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張天師傳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

本文由壽明宮提供

一代天師張道陵

一代天師張道陵字輔漢,聖父諱大順封桐柏其人,聖母元君,乃留侯張良(子房)八世孫,沛豐邑人。母初夢天人自北斗魁星中降,至地丈餘,衣繡衣以藯薇香授之,既覺衣服居室皆有異香,經月而不散,感而有孕。於東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西元三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夜生於吳地天目山,時黃雲覆室,紫氣盈庭,室光如晝,昔日之香氣復聞,浹日方散。

年及冠,身長九尺二寸,龐眉廣頹,綠晴朱頂,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腦,玉枕蜂起,垂手過膝,美鬚髯,龍距虎步,豐下銳上,望之儼然,雖親友見之肅如也。七歲讀道德二篇十許遍,而達某旨,於天文地理河洛圖緯之書,皆極其妙,通習墳典,所覽無遺,從學者千餘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講誦之堂,臨安神仙觀,餘杭通仙觀,即其地也,後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中之。(一云天師栗性嚴直精明,行修學道有方。漢明帝永乎二年(西元五九年)詔書,拜巴郡江州令,時年二十六歲)身雖仕而志修煉,形輕舉久之,退隱北邱山(北邱治在洛陽),三年有白虎銜符文首座傍,朝廷就徵為博士,稱疾不起。和帝即位,聞其有道,以三品印授馴馬車等,徵為太傅,後封冀縣侯,三詔不就,語使者曰:「為我謝天子,人生百歲,光陰瞬息,間父母妻子恩愛,隆厚豈能長保哉,九天之上,無祖有之鄉,金闕帝君將詔吾以為臣矣,唯清靜寡慾,則天下自治,何以臣為。」時永元四年壬辰歲也(西元九十二年)。遂自河洛樂蜀之溪嶺深秀,遂隱其山,苦節學道,音氣養神,謂弟子曰:「吾少。嗜學,研窮六籍,大抵皆經世具也,夫通爵顯秩,篇金殼玉比,吾身

中一毫孰重,然四體百骸又豈吾所固有也,皆游塵聚沫耳,割心煉形與道合其,乘雲駕龍,白晝上昇,豈不快哉!人生有會則離,有生則死,死者精神冥冥,不可復還,唯昔軒轅昧道松喬食霞並白日飛騰,永劫無窮,不亦美乎:古人辭萬乘之貴,千馳之富,良有以矣,既不能兼才通俗,與世俱濟,請從所學,各宜及時,於此分別,不亦可乎:夫人情亦無極,聚極則散去,樂極則悲來,豈可逃也。吾今將遊涉山海,遠離塵境,棲寓幽渺,以究所學,與汝等別離,子等固如何也?」

弟子有壬長者,習天文通黃老,留侍左右,遂散學徒,以清虛淡薄為務,不交人事,王長負書行歌,同往雲錦山居,而其人修玄玄之道,後乃按方煉龍虎大丹,一年有紅光照室,二年有五雲覆鼎,夜不假燭,髮鬆有青龍白虎各一,常.遠丹鼎,三年丹成,真人年六十餘,餌之而容貌益少,若三十許人,行及蟲馬,又得秘書秘文,制命山嶽,傲召萬靈,一日謂王長曰:「五嶽多仙子,三蜀足名山,吾將能偕遊乎。」遂與北入洛陽嵩山崖嶺,石居數年,精思感徹,有繡水使者告曰:「中峰石室藏上三皇內文,黃帝九鼎太清丹經,得而修之者昇天也。」

真人感其言,乃齋戒七日,入其室,足所覆處,萣然有聲,即坎其地取之,果得丹書,進而受之,遂復尋西極名山(一作西海,成都記云:昔江峽阻塞蜀為西海),其地勝多名物,因入陽平山(陽平治在彭州九隴縣)精思服煉,能飛行遠聽,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變化,坐在立亡。每泛舟池中,誦經堂上,曦几對客,杖黎行吟,一時並赴,人皆莫測其靈異也。真人催諫五千文,晝夜無倦色,後往西城山築壇,朝其以降五帝,忽』鄉夫告曰:「西城房陵間有白虎神,好欲人血、每歲其民殺人祭之。」真人召其神戒之遂滅,又告梓州有大蛇戎山穴中,嗚則山石震動,時吐毒霧,行人未及三五里,率中毒而死,其人以法禁之,不復為害。(青城山記云:誓龍台在丈人艉U,古有龍穴,每年夏秋,出水淹害禾稼,天師立石台於上鎮毒龍,壓水怪。(在葛桂山)葛桂治在彭州九隴縣),隱形巖舍服氣調神。在秦中山(秦中治在漢州德陽縣),修九頁秘法。在昌利山(昌利治在漢州金堂縣),採服五芝眾藥。在隸上山(隸上治在漢州德陽縣),始授弟子養形輕身法。在湧泉山(湧泉治在漢州德陽縣),得入水入火之術,於是度人救物,已著陰功矣。在真多山(真多治在漢州德陽縣),思神念真。在北平山(一云:豉山軸山治在蜀州新津縣),有猛獸數百馴擾戶外。在稠梗山)稠梗治在眉州彭山縣),有一老翁化為猝鬼來恐,其人誦經,不顧浚巡自退。在鶴鳴山(鶴鳴治在耶州大邑縣),服五雲氣,其間石鶴鳴則有昇天者,先是章和間其鶴鳴焉。(青城山記云:羊馬台在赤石城崖上,是天師與鬼誓,形如羊馬,故謂羊馬台。)後居渠亭山(成都記云:廣都縣天師觀,壇下有井名日伏鬼井,妖怪藏其中,漢中徵人鬼交混,耶蜀之間人被其害,方天師被漢家之詔,而居蜀之霍亭石室,因命神人運青城玄石,以鎮其井,鬼妖遂乃絕。)修煉九鼎神丹,三年將成,未敢服,謂王長曰:「沖天之士,當功及生靈,佐國立家,興利除害,然級輕舉,臣事三境,則無愧焉。苟利一身,功不及民,非大道弘濟之旨,吾觀蜀中,蛇毒鬼氣,綿互山谷,生民不知,潛罹其害,吾甚憫之,今且修行清靜之化,輔贊大道,撫育元元爾。」

於是精思上徹金闕後聖,時順帝漢安元年(西元一四二年)壬午歲正月十五日夜月明,其人在鶴鳴山寢方酣熟,老君(一云道君,按金闕後聖玄元道君即老君也)駕飛雲綠軒駐山東南顧,謂眾真目:「道陵修行困苦,吾感其志,將授以治身秘錄,飛騰長生之道,而遇其休息,神遊物外,卿等勿驚,今自覺也。」時其人夢見一人帶夜光之甲,冠通天之憤,執命魔三氣之幢.,謂其人曰:「咄咄道陵子,何心生疲倦,聖駕久駐,待子夢攪。」其人忽然驚起,攘袂振衣,疑為外邪所亂,良久鑾佩珊珊,天樂隱隱,香花覆地,紫雲滿空,瞪目東瞻紫雲之上,有素車一乘,駕五百龍,青袖朱衣金甲,執哉者二十四人,左右環列車前對立,玉女綵衣花玻雲髮頹肩,各執一幢,上有玉榜金文曰:「命魔之幢,次列二童,青衣鉗首垂環曳裙,各執一格,上左青龍右白虎。」金榜朱文曰:召仙之旛,復二人,朱袖金甲,各執三氣十絕旌。節上有丹榜素文曰:倒景之節,前立一人繡衣玉冠,捧三五斬邪雌雄二神劍,上各有星斗日月之文。車右一人,霞衣金冠,捧一玉印文目:陽平治都功印。其餘翼衛侍從莫知其數,素車之上九色輕霞濛濛然,覆央,光景澄徹,見車中一神人,容儀若冰玉,手執五明寶扇,項負八景圓光,身六丈餘,神光照人,不可正視,車前一人放其人曰:「子勿怖,即太上老君也。」其人斂簡前拜,不敢仰視,老君告目:「吾昔降蜀山立二十四治(成都記云:道經二十四治,應二十四氣,六十甲子,分隸其間,避唐高宗諱,始改為化),乃二十八宿之下,圃寅陰景黑簿之司,分掌人世死生罪福,吾忠下元生人,秦繩苦魂,延累祖考,積成幽釁,令人凶折,終不成道,即在此獄之中,吾已更置福庭經,今數劫仙僚不充,職任庶廢,近有六夭鬼神血嗆之輩侵奪以居:晝 不分,人鬼無別,枉暴生民,妾罹災害,採可痛惜,子何為?吾攝邪歸正,分別人鬼各守晝夜,復典此治之福生民,則子功無量矣,吾以汝名在丹台,當為其人,故委汝也。」其人叩頭謝曰:「道陵性識愚惹,萬劫幸遇,遭會大道,死魂再生,枯骨重肉,軟佩道旨,謹當奉行,不敢懈怠。」老君運召三五功曹,須央,西方有五色之氣,勃勃而起,其中有二仙乘龍虎,二騎皆長數丈,黑憤朱衣佩劍執圭,從官百二十人,皆黑憤繡之持劍執哉,侍衛進拜老君曰:「卿等三五功曹乎?速為吾開紫陽甫官玉震內殿,取正一盟威秘錄,吾欲傳授,俄頃之間,南方起二十四生氣,祥光瑞彩泱然滿空,其中各列王童,捧」玉函貯錄一品,皆玉札金文及都功版券職慷,以授其人。」謂其人目:「與卿千日為期,後會閩苑。」老君復以三清眾經九百三十卷,符緣丹籠秘訣七十二卷,一千二百官章,雌雄二劍(青城山記云:降劍增,昔道君授天師陰陽劍處,有曦劍)。都功印,二儀交泰冠,驅邪玻、褐魚、擴衣、方裙、朱履等賜之,令制科律,佐國行化,行之千日。則邪鬼不敢正視,傳處已訝。於鶴鳴山研味秘文,按法遵行,修之千日,內顧五臟,外集三萬六千神,又感清和玉女教以吐納清和之氣,攝伏精邪,行錄中二一步九跡,交乾履斗之道,即魁里七元,隨兵所指,隱遁出沒,皆得自然,遂依告命戰鬼於蜀。

時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動億萬數,周行人間:劉元達領鬼行雜病;張元伯行瘟病;趙公明行下痢:鍾子李行瘍腫;史文業行暴汗寒廬;范巨卿行酸痛:姚公伯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亦眼;皆五行不正殃禍之氣。隨時更名,在東方為魔王,在南方為鬼帥,在西方為外道,在北方為鬼王,在中央為神鬼。春三月百鳥鳴叫之時,作禱誼五墓之鬼,直入秋作人家,親土都土公宅,龍伏戶之鬼,冬作塚墓攻食鬼,隨月建胎生或作育類之形,噓毒嘯禍,暴殺萬民,枉夭無數。

