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識介紹
   作者:王明輝(大陸)
   輸入:林六呆
   提供:城鄉台灣 /http://folkdoc.com/

       

       本文為《中醫是怎樣用藥的》(王明輝著/旺文社出版/ISBN 957-508-535-3)的第一章

       中藥的理論特點之一,是辨證施治。僅瞭解「辨證」的理論和方法,以及「施治」時如何確定治則和治法,倘不能取得滿意的療法,還必須選定恰當的方藥,這也是中醫治病中重要的環節。中醫說:「先議病,後議藥。」這說明,議病與議藥不能偏廢,否則就不能最終解除病症帶來的痛苦。

       要正確使用中藥,就得先了解有關中藥的一些基本知識。

      【有關中藥的基本知識】

      一、中藥是怎樣命名的:

       中藥的命名,除少數不明原意的名稱外,絕大多數名字都有一定的來歷和意義,大致可分以下幾個方面。

       1. 因道地藥材的產地而命名:如黨參以上黨所產者佳而得名;川椒、川芎、川貝、川連等都因產於四川而得名;產於廣東或由此進口的有廣陳皮、廣鬱金、廣木香等;阿膠因用山東東阿縣的阿井水熬成黑驢皮膠而得名。此外,尚有巴豆、蜀椒及遼細辛等,亦多由產地而命名的。

       2. 因形態而命名:因原植物或生藥的形態不同命名各異。如牛膝因其莖節膨大如牛的膝關節而得名;白頭翁因其莖葉有白毛如老人白髮而得名;烏頭因其塊根頗像烏鴉的頭而得名;人參因其根像人形而得名;鉤藤有彎曲的雙鉤;其它如木蝴蝶、狗脊、龍眼、馬齒莧、鼠尾草、馬兜鈴、鶴虱等都因其象形而命名。

       3. 因顏色而命名:中藥多為原料生藥,具有各種天然顏色,因此得名。如白芷、白薇、青蒿、青黛、青皮、丹參、赤芍、紅花、紫草、玄參、大黃、赭石、白芨、黃連等。

       4. 因氣味而命名:不少中藥具有特殊的香氣和滋味,有的常根據其氣味的特點而命名。如木香、茴香、丁香、沈香、檀香、藿香、麝香等皆因其香氣而得名。還有苦參之苦,細辛之辛以及酸棗仁、苦菜、甘草、五味子等都因其味而得名。

       5. 因生長特性而命名:如夏枯草,夏至後花葉枯萎;忍冬的葉,經冬不凋;冬青的葉,歷冬仍青;半夏的塊莖成熟於仲夏;桑寄生在桑樹上寄生;迎春的花開於早春;款冬的花開於冬季;萬年青的葉四季常青等。

       6. 因性能功效而命名:有些中藥是根據其性能的特點命名的。如防風能防治諸種風病,益母草能治婦科某些疾病,決明子明目功能,續斷可續筋骨等。還有千年健、大風子、骨碎補、通草、王不留行、合歡花、淫羊藿等,雖然它們的效用不一定都名符其實,但它們的命名常與其功效、用途有一定關係。

       7. 用人名命名:一部分中藥以發現者或最初使用者的姓名作為藥名。如劉寄奴、杜仲、徐長卿、使君子、何首烏等。

       8. 沿用譯名:如訶黎勒、曼陀羅、婆羅得、菴摩勒等。但也有冠以番、胡字樣的,如番木鱉、胡椒等,其用意似在表明這些藥當初並非國產。

       9. 因入藥部位而命名:中藥雖有用全株的、但大多僅使用其花、葉、根、莖、果實或種子入藥,因而在植物方面有:金銀花、菊花、槐花、紫蘇葉、淡竹葉、冬桑葉、枇杷葉、葛根、芫花根、車前子、萊菔子、牛蒡子、陳皮、地骨皮、牡丹皮、蘇木、木通等;在動物方面有:虎骨、蟬退、蛇蛻、鱉甲、鹿茸、熊膽、猴棗等。

       10. 因使用價值或相關作用而命名:如金不換、百兩金、牽牛等。也有因與某些動物有關而得名的,如蛇含、蛇床子、醉魚草、狼毒等。

       此外,中藥中亦有同名異藥或同藥異名的。如同為茜草科的水楊梅,在長沙叫沙金子,在湘西卻叫穿魚串,這是同藥異名的例子。又如有的藥雖同名為水楊梅,但卻不是一種藥,有的屬茜草科、有的屬於薔薇科,這是同名異藥的例證。故在用藥時,應先搞清所用中藥的科、屬、種等分類特徵,以免藥名混淆,張冠李戴,造成差錯。

      【二、怎樣採集和保存中藥:】

       中藥所含的有效成分,多是較複雜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的含量與性質,往往因原植物生長的土地、成長發育的階段不同而改變,故中草藥採集的地區、季節和方法,與藥物的品種和療效有著密切的關係。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東垣曾總結了前人的經驗說:「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採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這正說明了藥物的功效可因生長的地區不同而異,而不同的入藥部分,如植物的根、莖、葉、花、子、實及某些動物藥等,其生長發育多各有一定時期,若錯過採收時節,不僅可影響產量,還可降低藥物的效能,故把握藥物的有利採集時機,是很重要。

