不節制而縱慾,致腎虧或陰虛火旺,或陰陽兩虛則可出現盜汗、心悸、腰痛、膝軟、夢遺滑精、陽痿、早泄(即過早排精)以及婦女的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虛損證候。此外,由於身體虛弱,還容易感受外邪。

      4. 外傷:

       很明顯,創傷(包括刀槍、棍棒擊傷、水火燙傷等)和蟲獸傷也是致病的因素。創傷如傷及皮膚、肌肉、筋骨,則可有瘀腫、疼痛、流血、骨折或脫臼(即關節脫位)等;如傷及內臟,則可引起藏器破裂或內出血等嚴重症狀。蟲獸傷包括毒蛇、毒蟲、狂犬和其它動物所傷,除可傷及局部皮膚、肌肉外,還可傷及臟腑,甚至危及生命。

【五、中醫怎樣分析病理變化:】

       中醫分析病理變化,是通過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對病人予以辨證來進行的。由於致病因素的不同,以及人體機能和外界環境的差異,故人的病證及其演變都是非常複雜的。從病變的部位來說,有表裡、上下的不同;從性質來說,有寒熱、虛實的區別;從病証的發展來看,也可因臟腑的機能、氣血的盛衰、正氣的強弱而表現出千差萬別的變化。但總的說來,主要的不外下列四個方面。

      1. 正邪虛實:

       「正」是指人體的正氣(包括抗病能力),「邪」是指一切能致病的病因。中醫所謂「虛」,主要是指正氣虛;所謂「實」,主要是指邪氣實。虛與實,體現了人體正氣與致病邪氣間盛衰、消長和相互鬥爭的運動變化。

       《內經》說:「邪氣盛則實」。故病情屬實證的,多見於疾病的早、中期,病程一般不長。

       《內經》又說:「精氣奪則虛」,故病情屬虛證的,多見於病證的後期和一般慢性疾病中。

       但在某些長期的、複雜的病證中,有時可由實轉虛,或由虛變實,或虛實錯雜,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甚至還可出現真實假虛,即中醫所稱「大實有羸狀」(因經絡阻滯,氣血不能外達,而出現形寒肢冷、全身疲乏等)的假象。有時,也可出現真虛假實,即中醫所稱「至虛有盛候」(因臟腑氣血不足、運化無力,反而出現胸腹脹滿、喘咳等)的假象。對這些正邪虛實的分析,一定要細心辨認。

      2. 寒熱進退:

       中醫認為「陽盛者則為熱,陰盛者則為寒」,故寒與熱這兩種不同屬性的病情,實質上是人體陰陽偏盛偏衰的體現。一般認為,「熱」是由陽盛(勝)或陰衰(虛)所引起,屬於病理性功能亢進;「寒」是由陰盛(勝)或陽衰(虛)所致,屬於病理性功能衰退。

       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寒與熱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中醫所說的「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就含有物極必反的道理。一般說來,由熱轉化為寒的,多是正氣耗傷、病情較重;由寒轉化為熱的,多是正氣恢復、病情較輕。

       當辨證為寒或熱時,病人一般多有寒或熱的證候,但有時也可見反常的現象,如寒證反見熱象,熱證卻現寒象。這種表象與實質相矛盾的情況,通常見於較嚴重病證時的假象。所謂真寒假熱,就是本為寒證但有熱的假象。中醫稱此為「陰盛格陽」。也就是說,此時病人由於體內的陰寒之氣太盛,致使衰微的陽氣被格拒於體外而呈現的裡寒外熱的一種病情。所謂真熱假寒,就是本為熱證但有寒的假象。中醫稱此為「陽盛格陰」。也就是說,此時病人由於體內的陽熱之氣太盛,致使相對說來衰微的陰氣被格拒於體外而呈現裡熱外寒的一種病情。

       當辨證時,除可遇到上述的真假寒熱外,有時還會遇到真正的寒熱錯雜的病情,需加以分析。常見的如表寒裡熱、表熱裡寒、上熱下寒、上寒下熱等,多是由陰陽病理性偏盛或邪正鬥爭的部位(如表裡上下)不同而產生的。