其八部鬼帥領鬼聚居西蜀青城山嶺,有鬼城鬼市,分形變化,混雜人間布行疫疹,人莫知之,人鬼合雜市利交易。其人於漢安二年(西元一四三年)七月一日,佩盟威秘錄往青城山(青城記云:有龍官石室,天師修道處,唐書蜀州,青城縣有青城山),置珀璃高座,左供大道元始天尊,右置三十六部其經,立十絕靈抬,周市法席,嗚鐘扣罄,燒香行道,及誦道德諸經,布龍虎神兵於城市,眾鬼即持兵刃矢石來害其人,其人舉手一指,化為一大蓮花拒之;鬼眾持火千餘炬來,其人舉手一指,鬼反自燒不能前進;遙語其人曰:「師自住峨嵋山)唐嘉州有峨媚縣)何為來奪我居處?師等速下山,須央,必殺師:」其人目:「汝等兇毒殘害眾生,所以吾不使汝居此,當濱於西方不毛之地。」劉元達等聞此語,即會鬼帥兵馬各千萬眾,精甲犀刃上山圍繞。王長驚怖放其人曰:「魔王眾來作何計術?」其人曰:「小鬼何足驚怖,取丹筆來。」王長以進,其人執筆邁畫,鬼陣其眾皆死,小帥校一時僵什,八大鬼王困卦,叩頭搏頰求乞殘生,其人聞語良久不言,再以丹筆倒書之,鬼眾復甦,即呼鬼王曰:「汝等進前吾有處分。」鬼王各各前立,其人曰:「汝等可速遠避,自今勿復行病,妄有殺害,今之民庶皆吾子弟之家爾,不然,誅無留種:」鬼王曰:

「天下人民本自隸我,云何盡奪,當分一半。」其人不許叱咄之,鬼王復會六大虎王,領百萬鬼兵再來攻戰,圍繞此山,王長曰:「鬼眾不可當,復何作計?」其人笑目:「子勿驚,吾自能卻之。」復以丹筆一畫,鬼眾悉死,椎六大魔王什地不能起,叩頭搏頰乞殘生而去,其人不顧復以丹筆一擬,此山遂中分為二,摩霄徹泉。(青城山記云:山旁有暫鬼石,天師與鬼為誓,朱筆畫山,青崖中絕,險斷處並丹色,闊三十丈,深十三丈,即今之擲筆槽。又云:戒鬼筆跡,在大龍橋側,昔天師以正一之法制伏鬼神。曹曰:「人生於晝,鬼行於夜,陰陽分判,各有司存,違之者,正一存法,必加誅戮」)鬼兵欲度不能,大聲哀求,自今而去,不敢復來,乞往西方婆羅之國而居止焉。

其人恕許到,筆再畫,八帥六度悉起,呼之使前,趨進不得,其人乃令王長肩一大石為橋度之,鬼王方得進,拱立侍前,其人謂曰:「汝能以筆畫石得破,亦當與汝分民,若不破,汝當急馳萬里也。」元達等執筆交畫,石皆不破。(青城記云:寅玄觀後有試筆跡,有降魔鬥法石)時雖攝伏鬼眾,更欲盡制其心,謂之曰:「汝等既欲與吾分民,當與汝輩各盡法力以分勝負。」元達等曰:「椎命是聽。」其人投身入大火中,即足履青蓮而出,鬼帥投身,為火所燒;其人入木,身度木外木即隨合,鬼帥投身,即墜於地;其人入水,乘黃龍而出,鬼帥入水,為水所溺;其人以身入石,透石而出,鬼帥投身綵入一寸;其人以身入鐵山,透鐵而出,鬼帥綜入半寸;其人咒神符一道,左手指之鬼斃,右手指之復生,鬼帥舉手指之,無復生死。元達等乃佔八大虎,耗攫而來,其人佔二獅子,逐之奔走無地;鬼帥又化八大龍,欲來擒師,其人再化金翅鳥,琢龍目晴,其龍乃走:又化作大神聶震吼,雙持大捷欲望其人,其人佔金剛身;長七十二萬丈,廣五十二萬圍,戴大冠、負圓光、踏蓮花寶台,具十二種無量相,一杆一拳一擬,大神退走;鬼帥等騰身十二丈即墜,其人騰空高百餘丈,上無所攀,下無所乘;鬼帥作五色雲,昏暗天地,不見光明,其人佔五色.瑞日,災光暉灼,雲即流散;鬼帥變見窮盡,更無所為,其人佔一大石,可重千餘斤,以藉絲懸之遍浦,鬼帥營上令二鼠爭唔,其絲欲座殺其眾,鬼帥等無所逃避,同聲哀告願乞餘生,即當遠去不敢害及生民。

真人遂命五方公部六夭鬼神,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使人處陽明,鬼行幽暗,使六天鬼王歸於北郵,八部鬼帥領眾竄於西域,五行之毒又戒而釋之,乃執丹筆曰:「吾筆所指,鬼眾盡滅,要之,人鬼分治,幽明異境,不欲盡滅汝類,即與盟誓,折石為契,刻作天地日月之形,於黃帝壇下絕崖之上。」(青城山記云:青城山有石天地,上圓下方,闊)丈二尺,有十二角:又有百日月,各闊五丈,厚)丈二寸;相對柱上,鳥兔煒爍方圓,磅磚可睹焉。青城記云:夭師曹鬼石,夭地石,日月候,日月天地重明,方得人身也。)成都壟石:青城昭慶觀前有五符幢,乃夭師所刻,以誓鬼魅,今別刻石在玉局觀前。曹曰 :「天地交,日月合,汝等若復行.,必盡誅之,勿留種矣:」 乃以神印封鬼營市,使不得相通,盟誓之後,鬼眾疇佇不去,真人口勒神符一道飛上層霄,於時風雨、天仙、兵馬、風刀、立至,諸鬼滅影而走,於是戰鬼。十四敗,蕩滌區豉,奪鬼幽獄,復為二十四福庭,立二十四陰官,降二十八宿正氣,以通地中。(一云:又於公慕山中立二十四治,更除山中佔二十四氣,合大法卻復靖廬。按公幕治在漢州什祁縣,更除治在漠州綿竹縣。)每治立陰官一人、仙官一人,分掌世人罪福,有立功、立行、修齋、設醮、騰章、拜表、謝過、祈福、遷拔租考者,則仙官錄其功行奏名於上官,增其福壽;如不孝、不忠、欺詐、狼戾、常行惡事不能改過者,則陰官錄其罪聞於地府,損其福壽或絕其後,由是善惡報應如影響焉。

真人既行正一之化,攝三萬六千種外道惡魔,誅絕邪偽,於是百姓盒然奉以為師,居弟子數萬家:立諸祭酒,分領民戶,有如官長:並立條制,令民隨事輸出,粟帛、器物、紙物、薦席、樵新所在貯之,以備齋醮及供給行旅,而人票行無敢欺竊。教民立橋梁,修道路,鑿義井,謂之立功。或有州縣官及人民疾病者,持一手狀來投,真人檢察其人所犯罪敘,一一條列之,令設齋醮,布施謝過,其疾即癒。又教以廉勤,理民不煩,刑罰蜀民,畏罪遷善,盜賊不作,物無疵痛,皆天師之化也。

其人因至蒼溪縣雲台山,(雲台治在梁州西縣,唐書閔州君溪縣有雲台山)靚山水秀異,群峰朝挹,地無邪毒,乃謂王長曰:「此山乃吾成功飛騰之地。」遂卜居以修九還七返之功,一心存念大道經四十九日,復聆昔日鑾佩夭樂之音,真人整衣叩伏,乃見老君如前,導從千乘萬騎來,集空際久之徘徊不下,真人再拜悲泣桶什言曰:「臣昔者自念風承寶蔭親授秘文,乃依天憲戰鬼行化,功成退居,今飆駕再臨,不我下降,意者大道離臣,臣其為戶敗乎?」遂舉手以身自什,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卿之功業合得九頁上仙,吾往使卿入蜀奪鬼幽獄,區別人鬼,布清靜之化,而卿殺鬼過當,擅與風而役使鬼神,墳馳星斗震蕩山川,陰景持晝殺氣穢空,此非大道好生之意,上帝責於下元之主,當與申敘罪戾以雪重責。」真人悲泣請死於今日,老君復告曰:「子可閉目東視,乃見一人黃衣黑憤捧一玉函,中有素書三卷,題目三八謝罪滅、黑簿、超度玄租章。」其人再拜受訪,老君告曰:「子可勤行修謝日月二十八宿,二十四氣,陰陽本命主者,罪滅黑箔名昇紫清,七祖父母同為上仙,謝過之後,更修之三千六百日,吾待子於無何有之鄉上清八景官中。」言乾聖駕已回,真人遂依告文領弟子遷鶴鳴山,築壇以醮太陽太陰,遇三元八節,木命元辰,庚申甲子,三會五臘,修齊設醮,轉經然燈,纖謝日月星辰,天地陰陽,自己九玄七租所犯之罪。

三年之後,玄租生天,從學弟子,再聚數日,同往主簿山(主縛治在耶州蒲江縣)隱功,馨聞眾瑞符應,一夕神人授以玉璧謂曰:「群仙使我以此光,子居本竹山,(本竹治在蜀州新津縣)眾真授靈寶上經,居蒙秦山,(蒙秦治在愛州台登縣)有神人夜召。」真人以俱往,三日乃返,領弟子遷渠亭山,是時從其人遊者數十人,一日告其徒曰:「諸弟子謝爾輩勤事我,奈爾輩俗態末除,不能棄世,正可得吾行氣導引之術,或可得服食草木數百數之方,爾業重緣薄,未可遽議成道,更三世可與吾會。」第往之,乃指王長曰:「惟爾累世種善,可以成就矣。」又曰:「東方有男子走小月者,亦當飛昇,不遠千里,明年正月七日當來矣,具說容貌長短形色及期。」真人曰:「日且午趙子某至乎?」言畢而昇至,皆如所言,門人以告,真人曰:「噴:此人來矣,未可遽納。」乃七試之,初不受謁,令人唾辱道之不去,露宿四十日,志益確乃見之。又使入山守委驅獸,夕有美女言:「遠行過夜願寄宿。」昇與接席端坐達旦:明日又告病足,逗留治容挑昇,昇終不失正:又行道見遺金在數十餅,過而不取:又令伐薪,有三虎哮吼而前,昇色自若曰:「吾遠從聖人求不死之道,汝為山鬼試我?」邪虎乃去:又使令入肆市,帛付直訝,而物主誣以未得,昇了無所爭,更貿衣以償之:又令守稻,有弊衣瘠容,瘡瘍遍膚,口齒臭敗者叩頭乞食,昇屹然動容,解衣饗宴,以餘糧遣之;凡六試皆動心感色之事,昇執人無二。真人又領登雲台絕崖之上,逍遙哺詠,下臨萬仞之藝,有桃生絕壁間,其實甚異,真人謂:「諸弟子有能得此實者,當告之以道。」於是俯而窺者將二百餘人,莫不股標駭汗謝曰:「此桃不可得也:」椎昇進曰:「昇師所護,何峻險之有,師在終不使昇殯於此谷,分若可教,此桃可得矣。」

