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天行宮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 圖片參照

地藏王菩薩及天行宮由來 略誌

我國佛教在唐朝時正如日中天,東傳至日本及韓國等地,在那時的韓國分為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國家。新羅國的王子名為金喬覺,身高七尺,頂聳奇骨突高,臂力之大可以敵多人;二十四歲時,祝髮出家,攜其愛犬善德,於唐貞觀四年航海到中國來參學,遊化數年後即遊學至安徽省青陽縣的九華山,見深山裡有一盆地,面陽而寬平,於是就在山上結蘆苦修,經過了許多年某曰地方上仕紳諸葛節長者,率領村民家人遊山,深入無人之地,忽見一位和尚在此苦修,住的是石洞茅蓬,吃的是破鍋殘粒雜食,拌些白土(俗稱觀音土,細如白粉之土),生活異常清苦。諸葛節長者近之請示後,方知是新羅國王子,遠來中國求佛法,住此山中苦行,長者深感未盡地主之誼,於是發心護持,為大士建一寺院,使其安心修道。
寺院建成後各方來參學者很多,新羅國亦有不少的人來親近供養。大士率眾在九華山上苦修,影響力很大,後來新羅國之國王也知道其王子在九華山苦修之事,馬上派遣侍從送米糧來供養。
大士於九華山上開設道場以地藏為法名傳揚佛法,渡眾生七十五載,至開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計九十九歲,其狀圓頂手持寶珠及鍚仗。
九華山本名九子山,唐朝李白到此山時見峰如華改名九華山,九華山的地主,地方上人稱閔閣老,想當年也做過大官,所以家財甚富,大士選九華山為道場,向閔公化緣一架裟之地,閔公懷疑怎麼只求一架裟之地呢?遂滿口答應,那知大士以神通法力,架裟一撒,蓋盡了整遍九華山,閔公見他有此神通,驚喜不已,慨然將整遍九華山,全部佈施給大士,作為弘法渡眾生之道場,從此閔公也做了大士有力的護法,閔公很敬仰天士之德,虔信佛法,命自己兒子隨大士出家學佛,其子法號為道明,身為大士之侍者,閔父老來學佛,拜其子道明和尚為師,故我們在寺廟裡見地藏王菩薩旁右邊一老左邊一少,這就閔么父子。故有左道明右閔公之稱。
地藏王菩薩又稱「幽冥教主」或稱「酆都大帝」簡稱「地藏王」。幽冥教主與酆都大帝乃道教之稱謂,而地藏王菩薩是佛教的稱呼。
故佛家認為地藏王菩薩從釋尊(釋迦牟尼佛)寂滅後到彌勒佛出世以前這期間化導無佛世界的眾生,其在仞利天附屬於釋尊,受釋尊之接引,去普渡大道眾生,發大誓願,出於無佛之世,引導在五濁之世之迷界眾生,亦是菩薩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波盡、方證菩提」不達目的決不中止。
天行宮地藏王菩薩原係本宮住持吳水木君於西元一九七七年(民國六十六年)供奉於嘉義縣民雄鄉大崎村家中,境內俗稱家內神,直至一九八三年(民國七十二年)吳君舉家遷徙至台中市,隨即菩薩顯靈託夢願隨行於台中弘揚大道,渡化生靈,吳住持謹記菩薩之教誨,遵照旨意適時擇期恭迎至台中住處暫居。直至民國八十一年六月中旬機緣巧生,扶扎降示「天地無私生萬物」行宮有願濟群倫,宮澤賜福萬人頌」之聖喻,即立名為「天行宮」。亦開啟本宮濟世弘揚菩薩精神之門靡。
且於同年八月十二日再度降示,凡本宮之門生,得一同回宮接旨,正式成立天行宮,開辦聖事濟世。又於當年十二月廿六日組織委員會,同時遷至台中市向上路現址,(已另遷台中市永春東三路一三○巷一一號)績弘揚大道。
宮務於委員會推動下漸上軌道,並於民國八十五年奉菩薩降示及眾善信之研議擬成立「台中天行宮地藏王菩薩義子女會」邀諸大德共襄盛舉,廣植福田,期使早日立地建宮,並團結善信,共結善緣,同霑法益,功德無量。

台中天行宮地藏王菩薩義子女會 謹識

台中天行宮地址:台中市永春東三路一三○巷一一號
電話:(○四)二四七○一一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