       一般來說,植物藥的地下部分,如地下的莖、鱗莖、塊根及根皮等,應在該植物地面部分最不繁盛的季節採集。也就是說應該在初春或深秋時收摘,因此時值物尚未萌芽,或已枯萎,精華蘊蕃於根部,藥力較足之故。如瓜簍根、地榆、丹皮的採集就應這樣。花類,通常應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時摘取,如菊花、金銀花等。莖、葉部分,應在生長最盛時採取,如茵陳萵、大青葉等。果實有些宜在剛成熟時摘取,如豆蔻、青皮等;但有些則需持其充分成熟後才可採用,如瓜簍、香櫞等。如以種子、核仁入藥,則必須待老熟後方可採集,如杏仁、茺蔚子等。還有樹脂一類的藥物,應在乾燥季節採收,如松香、乳香等。以上是指一般的情況,並不是說所有中草藥都須全部照此採集。因為節氣的遲早、氣候的變化、地區的不同,都可以影響植物的生長成熟,所以,對某些中草藥的採集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能一成不變。

       對於一些動物藥的採集,也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時期。如驢皮以冬天採取的為好,因此時其皮厚脂多,故藥效較好;鹿茸應在清明後四十五∼六十天採取,過遲則角化而質差;昆蟲類藥物,其孵化發育均有一定時間,如桑螵蛸(為螳螂的卵)應在三月中採收,過時即孵化,不能入藥。

       對植物藥的採取,要特別注意氣候、時間和方法。如為根、莖一類的藥物,宜在晴天採集,因此時泥土疏鬆,易於挖掘;對花、葉、果實,則一般不宜在下雨或露水未乾時採摘,否則另致霉爛;有些果實,宜在早晨或傍晚採摘,中午陽光較大,多易變質。

       中草藥收摘後應即進行處理、收藏。處理方法,一般以乾燥為主。如為根、莖、子、果實,多可在陽光下曝曬;有些藥物,如須防止變色、變味而不宜曝曬的,可採取陰乾或烘乾的辦法,如麻黃宜陰乾,大黃宜火烤,菊花宜烘乾等。植物性生藥採集後,根類藥應先除去泥土,在陽光下曬乾;如係含有揮發油的藥物,如薄荷、肉桂等,應懸掛於空氣流通的地方慢慢陰乾,不可用日光曝曬或烘焙乾燥等方法,以免其揮發性成分散失。動物性生藥如蟲類及動物臟器或組織,應放在生石灰等乾燥劑中吸去水分,待藥物乾燥後,貯藏於密閉容器中,置放在乾燥、冷暗的地方,特別是含有揮發油的藥品、容易潮解的藥品和有吸附作用的藥品,應當嚴密封存,勿使漏氣和受潮。

       中草藥的保存,首要的在於防蟲蛀、防潮濕。因此,應選擇空氣流通、高爽乾燥的房間作為保存或堆放藥材的地方,並要做好防蟲、防潮的工作。大部分中草藥雖經曝曬,卻仍易受潮或被蟲蛀,故必須貯存在石灰缸中,或烘乾後放於廣口瓶中蠟封。對一些芳香辛散的藥物,如肉桂、冰片、麝香等,則應密閉於瓷瓶中,以免氣味走散,降低藥效。

       對所保存的藥,應經常進行檢查,如發現受潮或蟲蛀,應及時處理,以免蔓延。除蟲除用芳香藥外,一般可採用火烘或硫磺煙熏,常能收到佳效。

       當然,也有一些不宜曝曬,不宜乾燥,而宜酌情適當保藏的中草藥。如茯苓既不宜曝曬,又不宜受潮,應保存於陰暗而乾燥的地方;骨碎補喜陰濕不喜乾燥,故既不可曝曬,更不可封存於石灰缸內;又如鮮生地、鮮沙參等宜埋於沙中,鮮石斛、鮮石菖蒲則宜用砂石栽培等。

       總之,保存恰當與否,不但與藥材是否損耗有關,更重要的是影響藥物的性能和療效,故對中草藥的保存與貯藏應予足夠的重視。

      【三、怎樣掌握中藥性能的特點?】

       性能指的是中藥的性味和功能。中藥性能是中醫用藥的理論根據,大致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1. 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也叫四氣。