於是投身而下,正及桃上足不蹺跌,摘滿懷,攀緣石壁欲上不可,即仰面擲之二百餘顆,其人分諸弟子,留一待昇,臨谷以手援之,眾見其臂不加長歎虛引而上,徐曰:昇猶以正心得桃,不致殯墜,吾今試自投之,當應大得桃也,眾言不可,椎昇長不諫,遂投身而下,因失所在,久而不上,眾驚莫測?昇、長默然良久,乃曰:「師則父也,父既往矣,吾將安歸?」言誰,俱投谷中,正墜師前日見其人在瓊林寶帳之中,七寶台上唳目端坐,笑曰:「吾知汝二人當至也。」遂授以神丹及寶經秘訣,其諸弟子守於雲台絕崖之上,二日各散去。真人與王、趙三日復還治中,一日領弟子遙見陽山白氣屬天,謂長、昇曰:「彼處必有妖怪,當往除之。」遂至其地,值十二神女於山前,姿態妖艷,因詰其由?神女答曰:「妾等實土地陰靈也。」真人遂間目泉何在?神女曰:「前有大漱毒龍處之。」真人以法召之不出,遂書一符,化為金翅鳳,向漱上盤旋,毒龍驚懼,捨漱而走,出其揪即竭,遂得吊泉,煎之成監。金翅鳳泊於南山之上,後人呼為鳳凰台,鳥雀至今不敢棲其上。十二神女各捧一玉環來獻曰:「亡等願事箕蒂。」真人受其環以手揖之,十二環合而為一,謂曰:「吾投此環於井中,能得之者應吾風命也。」神女聞語,競解衣而入,爭取玉環,真人遂掩之盟曰:「令作井神勿得復出,免為生人之患。」真人方治城泉。有一獵者至,真人戒其好殺,因授以煮監之法。其井深五百四十尺,闊一丈,日得韻泉四十餘函。其利甚博。真人逐指西北山上曰:「此處可以築城。」又指城南下曰:「此處川嶽相朝,可建福庭。」後人感其人之言,因而立祠,至今崇奉析禱不絕。真人領昇、長往閩中居,二咱思神之際,諳二子目叫口吾拘取神女衣﹁採慮神女復取之,出為人害。﹂遂再諧其所取衣,藏於高峰石室中,勒地神守護,即焰陽洞也。

彼方之民,至今不罹神女之害,而獲監井之利。後以其人之諱旌其事,今陵州是也。蜀中鹽池,皆於其傍立「清河君之祠」,清河乃張氏郡也。其山下無江及井,居人乏水,其人以神劍插地,因而成井,遣神衛之,使之不竭。其人謂昇、長曰:「此山多巖,人民居焉,慮山崖或墜落。」遂召其神誓之,使不傷人。其人與弟子過宋江,其中多異物為人害,真人置石函於江中,錄神姦之名,以法召入鎖之,復以大山篆符以鎮焉,其怪遂絕。後人呼為檳鬼符,每水涸人多見之,摹歸供養,以屏妖惡。真人復領昇、長往鶴鳴山,亭午之際,忽見一人朱衣青襟曳履執版,一人黑憤銷衣佩劍捧』玉函,從朱衣使者進曰:「奉上清真符召其人遊於閩苑。」須夷,東北有十四人,皆龍虎、為鶴、龜鱗、魚馬之騎,執節持幢,前後從引千乘萬騎,獅子辟邪。,天丁甲卒,無軟騎吏,來迎其人,次有黑龍駕」紫輿,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車,旋踵至闕,闕前榜云:「擬太玄都省正一其人闕。」其人既至,群仙禮謁良久,二黑衣吏,持天符佩劍執圖籍而至,上云:「超度先祖之籍,即皆上朱陵府矣。」真人視事訖,領弟子居渠亭山石室中,調太其之氣,一日忽有二青童引群仙,皆朱衣緯節,前導曰:「老君至矣。」中有一人長丈餘,素髮朱顏,項負圓光,從者二人,可二十許,或指曰:此子房也,此子淵也,坐頃,乃引青車一輛,別遣二人,翼真人登車騰空而上,至一處台殿,嶽崁金階玉砌,或謂其人曰:「將朝太上元始天尊也。」真人整衣趨進,望見殿上圓光照人,不可正視,或語曰:左侍無上大道君,右侍太極真人,前侍虛微元君,後侍太上真人,金童玉女侍香散花妙行,真人執經俯而前立班成,群頁皆謂曰:「今子等皆成其矣,由汝一念,而萬劫業緣皆盡。」於今日移時殿,上勃青童諭:「真人以正一盟威之法使傳世世,宣布為人天之師;拜真人為太玄都省正一乎無官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勒還人間,勸度未悟」仍密諭飛昇之期,真人受命,復返區渠亭赤石崖舍,出三天正一秘法,付長、昇,(一云:於後城山中投試王長、趙昇,玉局山中授昇、長秘訣,按後城治在漢州什祁縣。)復於漓沅山中(漓沅治在彭州九隴縣)敷演其法;次還陽乎山,以飛仙輕舉之法付嗣師(道陵子也):又入鹿堂山中(鹿堂治在漢州綿竹縣)煉九鼎神丹;遷平蓋山(平蓋治在蜀州新津縣)合九華大藥。

時有東治禁氣師,姚、徐二姓,能收社廟之鬼,回喪車,起死口,周流九州之內,常統陰鬼甲馬萬數,聞師在蜀,乃求見焉,曰大道一氣爾神靈之間,寧有隆卑邪?吾等統八極陰兵萬億,假令有道其如吾何?摩其徒至戶外,真人不納,顧謂長、昇曰:「此乃六天邪神,不合與正氣相見,令立道傍三晝夜,不與進退。」弟子怪而間之,其人曰:「此與群精大邪共來試我,今令立於門外亦無苦也。」姚、徐呼曰:「聞師有道故來求見,既蒙不納復令久立我何罪也?」真人乃令弟子語曰:「今赦原汝,不問往罪,其眾乃得辭去。」真人領弟子.還鶴鳴山,於東漢桓帝永壽元年(西元一五五年)乙未正月七日五更之初,長、昇見空中神仙騎吏,一人駕雲車徘徊於山之東南,大聲言曰:「張道陵功行已就,將授以秘綠。」言訝,老君駕龍輿,真人乘白鶴,自渠亭山會於成都城下,老君同至,萬神湊迎,湧出一玉局高丈餘(玉局治在益州成都縣,今玉局觀是也。)老君昇座,「為真人再授道要,重演正一盟威之旨,說北斗延生經,以十五日上元再會於成都,說南斗經及演說諸經。」真人聽畢,老君已回,玉局消散,因成空洞。(成都記云:老君既去座隱,地中陷而成穴,遂成深洞,與青城第五洞又相連,道陵以玉局上應鬼宿,不宜開穴通氣,將不利於分野,乃鑿石以閉之。)真人往鹿堂治,召四鎮太歲,五嶽四瀆,杜稜神祇,群仙悉集。

是時山前有石筍可高丈餘,真人執起以誓眾神曰:「太上有勒令,吾誓眾當崇奉正道,好生惡殺,佐國安民,其有不票恭者,吾遣萬神誅之。」乃擲石筍於巖下,立於治側,遂與定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高低品秩,各置一正神主守,如世間郡邑之治。遂領長、昇往雲台山,於西北隅築壇安爐煉大丹,丹成服之,浴於水有神光互天。東漢桓帝永壽二年(西元一五六年)丙申,真人自以功成道著,乃於山之西北半崖間,舉身躍入石壁中,自崖頂而出,因成二洞,今崖半日峻仙洞,崖上口乎仙洞。

是年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太上遣使者並五帝部從持玉冊,授正一真人之號。真人將以盟威都功等諸品秘簽,斬邪雌雄二劍,玉冊玉印,以授其長子衡戒之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五步呈正一之樞要,驅邪誅妖,佐國安民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青城記云:赤城山有天師藏經處,一云於燼口山中封藏經詰,按燼口治在閩州蒼溪縣。)謂長、昇曰:「吾有餘丹在煉丹亭上金孟之中,汝二子可分餌,今日當隨吾矣。」是日亭午之際,復見一人朱衣青襟曳履持版,一人黑憤銷衣結履佩劍,各捧玉函,從朱衣使者趨前再拜曰:「奉上清真符迎其人於閩苑。」須夷,東北有二十四人皆龍虎幾鶴之騎,各執青幢鋒節,獅子辟邪天騎甲卒皆至,稱景陽吏即有黑龍駕紫輿,玉女二人引真人與夫人雍氏登車,前導後從,天樂引迎於雲台,白日昇天,時真人年一百二十三歲也,王長、趙昇侍焉。

道陵長女文姬、次女文光、三女賢姬、四女芳芝,皆於適人後得 道白日昇天。唐天寶七年(西元七四八年)戊子,玄宗皇帝詔後漢天師張道陵冊贈太師。唐中和四年(西元八八四年)甲辰,傳宗皇帝封三天扶教大法師。宋紹寧時加號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唐玄宗贊云:「逛彼炎漢,天圖中缺,萬彙消殘,三靈蕩越,椎師膺運,神威迅發,躬侍真元,親傳秘訣,妖毒雲驅,崇山劍裂,大布聲教,全清蟲孽,一振無為,永光有截,鸞鶴斯邁,丹青是設,玉相其儀,傳芳不歇。」又贊云:「趟矣真仙,孤高峻節,氣貫宵冥,玄元示訣,落落神儀,亭亭皓月,誅邪斬精,魅驅鬼徹,漢代盟威,流傳不絕。」肅宗贊云:「德自清虛,聖教之實,或隱或見,是朴是質,靜處瓊堂,焚香玉室,道心不二,是為正一。」宋徽宗進封真君,玉冊文維,宋大觀二年(西元一一○八年)歲次戊子十月丁丑朔十有六日壬辰,皇帝御名謹再拜言曰:「椎道無方,待人而成,若昔至其,以道與世,功被萬物,則為神明,主務稱其休,夫何敢不崇,恭椎漢天師正一其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體妙闡幽,有大利於天下,劉氏之季,厥績甚茂,遂挾光景,上超人群,秘錄其圖,孚係於後,弭除妖孽,檳禦不祥,陰騰有民,既久彌著,不有徽稱,何以極報,典揚嘉惠,謹遣朝奉大夫,知信州軍州事,劉晏上尊號正一靜應真君,大道藏於幽顯於明,功施於遠著於近,匪我能然,椎常弗息則能尚鑒,觀茲以衍其餘佑,相我邦家,延及我民,懋昭無疆之休,俾嗣於永世。」

宋理宗嘉熙三年(西元一二三九年)封正一靜應顯佑頁君。二代嗣師張衡,二代嗣師諱衡字靈頁,道陵長子也,少博學,精修至道,犧居不仕,有大名於天下,時帝聞其有道弓徵為黃門侍郎不就,不關世務,吐納不食。

漢永壽二年(西元一五六年)成子襲教,居陽平山,歲以經錄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約理明,聞者有感,於漢靈帝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年)己未正月二十三日,以印劍付子魯曰:「汝租以天地為心,生靈為念,誠敬忠教為木,周行天下,除妖孽之為民害者,是以親遇聖師,建立大教,嗣吾教者,韭誠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君,非孝無以事親,汝其遞相傳授,世承人倫,世遵成訓。」於是率諸弟子拜曰:「租師志願弘博,因家立教,永世為宗,緣與道符,身為法嗣,承先放後,厥任為難,敢不祇勤,用弘玄化。」言畢與妻盧氏於陽平山白日飛昇,在位二十三年,太元一年(西元三七六年)晉孝武帝制曰:「蓋聞古先哲王莫不以清靜寧民為本,公孫有大瑰之訪,陶唐有盼水之往,所以博求至理,在囿天下也,鎂甚幕之。」獲贈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莫君。