      3. 表裡出入:

       中醫認為,表為陽,裡為陰;外為陽,內為陰;腑為陽,臟為陰;三陽經為陽,三陰經為陰;經絡為陽,臟腑為陰。故代表病變部位的淺深、標誌病情演變趨勢的表與裡是可種相對的概念。一般說來,陽在表(外),陰在裡(內),但根據陰陽學說,表裡陰陽中還可再分陰陽。如經絡與臟腑相對而言,則經絡為表,臟腑為裡。如以經絡的三陽經與三陰經相對而言,則三陽經為表,三陰經為裡,且在三陽中,還可分太陽為表中之表,陽明為表中之裡,少陽則半表半裡……如此等等。

       中醫還認為,外邪六淫致病,多由表入裡,而七情、房室、飲食勞傷致病,則多起於裡。一般說來,病在表(多見有惡寒、發熱等病邪之氣侵犯皮膚、經絡、肌肉等的證候),多較輕較淺;病在裡(多見有內臟的證候),多較深較重。由於人是一個整體,臟腑經絡、表裡內外是相通的,故有些病情,表裡可以互傳。如正不勝邪,則表邪可由表入裡;如正勝邪衰,則裡病也可由裡達表。在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裡的,表示病情較重;由裡達表的,則提示病情轉輕。

      4. 上下升降:

       中醫所謂的上與下,既是指病變部位的高低,也是指人體陰陽氣血升降的變化。不同的病邪,可通過不同的部位,經不同的途徑而侵入人體。如《靈樞.百病始生》說:「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這就是說,陰濕之類的病氣,可由下肢足部侵入致病,俗語說「寒從腳底起」就有類似含義。風陽之邪則多易經上部頭項入侵發病。

       上與下除說明病邪入侵的途徑外,還指出了大致的病變部位。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痿喘嘔,皆屬於上」。因中醫認為,喘為肺氣上逆,嘔為胃氣上逆,痿為肺失宣發濡養功能,故病變皆在上焦肺胃。《素問.至真要大論》又說:「諸厥固泄,皆屬於下」,因「固」為大小便不通,「泄」為二便不固,而「厥」多由於下焦腎虛,故病變皆在下焦。

       上下升降的病情分析,中醫認為,還要注意人體陰陽氣血升降調節的功能是否失常。一般而言,臟腑的功能應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以維持生理平衡。但如脾胃之氣升降失調,多可出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的「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的情況。本來清氣應在上而現在反而下降,致脾胃功能失調而產生腹瀉、消化不良:本來濁氣應在下而現在反而上升,因陰陽氣血的上下升降失調,故可產生腫脹證候。

       此外,上下氣血虛實的不同,也可產生不同實質的病情。如同為頭昏、耳鳴、眼花等證候,有的是氣血虧虛所致,有的則是肝氣上逆引起。《靈樞.口問》說的「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和《素問.本病》所說的「人或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也」即是指此。故對二者的異同應仔細分析。

       總上可知,中醫在分析病情演變時,常是從整體的、動態的角度,以一定事物為依據進行的。這種分析診斷方法,無疑地要比從局部的、靜止的、形而上學的方法優越。

      
【六、中醫分析病證變化的方法:】

      1. 從臟腑分析病證的變化:

       中醫認為,臟腑的病變可由病邪引起,而臟腑的病變又可反過來影響人體的某些生理功能而導致另一種病變的發生。這就是說,要用辨證的、全面的觀點來分析臟腑的病證。

       一般說來,臟腑病證可分為虛、實兩大類。

       臟腑實證多由下述兩因素引起。

       (1)陰陽失去平衡:常表現為兩種情況。

       陰盛:指陰寒偏盛,陰盛則陽衰,多反映為臟腑(如肺、腎、脾、胃)的機能低下。

       陽旺:指邪熱熾盛,多反映為臟腑(如心、肺、肝、胃、膽、大腸、小腸、膀胱等)的功能亢進。

       (2)氣血運行障礙;氣的障礙多表現為氣逆、氣鬱、氣滯三種實證。氣逆以肝氣、胃氣、肺氣的氣逆多見,氣鬱主要為肝氣鬱結,氣滯則常見於脾胃。

       血的障礙多為血瘀,瘀就是阻塞難通的意思,以肝、脾或經絡的血瘀最常見。

       氣血也需同時發生運行障礙,如氣滯血瘀。

       破腑的虛證,可有陰、陽、氣、血虛損的不同,陰虛還可有陰、精、津液不足的區別。陰虛常伴陽盛,證多虛實互見,臟腑中以心、肝、肺、腎、胃的陰虛多見。其中以腎陰虛最主要,其它各臟腑的陰虛多與腎密切相關。

       總之,臟腑的虛實,虛為正氣虛,常機能減退;實為邪氣實,多為機能障礙或失調。

       由於中醫是從整體觀來識病辨證的,故認為人的一切證候,即使是局部的病證也無不與臟腑相關聯。放在分析臟腑的病證時,除掌握其直接有關的證侯,如肺氣上逆引起的咳嗽,心神不安所致的心悸、心煩及腸胃和膀胱等引起的大小便異常等外,還須注意病人的體質、病變的性質以及證與因、臟與腑的關係和重病、久病、新病、輕病等因素,才能作出全面判斷。

       中醫對臟腑病證的分析,一般多重視五臟證候的辨識。如心虛證有陰、陽、氣、血均不足;心實證多由於瘀、火、痰、熱造成。肝實證多為陽氣有餘,肝虛證多有肝陰或肝血不足,但肝陰不足可致肝陽有餘,肝陽太亢可發展為肝風、肝火。脾虛不能消化飲食,可致水濕內留而成脾實證,脾實反過來又可傷脾而致脾虛,故脾病多虛實互見。肺實證多由六淫與痰濕引起,肺虛則主要表現為氣、陰不足。腎病多虛證,表現為腰、膝、小便等的病狀和生殖、性功能等的失調。

       中醫認為六腑以通為順,故《靈樞.本臟》總結六腑的功能主要是「化水谷而行津液」,故六腑的病證也常表現在消化機能異常和津液代謝障礙兩大方面。至於其所反映的證候,則因臟腑間的表裡傳輸相合而常多種多樣。如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失肅降可影響大腸的傳導,反之,大腸燥結、濁氣不降,也可引起肺疾而致喘息、腹脹。又如熱在小腸,則因心與小腸相合,故除有小便赤澀、下腹疼痛、腹瀉外,也可影響心而致舌尖紅赤、糜爛。又如下焦膀胱的氣化不好所致的小便閉塞、下腹脹痛等,多由腎虛引起。

       故中醫在臟腑辨證時,常根據其表裡關係的理論進行全面的分析,這在診病時確實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 從經絡分析病證的變化:

       中醫除根據臟腑辨病外,還常從經絡體系來分析病證的變化。因為經絡在人體是一種聯繫內外,調節營衛氣血運行的通路,故內外致病因素常多沿經絡入侵,產生與經絡循行途徑一致的證候。如手太陰肺經有病,除可出現胸脹滿、喘咳等肺臟的證侯外,還可沿肺經的通路,如缺盆、手臂內側前緣產生痛感等。故中醫按經絡來分析病證是有其理論和實踐依據的。

       下面將分三個部分來談這個問題。

       (1)病邪侵犯經絡對人體的影響:由於經絡在人體有部位的淺深、出入的變化,故病邪入侵時,可相應地對體內的臟腑、體外的官竅和肢體筋骨等產生影響,出現病證。

       一般說來,外界病邪侵入人體臟腑,須先經過經絡的淺表經路再向體內傳導。如《素問.繆刺論》說:「邪之客於形色,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這說明外邪入侵是由淺而深,逐步進犯的。但有時病邪也可直中內臟,並累及有關經絡,故某些內臟病,在體表也可有所反映。如《素問.臟器法時論》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心病者……兩脅內痛;脾病者……腹滿……;肺病者……肩背痛;腎病者……大腹、小腹痛」等。