       2. 味:即辛、甘、酸、苦、鹹五種藥味,也就叫五味。

       中藥的性味,就是指四氣五味而言。

       3. 功能:通常包括藥物作用的部位(中醫名為「歸經」),藥物作用的趨向(即升、降、浮、沈)、有毒無毒和補瀉、配伍、宜忌等。

       中醫治病,其目的在於驅除病邪、消去病因、糾正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協調和恢復有關臟腑的生理功能。而中藥之所以能針對病證發揮其治療作用,是由各種藥物的性能特點,也就是藥物的偏性所決定的,即是以藥物的某種偏性來糾正病證所表現的陰陽的偏盛偏衰。例如中藥的四氣──寒、熱、溫、涼,就是同所治病證性質的寒(陰)、熱(陽)相對而言的。凡能夠消除或減輕陽熱證的中藥,其性味一般偏於寒或涼,如黃芩、板藍根能治發熱、口渴、咽痛、舌紅、脈數等熱證,故其藥屬寒涼性質;反之,能夠消除或減輕陰寒證的中藥,其性味一般偏於熱性或溫性,如乾薑、附片能治腹中冷痛、舌淡、溲清、脈沈遲等寒證,故其藥屬溫熱性質。其它,如藥物的辛甘酸苦鹹五味、升降浮沈、作用歸經、有毒無毒、補瀉、配伍、宜忌等,也都是從藥物作用於人體某些部位的特殊作用所產生的療效中看到和總結出來的。如桂枝、麻黃能解表發汗,木香能行氣,紅花能活血化瘀,菟絲子能滋腎等,這些藥都具有辛味,所以概括為辛味能發散、行氣、活血或潤養。又如杏仁、桔梗能治胸悶、喘咳,羚羊角能止抽筋,朱砂能安心神,故知桔梗、杏仁歸入肺經而起藥效,羚羊角入肝經,朱砂入心經等亦是。再如麻黃、桂枝治風寒表證,黃□、人參、柴胡、升麻能治久瀉脫肛及陰挺(子宮下垂)等病,故知這些藥種升浮,可治療病勢下陷的病證;枳實、大黃能治裡實證的便秘,石決明、牡蠣能治肝陽上亢的頭痛,故知這些藥能沈降,可治療病勢上犯的痛證。

       由此可知,中藥的性能、功能既是根據人們的味覺和嗅覺辨識的,又是人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對藥物反映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客觀效果概括和總結出來的。它與陰陽五行、臟象、經絡、運氣、治則等基礎理論一道,組成了中醫的獨特的理論體系。

      【四、如何根據四氣五味運用中藥:】

       四氣,又稱四性,既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而溫與熱,寒與涼,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即涼次於寒,溫次於熱。若以陰陽歸納,則寒、涼屬陰,溫、熱屬陽。藥性的溫熱、寒涼是與病性的寒、熱相對而言的。

       寒涼藥能治療陽證、熱證,多具有清熱(如石膏)、瀉火(如黃連)、解毒(如金銀花)或養陰(如麥冬)等作用。

       溫熱藥能治療陰證、寒證,多具有袪寒(附子)、溫裡(吳茱萸)、補陽(肉蓯蓉)或益氣(黃□)等作用。

       在有關治法上,《神農本草經》曾總結說:「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就是根據藥性來說的。

       另外,還有一些平性藥,是指藥性比較平和,或溫而不燥(黨參),涼而不寒(柴胡)等藥物。其中也多有偏溫、偏涼的不同,基本上未越出四氣的範圍。

       五味,就是中藥的辛、甘、酸、苦、鹹五種藥味。另外,還有些藥物具有淡味或澀味,但由於淡味藥沒有明顯的滋味,故一般將淡味歸入甘味之中,古人亦有「淡附於甘」的說法。因澀味與酸味相似,一般將澀味附於酸味之列,故習慣上仍稱五味。五味按陰、陽歸納,辛、甘(淡)發散為陽,酸(澀)、苦、鹹滲泄為陰,其具體作用是:

       辛味藥能散能行,具有散表邪,袪風濕、行氣活血及散結開竅等作用,多用於治療外感表邪(如薄荷、麻黃)、風濕痹痛(如五加皮、獨活)、氣滯血瘀(如川芎、木香)、結腫竅閉(如乳香、麝香)等證。

       甘味藥能補能緩,具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多用以治療虛證(如黃□補氣,熟地補血、天冬滋陰、黨參補陽)、拘急疼痛(如飴糖)或用以緩和藥性的偏勝(如甘草)等。

       淡味藥能滲能利,具有滲濕、利尿等作用,多用於治療濕邪為患,如水腫或小便不利等證,如苡仁、豬苓、茯苓等。

       酸味及澀味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等作用,多用於治療虛汗(五味子、五倍子)、遺精遺尿(如金櫻子、山茱萸)、瀉痢不止(如赤石脂、烏梅)、喘咳不寧(如訶子、罌粟殼)等證。

       苦味藥能燥能泄能堅,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泄降、堅陰等作用,多用於治療濕證(如黃連、蒼朮)、大小便不暢(如大黃瀉下,防己利尿)及熱邪傷陰(如知母、黃柏)等證;降泄如杏仁可治因肺氣上竄之喘咳。