三代系師張 魯
三代系師諱魯字公棋,嗣師長子也,好道,守其人之法,仕漢歷典農校尉,安良中郎將,漢中南鄭二郡太守,後恬身學道,以符法治病,至米一斗疾苦立癒,久之積米鉅萬,魏王聞之,遣使統兵來討,弟孫告師,師曰目「慎勿為懼。」遂同弟子登嶺而望,見兵馬四合,師以手版畫地成河,怒濤洶湧,下臨不測,兵不得度,使者復統水師至岸,師又以手版畫其河中,輒出一室,高千餘丈,兵不能進,使者回,具迷其事。(一云建安中,曹操擅權,將不利於漠室,魯憤力不能討,操遂擁兵據守,後王建伯蜀封魯為扶義公,正以此也。)魏王遣使追謝齋印授,拜為梁益二州剌史鎮南將軍,封閩中侯,食邑三萬戶,師固辭不受,謂使者曰:「吾修道之士,世幕沖舉,今梨地之封,非所願也,請還印授,無復再來。」後修煉成道,一日召子盛,以經簽劍印授之曰:「龍虎山祖師玄壇在焉,其地天星照應,地氣沖慷,神人斤都,丹綠秘文,藏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煉累功。」遂於北斗艄掑擳撬s昇天。

師有弟二人:長日衛、次日傀,衛歷招義將軍,好道,於嘉陵白日飛昇,傀歷南郡太守,棄官學道,久之白日飛昇。元成宗皇帝制曰:「鎂椎道之大,原出於天,而成之在人,有漢天師之緒遠矣,匪其子孫善繼善承,不怠益大,孰濟登茲,是以代有異人出裨治化,跌既加號於嗣師,而京師景行掉靈,昭於簡冊,妙於自拔,功成不居,經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復制曰,「我國家以至仁上德崇獎,不忘租天師之遺烈靈風,紀錄俱在。」獲贈正一京師大清昭化廣德其君。


四代天師張 盛
四代天師諱盛字元宗,系師三子也,初居南鄭,克志精修,魏世祖曹丕奉車都尉,散騎侍郎,加封都亭侯不受,攜劍印經錄自漢中還都陽入龍虎山,得租天師玄壇及丹籠故址,即就其地為居,以三元日自登壇傳筷,以授四方學道之士,動千餘人,自是闡為科範,率以為常。嘗啃然歎曰:「吾先世教法,常以長子傳授,而話兄皆不娶,可使至此遂無傳乎?!」長兄曰滋字元微,辟丞相傢給黃門侍郎,歷漢中太守,封昌亭侯,久之得道戶解而去;次兄曰永字齡宗,歷奉車都尉議郎,封樓亭侯,得道戶解:大弟曰溢字立宗,仕歷牙門將軍,甜馬都尉,討寇將軍,漢中南鄭太守,閩中侯,得道戶解;二弟曰巨字儒宗,仕歷侍御史,安南正參,義陽太守,得道戶解;宋朝陶弭有詩云:「羽客朝元地,遺壇古樹中,煉成丹竄在,騎去鶴巢空,印篆從天賜,符書與道通,當時其一氣,松桂夜來風。」盛以劍印付子昭成,即以示化不輸年,復於廣西賀州為廣王設法,嘗謂人口:「西蜀鶴鳴,東吳龍虎,功行既成。」再遊甫土,居龍虎山,丹成戶解而去,人呼其為龍虎。

元順帝至正元年(西元一三四一年)贈清微顯教弘德真君。


五代天師張昭成
五代天師諱昭成道融,元宗三子也,少學道不懈,每端坐一室中出神,數百里虎豹逢之皆伏,壽一百一十九歲而佔,面色如生。墓生靈芝百木,或見白鶴往來,開基放棺視之,椎冠履存焉。(一云晉初得道,至成帝成康年 - 西元三三五 - 三四二年中仙去。)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西元一三五三年)贈清微廣教弘道真君。


六代天師張 椒
六代天師諱椒字德馨,道融長子也,博通儒書,得治鬼之法,以其人所授諸皆秘棣傳度世人。

晉安帝(西元三九七 - 四一八年)累徵不起,常遊都陽湖,月夜一老翁登舟進口:「聞師家以仙道立教,願拜下風,而無階可進,今者不意仙蹤遠駐近津,獲挹光儀,乞示蘊奧,以做昏愚。」遂告曰:曰昔者得道之士目.皆由舨戒而入,然質心於戒,莫若質戒於心,則萬法皆空,一頁常存,翁知之乎?」遂起謝而去,從者或見異光水天一色,不知翁之所在,天師笑口:「此龍伯也,又族是掌大道,未聞故來有請。」居山時多神異之跡,年一百餘歲,戶解而去。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七代天師張 回
七代天師諱回字仲昌,德馨之長子,幼能言即問道是何物?眾不能答,慨然失笑而嘆:五歲欲傳經錄,父曰:「且讚儒書。」對曰,「租書不讀訊他書何為?」十歲嗣教,能辟穀,日行數百里,後入青城山不知所終。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玉清輔教弘濟真君。


八代天師張 迥
八代天師諱迪字彥趨,仲昌之長子,幼年得道,丰姿俊美,德量天成,至誠存化,請禱者無貴賤,皆不吝,輒有神應。列真人話階品樣於淨室中,嚴奉六時香火,終身無怠,治病驅邪,無不安癒,世人仰之。

北魏太祖(西元三八六 - 四○八年)嘗召赴闕間道。(一云齊太祖 - 西元四七九 - 四八二年召赴闕)年九十而卒,解化之日,異香滿室,經月不散。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玉清應化沖靜真君。


九代天師張 符
九代天師諱符字德信,彥起之長子,端肅明達,凡經傳子史,皆過目成誦,經鏢猶顯於時,四方仰之,壽九十二而佔。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玉清贊化崇妙真君。


十代天師張子祥
十代天師諱子祥字麟伯,德信之長子,博覽諸經,究探今古,襲儒衣冠。仕惰為洛陽尉,未幾,棄官襲教,從學者數百人,養生有術,顏容益少,常若二十歲人。服食精煉,能吐腹中丹置掌中葫弄,或夜投器中,光芒穿屋,尋復礁之。嘗遊河洛,登嵩山中室石室,樂其幽勝,時夜忽聞兵騎聲,有二神丈謁曰:「東嶽主者道過謁天師。」主者曰:「昔會聖師於青城,今四百餘載,自魏晉以來,亂離已久,生靈受害,罪業牽纏無由解脫,今嶽司有幸,重遇聖師,願乞廣宣符筷、庶俾超化。」言訝辭去,天師還山,分道弟子宣化四方,以積玄功,壽一百二十歲而化,舉棺甚輕,葬之夕,墓忽有穴,其塚開視,所存惟衣服爾。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賠上清玄妙太虛真君。


十一代天師張通玄
十一代天師諱通玄字仲達,麟伯之長子,天性靜默,常獨坐一室,韭時不出,四十年之妻子非時不見,雖左右人亦常罕見,歲大疫,以標桓水中,汲飲者皆癒,有持帛來謝,卻之曰:「吾租以濟人,安可受謝。」乞符者雲集,受經錄者益眾,年九十七而佔,經數月入棺,戶竟不壞。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上清玄應沖和真君。


十二代天師張 恆
十二代天師諱恆字德潤丑仲達之長子,經史過目悉不忘,唐高宗遣使召至,間以治國安民之道?對曰:「能無為則天下治矣。」上嘉之。尤善幻術,自言吾神仙中之狡猶者。一日自闕潛歸嘆曰:「吾幾落世綱,學道於家傳,首推甕於室中,對妻子茹葦飲酒,夜醉於甕傍,吐其中,經日不壞。年九十八而佔。」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十三代天師諱光字德昭,德潤之長子,勵志於修煉,棄妻與次子悟入山,居石室中垂三十年,及襲教乃還家,傳授經錄,居常蔬食,後能辟穀,壽一百有四歲而化。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賭太玄至德廣妙真君。

次子名梧字君明,自幼修煉,能辟穀飛行往來,不知所終。


十四代天師張慈正
十四代天師諱慈正字子明,德昭之長子,智慧明敏,常以易道教人,從學者百餘人,每有餘貲即振貧乏,棄妻修道山中,登聖井山結府獨處,每歲三元目傳經籙則出山,朝廷累徵不起,亦能段煉黃白之法,(一云能以藥點瓦為金,銀段成器投水中,火過而復為瓦)後百餘歲化,空中聞仙樂聲,下迎今聖井,號徵君山溪,水號徵君坑。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太玄上德紫虛真君。


十五代天師張 高
十五代天師諱高字士龍,(一云字士隆後避唐玄宗諱改士龍)子明之長子,姿宇超曠,好酒縱飲,一石不醉。唐玄宗召見,命即京師置壇傳錄,頒賜金帛,兔租稅,冊封漢租天師號。唐肅宗降香幣建醮於山中,賜震翰以贊天師像。嘗忘玉印長安酒家,有少年力舉之不能動,明日天師至笑而攜去。

唐德宗貞元年(西元七八五 - 八○四年)中降供養,供養金鍍銀香爐香,合排羅銷金帕,及黃複器物。年九十三歲化。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太玄崇德玄佔真君。


十六代天師張應韶
十六代天師諱應韶宇治鳳,士龍之長子,博學經典,襲教後授其枸樹門在焉,所耕之地號黃沙坑,年九十七歲。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賭洞虛演道沖素真君。


十七代天師張 頤
十七代天師諱頤字仲孚(一云中孚)治鳳之長子,至孝母疾,經月不解帶,每謂人曰:「人不忠孝而欲學道希仙,是合舟揖而涉大川也。」仕為木縣貴水尉,後棄官襲教,攜妻子結茅山中以居,年八十七歲,童顏皓齒,不疾而化。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洞虛闡教孚佑真君。


十八代天師張士元
十八代天師諱士元字仲良,仲孚之長子,少博習群書,瘠而多青,居上清鄉應天山四十年,山多虎人莫敢謁,椎三元日則下山傳籙,、每大風兩或見其玄冠乘黑虎往來諸鋒間,知其為天師也,今山南有丹合,山北有緒經石,黑龍井、碧蓮池,皆其遺跡。壽九十二歲。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洞虛明道贊運真君


十九代天師張 修
十九代天師諱修字德其,仲良之長子,性淳樸,常衣布素不喜華, 飾,躬耕於野,不與鄉人交通,甘於寂寞,無所貪幕。以疾告者,篆木葉治之即庶,凡傳符籙,有得隨以施人。江西大賈劉遷嘗受符籙,

一日死於金陵,二日復甦,言為冥司所攝,道遇仙吏曰:「嘗受法籙,死期雖至,可後延二紀。」遂入山中,一日天師集詰弟子曰:「吾某日當化,至日沐浴更衣端坐而佔,年八十五歲。」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賭沖玄朗化昭慶真君。


二十代天師張 佔
二十代天師諱誰字子堅,德其之長子,博學為當時通儒,攻草隸,晚年好道,能辟穀,唐會昌辛酉(西元八四一年),武宗召見,賜傳籙塘宇額曰:「莫仙觀」,將命官,辭歸不受,咸通中,(西元八六○ - 八七三年)懿宗命建金錢大醮,賜金帛還山,一月大醉而化,年一百餘歲。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賭沖玄洞其手德莫君。


二十一代天師張秉一
二十一代天師諱秉一字溫甫,子堅之長子,母嘗晝寢,夢神人履金地下降,托而有媒,十有五月而生,既畏目光如電,夜能視物,常負劍行山澤,開叱一老樹,當即震裂,望死二巨蚌小蛇百餘。南唐齊王景達,夢墜井中,有道士碧眼長青,鋒衣拔出之占曰:「此漢天師也」,遂即龍虎山建祠宇,賜水田。天師將化百:「吾去矣須地震乃撿,」言誰乃正坐執簡而化,七日果震乃撿,體溫如玉,壽九十二歲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沖玄紫極昭佔真君。


