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的鄉土情懷


廟宇文化工作室 圖片參照】【廟宇介紹


(編者識:本文曾獲梧棲鎮農會八十二年五汶港鄉土文學徵文比賽散文組第二名作者蔡縷勳)
梧棲的海,連接著恆河水,映現著恆河天上月,也灑落著代代梧棲人的一縷一縷的文化情懷!

一 、序 曲
沒有法師住持的地藏菩薩梧棲道場 - 保安宮,其實每位眾生就是住持。只要有緣,即使一念一瞻仰,當下就能相應於菩薩的悲願,當下就能親沐甘露法味,當下的心靈就能住持清淨地。因為,地藏菩薩是以滾滾紅塵為鄉土,以眾生心為鄉土情懷。

二 、傲立莊嚴的保安宮
.一條梧棲臨港路,從南向北,筆直而寬闊地,像高速公路。不同情景的是:貨櫃車、大卡車的轟轟隆隆,煙沙滾滾,震撼著梧棲地脈;幾部小客車魚貫而往前馳騁著,似乎是遠自異鄉特地前來購買剛回航的海鮮;幾輛機車從身旁嘟嘟地呼嘯而過,或許那是餐風沙之香,飲海露之味的梧棲青年的午后奔放吧!這般般情景,不兔讓人感受到一種出自港埠的興盛繁囂!而引我注目的是:位於臨港路南端右側,傲然而轟立底那座莊嚴的寶剎 - 保安宮。這裡,遠離市景,沒有朝元官的熱鬧風華,也沒有浩天宮的古老蒼樸,只一味地迎著風沙,伴著稍遠的潮聲,默默地,默默地,像位慈悲的老者,為灑一滴滴甘露而靜待有緣。我祈禱也深信者,有朝一日,這裡將會像一朵綻放的青蓮,在漢漢平林中,在熙攘塵囂中,散發出它的芳香;尤其,將會為梧棲人開創出一片瑰麗的淨土。

三、梧棲地藏的法相
沒有親臨梧棲保安宮的人,往往認為宮廟裡也是奉祀著保生大帝,像台灣其它地區的保安宮一樣。其實不是,駐錫梧棲保安宮的,是最具紅塵悲願的地藏菩薩。以解脫的佛教聖者,卻暫離佛寺,而住持宮廟中,或許這是一種特殊的鄉土情吧!

據說,此座保安宮建造於清道光十四年,那是五沃港一段興盛時期,迄今也已經歷一百四十多秋的風月;而且於民國七十八年起,在諸管理委員的倡議下重新改建,目前一棟兩層殿堂的莊嚴寶剎即將落咸:上殿供奉著三寶佛 (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而地藏菩薩則端坐於下殿的中央青色蓮台上,右持金錫,左捧如意寶珠,身著一襲華貴的袈裟,尊容在微笑中含著慈祥;整個法相流露出一種親切感,將菩薩不畏風沙,不懼紅塵苦澀而拯濟含露的悲願精神刻畫無遺。當鄉土文化開始興盛的這刻,保安宮的改建,或許也是菩薩繫念塵緣的鄉土情懷的再度出發吧!

無窮無盡的宇宙中,有著無量無數的地藏菩薩的化身,駐錫保安宮的地藏菩薩,當然也是其中之一,雖然,他的法相和其它寺院的地藏菩薩的法相未必一樣,但是慈悲、威德和願力卻是相同無疑的。造成保安宮的地藏菩薩的法相特異之處,應該是梧棲人的鄉土精神吧!法相的慈祥,流露出梧棲人的親切感;法相的莊嚴,反映出梧棲人的恭敬懇切;法相的潔淨,孕育著梧棲人的善良本性,不好爭巧食奪;法相的華貴,顯現出梧棲人在現今的生活中擁有一種安康富庶。一尊化身菩薩的法相",就相應著一種鄉土精神和文化氣質。保安宮的梧棲地藏,即是一尊關懷著梧棲人象徵著梧棲人的鄉土文化的菩薩。

四、地藏菩薩的紅塵鄉土
一尊化身菩薩的法相,就相應著一種鄉土的文化和精神;一尊「分靈」的媽祖,其背後也孕育著一種鄉土的民風習俗;紅塵中,每一個人的身上,也都流露著來自不同鄉土的特殊氣質和文化意識。雖然,各種不同鄉土同歸於一個大地,同一鼻孔血脈。可是,作為鄉土的精神及其文化內涵卻是各自凝聚而形成而發展的。而所謂鄉土的根,也當是指著各個鄉土所凝聚形成的精神和文化內涵;而言。所以,如要尋找鄉土的根,無非是將這種獨特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尋找出來,並加以發揚光大。當然,鄉土的根是源自鄉土的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鄉土;每位神明,也各有自己的祖靈祖廟;每尊示跡紅塵的菩薩,各有自己的應化鄉土。人知道回歸鄉土,「分靈」的神明也知道進香謁袒,示跡紅塵的菩薩也會有朝聖之旅。

從保安宮現存的照片資料中,我們得知:梧棲地藏,也曾在數年前回安徽九華山朝聖,因為安徽九華山即是地藏菩薩示跡紅塵的應化鄉土。話說唐高宗年間,遠自新羅國的王子金喬覺(註一),攜一隻白犬善聽,渡海遊化,棲止安徽九華山(註二),在山洞中端坐七十五載,苦修成道,然後顯聖度眾,建立大道場。此後,九華山便成為地藏菩薩的紅塵鄉土,名揚四海,與山西五台山(文殊造場)、四川峨嵋山(普賢道場)和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合稱中國四大名山。然而,名山之所以為名山,只緣於諸尊菩薩的聖跡應化而享名。這如鄉土之所以為鄉土,在於是否具有精神風氣和文化內涵,而精神風氣與文化內涵的有無,則繫於鄉土中的人物是否興盛。

