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福星宮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圖片參照】

沿革

明末,淡水港已為台灣與中國通商的主要港口之一,沿淡水河邊道可直通當時北台灣經濟、工商、政治、文化中心之夢門艋舺。先民渡台後,沿淡水河岸屯墾,為與平埔族原住民劃定屯墾界限,乃立石碑定界,此石碑即為今日「石牌」地名之由來。石牌先民定居後,蓽路藍縷墾荒,開闢肥沃良疇,物富農影殷,清乾隆 18 年 (1753 年 ) 為感念社稷神、社土神和稷穀神,保佑地方安寧及作物豐收,自此福德詞福德正神靈感萬應,四方香火日盛,為當時石牌地區民眾重要的信仰中心。迨至1915 年 ( 日治大正 4 年 ) 福德詞之土角小廟因年久失修,傾斜崩潰,遇雨即漏,地方善信集議重建,但限於當時財源缺乏,僅能依原規模改為磚瓦造九坪大之福德詞,但仍為當時石牌地區唯一且最大的土地公廟。
1945 年台灣光復後,為發揚中華固有民俗及復興固有文化,乃由善信余金印、陳泰和、賴日等群議改建為二十坪福德詞,同時依中國南方廟宇建築方式,改建成木造磚牆廟堂,雕樑畫棟,美輪美奐,且合祠五谷先帝、天上聖母諸神祇,並正式改名為石牌「福星宮」。及至 1981 年,為酬答神恩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境內民生富足,百姓安居樂業,遂由地方善信陳炳輝、雷雲峪、賴德、蔡添財、謝義德、蔡阿梯及石牌地區里長共同發起第三次重建,於 1981 年十月興工, 1982 年農曆 10 月 2 日安座,迨 1985 年正式完工,峻工後之廟堂更具典型,目前為石牌地區頗具歷史價值之古廟。
福星宮於 1753 年成立四祠時,僅是一間土角小廟,後來雖歷經 1915 、 1945 、 1981 年由地方熱心善信三次重建,才有今日規模。但因腹地不大,僅有二進,即宮前廣場與廟殿,屬小而美之閩南傳統廟宇。進入福星宮,右側建有戲台臺一座,每年舉辦福德正神千秋年例酬恩活動時,即在戲臺上扮戲酬神。宮前小廣場是善信擺祭之處,左右各有石階可上去登殿膜拜,兩石階間闢小神龕供奉虎爺。拾階而上即為福星宮主體建築,兩側建有鐘鼓樓,廟門有三,中為山川門,右為龍門,左為虎門,山川門前置大香爐。兩旁各有嬏龍大柱,門前一對石獅守住內外。龍虎兩門前亦各置香爐,正面牆壁間崁花邊石堵,雕刻人物、花卉、鱗介、龍虎等,皆為名師之作,栩栩如生,相當精緻。二進正殿,供奉主神福德正神,以及五谷先帝、關聖帝君,右殿供奉觀音佛祖,左殿供奉註生娘娘。殿內金碧輝煌,氣氛莊嚴,皆禮聘名匠精雕細琢,並安貼金箔,即使天花板也是美侖美奐,工藝極為精美。福星宮屋頂將正脊築高,形成兩層屋頂,並作成三段式三川脊,同時與兩側鐘鼓樓屋頂形成前後高低層次,正脊兩側燕尾微翹,中立福錄壽三仙,左右配置青龍,昂頭擺尾,尚有其他人物、動物、花卉等妝飾,均以琉璃片粘製,五彩繽紛,搭配飛簷、翼角、極為壯麗。福德正神是福星宮供奉的主神,目前供奉的神像已是第三代,但開基福德爺神像,及後來的第二代仍同時供奉在主殿,尤其第一代開基神像包括底座全為木雕,雖為年代久遠,卻保存得完好如新,神采奕奕,可見古代雕工之精巧。福德正神右側為五谷先帝,是舊時農民普遍敬仰的神祇,目前供奉的神像為第二代,第一代神像也同時供奉於正殿。左側為關聖帝君,民間因敬仰關聖帝君忠貞不二、義薄雲天的忠義精神而供奉。福星宮右殿奉祀觀音佛祖,是臺灣民間信仰最受崇拜的神祇之一。據妙法蓮華經說觀音佛祖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對眾生一律平等,有難時喊祂的名字,便會前來救助。福星宮左殿奉祀註生娘娘,又稱「臨水夫人」,由早期催生助產的傳說演變為專負責子嗣繁衍,保佑嬰兒貧平安之神,凡不孕婦女求子或祈求子女平安成長,誠心祝壽常有靈驗。相傳土地公掌管山神土地,虎爺當然成為土地公的使者,幫祂管理地上的兇禽猛獸,為民除害。臺灣一般土地公祠都有在主神龕下或桌下供奉虎爺的風俗,福星宮的虎爺則鎮守在主殿下方,保護善信。

地址 : 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自強街5巷22號
電話 : 02-2823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