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台聖王就是「延平郡王鄭成功」,亦有人稱他為國姓爺、開山聖王。鄭成功乃大明遺臣,他帶領大明臣民渡海來台,欲以台灣為基地,做為反清復明的跳板,是一個忠貞愛國的志士。
鄭成功生於明天啟四年七月十四日,為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人,父鄭芝龍與母親,田川氏在日本平戶千里濱生下他,鄭成功七歲返國,十五歲補南安縣學生員,二十歲入太學,飽覽四書五經、精研孫武兵法。時人見之,莫不驚嘆其才學。
當時正值明末崇禎年間,盜匪肅起,天下大亂。闖匪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 不及躲避,因率皇親自縊於煤山。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因恨李自成奪取其妻陳圓圓, 一怒引狼入室,開關投降滿人,至此遂開始了滿清入主中原的時代。鄭成功勤王救國的故事亦從此起。

明思宗殉國後,未及一年,在南京執政的福王,亦被滿人擄去。鄭成功之父鄭 芝龍及其叔父乃擁立唐王為帝,改元隆武。隆武皇帝非常喜愛鄭成功,賜姓朱,故民間亦稱鄭成功為「國姓爺」。未料鄭芝龍心猿意馬,陰謀降清。鄭成功苦勸 其父不聽,再加清人攻城掠地、肆虐百姓、帝后慘死逃命途中 : ‥,種種打擊使他痛心疾首,遂焚書棄儒,立志從軍,以扶明滅清。 其後成功整兵輕武,與清廷勢力互有消長,後終在清軍強大的壓力下,決定退守台灣,作為復明基地。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率領軍隊從金門的料羅灣出發,先攻佔澎湖,再於四月初一登陸台灣鹿耳門,終將荷蘭守軍驅逐出境。

鄭成功收復台海後,改台灣為東都,以赤崁(即台南)為中心,開始了建設台灣的工作。他帶兵開墾山林漠野、化荒地為良田,並設立官署從事管理工作。一面開發台灣,一面設立學校,好讓本地人民,不論閩粵來台人士、亦或山地同胞,都能受大漢文化浸濡。在他辛勤的經營下,終將台港建設成一個海外樂土,所以至今人們仍尊稱他為開台聖王。可借他英年早逝,未完成扶明滅清大志便撒手西歸,歿時年僅三十九歲。他逝世一百多年後,清德宗有感於鄭成功的忠烈精神,追封其為「延平郡王」。
鄭成功忠勇衛國、勤政愛民的行為,令本省同胞懷念不已,遂紛紛設立廟宇祭拜,以表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