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意義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

  
禪修的意義
「禪」修即是修持 「禪那」,其意義為靜慮;心繫一緣,消除散動之心而得寂靜,由此寂靜能起正審思慮、思惟的作用,又稱「思惟修」, 經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即是由禪修啟發觀照的智慧。
「禪那」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皆可以修習,其中以「坐」姿最適合,原因是「行」在走動中,不易專注思惟法義,「立」姿不持久、易疲累;「臥」姿容易睡眠昏沈;「靜坐」則易持久用功而入定境。
一般大眾對靜坐產生興趣,不外乎健康的因素、情緒上的控制、煩惱的調伏、冀求心靈安樂與清明智慧的增長,乃至希望透過靜坐的方便,達到袪病延年、長壽的功效。
靜坐禪修,確實有上述的一些效用,但是方法要正確,要有恆心不能急躁,最好是透過具有實修經驗的法師指導,較容易入門。
佛門禪修是正見、正思惟
在佛法中修習三昧正定,不同於世間一般靜坐,佛法中有正知正見為引導,雖然外相同樣是坐,但所思惟禪觀內容大有不同。佛法是以正見為基礎而正思惟,因正思惟而得正定,因正思惟、正定而啟發解脫之智,乃至證得菩提涅繫;外教多在色身上下工夫,運轉大小周天、導引、修氣脈、煉精氣神以及專門析求神通感應,皆與佛法禪修目的不相應,在心智末淳熟、戒行末清淨至一定程度,依外教禪法專修色身、神通,也易於出岔子。
禪修四種目的 、功德
佛教禪修有下列四個目的:一、為得現法樂;二、為得勝知見;三、為得分別慧;四、為證諸無漏。這四點具由淺漸深的層次,出自阿含部《大集法門經》及部派論典,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為得現法樂:此現法樂即是色界四靜慮之禪樂,常令現前,現生受用稱為現法,此樂滅諸欲界苦惱。《瑜伽師地論》言:「(靜慮)或名樂住,謂於此中,受極樂故,所以者何?依諾靜慮,領受喜樂、安樂、身心樂故。」「又得定者,於諸靜慮,數數入出,領受現法安樂住故。」
吾人在三界之中,所居住的地方叫做「欲界」,因為對男女、飲食、睡眠存有種種的欲求貪染,故所感得的果報身,是「苦」、「粗澀」、「障難」之身,現前受種種的苦,老子曾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此色身四大,是不淨、多病、多需求的,是臭皮囊;相對的,色界天人的四大之身,就較為清淨、微妙,離種種病苦及欲界的垢染,無男女相。
這些果報,是由業力所感招的,行上品十善業,得欲界天人果報,色身比人道殊勝;色界天人之身,曲過去離開五欲、十惡及種種不善法證禪定而得,又較欲界天人殊勝。當我們修離欲之行,心王漸漸解脫五欲的羈絆、束縛,我們色身四大也隨著轉變,變得更清淨、健康,色界定法與欲界身相觸,有八觸、十六觸的境界,慢慢地就達到初禪靜慮。
欲得到初禪定,如何用功呢?依<大智度論>云:砢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至初禪。」
(1)砢五欲:五欲就是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產生貪染心,<大智度論>云:「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世人愚惑貪染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四十二章經》也說:「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當欲求現前時,得不到滿足,有求不得苦;欲火燒身,有五陰熾盛苦,輾轉難眠,坐立難安,心中苦悶,多是源於一念愛欲之心。如果刻意去滿足欲求,追求感官的刺激,麻痺自己,過後又覺得空虛寂寞,心中並沒有真正踏實的喜樂。然而錯誤滿足欲求的方式,卻容易使人愈陷愈深,如老象溺泥,終至無法自拔。
五欲的暫時滿足,消逝後也有愛別離苦,與心愛的人事物別離,總是讓人難捨、憂愁傷心。所以這五欲的欲心,真正是苦,也許長久以來,一般人苦習慣了,堪於忍受,然而稍稍與禪定相應,五欲淡薄些,才發現另有一片安樂的天地。佛法中禪修,持戒為第一要務,就是幫助吾人離欲。