二十二代天師張 善
二十二代天師諱善字元長,溫甫之長子,幼不茹葦,稍長遍遊名山大川,三十餘年始還,淵默內修不與物接,壽八十七歲而終。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清虛崇應孚惠真君


二十三代天師張季文
二十三代天師諱季文字仲哇,元長之子,五代之季,人受其經綠甚眾,乃鎢鐵環券,繼之宋初鐵券綠尤盛,壽八十七歲而化。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清虛妙道輔國真君。

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
二十四代天師諱正隨字寶神,仲Z之長子,為人爽直淳樸。宋其宗皇帝制曰:「撲嗣守宗桃,欽崇天道,荷乾坤之瑞,應闡河洛之珍符,思與至人共參妙道,爾租得靈,詮於金闕,垂法統於後昆,汝為婚孫,紹承異學,茲放先天之秘,以誘後免之民,椎帝鑒觀,躋世仁壽,肆頒徽號,益衍玄猷,賜號其靜先生。」壽八十七歲而終。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清虛度教妙濟真君


二十五代天師張乾曜
二十五代天師諱乾璀,字元光,真靜先生之長子,端靜寡言,篤志內修。宋仁宗聞其有道,天聖八年(西元一○三○年)五月召赴闕。問以沖舉之事?對曰:「此非可以輔政教也,陞下苟能返之,樸行以簡易,則天下和乎矣,奚事沖舉哉:」上嘉之,賜號澄素先生,年八十五歲而化。」

宋仁宗皇帝制曰:「朕嗣服歷年,潛心至道,若稽黃帝之為君也,所以養人民官陰陽,而成無為之治者,則有廣成子在腔恫之上,不憚膝行,順下風而間焉,為民故也,爾不遠千里至葦下,一言悟扶得養生治民之要,可無徽稱,以示旌異,尚弘神化目用副招延罔俾廣成專美前古。」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賠崇玄普濟湛寂真君。


二十六代天師張嗣宗
二十六代天師諱嗣宗字榮祖,元光之長子,生而左有印文,及襲教神異具著,宋至和二年甲午(西元一○五五年),宋仁宗召赴闕,祈禱有應,奉勃遷上清觀於山之陽,得吐納之法,年七十八貌若童顏,賜號虛白先生。壽八十一歲。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崇真普化妙梧真君。


二十七代天師張象中
二十七代天師諱象中字拱震,虛白先生之長子,生三月能行,五月能言,七歲召赴闕,賜紫衣命嗣教,賜坐問道,大稱旨,上賜震翰,後歸徵君山梧竹塘結廬以居,得道沖舉,有星墩,白鶴塢存焉。(一云:年十三穎慧非常,博通經史,尤有道術,宋仁宗召見賜坐咨間,道法甚妙,特賜紫衣,親汲震翰,以鎮福庭,後賜束帛金器,自後朝廷寵贅荐至師,承製其人之教,終身不怠。)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二十八代天師張敦復
二十八代天師諱敦復字延之,拱震之長子,學識天成,聲如洪鐘,士林仰之。宋神宗皇帝制曰:「碟荷后皇眷顧之,休藉租宗盈成之業,海宇寧詮,民康物卓,思弘清靜之風,共樂無為之治,漢天師二十八代孫張敦復,世傳租印,早梧頁詮,借遽遷於丹丘,遂莫前於宣室,宜申簡冊,以責煙霞,賜號葆光先生。」壽五十三歲。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獲贈大極無為演道真君


二十九代天師張景端
二十九代天師諱景端字子仁,敦復之從子也,性恬滔,絕嗜慾,不與物兢,篤志玄學,宋徽宗大觀二年(西元一一○八年)贈葆真先生,年五十二歲而化。宋徽宗皇帝制曰:「牒堆禦災捍患杞典,所先崇德報功,聖人所向,乃者虛靖先生張繼先,靖監池妖氛,藏金庭之醮,奏如響斯答,厥功甚懋,推其本原,蓋有家學,而汝名號之稱,牒甚賺焉,特賂葆真先生。」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太極清虛慈妙真君。


三十代天師張繼先
三十代天師諱繼先字嘉聞,號條然子,錫號虛靖先生,乃二十九(西元一○九二年)十月二十日生於蒙谷廣,五歲不言,一日聞難鳴,忽笑賦詩曰:「靈雜有五德,冠距不離身,五更張大口,喚醒夢中人。」翌日晏坐碧蓮花上,人皆稱異為其仙,今浴仙觀有池存焉:九歲嗣教。宋崇寧四年(西元一一○五年)徽宗皇帝召赴闕,年甫十三,召見便殿,帝間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對曰:「臣居山,虎則常見,今日方觀龍顏。」又令作符,帝笑曰:「靈從何來?」對曰:「神之所寓,靈自從之。」又間修丹之道?對曰:「此野人之事,非人主所宜嗜,但清靜無為,便可同符堯舜。」帝悅其言,命入寢殿,賜宴而出。

懈池水溢,民罹其害。帝召使治之,其人即書一符,令弟子祝永佑,同中使投池岸坦處,輸頃晝晦,雷電交作,有巨蛟碟死水面,帝因間卿向用何將?還可見否?對曰:「臣所役者關羽,即握劍書符,召於殿左,羽隨現形。」帝大驚!因封羽為崇寧其君。真人乞還山,帝命近臣餞送之,賜號虛靖先生,其人役使雷霆,如用奴隸,斬妖逐祟,隨手斯應。

宋徽宗皇帝制曰:「勒漢天師三十代孫張繼先天師在漠立功著聞,汝為裔孫,不替遠業,傳襲租法,符水有功,虛靖恬和,道行高潔,宜加顯鍚,昭尚寞風,賜號虛靖先生。」賜金鎢老君、漢天師像,屋乞遼不許。端陽召見,官中若有妖卿當怯之?對曰:「聞邪不干正,妖不勝德,陸下修德,妖必自息。」內侍奏仁濟亭果有妖,俄頃,妖憑一少年以手抱頭泣拜,天師曰:「汝心自昧,墮在迷途,返爾木形,汝宜速化。」乃收泣什地,久之遂蘇,於高蹤乘白雲歸故鄉,尚柢承於先命。上復用澄素先生例,官其兄紹先假將仕郎,恩費甚厚,先生志在沖淡,引辭以歸,嘗作靜通廣於上清官,後為心齋坐忘之所,又因租師雲錦山龍虎丹毒而修煉焉,瑞彩祥光,照耀山谷,有降祥堂,灌鼎池等遺[猶存。後著心說及大道歌,以貽於世。

宋欽宗靖康二年丁未(西元一一二七年),金人入寇,時徽宗為太上皇,思昔日赤馬紅羊之兆,遣使往召,真人承召詔至泗州作頌曰:「一面青銅鏡,重量蒼玉山,恍然夜船發,移跡洞天閒,寶殿香雲合,無人萬象閒,西山紅日下,煙雨落潛潛。」書畢,端坐而逝,年三十有六。未幾,京師信至,是日汗京陷。然於宋建炎三年己西(西元一一二九年)冬,復見赴杭州薛門下生日齋,是年大盜入境,先生預告眾而去,至今道侶往還,多見在羅浮、西蜀,憶顯不定云。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賂虛靖弘梧妙道真君。


三十一代天師張時修
三十一代天師諱時修字朝英,二十七代天師象中之孫敦直子也。虛靖不娶無子,弟淵宗為道士,擬令嗣教,光輝清化。

虛靖遊泗州時,以印劍經綠付之朝英,以是眾推之以嗣教,辭曰:「繼先吾從子也,吾何後之。」眾曰:「法統所在」,遂嗣教乃恬然靜退,志幕修煉,年六十一歲解化於龍虎山故居。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
三十二代天師諱守其字遵一,朝英長子也。母吳氏賑十九月而生,宋紹興十年庚申(西元一一四0年)襲教,淳熙三年(西元一一七六年)十月三十日謂弟子曰:「頃得吾兄虛靖書,有青城之約,今當往矣。」言畢無疾而化,藏蛻於演法觀近西,在位三十六年。宋孝宗皇帝制曰:「動漠天師三十二代嗣孫守真,爾傳之租業,載世數十,而猶未眠亦異也。」宋孝宗特授正應先生,復贈崇虛光妙正應真君。


三十三代天師張景淵
三十三代天師諱景淵字德瑩,初名伯損,宋乾道年問侍父入朝,孝宗異之,改今名,正應先生長子也,儀冠軒偉,豐玉枕,美鬚鬢,人皆謂有正一之風,嘗醮內廷,有大感皇子魏王鎮明州有疾,為壇以乃咒水飲之而癒,禮送特厚,一日復遣人致聘,使及門忽召弟:「吾仙期不可爽。」遂隱几無疾而佔,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贈崇真太素沖道其君。

攝天師諱嗣先字光祖,乾道癸已,兄景淵曾以為子,年十九襲教,崇寧中召入觀時,景王書樵憶二字賜之,嗣教一十一年,族長議以景淵有子當傳,即以印劍付姪慶先,退休樂道以終。


三十四代天師張慶先
三十四代天師諱慶先字紹租,德瑩媽子也,慶先未生時,德瑩嘗鞠幼弟嗣先為子,既而攝租教,慶先降世,天姿閑雅,賦性簡默,神異煥發,道俗宗窩,不謀同辭曰:真正一先生之裔也,遂鳴于有司,以宋寧宗嘉泰元年(西元一二○一年)辛酉五月正襲三十四代之位,三元傳鍰奉香火者雲至,師常以其純自守,儉素居家,慈仁接物,見貧乏寒悽之士,尤加側憶而躺濟之,無他嗜好,唯喜飲而不為酒困。當遊山之張公洞,有井極深,戲以木葉投之,俄而波潮洶湧,有一老 ,人從井中出,拜而有請,戒之毋旱澇而去。

, 至宋嘉定二年(西元一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有道人來謁,禮敬甚恭,既去語弟子口:「彼與吾有採約。」越七日晨,與監相如平時,條然宴坐而佔,獲贈崇虛其妙光化真君。


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
三十五代天師諱可大字子賢,乃正應先生第二子伯璃之孫,仁靜先生天磷之次子也,初景淵別化時,伯瑪嘗攝三十四代事,至慶先羽化,婿子成大幼,天麟復攝行三十五代教法,嘗被宋寧宗召,賜號仁靜先生,未幾,成大早化,遂以可大為慶先後。

宋理宗紹定三年(西元一二三○年)仁靜仙去,可大年方十三,正承三十五代之教,豐神秀異,性識不凡,四方參受法筷者動數萬計,道化盛行。都陽水溢,壞民廬室,袁提刑甫請治之,以符投江,雷電殖斃大白蛇,水遂復故。

宋端平三年(西元一二三六年)奉聖旨,賜錢重刊先朝元賜籙版。嘉熙二年(西元一二三八年)加封正一靜應顯佑其君,助法鳴山玉泉龍井之神,咸加封焉。宋嘉熙三年(西元一二三九年)四月錢塘潮決,水及良山門,民廬盡湮,詔治之,投鐵符潭中,潮遂退。又大早蛙,命醮於太乙官,兩作煌噎,七月召見,賜坐賜齋賜號觀妙先生,褒嘉甚至鍚費便蕃,仍賜錢重興先朝元賜其懿觀,俾為母子同居之地,錫以土田免其租娥,御書觀額及其風之殿,紫微之閣以賜,又賜扇一握,親灑震翰曰:「神與道而為一,天與人而相連,苟精守以專密,必駕景而凌蝖A先生又為助法嗚山玉泉龍井之神,請於朝,咸加封爵,自是簡眷愈隆,時有宣賜降香建醮無虛,歲每禱輒應。」至宋寶佑二年(西元一二五四年)復奉聖旨,召赴行在住持龍翔官,以親老故辭准,勃提舉三山符錄兼御前諸官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官事,至今適領自是既得,請有道邁物外之志。