       鹹味藥能軟堅潤下,具有軟堅、散結、瀉下等作用,多用於治療痞塊癥積(如鱉甲、瓦楞子)、便秘(如芒硝)等證。

       但由於每一藥物都有性和味,故用藥時中醫常綜合考慮。如同為溫性,生薑辛溫,黃□甘溫,厚朴苦溫,五味子酸溫,鹿茸鹹溫等。同是辛味,有薄荷的辛涼、石膏的辛寒、馬勃的辛平,半夏的辛溫,附子的辛熱之別。同是甘味,甘溫主補氣,甘寒善養陰,其作用常因而不同。而且有些藥物可一藥兼數味,有的還可通過炮製而改變其性味。這些都提示中藥的多種效用和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特點。

       認識藥物的性能是很重要的。其中掌握藥性較之藥味尤為重要。知道藥物的性味,需可大體上識別中藥的主要功效和適用範圍,因而在用藥時就不容易犯原則性的錯誤。

      【五、中藥的升降浮沈有何作用?】

       升降浮沈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幾種藥效傾向,是與病證所表現的傾向相對而言的。

       病證的證候,常表現有向上的(如嘔吐、咳喘等)、向下的(如瀉痢、內臟下垂等)、向外的(如陽氣浮越而汗出、發燒等)、向內的(如疹毒內攻、表邪內傳等)幾種不同勢趨向。這就需要選擇同病勢相反的具有升降浮沈作用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升,具有上升、升提的含義,能治病勢下陷的藥物都有「升」的作用。一般來說,凡顯出升陽發表、袪風散寒、湧吐開竅等功效,能治療病邪陷下及病位在上、在表的藥物,其藥性多是升浮的。故升與浮大同小異,藥效類似。

       降,具有下降、降逆的含義,能治病勢上犯的藥物都有「降」的作用。一般來說,凡顯出瀉下、清熱、利尿滲濕、鎮靜安神、潛陽熄風、清導積滯、止嘔、止汗及止咳平喘等功效,能治療病勢逆上及病位在下、在裡的藥物,其藥性多是沈降的。故沈與降大同小異,藥效類似。

       浮,具有輕浮、上行、發散的含義,能治病位在上、在表的藥物,都有升浮的作用。如升麻、柴胡、黃□能治脫肛、胃下垂、子宮脫垂等中氣下陷的病證;麻黃、桂枝、蘇葉能治風寒感冒,因此說,這些藥物都具有升浮作用。

       沈,具有重沈、下行、泄利的含義,能治病位在下、在裡的藥物,都有沈降的作用。如法夏、杏仁能止吐、止咳平喘;枳實、大黃、芒硝能攻下軟堅;石決明、牡蠣能鎮肝潛陽,故這些藥多具有沈降的功效。

       如以陰陽分類,則升、浮屬陽,主向上向外,如解表、催吐、升陽、散寒等;降、沈屬陰,主向下向內,如降逆、潛陽、止嘔、平喘、清熱、瀉下、利尿、安神等。

       也有人認為、藥物的升降作用主要是針對病勢,而浮沈作用則是針對病位而言的。一般說,用藥的選擇,多是與病位相同而與病勢相反,即病位在上在表的,宜升浮而不宜沈降(如表證治當解表);在下在裡的,宜沈降而不宜升浮(如裡實便秘治當瀉下);病勢上逆的,宜降不宜升(如嘔吐治當止嘔、氣喘治當平喘,肝陽上亢治當平肝潛陽等);病勢下陷的,宜升不宜降(如久瀉或內臟下垂,治宜升陽舉陷)等。當病位與病勢發生矛盾時,如病位在下而又病勢趨下的脫肛或子宮下垂,病位在上而又病勢逆上的肝陽上亢所致頭痛、眼花等,則多應參照病勢治療。

       由於中藥的升降浮沈與其氣味的厚薄和質地的輕重有一定的關係,故通常是氣厚、味薄、質輕的(如植物的花、葉)及性溫熱、味辛甘的中藥多主升浮;而氣薄、味厚、質重的(如植物的種子、果實;礦石和動物的貝殼、骨、角)及性寒涼、味酸苦鹹的中藥,則多主沈降。此外,中藥的升降浮沈,也受炮製配伍的影留,如藥物經酒炒可升,薑汁炒則散,醋炒則收斂,鹽水炒則下行;少量升浮藥中加入多數沈降藥,則藥效主為沈降;而沈降藥配入大量的升浮藥中也能隨之升浮。由此可見,在一定條件下,藥性的升降浮沈可發生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六、中藥「歸經」理論的意義:】

       歸經,是指中藥對人體某些經絡、臟腑的病變,起選擇性的作用,也即是中藥治病的選擇性適用範圍。如用屬寒性的藥物,雖然都有清熱作用,但其作用部位或偏於清肺熱,或偏清肝熱……可各有所專。將各種藥物對人體各部分的治療作用進一步歸納,使之系統化,便逐步形成了歸經理論。這一理論還彌補了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沈和用藥補瀉等學說的不足。例如,同為寒、熱、虛、實證,但各臟腑、經絡的治療用藥並不盡相同:溫脾的不一定能溫腎,清肝的也不一定能清心。從升降浮沈來看,降胃氣的未必能降肺氣。從性味來看,如麻黃與丁香同是辛溫,但麻黃用在發表,丁香圭在溫裡,藥物性味雖同,所治卻可有很大區別。這些都說明中藥的作用都各有其一定的適用範圍。

