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蓮寺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圖片參照】

竹蓮寺位處新竹東南方,據貞氓記載:清康熙末年,竹墊(新竹舊稱)一居民築一小庵堂於南門外御史崎之平埔,供奉觀音佛祖,甚有靈驗。相傳昔時常有土番擾境,出沒無常,世尊慈航善濟,豫予指點,得使居民託庇,出入確保安全。嘉慶年間,新興莊居民雜處,朝廷設置巡檢維持治安。至乾隆四十六年(西元一七八一年),信徒莊德感念佛祖神威,倡首捐資,遂遷建於今之地址(新竹市竹蓮街六十二號),始稱竹蓮寺。

本寺坐向銀艮坤丑末,地基由善士王世傑所捐獻。道光五年,士紳林紹賢改修於前;九年,善士林祥雲續修於後。同治五年至十二年間,又有信徒陳長水、莊榮陞、湯奇才等與十八股之竹蓮會員,協同主持人許德麟竭力改築,擴大規模,終使本寺成為全縣之大佛寺,遐邇咸知,香火鼎盛。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信徒倪光輝、蔡炎、鄭正龍、蔡淵等發起整修一次。直迄民國四十年,鑒於該寺星霜久歷,藻繪無光,雕樑畫棟,亦有蛀損,住持許清火及地方有志士紳,乃聘請許振乾為發起人,鳩工督建,迨民國四十七年元月三日全部竣工,增建五門,並鐘鼓樓,六角形金亭,盥手亭等,宏大壯觀,廟貌一新,金碧交輝,神人共感榮耀,成為今日聞名全省之寶剎。

本寺前庭廣澗,庭右六角金亭轟立,庭左香燭紙供莫等專賣店林立;拾級而上,正門青石獅子威嚴十足,門外更有精雕盤龍石柱一對,頂天立地,擎正扶危。跨檻步入內殿,居中主祀觀音菩薩,案前供莫琳瑯,香煙嫋嫋,殿前有來自大陸的青石柱兩對,前柱檻聯為 : 「竹林中我佛慈悲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蓮座下眾生誠敬諸惡莫作發三藐菩提。」後柱亦有聯云:「竹邑萬家得報平安全賴慈暉普蔭;蓮臺九品明分次第皆關素行自修。」

尤其值得一記者,光緒皇帝曾御賜一匾「大海慈雲」高懸殿門口上方,更增光彩。殿堂左右配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護法、及十八羅漢等。側殿配祀註生娘娘、境主福德等諸神。據聞寺中部分神像來自「海天佛國」普陀山,從前每隔十二年,廟中定期組團前往普陀進香,以示虔敬。堂壁右雕騰龍,左刻猛虎,龍虎威靈,栩栩如生。殿堂正門內側上方,高懸三塊清朝官吏贈送匾額:中為「慈雲護墊」,落款者「欽加按察司銜台澎兵備道提督學政皖懷丁曰健」。右匾「寶花生蓮」,致贈者「藍翎五品銜北部右營千總楊福昌」。左匾「法雨慈雲」,落款人「道銜候補郎中林汝梅」。此三匾背光內懸,非細察難以清晰。

本寺前庭兩側,尚留有清代石碑共計十四塊,高一尺五六寸,寬窄不一,中列捐戶姓名銀數及開支款項。刻文雖歷經二百年,紋理清晰明朗,字字入目。惜民國七十一年增建十八羅漢池於庭側兩邊,碑文部分被遮,見之不易。

據世居南門地區耆宿云,相傳昔有新竹州知事(即今縣長)某,每逢久旱不雨,輒與人打賭,只要抬竹蓮寺菩薩求雨,有求必應,果真屢試不爽口,某知事均為贏家,故今尚盛傳本寺祈雨特靈,惟近三十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無法求證而已,或有謂此寺地理位置於鯉魚穴頭之故(城隍廟居魚腹,外媽祖居魚尾)。又民間百姓嫁女娶媳,造屋遷舍,必至廟中問卜擇日,始克安心。更有甚者,旱澇災黎,疾病痛苦,只要善男信女齋戒沐浴,虔誠祈禱,無不靈驗!去災消厄,化解民困,歷二百餘年,在在均足為人們茶餘飯後之談助。

該寺現任管理人許復根先生會談及本寺功德事業,每年必定期支助貧寒兒童獎助學金、冬令救濟、義診(接骨傷科)等活動。廟中並設延齡會老人俱樂部,暨國劇研究社等文化社團,元宵節製作燈謎,提供大批獎品,寓教育於娛樂,對社會公益,復興中華文化更不迸餘力云云。

地址:新竹市竹蓮街100號
電話:(03)524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