宋景定四年(西元一二六三年)以印劍付次子宗演,具表奏聞辭謝,至四月初十日羽化,年四十六歲,在位三十三年。上與東宮各有賜膊,至產殮宣賜尤厚,丞相江萬里為撰碑銘。元世租皇帝制曰:「道為天地之常,經妙參造化,名者古今之公器,特示褒崇三十五代嗣教漢天師觀妙先生。」獲贈通玄應化觀妙真君。


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
三十六代天師諱宗演字世傳號簡齊,年十九襲教,(西元一二六三年)當元至元十三年,(西元一二七六年)世祖已平江南,遣使召之,至則命廷臣郊勞,特以客禮。及見,語之曰:「昔歲己未,碟次那睹,嘗令王一清往訪卿父,卿父使報撲曰:後二十年,天下當混」,神仙之言,驗於今矣。」因命坐,鍚宴,特賜玉芙蓉冠,組金無縫服,命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

元至元十八年、二十五年,再入觀,世祖嘗命取其租天師所傳玉印寶劍觀之,語侍臣曰:「朝代更易已不知其幾,而天師劍印傳子若(西元一二九二年)羽化,年四十八歲,在位二十九年。獲贈演道靈應沖和玄靜真君。元世祖皇帝詔曰:「諭龍虎山張天師卿之先祖道陵用心精」,得法錄之正傳,甚有徵驗,流布至今,子孫相承已數十代,一千餘年矣。」


三十七代天師張與棣
三十七代天師諱與棣字國華號希徵子,淵默寡言,洞明三教,為詩文立成數千言。甫冠侍父入觀,儀表溫瑩,敏於應對,上屢嘆異之。元成宗登極,元至元三十一年(西元一二九四年)復命召醮於圓殿,又醮於長春官,命天下行其醮典,改天下諸路天慶觀為玄妙觀。

一日忽謂弟子曰:「吾世味素薄,今留京師且久,非吾願也。」懇乞歸山未允,越月,示化於崇真官,遣使護植還山,劫廷臣租祭於都門後,葬於玉田。元世祖皇帝制曰:「漢天師三十七代孫張與棣,可嗣乃父演道靈應沖和真人,以傳法統,用闡玄風,宜令張與棣准此。」元世租皇帝制曰:「漢天師三十七代孫張與棣,卿慶源有自化應無方,宜頒紫詰之榮,以作玄門之表,特賜體玄弘道廣教真人,管領江南諸路道教事。」


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
三十八代天師諱與材字國梁號廣徵子,國華之弟。

元成宗元貞二年(西元一二九六年),鹽官、海鹽兩州潮水大作,沙岸百里蝕罄殆盡,延及州城下,投鐵符於水,符躍出者三,雷電晦冥殲怪物,魚首龜身,其長丈餘,堤復故常。上大喜,命近臣賜酒曰:「卿能感通神明一至此耶。」元大德五年(西元一三○一年)召見於上都喔殿杞丞相答剌罕請禱雨,天師曰:「誠可格夫,天必有感。」明日果雨。上召間冬暖不雪,民間得無有災乎?命為壇禱之,是夜雪下盈尺。大德八年加授正一教主,領三山符綠。元武宗即位,朝觀,特授金紫光碌大夫,封留國公錫金印。

元仁宗即位,朝覲,特賜寶冠,組織文金之服。元延褚三年(西元一三一六年)卒,在位十二年。獲贈大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母周氏為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


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
三十九代天師諱嗣成字次望號太玄,國梁之子,元延枯四年(西元一三一七年)襲職。元至大三元(西元一三一○年)侍父入親至杭州,寓宗陽官,俄頃,杭城火發,眾往求救,發通江橋望火起處,以符水喋之,火遂滅。元仁宗授太玄輔化體仁應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籬,掌江南道教事,封母易氏為妙明慧應常靜真人。元至治年初英宗再召入,見上於明仁殿,時京畿旱,詔禱雨崇其官大應,秋苦雨禱而審,冬不雪析即應,上大悅,賜以上尊,且語近臣曰:「撲煩天師多矣,可錄前後勳績備載制詞。」

元至治三年(西元一三二三年)三月頒制,加知集賢院事,留京,已久,乞還山,詔百官宴餞之,元晉王(巴特瑪爾藏布)制曰:「我國家之崇玄教,古莫與倫,卿家世之被皇恩,今為特盛,宜隆稱號,愛示寵嘉,嗣天師張嗣成,冰雪神人,風雲聖代,乃租乃父累功積行於前,若子若孫繼緒增光於後,乃此初元之勤,助予敬德之新,翼翼小心,允謂烙恭而有禮,魏魏大道,共期清靜以無為。」封妻胡氏為明慧慈順仙姑。

元惠宗至正四年(西元一三四四年)九月,抵寶應化於舟中,在位二十七年。


四十代天師張嗣德
四十代天師諱嗣德號太乙,與材第二子也,性寬厚,善文好詩。元至正四年(西元一三四四年)嗣教,後九年(西元一三五二年)天下兵與,命弟子舒惟寅募義保障,凡鄰郡間,兵不敢犯,民賴以安,是年十月微疾而佔,在位九年。

明年制授太乙明教廣玄體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慷,掌江南道教事,制下已化矣,藏蛻排衙石。元順帝制曰:「正一仙其,克紹經簽符章之秘,神明華胃,宜膺冠棠,劍印之傳,仙籍有徵,寵章再鍚咨爾,張嗣德學資家訓,道演宗盟,租補流芳,雲仍襲慶始著,飛昇於蜀,漢世施度化於江湖,寶籬全符瑞應,昔昭於簡冊,青蛇玉劍淵源永緒,於箕裘歷彰,糾攝之靈,每佐清寧之治,喚號雖基於前代,綸恩猶渥於本朝,紫詰銀章,禮重褒崇之典,珠冠金服,光頁沖素之流,玄門偶闕於承宗法嗣,共推於痛嗣,卿其奉真元之秘律,肅太上之精筵,烙思繼業之隆,益拯含生之珍,再揚靈素,永播寞風於戲哇蒂多儀,務念輸誠以事帝壇,瑾秘祝慎,嚴傲福以庇民,尚體予衷,以弘爾教。」


四十一代天師張正言
四十一代天師諱正言號東華,嗣德長子也,貌古神清,沈靜寡言,時京道不通,且二年餘矣,集諸弟子口:「吾家世代以福國忠君化民為木,今天下兵爭日久,朝廷去遠,安危未可知,況吾諸弟子總玄教於兆者,榮遇特隆,可無一言以致徵兆之吉乎?」

於元至正十九年己亥(西元一三五九年)中元日,陞座演道,語若有警人鮮能測,未幾,示微疾,召弟子曰:「吾自襲教以來,遭時多難,今逝期至矣。」越二日書頌而化,在位八年,獲授明誠凝道弘文廣教大真人。


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
四十二代天師諱正常字仲紀號仲虛,係三十九代太玄公之從子也,生有異徵,太玄公假寐,夢神人飛空而至曰:「余自華蓋山來遊,君家願見容乎?」及覺而生,幼穎特寬厚,雙耳燭人性,嗜老莊言,於仙道秘法尤篤志,獲授護國闡租通誠崇道弘德大其人,領道教事,仍給銀印,視正二品,特設玄幕之佐,曰贊教掌書等官,陞辭而還,上(即明朝惠宗)御謹身殿從容謂曰:「卿乃租天師有功於國,所以家世與孔子並傳以迄於今,卿宜體之,以清靜無為輔予至治,則予汝嘉出白金十五錨賜之,俾新其宅第。」

明大祖洪武十年(西元一三七七年),一日取印劍授其子曰:「我家千五百年之傳,在是汝其勉之語已。」舉手一圓象,嘿然而化,是夕大崖石崩聲聞數十里,禮商尚書張籌為評聞,上搓悼良久,且曰:「族欲命其偏祠五嶽,今方一至嵩山,何其大數止於斯耶。」遂親製文一通,遣前浙江行省參知政事安慶弔祭之,藏蛻於南山坑口。


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
四十三代天師諱宇初字子璿別號耆山,著成視泉文集二十卷,明遼王嘉而梓之,王公繕紳之士,亦莫不敬重焉。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西元一三七八年)獲授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大真人。洪武十五年辛百(西元一三八二年)鍚誥封母包氏為清虛沖素妙善玄君。洪武十七年癸亥(西元一三八四年)召赴闕,命建玉錄大齋於紫金山。洪武十九年乙丑(西元一三八六年)命禱雨於神樂觀隨應。洪武二十四年庚午(西元一三九一年)入靚,奏准降劫重建大上清官。洪武二十五年辛未(西元一三九二年)六月朔上視朝,旨諭禮部嚴禁偽造符錄者,賜正一玄壇之印,俾關防符錄永鎮名山。

明永樂八年(西元一四一○年)卒,弟子袁止安聞於朝,時成租駐踞北京,皇太子道行人陳達弔祭,明年成祖特道行人蕭榮復加賜祭


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

四十四代天師諱宇清字彥璣別號西壁,宇初之弟也,七歲能詩,及長兀秘要儒經子史究索無遺,著有西壁文集傳於世,明成祖永樂八年庚寅(西元一四一一)嗣教,命治浙江潮患,乃書鐵符戒弟子黃端友往投之,時波濤洶湧,若有人馬呼鳴之聲,繼而水退患止,有司以聞,上遣使嘉獎賞費。

永樂十七年己亥(西元一四二○年)誥封妻孫氏為端靜貞淑妙惠玄君。明宣宗皇帝加詰封為正一嗣教清虛沖素光祖演道崇謙守靜洞玄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明宣宗宣德八年丁未(西元一四二七年)中秋,忽迅雷大作有虹,隨見光滿山而佔,在位十六年,計聞於上,遣太監雷春諭祭,後勒葬於北真觀之右山。


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

四十五代天師諱懋丞字文開號九陽,父宇埋,西壁婿子也。於洪武二十年丙寅(西元一三八七年)臘日宴坐庭,突有道者謁見,衣貌甚奇,自稱重陽子,遺菊花一本曰:「願假館門下六十年。」語畢忽不見,始異之,後覺其為重陽真人也,明年(洪武二十一年)九月九,日天師生時,有菊香滿室,紫雲覆屋,三日乃散。四歲效作禹步,感雷聲隱隱,人以為偶然,命再步,雷輒大震。及授儒經玄秘,日記萬言,文章書法卓冠時彥。