(2)除五蓋:五蓋即貪欲蓋、填恙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五種煩惱現前時,蓋覆清淨心,障礙禪定。若障礙甚重必須修種種方便對治,「貪欲」多者,修不淨觀;「瞋恙」重,修慈悲觀、忍辱波羅蜜;「睡眠」重,修精進行,以無常警惕自己乃至禮佛修纖悔法門;「掉舉」重,須以持戒、制心、收攝六根對治;「悔蓋」重,可修空觀、如幻觀,將能悔的心念放下,所悔的事物觀空;「疑蓋」重的,若疑自己根鈍障重,非是修禪根器,則思惟佛性本具、宿世善根難測等加行;若疑佛法,佛經,不信四諦、三寶、等道理,可以依經觀察、思惟、實踐,親自瞭解實驗體悟,看看貪顛癡減少了,戒定慧增長,心靈是不是更加安樂?佛普菩薩聖賢憎眾從此成道、離苦,禁得起驗證。<大智度論>云:「棄此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饑餓之地得至豐國,如從獄得出……除卻五蓋,其心安隱清淨快樂。」
(3)行五法:五法是欲、精進、念、巧慧、一心。這裡的「欲」是一種希望心,希望出欲界、得初裡,這是一種善法欲、一種志願、動力,初學是需要的,而正在修習止觀時,這種希望憶想之欲心也要放下。「精進」為身心精進,善法令念念增長,惡法令滅除斷絕,努力不懈。「念」就是修六行觀,下厭苦、粗、障的欲界,上欣淨、妙,離之初禪。「巧慧」是用智慧善巧籌量欲界樂與初禪樂,當中的得失、輕重,而選擇向初禪。「一心」即是經善巧籌量後專一而行,繫心在所緣禪觀中,不令心意馳散。
具足以上三種的加行,再依數息觀、不淨觀等禪定法門修持,修持成就即能得初禪之現法樂住,如經中所說:「離欲及惡法,有覺並有觀,離生得喜樂,是人入初禪,已得離娃火,則獲清涼達,如人大熱悶,入冷池則樂,如貧得寶藏,大喜覺動心。」乃至二禪、三禪,輾轉增上。
二、為得勝知見:<俱舍論>:「若依諸定修天眼通,便能獲得殊勝知見。」《瑜伽師地論》:「云何修定為得智見?謂諸比丘,於光明相,殷勤懇到審諦而取……當知在此能發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此中天眼於諸色境,能照能觀說名為『見』,能知諸天如是名字、如是種類……是名為『智』。」
為何禪修要談得天眼等禪通呢?禪通是菩薩度生方便之一,如經說比丘得天眼明,可親見六道輪迴生死,見眾生「死此生彼,從彼生此,形色好醜、善惡諸果,尊卑貴賤,隨所造業報應因緣皆悉知之……隨所業緣往來五道……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斷除無明,生於慧明,捨離間冥,出智慧光。」在利他行上,可以觀察眾生過去習業因緣、未來果報,乃至六道眾生種種生死苦惱,方便教化之,此所得殊勝知見,須由禪定成就。
三、為得分別慧:(俱舍論):「若修三界諸加行善及無漏善,得分別慧。」(瑜伽師地論)云:「云何修定生分別慧?謂諦觀預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或為修習諸無礙解。」
分別慧就是分別四聖諦、緣起、五蘊諸法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無漏的,此智現前時,得聲聞須陀渲 (預流)果,因地當中修無漏觀行,如媛、頂、忍、世第一位之加行位所修四諦十六行觀,以苦、空、無常、無我觀苦諦;集、因、緣、生觀集諦;滅、盡、妙、離觀滅諦;道、如、行、出觀道諦,成就無漏的智慧,住佛法家得不退轉。
(大智度論)云:「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燃燈,燈雖能照,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宇其用乃全。」散亂心當中的智慧,不能持久,作用不大,需要禪定的修持方能堅牢穩固。
四、為證諸無漏:佛法中修持禪定的目的,最終還是在於漏盡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煩惱,而達究竟解脫。聲聞法中以上述分別慧現觀四聖諦、緣起性空為基礎,深入止觀,煩惱漸薄漸斷,最後入聲聞金剛喻定漏盡煩惱,證阿羅漢果。大乘法中,於見道位破一品無明,得見諸法實相、一心三觀的智慧,此後依中道實相任運而修,無明分分破,真如法身分分現,最後剎那入金剛三昧,無間定中破盡最後一品無 明,究竟圓滿成佛種智。
上面所舉裡修四大目的,真修實證即能 獲得其中功德,行一分得一分,行十分得十 分,古人云:「萬里途程始終不離初步。」 什麼是初步?當下這一念心如如不動、清楚 明白、處處作主不為境迷就是初步,禪修過程如是,到家得果亦如是,最終還是歸於此一真法界,無能無所無修亦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