       中醫歸經理論,是以經絡和臟象學說為基礎的,也是以所治具體病證為依據的。因為經絡與臟腑有著內外、上下的整體聯繫,因此,根據發生病變時所出現的證候,可以通過經絡與臟腑而獲得對病證比較系統的認識,從而作為治療的依據。如肺經有病每見喘咳,心經有病多見心悸、神煩、失眠、肝經病可見脅痛、抽筋、脾經病多有消化不良等。根據藥物的功效主治,同經絡、臟腑密切結合起來,就可說明某藥對某些經絡、臟腑的病變起著主要治療作用。例如,杏仁、桔梗能治喘咳、胸悶,歸入肺經;蒼朮能燥濕健脾,歸入脾經、胃經;朱砂安神,歸入心經;全蝎能止抽搐,歸入肝經等。

       由上可知,歸經的依據,是以藥物的功效、主治為主的,能治療某一經絡、臟腑病變的,就歸入該經。但很多藥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因此,一藥歸數經的情況也較多見。

       在具體選用藥物時,如果只掌握藥物的歸經,而忽略了其四氣五味、升降浮沈等性能,也是容易出問題的。因為經絡、臟腑的痛證,可有寒熱虛實的差異,故治療時,不可離開藥物的性味、功能而將歸入該經的藥物不加區別的運用。如肺病咳嗽,雖然黃芩、百合、乾薑、葶藶子等藥都為肺經,但具體使用時則須有所選擇:清肺熱用黃芩、溫肺寒用乾薑、補肺虛用百合,瀉肺宜用葶藶子。此外,因經絡、臟腑的病變可互相影響,故在治療時,常不能單純地使用某一經的藥物。如肺病而有脾虛的,每輔用補脾的藥物,使肺有所養,中醫稱這種治法為「培土生金」(即培育脾土,使肺金有所生養);另如肝陽上亢是由於腎陰不足引起的,則須用滋補腎陰藥,使肝的虛陽不致上竄,中醫稱此治法為「滋水涵木」(滋補腎水之陰,使肝陰充實致肝陽不再上越而涵潛於內)。因此,在治療用藥,我們既要了解每一藥物的歸經和性味、功能,又要掌握其與經絡、臟腑間的相互關係,只有這樣結合起來用藥,才能不斷提高治療效果。

       由於臟腑病證的用藥選擇與歸經理論密切相關,現將治五臟(包括五腑)病證的有關藥物歸納於下,供選用時參考。

      1. 心、小腸:

       溫心陽:肉桂、附子、桂枝、乾薑、遠志、薤白等。

       補心氣:人參、黨參、黃□、太子參、龍眼肉、茯苓、茯神、小麥、大棗、炙甘草、酸棗仁等。

       安心神:柏子仁、酸棗仁、菖蒲、遠志、茯神、夜交藤、五味子、朱砂、琥珀、磁石、龍骨、牡蠣、合歡花等。

       補心血(陰):當歸、阿膠、生(熟)地、丹參、枸杞、龍眼肉、酸棗仁、柏子仁、雞子黃、蓮肉、麥冬、白芍、百合、大棗等。

       清心火:梔子、黃連、蓮心、丹參、連翹心、朱砂、牛黃、犀角、竹葉、木通等。

       開心竅:菖蒲、遠志、鬱金、冰片、麝香、樟腦、安息香、蘇合香等。

       溫小腸:木香、烏藥、小茴香、肉桂等。

       利小腸:雲苓、車前子、木通、海金沙、赤小豆、瞿麥、燈心草、冬葵子、半邊蓮等。

      2. 肝、膽:

       滋肝陰:生(熟)地、枸杞子、女貞子、龜板、鱉甲、旱蓮草、山茱萸、制首烏、柏子仁、酸棗仁等。

       補肝血:當歸、阿膠、枸杞子、白芍、熟地、桑堪、紫河車、雞血藤等。

       理肝氣:柴胡、鬱金、川芎、青皮、香附、木香、元朗、川楝子、茵陳、青蒿、橘核、麥芽、薄荷、吳茱萸、山蒺藜、甘松等。

       清肝熱:清肝熱可用菊花、桑葉、鉤藤等;瀉肝火可用龍膽草、夏枯草、青黛、豬膽汁、黃連、蘆薈、梔子、羚羊角、犀角等;清肝明目可用菊花、谷精草、青葙子、密蒙花、草決明、夜明砂、夏枯草、桑葉等。

       平肝潛陽熄風:平肝可用天麻、鉤藤、菊花、白芍、白蒺藜等;潛陽可用龜板、鱉甲、生龍骨、生牡蠣、石決明、磁石、赭石等;熄風可用石決明、天麻、鉤藤、玳瑁、地龍、僵蠶、全蝎、蜈蚣、羚羊角等。

