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爐的始祖一一博山爐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學務長見探法師


中台巡禮時,當大眾倘佯在莊嚴神聖的殿堂中,如果細心注意,將會發現在法身佛、五方佛、觀音殿、地藏殿的佛像底座及金頂六度壁畫之中,有一位力士頂著香爐的圖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叫做「博山爐」,但卻很少人知道它的源流究竟為何,而刻在佛像的底座上又代表什麼含義?這就必須從香爐最早的演變開始說起。
香爐的起源與演變
「香爐」的演變,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已有燒炭取暖及烹煮物品的容器,稱為「銅爐」;「爐」字,其義為盛火之器,最早始見於《周禮,天官冢宰第一》的記載:「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為其井宴,除其不觸,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凡寢中之事,掃除、執燭、共爐炭,凡勞事。四方之捨事,亦如之。」當中的「爐炭」即為銅爐。「香」則為室內薰香之用,燃香之器名為 「薰爐」。當時所燃的香都是香氣不濃的「蕙草」,薰爐的材質也多為陶製的豆形爐,所以在當時這些所使用的 「爐」,還不能稱之為香爐。
據南宋趙希鵲《洞天清祿集、古鐘鼎舞彝器辨》考證:「古以蕭文達神明而不焚香,故無香爐。今所謂香爐,皆以古人宗廟祭器為之。唯博山爐乃漢太子宮所用者,香爐之制始於此。」古人在祭祖的時候,並沒有焚香及拈香之舉,所以一直都沒有所謂的香爐出現,漢朝以後所使用的香爐,其型制是參照古時祭祖所用的禮器逐漸演變而來。
直至西漢時期,東南亞及西域帶的香料才開始輸人中國,這些香料不但貴重,而且多為樹脂類香料,須置於其他燃料上薰燒,不像茅香等草本植物,乾燥後本身就是可燃物。因而薰爐的形制也隨之發生變化。早期的豆形薰爐爐身較淺,爐蓋較平。為了薰燒樹脂類香料,爐身要作得深些,以便在爐下部放置炭火。為了防止炭火太旺,爐身下部的進氣孔縮成很窄的縫隙,同時將爐蓋增高,輪廓多呈圓錐形,其上再飾以山巒等雕飾,這就是中國香爐的始祖一一博山爐。
「博山爐」之得名與意涵
「博」乃廣大、眾多之意;「博山爐」一名之由來,乃據秦漢時的傳說:「東方海上有蓬萊、方文、瀛洲三座仙山」,這三座仙山即為 「博山」之意。
博山爐的設計,是由山巒層層交疊,爐蓋高而尖,上面鏤雕峰巒、雲氣,象徵 「三座仙山」的意境,並於爐蓋上再刻劃人物及異禽珍獸,由於工藝及造型絕妙,所以在漢朝時代只有皇室貴族才有條件使用。香爐的設計很特別,爐蓋是經過特別設計的,它並不像佛像座上刻畫的「博山爐」代表對佛菩薩的一種「尊重供養」。
一般的爐,香煙是直接向上,其出煙孔是利用山勢的層層交疊,多開在曲折隱蔽之處,平視時不見其孔隙,薰煙之時煙會環繞在香爐蓋的周圍,形成像山嵐的形狀,之後再梟梟上升,如同仙境的感覺;而爐下托盤則象徵著仙山周圍的海水。漢代的博山爐雖是焚香之器,但主要的用途大多是用來取暖、薰衣物,解穢潔淨空氣之用。
博山爐底下有一個人以頭或手頂著香爐,這是因為在漢朝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時,當時正盛行著神仙方士的思想,人們希望和天能夠有所連繫 ,故刻劃一個羽人的形、以頭承爐為代表的圖案,意思是藉爐中的香煙作為與天之間的媒介。古時的天子在郊祭或宗廟祭祖之時,也會佩帶一種帽子,名叫「通天冠」,而通天冠的額頭部位有金博山一一以黃金製成山嶽形狀的片狀飾物,乃是仿照「博山爐」的樣式所做,其作用是企求與神仙相通的一種心理。
「博山爐」的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隨著佛教的傳揚與興盛,逐漸轉變為佛教禮佛的供養物,從當時的佛教造像及石窟中均可見到力士捧爐或雙獅蹲踞與博山爐的造型,便可得知。至此以後,博山爐的樣式便一直沿襲下來,或作為薰爐的樣式之一,或取其山形作為爐蓋。因博山爐在漢朝時期乃皇宮貴族所用之物,所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把博山爐刻在佛像上,也代表著對佛一種「尊重供養」的涵義。如就造像藝術的角度觀之,把佛、菩、 薩、聲聞、緣覺、力士、 獅子、博山爐、飛天、纓絡、寶幡、須彌座……等組合在一起,整體的造像不啻一座具體而微妙的莊嚴佛殿。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後,爐器除了作為供養禮佛之具,依 (梵綱經)的記載,香爐亦為大乘菩薩的十八種常隨物之一,從唐末五代時期的守安禪師所留之決偈:「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就可得知香爐也已成為沙門修行的助道之具。除了供佛修行之外,薰香之風亦盛行於民間,文人雅士們聚在一起品茗、吟詩,也會點這種香爐;至宋朝,更有「品茶、焚香、掛畫、插花」為文人四藝之稱,故唐朝的李自曾留下:「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的詩句。由此可知,香爐不論從宗教或民間發展至今,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