       經絡有病也影響有關的五官和孔竅。如大腸經有病可致牙痛、流鼻血;胃經病有口渴、嘴唇泡疹;脾經病的舌強硬;腎經或膽經病的耳聾;小腸經病的眼珠發黃等。都與經絡循行的有關官竅相聯繫。

       經絡受病,則其所經過的四肢的筋骨、皮肉等部位也必然出現病變。如肺經病的手臂內側前緣痛、肩背寒冷疼痛;胃經病的胸部及膝臏經脈所行處痛等。

       (2)經絡感受病邪後的病情:從全身的病證來看,多數與經絡有密切關係。

       由於手足三陽經、督脈皆上匯於頭,故一般說來,陽經感受外邪,都可致頭痛。

       肩背病證多與手足三陽經、督脈有關。

       胸脅、乳房病證,多與肝、胃兩經聯繫。

       腰部病證,一般說來,在臟多偏虛,以腎為主;在經絡多寒濕與扭傷,以足少陰、太陽和帶脈的關係為密切。

       臍腹的痞、滿、脹、痛諸證,多與肝、脾、腎三經有關。生殖系統病,如婦女月經失調、血崩,男子的睪丸、陰囊疾病等,大多與肝經有關。

       四肢病證多與手足三陰三陽經感受病邪有關。內臟的某些病,通過經絡的傳導,也可反映於四肢的「八虛」(即兩側的肘、腋、髀、膕)。如《靈樞.邪客》說:「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此外,四肢的病證還與心、肝、脾、肺、腎五臟相關,如心經病的心痛,肝經病的中風以及上肢痛或口眼歪斜、四肢手足不遂等。

       (3)經氣的逆行與氣絕:在生理情況下,十二經絡的運行常是氣血調和、陰陽順接的。但在病理情況下,則經脈內的氣血可運行失常或逆行(中醫稱之為「厥」),使其所屬的臟腑及循行的部位出現病證。如《素問.厥論》說:「巨陽之厥,則腫首頭痛,足不能行,發為眴仆」。這是說,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血反常運行時,則可出現上逆下虛的頭腫、頭痛、昏倒、足難行等證。此外,當經氣衰竭(氣絕)時,則有關經脈所屬的臟腑功能也將隨之衰竭。由於十二經經氣是相互銜接、運行不休的,故一經氣絕,則其它十一經之氣也將隨之漸絕。如《靈樞.經脈》說:「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肌肉,……足少陰氣絕,則骨枯,……足厥陰氣絕,則筋絕……。」故中醫可根據各經氣絕的證候,來認識病證的嚴重性,並借以達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目的。

      3. 從氣血津液分析病證的變化:

       由於中醫甚為重視人體氣血的盛衰和運行情況,故分析病證時,除按前述的臟腑,經絡等系統來分類外,也常從氣血來辨證。

       (1)對氣證的分析:常分三種。

       氣虛:是由正氣不足所致的全身或某一臟腑功能衰退的證候。氣虛多由體質衰弱或久病不癒或某些器官組織功能減退所引起。常表現為軟弱無力、言語低微、呼吸氣短,脈微弱,可有陽虛自汗;亦可有脾氣不足的頭昏眼花、食慾不振、大便溏泄或內臟下垂等證候。

       氣滯:是指人體某臟腑或經絡的氣機流通發生障礙的情況。引起氣滯的原因較多,如飲食失調、感受外邪、情志不舒或受外傷等。情志不舒所致的氣滯,也叫氣鬱。氣滯多表現為部位不定的疼痛、刺痛或竄痛,痛與情志有關,時輕時重。還可有腹脹、胸悶,其特點是當行氣或排氣後可暫時減輕。有的還會出現乳房脹,解大便時有裡急後重感等不適。