五 、從鄉土情到文化情
縱然,人會尋根,「分靈」的神明會進香謁祖,化身的菩薩也會有朝聖之旅。但是,尋了根,謁了祖,朝了聖,仍得帶著鄉土的祝福,投入另一個塵土的懷抱。無論是人,是神明,或是菩薩,都是生活在塵網中,塵網是一種緣與緣的交會,心與心的互動,情與情的牽引;塵網中的各個鄉土是相互融攝的。因而,種種的交會,互動和牽引,並非僅限於自己的鄉土,同時,也跨越到其它鄉土。

所以,人,雖然是生長於自己的鄉土,另方面卻也在與不同的鄉土文化互攝互融,相輔相成;如此,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加充實,自己的人生才能更加恢弘;而各個鄉土才能不斷地開拓其文化內涵,不斷地深厚其精神生機。一個具有鄉土情懷的人,尤不可忘記:所有不同的鄉土,都是同歸於一個大地的血脈;不同的鄉土文化,也是匯聚於一個整體的民族文化甚至人類文化的溶爐之中。人,應該在鄉土情中放眼文化情的胸襟及境界。具有這種信念思想的人,可以稱之為 「文化人」,古今以來的聖賢豪傑都是這類人物。而地藏菩薩也是道道地地的懷有文化情的「文化人」。

六、地藏菩薩的文化情
地藏菩薩的文化情,是一種緣起不滅的紅塵愛。
無量無數的菩薩中,地藏菩薩與紅塵的血緣最深最親最切。換句話說,對芸芸眾生而言,地藏菩薩是最具鄉土情懷,最富紅塵悲願的。從幾部弘揚地藏菩薩之教化精神的經典中,讓我們深深地體驗到:累劫以來,地藏菩薩一直心繫紅塵,在紅塵中發菩提心,在紅塵中開悟,在紅塵中證道,在紅塵中廣行教化;菩薩的願力與紅塵高山同一脈膊,菩薩的慈悲與一切紅塵汪洋同一呼吸。紅塵,是菩薩唯一的鄉土。眾生,是菩薩唯一的繫念。

菩薩曹發願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如果,紅塵是無始無終;如果,眾生是無量無邊;那菩薩的悲願也是無窮無盡的。紅塵、眾生與菩薩,可說是同一身軀,同一命脈的。只因為與紅塵眾生的這份深厚的緣,所以,當釋迦牟尼佛世緣已盡,將入涅槃時,便把傳法燈、續慧命、度化眾生的使命,託付給菩薩。佛陀說 : 「地藏!地藏!我如來今天非常懇切她將天人等眾生託付給你。未來紅塵中,如有天人及善男信女,對於佛教正法,種下少許善根,即使像一根毫毛,一末微塵,一粒細沙,一滴雨露。你都要用你的神通力,護持這個人,使他漸漸地修行無上菩提,不再墮落,退失道心。」(註三)

這是唯一承佛遺命的菩薩。對菩薩而言,在滾滾紅塵中,廣施教化,是一種情緣,也是一種職責。菩薩曾對著佛陀立誓說:「未來紅塵,如有善男信女,對於佛法,存著一念恭敬,我將以種種方便來度化,使他超越生死苦海,速獲解脫。」(註四)

世間一切善法,無非佛法。一念恭敬即一念善心;然而,何人沒有一念善心一念善行呢?所以,整個紅塵,處處散布著菩薩的悲心。一切眾生心,即是菩薩度化的鄉土。處處紅塵,處處鄉土,處處烙印著菩薩一滴一點的文化情懷!

七、不斷的法音
芸芸萬物,一同展現於瑰麗的大地舞台上;而人卻永遠是這大地舞台的主角,也是淨化紅塵,開展文化情懷的英雄。因為,人本具靈性智慧,人有悲歡苦樂,人能反省善惡。人,是最相應於地藏菩薩的大悲大願的!如果,菩薩是天上月,那人就是千江水底月;月月同體,心心相印。

恆河水,悠悠不斷,源自無始,流向無終;映現過無數的天上月,貫穿過無數的鄉土,也灑落過無數的文化情懷。而梧棲的海,連接著恆河水,映現著恆河天上月,也灑落著代代梧棲人的一縷一縷的文化情懷!

水水相通,情情相融!

註一:有關全喬覺事蹟,詳見宋高僧傳卷二十、江南通志、孫璧丈考古錄等書。
註二:九華山,舊名九子山,李自以九峰有如蓮花削成,改為「九華山」李自,「望九華山贈青陽韋仲堪」詩:「天河桂綠水,秀出九芙蓉。」事見大平寰宇記、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九,李自集注注卷十頁七○八(擢蛻園等校注,里仁書局)
註三:見地藏菩薩本願經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註四:見地藏菩薩本願經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賦詩送童】
相傳地藏比丘居九華山時,有個時期,用了一個書僮一即侍者。後來這書僮不慣山居寂寞的生涯,就向他哭辭回家,他也很感動,就寫了一首詩相送:

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全地聚金沙。
添瓶澗底休招月,烹茗祇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這首詩我曾從好多書中讀到,題目都標為 「新羅全地藏居九華山送童子下山詩」。如果這首詩真是地藏比丘作的,那麼他不但是一個苦行的修行僧,也是一個上乘的詩人了。因為在這詩裡,不但是音韻好,且把山童與山僧兩者的心情,描寫得很逼真,幾乎從紙上跳躍起來,很夠表現力,不愧是一篇成功的作品!我想許多寓於感情的詩人,讀到這樣富於表現力與感化力的作品,必會在藝術的宗教的情緒中絡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