       溫肝寒:肉桂、吳茱萸、淫羊藿、荔枝核、橘核、小茴香等。

       瀉肝火:龍膽草、梔子、茵陳、青蒿、豬膽汁等。

       利膽:茵陳、鬱金、金錢草、苦參、梔子等。

      3. 脾、胃:

       溫脾陽:附子、乾薑、豆蔻、砂仁、益智仁等。

       補脾氣:黨參、人參、太子參、黃□、白朮、山藥、茯苓、大棗、苡仁、黃精、白扁豆、蜂蜜、飴糖、炙甘草等。

       理中氣:木香、厚朴、砂仁、枳殼、豆蔻、陳皮、蘇梗等。

       升中氣:黃□、升麻、柴胡、葛根等。

       袪脾濕:佩蘭、藿香、厚朴、蒼朮、法夏、砂仁、苡仁、扁豆、茯苓、草蔻等。

       養胃陰:石斛、玉竹、天花粉、沙參、山藥、生地、蘆根、麥冬等。

       清胃火:生石膏、知母、黃連、黃芩、竹葉、西瓜、大青葉、蘆根等。

       散胃寒:丁香、蜀椒、胡椒、乾薑、高良薑、吳茱萸、生薑、小茴香、肉桂。

       消失積:谷芽、麥芽、山楂、雞內金、陳皮、枳實、六曲、萊菔子等。

       止嘔逆:半夏、生薑、良薑、吳茱萸、灶心土、竹茹、丁香、柿蒂、刀豆等。

      4. 肺、大腸:

       補肺氣:黃□、黨參、人參、太子參、蛤蚧、胡桃、紫河車、蜂蜜、炙甘草等。

       滋肺陰:生地、石斛、玉竹、麥冬、天冬、黃精、百合、沙參、阿膠、蜂蜜等。

       清肺熱:生石膏、知母、黃芩、梔子、桑白皮、地骨皮、桑葉、竹葉、蘆根、瓜簍皮等。

       溫肺寒:紫花、細辛、乾薑、款冬花等。

       斂肺定喘:胡桃肉、五味子、白果、烏梅、柯子等。

       袪痰止咳平喘:白前、天南星、旋覆花、白芥子、皂角、瓜簍、貝母、前胡、枇杷葉、馬兜鈴、桔梗、葶藶子、海浮石、胖大海、荸薺、杏仁、紫菀、款冬花、百部、蘇子、桑白皮、礞石等。

       澀腸止瀉:烏梅、訶子、赤石脂、肉豆蔻、灶心土、石榴皮、五味子、金櫻子、芡實、蓮子、五倍子等。

       瀉下通便:大黃、芒硝、蘆薈、番瀉葉、巴豆、牽牛子、麻仁、澤瀉、郁李仁;其它尚有當歸、蜂蜜、首烏、肉蓯蓉、阿膠、元參、杏仁、桃仁等。

       清大腸濕熱:黃連、黃柏、黃芩、苦參、鴉膽子、秦皮、大黃、敗醬草、魚腥草等。

      5. 腎、膀胱:

       溫腎陽:肉桂、附子、鹿茸、淫羊藿、菟絲子、鎖陽、巴戟天、肉蓯蓉、胡蘆巴、補骨脂、紫河車、蛤蚧、胡桃仁、冬蟲夏草、潼蒺藜、益智仁、杜仲、續斷、骨碎補、陽起石等。

       滋腎明:枸杞、熟地、首烏、龜板、鱉甲、元參、女貞子、山藥、白芍、阿膠、五味子、山茱萸、石決明、旱蓮草、胡麻仁等。

       清腎虛熱:生地、知母、玄參、白薇、龜板、鱉甲、銀柴胡、胡黃連、黃柏、地骨皮、丹皮、青蒿、秦艽、柿子、麥冬、天冬等。

       壯筋骨:狗脊、杜仲、續斷、懷牛膝、骨碎補、五加皮、桑寄生、虎骨、鹿角等。

       澀精縮尿:金櫻子、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五味子、蓮鬚、山藥、烏藥、雞內金等。

       利尿通淋:利尿、可選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木通、通草、苡仁、防己、冬瓜皮、白茅根、赤小豆等;通石淋可用金錢草、海金沙、滑石、瞿麥、萆蘚、石葦、冬葵子、雞內金、胡桃仁、甘草梢等。

       中藥的歸經理論是否有科學性呢?其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從現代治療學的進展來看,古代中醫總結的歸經學說,包括《內經》所述將藥物引至病變處而發揮療效的「引經藥」等理論,為現代西醫的「導向化療」提供了歷史的、足資借鑒的先例;類此,中醫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是不可忽視的,如與歸經理論相關且為「傷寒論」總結出的桂枝、麻黃湯之類的「聯合用藥」理論,引導了近數十年來現代醫學抗癆、抗癌及防治心血管病等聯合用藥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這些都將為現代醫學提供新的課題和內容。