       氣逆:氣機升降失常,應降不降,而反上逆,常致「氣逆」。肺、胃等臟腑之氣都以下行為順,肺氣上逆,則喘咳;胃氣上逆則嘔吐。

       (2)對血證的分析:常分三種。

       血虛:為血分不足所表現的證候。其主要原因是失血過多或生血不足。血虛的主要表現是頭昏、心悸、乏力、面色萎黃、唇舌淡白、失眠、心煩、視物模糊、皮膚乾燥、頭髮枯悴等。

       血瘀:是指血流不暢成局部有瘀血等病證。血瘀主要是由於出血後血液停滯於組織內;或因氣虛、氣滯,血運不暢;或因血液被外傷或病邪所阻滯。其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不能用手觸按,痛如針刺刀割,固定不移;或時寒時熱;或體內有腫塊,面色暗黑,唇舌青紫,出血紫黑成塊或反覆不止;或皮膚有紫斑,皮下有血腫。心血瘀滯時,還可出現胡言亂語或狂躁等精神症狀(是神明之心受擾所致)。

       出血:引起出血的病因較多,除外傷所致者外,心、肝、肺、胃有火熱實邪,迫使血液運行不循經絡而外溢;或肝腎虧損,陰虛內熱,灼傷脈絡;或脾虛氣弱,不能統攝血液等都能引起出血。一般多表現為吐血、咯血、鼻血、便血、尿血或耳、目、肌膚等處出血。女子的月經過多、崩漏也屬於出血的範略。

       (3)對氣血病證的分析:中醫認為,氣屬陽、血屬陰。氣與血不論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是關係密切且能互相影響的。因此,氣血同時有病的現象也是司空見慣的。一般說來。病的初期多在氣分,得病較久,則可由氣分累及血分。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故須具體病例,具體分析。氣血同病,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氣血兩虛:氣與血互為因果,故可相互為病而致氣虛與血虛同時併見。氣虛者無以生化,可引起血虛;血虛者無以載氣,亦可造成氣虛。在治療上應採取補氣、補血的方法,使「氣能生血」。氣血兩虛還可由於氣虛不能攝納血液,以致血溢於經脈之外而表現出內臟或皮下出血、持紅不止,血淡舌淡、疲乏無力等氣虛證候。這就是中醫所指的「氣不攝血」的涵義。

       氣隨血脫:這指的是在大出血後,病人出現臉色蒼白、四肢冰冷、血壓下降、出冷汗、脈快數而重按無力,甚至發生虛脫的病象。這是血虧而氣無所附的虛脫。治當先固氣,宜用獨參湯以救急、止血。

       氣滯血瘀:多同時存在,如跌打損傷後,筋骨挫傷而氣血瘀阻。氣滯常導致血瘀,中醫認為,先則「氣留而不行」,繼則「血壅而不濡」,故在血瘀形成後,既有血瘀證候,又有氣滯的證候。例如婦女因情感不舒、肝氣鬱滯,初期時,可有脅肋脹痛、乳房腫痛、上腹滿悶等表現。繼之又可出現月經不調、經血中夾有血塊或經閉不通等證候。

       (4)對津液病證的分析:

       津液不足:主要有兩種情況引起。一是由於「火熱傷津」,多由外邪鬱結化火或臟腑內熱旺盛所致,其特點是心煩口渴、皮膚皺裂、小便短少、大便燥結、眼紅、舌苔黃而乾燥。治宜瀉火、清熱以保津救液。第二是陰液虧損,如大汗、大吐、大瀉、小便過多、大出血或長期慢性病等,都可大量消耗津液而出現低熱、午後發熱、五心(指心前和手足心)煩熱、口乾、消瘦無力、脈細數、舌經少津、苔薄等證候。宜治以養陰潤燥法。

       水濕積聚:多由於臟腑氣化失調或功能減退所引起,主要表現為兩種病機。一是「痰飲」.它是水濕積聚於局部的病證,清稀者為飲,稠濁者為痰。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液,可生痰飲;肺主氣,如宣化肅降失職,可致痰飲停滯。故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說法。另外,腎主氣化,如腎氣虛致水液不化時亦可致痰飲。二是水腫,中醫認為脾不運化而致水濕留滯,則可出現四肢浮腫、腸鳴有聲、大便溏瀉、飲食減少等證候,甚者還可致全身浮腫。若肺失宣發而致水腫,則以頭面為甚或波及上半身,且有咳嗽、氣喘、喀痰等證候。若系腎氣不足所致,則見下肢或腰以下水腫,伴腰痛或酸脹、小便少等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