洪武二十二年(西元一三八九年),明太租皇帝鍚詰授正一嗣教崇修至道葆素演法真人。明英宗皇帝即位,正統改元入賀,助建天師府於朝天宮內東北隅址。明正統四年己未(西元一四三九年)二月皇太后聖壽節,建祝延醮於朝天官。三月命安祀玄天上帝金像,醮於大內玄天祠,禮畢命以租傳印劍進覽,上撫摩久之,嘆曰:「神物靈異,果如是乎:」燕查而出。正統十年(西元一四四五年)以印劍付元古曰:「吾已得請於朝,孺子懋之永承天眷,」語訖端坐而化,壽五十有七,在位四十八年,果符假館之數。弟子周應瑜、李文英奉赴聞於朝,計聞詔遣禮部郎中趙助諭祭,工部主事江清瑩葬於馬鞍山,建觀日南極以杞之。

四十六代天師諱元古字孟陽號太和,明宣德十年乙卯(西元一四三五年)正月九日生,時有靈芝出東柱礎下,自幼明敏絕人,凡祖秘儒書一覽輒了,喜為詩詞,然所發皆非塵世語,讀者莫不奇之。

明正統十年乙丑(西元一四四五年)冬赴闕,時年甫十一,明志宗皇帝即位,明成化元年乙百(西元一四六五年)九月入賀,賜宴於文華殿,成佔三年丁亥(西元一四六七年)十一月,上復御大善殿,召對聖語,勉以護國安民,更給正一嗣教大其人府金印,又賜玉印各一顆,御書大其人府四字,命梓縣於府第閥額三錫恩綸,加封為正一嗣教體玄崇默悟法通其問道弘化輔德佑聖妙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仍道中官秦勤齋賜螃衣玉帶,冠履劍器圭珮之屏,寵費獨盛,朝野榮之。六載後端坐而化,(西元一四七二年)舉之如空衣矣,享年三十七歲,葬於木里播箕灣。


四十七代天師張元慶
四十七代天師諱元慶字天錫別號貞一又號七一丈人,元古堂弟也,生時有異徵,博學能文,長於詩書。

明成化十年甲午(西元一四七四年)入靚,鍚燕內庭,遣中官梁芳傳旨,聘成國公朱儀女為配,明年詔赴南畿完婚,仍賜蚌衣玉帶,加撥馬快船隻送回。誥授正一嗣教保和養素繼租守道大真人,主領道教事。封母吳氏為志順淑靜玄君。明成化二十年甲辰(西元一四八四年)賜勒諭申禁諸人偽造私出符簽,及偷盜放生魚。上遣太監李瑾、李珍齋勃,俾建保民大醮於太上清官,以守臣鄧原並兩司掌印官陪杞,召群鶴舞空。卿雲疑蓋之瑞。

明弘治十一年戊午(西元一四九八年)冬,命析雪於朝天官,明日大雪。一日從容理袍北向盤坐,乃再誦老翁言:「來去不聞山島喧,三坐石上龍蛇年。」遂無疾而佔,藏蛻於江西金雞縣長生觀,在位二十六年。


四十八代天師張諺碩
四十八代天師諱諺碩字士瞻別號湛然,元慶之子,明弘治二年,貞一翁夢神人佩劍植梓於庭而生,及長有祖父風,明弘治十四年辛百(西元一五○一年)甫十二歲,奉詔隨父入朝,上顧而奇之,賜宴欽安殿,命坐三官,俱召見賞贅有差,誥授正一嗣教致虛沖靜承先弘佔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歸而求學不輟,玄秘既精,涉獵墳典,事親篤孝,鄉族稱之。明世宗皇帝嘉靖二十五年丙年(西元一五四六年)鍚誥,加封為正一嗣教懷玄抱其養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虛沖靜承先弘化大真人,復賜加封勃書,並准授上清官道士傅德岩、邵放南為贊教,金永壽、詹望奎為掌書等官。

嘉靖二十年辛丑(西元一五四一年),錫誥賂嫻母朱氏為端柔順德玄君,生母宋氏為柔慈崇善玄君,贈妻李氏為沖虛柔惠玄君,繼妻吳氏為安妙善常玄君,柳氏為莊惠志道玄君。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西元一五五一年)十一月,忽夢遊岱宗,十六日晨興沐浴更衣畢,焚香憶几而佔,壽六十一歲。


四十九代天師張永緒
四十九代天師諱永緒字允承別號三陽,湛然之子,明嘉靖二十八年己百(西兀一五五0年),詔隨父入朝抵都城,上遣太監高忠齋賜衣帶,明日召見於內庭,賞費有差,命宴便殿,詔嗣教裴爵,誥授正一嗣教守玄養素遵範崇道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詔聘定國公徐延德女為配,劫成國公朱希忠、遂安伯、陳鑣議行婚禮。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西元一五六六年),化後徐氏以部聞,上殊痛悼之,錫伯爵例恤,詔遣行人姚光洋諭祭,併營兆域於獅子巷立祠南極觀,封誥徐氏為靜和元君,仍降勃諭:「嚴戒族屬諸人毋得凌侮,其聖恩隆重,採加存惜,保延玄緒,以永紹宗風。」在位十六年。


五十代天師張國祥
五十代天師諱國祥字文徵號心湛,永緒之從子也。生有異姿,絀眉碧撞,氣宇秩塵表。明神宗萬歷五年(西元一五七七年)襲爵,赴京陸見,上優加禮遇,御書宗傳字額賜之,並鍚以玉刻宗傳之印,暨元坦印。命析雪以占豐年,果應時雪降,上大悅,賜金冠玉帶,並賜隆宗門外直房。又放修理朝天宮內賜第,御書真人府額,奉旨聘甜馬都尉謝公詔之女為配,以定國公徐掌婚事,凡六禮之費,悉出內帑。

明萬歷二十九(西元一六○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命給公爵朝祭服,仍准常用,留京十三年,寵賚甚渥。及還山,舟抵嗶縣,值湖水凍寒不能進,橄召湖神,凍解應若梓響,蟬令鋪碑以記之,文存湖廟。先四十二代真人仲紀公,集祖宗言行為世家一卷,宋文憲濂序之,真人復續集至四十九代,俾家系不紊,垂示秦詳。又輯龍虎山誌三卷,備記載,甚資考證。明萬歷三十七年己百(西元一六一○年),貴豁大水,上清宮殿悉頃坷,入告,上賜銀修建,工尚未竟。

明萬歷三十九年辛亥(西元一六一二年)歲,乎居無恙,一日見華陽祖師前來導引,遂端坐而佔,誥封正一嗣教凝誠志道門元宏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贈太子少保。敷葬江西金雞縣明陽橋,立觀以供祭奠,日明陽觀。在位三十四年。


五十一代天師張顯祖
五十一代天師諱顯祖,明神宗改名顯庸,字九功。幼時誤墜井中,明日汲者至始出,衣冠無霑濡,人驚異之:賦性仁孝,好禮義,習謙和,喜讀書,長益精進不懈。當曰:「為學猶掘井,井愈深,土愈難出,若不決心到底,豈得見泉源乎?」明熹宗天傲六年丙寅(西元一六二六年)襲爵,舊例不待終喪,顯庸懇請守制,服闌始拜命。當修大上清官,工未竟,恐墮父志,朝夕尼材鳩工,越二年告竣。然志尚沖淡,樂事修煉,年未及艾,即卸掌教事,以印劍授子應京。別構靜室,署曰梧綠軒,自耗浴梧散人散人,日與弟子「究先天太極及心性之學,著三教同塗論,使學者得窺教旨,杜門戶之見。又著金丹辨惑、浴梧詩集,凡若千卷,讀之使人明於修養,足出迷津。好施予,遇歲歉,盡以所積賑鄰里。時土賊環窺上清,設法禦之,地方賴以安詮。

明思宗崇楨九年丙子(西元一六三六年)大饑,散粟濟災,計口周給,受施不少。享年八十有一,明誥封正一嗣教光揚租範沖和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上加太子少保,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四年),誥贈光碌大夫。生於明萬曆十五年(西元一五八七年),卒於清康熙六年(西元一六六七年)。


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
五十二代天師諱應京,字韶震。明思宗崇楨九年丙子(西元一六三六年)襲膊,崇楨十三年庚辰(西元一六四○年)入靚。適皇子病,命析禱。明思宗親謁祖天師壇行禮,將下拜。應京口:「臣租天師,道陵位在人臣,禮不當拜。」上曰:「卿祖道德高深,正賴默贊元化,可晉封六合無窮高明大帝,卒成禮。」皇子病旋廖,賞查優渥。

明崇楨十七年甲申(西元一六四四年)三月,思宗殉國。既而南明昭宗隆武借號於隆乎年(西元一六四五 - 一六四六年)間,貴豁與閩接壤,盜賊蜂起,安仁妖偕煽眾焚掠,禍延上清。真人募鄉勇禦之不克,登老雷壇嶺,傲召神將殺賊,俄而陰雲四塞,越見一神驅黑虎逐賊,賊潰散,邑里獲安。皇清定鼎,入賀,清世祖皇帝頒賜敖諭,諭曰:「國家級天立極,光昭典禮,清靜之教,亦所不廢。爾祖張道陵,博通五經,草精玄教,治民疾病,俾不感神怪。子孫嗣教,代有崇封。茲特命爾襲職,掌理道籐,統率族屏,務使異端方術,不得惑亂愚民。今朝網整肅,百度椎貞,爾其申飭教規,遵行正道。其附山木教族展賢愚不同,悉聽糾察,此外不得干預。爾尤宜法祖奉道,謹德修行,身立模範,禁約該管員役,俾之一守法紀,毋致生事,庶不負朝廷優加盛典,爾其欽承之。」故諭給一品印,思禮咸如故。送抵揚州瓊花觀而化。

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四年),聖祖皇帝誥封光祿大夫,夫人朱氏明益藩郡主。


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
五十三代天師諱洪任,字漠基,朗震次子。幼即好學通秘岌。清順治八年(西元一六五一年)襲爵,十二年入靚,清世祖皇帝駕幸南海子召見,詢及歷代宗系,以世家稱之。命光碌寺設宴,陪以禮部堂官,又命工部覓宅,以靈枯官察院地居之,玟免木戶及上清官各色倍役。

時外藩有妖為害,聞於朝,命驅除之,進法員高椎泰、楊幼芬出塞劫治立應,諸部落咸感其神,因之崇信道法不衰。閒居樂情詩酒,陶然自得,鑿西化園池沼,養性於其中,輒自成趣。

清康熙六年丁未(西元一六六七年),微恙而化,年四十三歲。時子尚未週,命弟洪偕攝掌教事,誥賠光碌大夫。在位十六年。

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
五十四代天師諱繼宗,字善迷。清聖租皇帝賜御書碧城額以為號,生八月而父卒,叔洪偕攝教事。致十四歲襲爵入靚,(西元一六八○年)即清康熙十九年,有覬奪大其人印者,卒不敢試。上命分壇禱雨,真人奏,應於某日得兩,至日果應,上甚嘉嘆,命隨觀法員吳士行等三人留京,三年一易,日給愾凜,來往給驛馬,復增二員為例。還山,御書太上清官額賜之。清康熙三十三甲戌(西元一六九四年),上命進香五岳,道出開封,長吏以苦旱疫病請禱,不旬日雨樹而疫已,河水沖決歸界,日罄岸數十丈,吏民惶懼走請,投以鐵符鎮之,岸獲固。過龍陽,有妖神號五羊者為祟,焚其祠,現白足鰲無算,死溪中而妖絕。過姑蘇取赤猴,鐵鎖二怪。

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西元一六九六年),復命賜乾坤玉劍。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0三年),章恩授,碌大夫。四十六年丁亥(西元一七一五年)入靚,至楊州瓊花觀,星然曰:「此先租蟬蛻處也,余亦從此逝矣,遂化於觀內。亭壽四十八歲,在位三十五年。」