      【七、中醫的方劑是怎樣組成的:】

       方劑,是中醫「理、法、方、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在辨證立法的基礎上,根據治法的需要選擇適當的藥物組成的,故中醫很早就有「方在法中,法從證出」的說法,這與前面所談的「先議病、後議藥」的道理是一致的。

       中醫在確診了病證、審訂了治法的基礎上,根據病情的需要,按照組方的原則,選擇適當的藥物,定出適宜的分量(劑量),配成適當的劑型(如湯劑、散劑、丸劑、丹劑、膏劑等),這就是方劑組成的過程。

       方劑既是根據藥物的性能與病情的需要組成的,那麼,當病情複雜多變,有主證兼證時、治療亦然抓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選藥組方時也應有主、輔之分。古代中醫稱這種組方為「君、臣、佐、使」,現在,有稱「主、輔、佐、使」。因為某些藥物雖然配合使用相應的藥物,對之加以制約或緩解其偏激的作用。這些都是組方選藥應當掌握的原則。

       主藥:治療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過去稱之為君藥。

       輔藥:輔助主藥治療主證及其兼證,使之能更好發揮療效的藥物。過去稱之為臣藥。

       佐藥:協同主藥、輔藥治療兼證,或監制主藥消除毒性或偏性以及供「反佐」之用的藥物。

       使藥:起「引經」作用、引導諸藥直達病變處,或調和諸藥作用的藥物;有的也起矯味或調偏的作用。

       中藥經過上述方式組合後既可增強藥效,又能減少毒性和副作用。例如,小青龍湯由麻黃、桂枝、乾薑、細辛、半夏、五味子、白芍、甘草等組成,適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內有痰飲、惡寒發熱、咳嗽氣喘、痰涎清稀的痛證。方中麻黃發汗平喘,為「主藥」;桂枝、乾薑、細辛、半夏發汗解表、化飲平喘,都屬「輔藥」;五味子、白芍收斂肺氣,可制約方中主、輔藥的過於辛散耗氣,故為佐藥;甘草能調和諸藥,是為使藥。又如麻杏石甘湯,由麻黃、杏仁、生石膏、甘草組成。方中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為主藥;生石膏清泄肺熱,為輔藥;杏仁宣利肺氣,助麻黃止咳平喘,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四藥合用,共同起到宣洩熱邪,清肺平喘的功效。由此可見,方劑的組成,不是同類藥物的並列,而是由幾種不同性能的藥物按組方原則組合而成的。

       值得指出的是:簡單的中醫方劑,除了主藥、輔藥之外,不一定有佐藥、使藥。如獨參湯只有人參一味主藥;蔥豉湯只有主藥(蔥白)和輔藥(豆豉)。故有些方不一定「主輔佐使」各藥俱全。

       中藥方劑的組成雖有一定的原則,但也不應一成不變地機械搬用。用方時,還必須隨著病情變化、體質強弱、年齡大小、季節氣候以及生活、勞動、習慣等情況而靈活化裁,才能切合病情,收到預期的效果。

       方劑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藥味加減:是在主證未變的情況下,隨病情的變化,加入某些與病情相適應的藥物,或減去與病情不適應的藥物。中醫稱此為「隨證加減」。這種變化是只變輔藥不變主藥,適用於主證未變而兼證不同的情況。如銀翅散是治療風熱表證的常用方,若用於熱傷津液而口渴甚的病人,則宜加天花粉以生津;熱盛的可加生石膏;若因熱傷血絡而兼見出鼻血(衄血)的,可酌加白茅根、側柏葉以涼血止血。

       2. 調整藥量:藥物組成相同的方劑,由於藥量的加減,而使主藥與輔藥的地位改變,其功效、主治、方名隨之改變。如小承氣湯與厚朴三物湯,都由大黃、枳實、厚朴三藥組成,但因小承氣湯中大黃量倍於厚朴,厚朴三物湯中,厚朴量倍於大黃,結果前者功效主在瀉熱通便,適用於治療熱結的便秘;後者則有行氣消脹的作用,主治氣滯腹脹。又如桂枝湯中桂枝與芍藥用量相等,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若芍藥加倍劑量,則方名為桂枝加芍藥湯,其適用證已不是外感風寒,而是腹滿時痛了。

       3. 改變配伍:方劑的方藥不變,而配伍的其它藥物改變,有時可直接影響該方的功效和主治。如苦寒清熱的黃連,配用辛溫降逆的吳茱萸,名叫「左金丸」,用於治胃腹脹痛、噯腐吐酸;若黃連配用行氣除滿的木香,方名香連丸,用於治療濕熱下痢腹痛的病人;若黃連配溫陽辛熱的肉桂,方名叫交泰丸,主治心腎不交、心悸失眠等病證。又如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均用麻黃、杏仁、甘草以止咳平喘,但前者配用生石膏,後者配伍桂枝,使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前者清肺平喘,主治肺熱咳嗽;後者發散風寒,主治風寒咳嗽。由此可見,藥物配伍的變化與功效主治有密切關係。

