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溪書院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圖片參照

書院沿革:
『磺溪書院』位於磺溪村內,因供奉祭祀著五文昌: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及朱衣星君,故稱之為『文昌廟』。

早期於乾隆初年便有了『西?社』之創設,以教化鄉間,此為書院之前身。是當時大肚、龍井、烏日等地方文化教育的搖籃。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由下寮尾趙順芳熱心倡導文風,乃與舉人楊占熬相商,並徵得大肚下堡【今大肚、龍井、烏日】士子文人四百五十四人為社員,鳩資學田,籌建磺溪書院,由大陸採購建材並禮聘惠安匠師擔任營建工作。竣工後為正式學堂,講堂教室設有書桌、坐椅,並附設寢室供遠到學生住宿,日後曾為大度國小前身大肚公學校校址。

【磺溪書院】創建後,入墊就讀者多為地方學子,高中鄉試秀才者眾多,對於當時推展地方教化極具貢獻。二次大戰期間,慘遭盟機轟炸,護龍塌毀,歷久失修,門限不嚴,院內文物幾被盜盡,殘破不堪。

 為保留文物資產,乃於第十屆鄉長陳榮懷先生任內,在地方人士及政府機關的支持下進行修復,民國七十五年開始整修,民國七十八年三月修復,並由內政部列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書院之美:

『磺溪書院』為二進雙護龍、立面廣達七間、四合院傳統式建築大厝。正面寬二十八公尺,縱深三十公尺,座北朝南,軸線偏東15度,由外向內分別為山門,拜殿及正殿,兩側均有廂房,正殿與廂房間有過水相連。

第一進為山門;山門之結構為九架帶前簷廊,封柱落在二檻下。

 屋頂分為五個段落,中央三開間獨立一段,山牆亦不與鄰段相連,主脊高出牆面很多,脊沿框以瓦當和滴水,脊堵飾以華麗的陶飾剪黏,脊下鋪瓦筒收邊,脊堵上下均留有通風孔隙。稍間屋頂做法獨立,飛揚的三川燕尾,最外端的屋頂作成歇山頂,直接覆在耳房翼牆上。層層疊降的屋面瓦礫,氣勢磅磚是本省少見的建築。

書院最受稱讚的莫過於它的磚工,山門的表現效果最顯著,其砌法平砌為主,斗砌為輔,規格有多種。在八角窗的兩側及下方牆堵及龍虎堵、翼牆的上方均有紅白相間作工精細的磚刻圖案。

牆基下的馬櫃台以泉州白石材雕飾,正面四根白石柱,加上兩隻精雕青石獅,在視覺上造成強烈的震撼效果。

第二進是兼具祭祀和講堂的正殿,正殿木架構的做法為三架帶前簷廊,三開間,屋頂為硬山單簷式,牌樓面的置落在陽坡的五架上。

山門與正殿之間為墀,正殿前的拜亭是書院的特色之一,是由孔廟建築中『月台』的形式轉換而來的,歇山式的屋面造型,主要結構是由四根柱所支持,四支角柱均為石質,前面斷面為圓形,後面為方形,做為支持出簷之用。雕鑿細緻的木構架,是磺溪書院建築中最富裝飾意味的一處空間。

正殿內原有光緒丙戌欽點御前侍衛廖錦華立古匾『雅歌孝友』一方,但已遺失,殊為可惜。另有光緒乙丑端月穀旦磺溪書院董監鄉紳同立『經天緯地』古匾一方。

書院型式是介於孔廟與民宅之間,其建材採雕花磚、青石、泉州福杉為主,在造型、施工技術上均十分的精巧,在當時堪稱一絕。磚工雕琢之精美,能與鹿港龍山寺與和美道東書院相媲美,堪稱為清代台灣地區之佳作。

祭典祈福: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為讀書人之守護神,相傳帝君姓張,名亞子,四川縣梓潼縣人仕,晉戰歿,天帝命其主文昌府事,司人間祿籍。元朝加號為帝君,天下學府普遍祠祀。

每年以文昌帝君生日二月初三為祭典日,文昌帝君祭是由鄉長當主祭,邀請大肚、龍井、烏日等三鄉之學校、機關的首長、地方人士及本院信徒參加,依照古禮舉行祭典,並擲茭杯產生爐主。

鄉公所定期在書院舉辦鄉民子女的成年禮,而在考季前,也會特別為考生辦理祈福的祭典,祈求文昌帝君德澤廣照、智竅洪開、學業進步、考試必勝金榜題名,行行出狀元。

磺溪書院可說休閒、娛樂、文化、書香、信仰、薪傳等多重功能的古蹟,也讓我們好好愛護珍惜它吧!

書院薪傳 :

地方文化資產漸受重視,地靈人傑的大肚鄉,近年來在全省大出風頭,由於出身大肚鄉的校長就南達五十幾位,因此又贏得「校長故鄉」的美譽。

民國九十年配合縣政府所推動的常民文化節,舉辨了歷年罕見的精彩系列活動〝書院文化季〞,內容多彩多姿,古風重現,造成萬人空巷的盛況。

電話: 04-26991105
地址: 台中縣大肚鄉磺溪村文昌街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