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
五十五代天師諱錫麟,字仁祉,號龍虎主人。常偕諸弟朝夕篤學,一遵庭訓。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一七一五年)襲爵,召見暢春園,賜庭宴,並賜香扇鍛足,恩命如舊。屢靚天顏,寵查有加。清世宗皇帝御極,授光祿大夫。

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例應入靚,法員婁近垣隨行,至杭州病篤,喝近垣曰:「吾無以報皇恩,子忠勤誠篤,其體余志,善事天子。」越日卒,遺疏臣子遇隆幼,請以次弟慶麟署理,得諭書賜允。

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上命近垣禮斗有應,發帑修太上清官,九年三月,三弟昭麟以州同引見,命署大其人印務,協同監修太上清官,並賜銀幣還山。在位十二年。


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
五十六代天師諱遇隆,字輔天,號靈谷,仁祉之子。生而歧癡,英俊秩倫。欽差劉公以神童目之,居恆與弟子員闡明道典,究理法秘,及先儒書冊,精動不懈。清乾隆七年壬戌(西元一七四二年),奉旨承裝入勤,召見圓明園,賜山莊避暑詩集一部,花緞二端,各親王皆有予賜,宴費視舊制有加,復賜御書教演宗傳額,並朝服袍套筆墨等物。

清乾隆十六年辛未(西元一七五一年),聖駕甫巡,召見行在,賜緞二端荷包等物。清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以梅御史刻,部議改為正五品。厥後優遊山中,悉心任化,陶然以終。

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西元一七七一年),覃思誥賭通議大夫。


五十七代天師諱存義,字方言,號宜亭。資質聰敏,總角不凡。清乾隆三十一年丁亥(西元一七六六年),十五歲襲時入靚,以析兩立應晉秩正三品,換給爵印,賜其無福地匾額,內伉老子像,並御書法經。復奉旨照例朝現,閒後正一其人,並隨帶法官,准其馳驊,欽此。

清乾隆三十四年庚寅(西元一七六九年)入靚,命析雪立應,賜珊瑚碧玉道冠顧雛法衣,上元旦賜宴看燈。三十五年,恭祝萬壽,適丁母艱,蒙恩體位,免其慶賀。清乾隆四十一年丁百(西元一七七六年),恭奉世宗皇太后大禮,恭送梓官,恩賞銀一千兩,旋赴齊雲山進香。年二十八卒,無子,追疏請以婿堂叔起隆承襲。在位十三年。


五十八代天師張起隆
五十八代天師諱起隆,字紹武號錦崖又號體山,貌魁岸,採沈足智,能文善詩,四方知名之士樂與之遊。九跨入大學,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西元一七七一)遊京,三十九年甲午(西元一七七四年)考入四庫全書館謄錄,議敘一等,以縣丞分發河南,歷署開封府經鹿,糧儲道庫大使,布政使司都事。四十四年己亥(西元一七七九年),堂姪五十七代宜亭真人遺疏懇請承襲祖爵。

四十五年,江西巡撫郝題,咨詢回江,奉旨承襲。恭遇皇上七旬萬壽,八月抵京,赴熱河慶祝,進如意等物,蒙恩賞收北斗延生其經一部。十一日面請聖安,奉恩旨,看在內廷磚戲三日,賜大緞帽緯,及內進器普耳茶食物等。十四日晚,又看在萬樹園看放煙花。四十七年入靚,召見乾清官,蒙溫旨,命於次年元旦大高殿拜進慶賀表文,禮成,賜老子錦像及藏香。四十九年,恭遇聖駕六次甫巡,循例於江蘇無錫接駕進貢,蒙賞收牡瓶等物,召見行在,又蒙賞給克食大緞四端,御題墨刻羅漢圖。後數入靚,俱恩禮有加。

清仁宗嘉慶三年戊午(西元一七九八年)屆慶期,行至蘇州,告病回里,卒於山,在位十九年。


五十九代天師張 鈺
五十九代天師諱鈺,字佩相,號琢亭,錦崖次子。豐頤碩膚,風度端凝,善言辭,聲若洪鐘,識者重之。平生立心接物,其率無偽,重師儒,厚故舊。每遇旱撈,輒為民析禱,無不響應。清慶慶五年庚申(西元一八○○年)襲爵,話闕謝恩,請謁裕陵,奉溫旨褒允。前後數召見養心殿,屢賞克食並大緞藏香。

十年入靚,蒙賜玉如意一柄,荷包一封,金錢四圓,十四年晉京祝叔,蒙賜庭宴,並賞大緞官錦普嚕等物。二十三年復朝,御書福字賜之,寵賚有加。清德宗光緒三十年乙已(西元一九○五年),享恩誥贈光碌大夫。

六十代天師張培源
六十代天師諱培源,字育成,號養泉。穎異澹樸,篤於孝友。清道光九年己丑(西元一八二九年)襲爵。因生母累年抱恙,喝勿遠離,擬請謂闕謝恩未果。生平樂善好施,捨己濟人,行藏似鶴,當時以白鶴仙師稱之。凡諸符法,悉能一氣揮成,極研究大梵斗母玄科,尤能曲演入妙。

浙江海寧州有妖為患,海堤崩裂,延至設醮立稔。道光十一年辛卯(西元一八三一年)復患水,沿溺數百里,將軍奕湘馳羽請救命,胞弟持印劍往治,為設醮數日,令法員乘小艇,衝濤而濟,投以鐵符,天返風,艇復故所,潮乎堤立。

道光二十五年乙已(西元一八四五年)七月,貴豁久旱,煌飛蔽日,禾寂蝕蕃殆盡,邑候請治,為設醮七日,雷風肅烈,大而如注,連夕凝寒似深秋,命持符水,灑壇前後,媳盡痘於河。清咸豐八年戊午(西元一八五八年),亂兵侵境,避往本里應天山,偕一丁負印,行至嚨岸地方遇寇,丁不及匿,棄印道旁,兵騎蜂擁蟻接,印仍故所,視如不見,踐之不見,賊去,叱丁攜歸。

咸豐九年己未(西元一八五九年),督辦團練,防剿多捷。是年十月八日,忽有赤蛇游於庭,俄而不見,咸謂山居之常,不以為異,翌日將曙,竟無疾畏逝。法經云:蛇乃鶴之糧,殆返其之兆欺。縣志贊:「德著金繩,功追玉局,驅蝗蟲而鄉城爭頌,息潮湧而寰海競稱蓋紀文也。」光緒三十年,覃恩誥贈光碌大夫。在位三十年。


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最
六十一代天師諱仁最,字炳祥,號清岩。秉性沖和,研精秘典,專親以孝聞。清咸豐九年,佐父辦團練,防剿多捷,經巡撫耆奏獎,奉上論,著以縣主簿,不論雙單月擢用。清同治元年壬戌(西元一八六二年)襲爵,當亂後,法書秘卷,簡斷篇殘,不易徵集,乃日與弟子員,參考編訂,續錄成秩,越寒暑靡懈。同治四年遊粵東,遇異人賭黑玉印一方,旋抵滬城,其地屢有回棣患,求書符避火者甚眾,以印蓋均得免,謂見有黑面金甲者附符焉。

光緒六年庚辰(西元二八八○年),奉母命禱南海,航遇風幾覆,忽見大士現身雲端,得無恙。光緒九年癸未(西元一八八三年),省祖基於西蜀青城山,見祖天師於天師洞。出川經重慶,先由布商某,過人授以劍,告之曰:俟天師至此,爾將此劍贈之。俄而天師至,布商贈劍。

重慶會館有青龍閣,久潛巨助,夭陰朝夕吐氣如雲,仗劍以登,書火符焚之,怪滅。居恆端坐寡言,洞明三十代祖靜修之功。年六十有三,微恙而終。光緒三十年,覃恩誥贈光祿大夫。


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
六十二代天師諱元旭、字曉初,清光緒摩生,精道法、能文章,風儀峻整,生子六人;自光緒三十年甲辰嗣位後,乃請封其祖培源、父仁最、為光碌大夫,虔修世教,承先做後,厥功頗偉,曾雲遊淤泥,以符錄賜信徒,累奏奇驗;以職牒傳道士,受度者眾;尤以搜求譜牒,旁參碑銘,補述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師傅,續殘補缺,去華崇寅,足徵其明性命雙修之旨,洞天人合一之玄,以文載道,以道通儒者矣。民國十三年卒,在位二十一年。

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字鶴琴、號瑞齡,譜名道生,清光緒三十、年甲辰(西元一九0四年)九月初五日生,父元旭,母萬氏,昆玉六人,天師其長也。精道法」擅符錄,筆力道勁,先後如一,得者靈驗異常,故叢橄濺都甲戶腮盡躬叮民國十三年嗣位。

三十四年春,日寇犯境,韥龍虎山上清官洞天福地,神聖莊嚴,多跪拜離去。三十八年夏,率長子允賢、秘書龔行健、侍從邱建忠、雲遊韶關、廣州、澳門、香港、諸地,翌年春浮海入臺,駐臺北市大龍峒覺修宮,首創臺灣省道教會,歷任理事長,及設立嗣漢天師府駐臺辦公處,拓展道教工作,傳授神法職牒。四十六年附設道教居士會於天師府,聘道行商深之士為大居士,以為道學研究之所。五十三年夏,訪問馬來西亞吉隆坡、芙容、馬六甲、新加坡等地,宣揚教義,奏授法職,受度者眾。

五十七年秋,全國性教會成立,膺選為第一屆理事長。五十八年春,赴菲律賓訪問,闡揚教化,收效極宏。返臺後因積勞成疾,罹患癌症,至十二月二十五日羽化於新北投自宅,享壽六十有五,在位四十五稔。由族人及江右民意代表,秉天師生前向國防部申請堂姪源先退役學道治命,經有關機關依法同意,繼承為六十四代天師云。

綜觀前情,得悉嗣漢天師承襲原則是:傳子不傳弟(指親子胞弟),傳弟不傳姪(指堂姪),傳姪不傳叔(指堂叔),傳叔不傳族人,傳族人不傳族外人,親疏分明,長幼有序,必須有血統關係者始得傳,向無紊亂。

例如:十二代諱恆、字德潤,無子,乃傳弟諱光、字德紹為十三代;二十八代諱敦復、字延之,無子,乃傳媽諱景端,字子仁為二十九代;三十代諱繼先,字嘉聞,號虛靖,未娶無子,遂傳叔諱時修,字朝英為三十一代:時修無子,遂傳叔諱守真、字遵一為三十二代;三十七代諱與棣、字國華、號希徵,無子,乃傳弟諱與材、字國梁、號廣徵為三十八代;三十九代諱嗣成、字次望、號太玄,無子,乃傳弟諱嗣德、號太乙為四十代;四十一代諱正言、號東華,無子,乃傅弟諱正常、字仲紀;號仲虛為四十二代;四十三代諱宇初、字子璿、號耆山,無子,乃傳弟諱宇清、字彥璣、號西壁為四十四代;四十七代諱玄慶、字天錫、號貞一,五十代諱國祥、字文徵,此兩代係由族人嗣職;五十七代諱存義、字方直、號宜亭,無子,遂傳叔諱起隆、字紹武、號錦崖、又號體山為五十八代;六十三代諱恩溥、字鶴琴、號瑞齡,長子允賢於四十三年病故,次子允康淪陷大陸,生死未詳,乃傳堂姪源先為六十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