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早的一座風神爺廟,位於台南市長樂街,創建於清乾隆七年(西元一七四二年),為清台灣知府蔣元樞建。該廟是舊時台南「七寺八廟」之一,廟前設有接官亭。當時廟前便是台江的港口,大陸往來船隻都到此登岸,所以無論官賈平民,登船前後都會到廟中祈求風神,保佑一帆風順,旅途平安。
  民間俗稱的風神爺又稱風伯、風師、箕伯。風神崇拜也是源於早期的星宿信仰。(東漢應助八風俗通義.祀典)言:「風師者,其星也。其主箴揚,能致風氣。「這裡即指其星扁風神。其星共有四顆,屬於人馬座。
  因為鳥搏翅可以上風,所以古人也把風神聯想成某種神秘的鳥。殷契時代的「鳳」字等於「風」字,因而把神鳥鳳凰當成風神看待。叉有些民族認為風起於山谷和洞穴,故也有奉山谷為風神者。唐宋以後,風神逐漸人格化,於是有「封姨」、「方天君」之類的名字。
  神話中的風神爺,手持一個寶葫蘆,裡面藏著大氣,放出則為風,大小由其控制。也有說風神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總管者,手下有火神、水神等供羞遣。風神爺職司風雨陰睛,所以特別受到航海業者、漁民的祭拜。
  風是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本身無善惡,但當風連失控、風向偏差,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時,風神被視為惡神,所以古人有殺狗祭風神的習俗。但當風神與雷神、雨神合作無間,「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養成萬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報功也」,則又被當作善神來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