       4. 變更劑型:同一方劑,劑型不同,如丸、散、膏、丹、湯等劑型的改變,作用也就不同。如化濕消導用保和丸一般作用慢而力緩;重證改用保和湯,則作用快而力猛。

      【八、中藥有哪些煎服法?】

       中藥為什麼要煎服呢?這種給藥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其主要目的是把中草藥裡的有效成分,經過一些理化作用,如溶解、擴散、膨脹、滲透和吸附等作用轉入到湯液裡面去。達到這個目的通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煎藥的用具問題:從傳統和習慣上看,大家都喜歡用瓦罐或砂鍋來熬藥。這類容器的優點,在於它不易與藥液起化學作用,傳熱較慢,可慢慢提高溫度,使藥內有效物質充分進到湯液中來。有時,有的人也用鐵、銅、鋁等鍋(罐)來熬藥,但這類容器可與某些藥中的有效成分起作用而改變藥性、影響療效,故一般熬藥時,不選用。

       2. 用什麼水煎藥好:根據前人的經驗,煎藥最好選用雪水、雨水,因這類水含雜質較少,很少與藥內所含的有效成分起變化。但現在大都是用自來水、河水、井水或塘水熬藥。用這些水熬藥時,一定要注意水質,以免影響藥性的發揮而不合煎藥的要求。

       3. 煎藥時的溫度:溫度是煎藥時使中藥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的重要因素。煎藥時一般以小火(文火)所產生的溫度為宜。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用大火(武火)加熱煎熬,常可使很多植物性中藥所含的蛋白質很快凝固而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故最好在煎藥前,先用冷水將所需的中藥料浸泡十五分鐘,這樣做可使植物性中藥的細胞擴大,蛋白質成分隨之溶解出來,有效成分的煎出就可通行無阻。用小火煎藥的好處,就在於可使蛋白質慢慢析出,不破壞藥性,並且水分也不會很快被煎乾。

       4. 煎藥的時間:可因藥性不同而長短不一,一般煎藥的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宜,但發汗藥、揮發性藥多只要二十分鐘(大約在水煎沸後再煮五分鐘左右)就夠了;對強壯補益藥則煎的時間需要長些。熬藥時間的長短不能以顏色的深淺來決定,如有些中藥的顏色越煎越深,但實際上藥的有效成分已早煎出來了;有的藥時間煎得太長也不好,如可使某些藥揮發性有效成分逸散,或使藥性破壞;再者,熬藥的時間過長,還可影響藥液飲服味道的變差。

       5. 每劑藥煎的次數:中藥湯劑,每劑每天一般需煎兩次(第一次的藥液為頭汁,第二次為二汁)。頭汁的加水量以蓋過中藥面為宜,大約為藥料體積約二∼三倍;二汁的水量可適當減少一些。

       6. 煎藥時的其它注意事項:有些藥如礦物類藥的石膏、紫石英、寒水石等,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故一般須先煎一段時候再加入其它藥同煎,有的還須先打碎再入藥煎。對另一些藥,如發汗藥(薄荷、荊芥等)或芳香健胃藥(如木香、茴香等),因含有揮發性的有效成分,不宜久煎,故須待其它藥先煎一段時候再加入(後下)同煎。有些貴重藥品,如犀角、羚羊角等須磨碎沖服,或如三七、白藥等一類的粉散劑也需沖服。這是因這類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沖入煎好的藥液中飲服,常可發揮更大的效益。

       當然,以上所舉的是一般情況下的注意事項,有時還須按照醫生的特別囑咐來煎藥,以確保藥效的充分發揮。

       下面再談談中藥的使用方法,中藥一般有內用與外用兩種方法。

       內用以口服為主,每日服用次數以二∼三次為宜。用湯劑通常都是趁溫熱時飲服,這樣常易使藥液較快的吸收而發生作用;但也有在特殊情況下將藥液放冷後再服的。雖然古人對服藥的時間作了一些嚴格的規定,如有的藥須在飯前服,有的須在飯後服,有的宜清晨空腹服,有的應夜間飽食後服等,但也不必為所局限。一般來說,滋補強壯藥多在飯前服,瀉藥和驅蟲藥宜空腹服,其它藥多可在飯後服。

       內用法除口服法,還可吸入給藥和直腸給藥。如有的病人中風、昏迷不能口服藥液時,可以湯液熏氣,使病人吸入藥液的蒸氣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有的也用藥物燃煙,使病人吸入以治咳嗽,這些都屬於吸入給藥的方法。亦有用藥料研成細粉吹鼻取嚏的。另有直腸給藥法多用來使大便通暢或誘導病人產生腹瀉,這與近代所用的藥物灌腸頗相似。

       中藥除內用法外,局部外用的給藥法也不少,如漱口藥、吹耳藥、點眼藥、吹喉藥、洗藥、坐藥和膏藥等,都是把藥料製成一定的劑型直接敷用於局部病灶以產生療效的。但也有利用藥物的特殊作用,吸收有效成分而達到遠期或全身性療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