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神略傳


廟宇文化工作室 圖片參照】【廟宇介紹

主神天上聖母略傳

「天上聖母」台灣民間又稱「天妃」、「聖妃」、「天后」、「媽祖」、「媽祖婆」等名號;由於分祀淵源互異,尚分「湄洲媽」、「銀同媽」、「溫陵媽」、「大平螞」、「船頭媽」、「班鳩媽」、「同安媽」等稱謂。香火之盛、信徒之眾,居各神祇之冠,已蔚為一股強大的信仰熱潮。

世代為官.慈善傳家
媽祖俗姓林名默娘,福建省與北府甫田縣湄洲嶼人,祖先原籍河南,始祖林披係唐朝人,生有九子,其中一子名林蘊,於唐憲宗時官拜郡州刺史,其七世孫中有名保吉者(相傳為林默娘之曾祖父),改文習武,五代後周世宗拔擢為統軍兵馬使。後天下大亂,兵連禍結,林保吉辭官攜眷南遷,隱居於福建省興化府。其子林孚承繼世勳,曾任福建總管,不久亦辭官隱退。

林孚獨子林愿,一名惟懿,曾任福建都巡官,娶妻王氏,生子洪毅,未幾又添大娘、二娘、三娘、舜娘及痴娘等五女。林愿為人敦厚樸實,樂善好施,鄉人皆尊稱為「林善人」,年過四句時,夫妻祈求觀音再賜一子以光宗桃。一日王氏夜夢佛祖賜仙丹而娠孕,於末太祖建隆元年(西元九六○年)三月廿三日產下一女,當產之時有紅光自西北射入,滿室奇香,氰氫不散,確有神異,么女出世之後,經月不聞啼聲,因此命名為「默娘」

觀井得符.神姑鎮魔
默娘自幼聰穎,八歲從師,過目咸誦,並能悉解文義。年甫十歲,喜淨几焚香,誦經禮佛,不食重腥。十三歲時有玄通道士傳授「玄微秘法」:十六歲於中庭古井,得神人授與銅符,自此潛心研究,靈通變化,常顯神異,屢次扶危解厄,備受鄉里仰重。

當時,沿海瘟疫肆虐,長年不雨,媽祖悟讀銅符,乃張貼「御符」,告諭百姓取「菖蒲九節」,撕「御符」一片,煎化飲之,便能解渴治病,又依「御符」指點挖掘「泉眼」,清泉汨汨,頓湧成溪,旱象立除,百姓頌其功德,以「神姑」尊稱。

十八歲時,默娘父兄二人渡海北上,當時西風正急,江上狂濤乍起。默娘居家時,忽然於織布機前閉目神遊,夢見父親和兄長險狀環生,遂手持兄之舵、足踏父之舟搶救,無奈驚醒之際,手中之梭掉落地面而頓失兄長。不久噩耗傳來,父親果然安全脫險,而兄長卻不幸溺斃。默娘痛不欲生,自恨未能及時搶救,從此長齋禮佛,發誓終生不嫁,以奉侍老母。

二十歲時,甫田大旱,默娘應縣官之請,禱天祈雨,甘霖沛降。廿三歲收服桃花山千里眼、順風耳二妖為左右部將。

撒筷成杉.重陽圓道
一年初春,有浙柬商船欲前往閩南,途經湄洲灣外,當時潮霧瀰漫,海流湍急,商船不慎觸礁,險象環生,媽祖焚香致禱之際,心有所感,立擺香案,取筷點舟,急步趕至海邊,撒筷投海,頓成大杉,依附漏船。少頃,波平如鏡,雲霧開麡,商船回駛靠岸而得救。迄於宋大祖雍熙四年(西元九八七年)丁亥九月初九重陽前夕,默娘日夜昏睡,醒後稟告父母胞姊云:「明日重陽,我欲登高,暫離喧擾塵寰,特先告別。」重陽登高為中國舊俗,因此家人並未在意。翌日,默娘盛裝,辭別家人,登上湄峰冉冉升空而去,此後即經常顯聖,飛騰海上,救護世人,湄洲居民感念恩澤,建廟奉祀,尊之為「通腎靈女」。媽祖時年廿八歲。

海上女神.媽德馨香
默娘咸道以後,時顯神靈,飄然往來於海上,經常於驚濤駭浪之中,出現警示紅燈(俗稱媽祖火),救人免於海難,鄉里親族祀之甚虔。後因靈蹟處處彰顯,聲動朝野,朝廷特耿封廟額為「順濟廟」,此後追封不斷,民間崇祀日隆,清朝時又加封為「天上聖母」。

媽祖自北宋開基顯化後,歷代帝王莫不尊崇有加,遣官致祭,迭賜褒封,自「夫人」、「天妃」、「天后」以至「天上聖母」,可謂殊榮在身,無以復加。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是客籍人士的守護神,為廣東省揭西縣河婆鎮巾山、獨山、明山三座山嶺之神。三山國王各有姓氏名諱,大國王連傑,字清化,為巾山之神,封為「清化威德報國王」,二國王趙軒,字助政,封為「助政明肅寧國王」,三國王喬俊,字惠威,封為「惠威弘應豐國王」。三人生平不詳,或說三人曾於南北朝時輔助楊堅完咸帝業,受封為開國駕前大將軍,後來歸隱山林,修成正果,多次在宋朝時顯化,宋大宗封為「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的顯聖事蹟多發生在唐、宋兩朝,如相傳唐朝名文學家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在一次大雨氾濫的天災中向三山神祈求止雨消災,果然雲開日出,韓愈特撰文拜謝「其神之保佑於人,敢不明受其賜也。」。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初期,朝廷大軍南下征討,也受三神佑護,使王師一戰而捷,此外,宋朝的馬帝與徽宗、欽宗,都普受三山神的惠助而安然度過兵災,因此宋朝帝王屢敕封號,民間遂有三山國王「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的說法。

【千里眼、順風耳目】

封神演義云:軒轅廟年有二偶人,名叫高明、高覽。商末,由於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舉兵反紂,二偶人乃聚精幻形,稱千里眼、順風耳,兄弟二人助紂為虐,姜子牙遣大將雷震子為先鋒,兩軍交戰,周兵所言所行,彼皆告知,故雷震子之軍慘敗潰走,大公驚異道:「彼定為妖魔」,乃取出照魔鏡,始知軒轅之二神將,千里眼能視千里景物,順風耳能聽及萬里之外人言:翌日出戰,周兵亂敲金鼓,順風耳無法聽其真:大張旗旛,使千里眼不能視其實,眾軍澆撒狗血於地,以厭邪氣,二妖隨及變化清風逃遁,姜太公擲飛劍斬之,削其一耳墜於地,大公前往軒轅廟觀看,果見其一偶已缺一耳,大公畫符籙,斬而葬之,二妖自此除矣!

另有一說,千里眼與順風耳二人,自周武王伐紂時,雙雙犧牲,二人妖魂出沒桃花山,貽害居民。媽祖知情後,前往收服,二怪願棄惡從善,跟隨媽祖左右,為媽祖眼觀千里災難,耳聽四方哀告。

【太陽星君與太陰星君】

中國祭日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商朝時代,就有朝迎日出、暮迭日落的儀式。古人稱大陽為太昊,以日為百神之王。《帝王世紀》云:「大 帝伏義氏,繼天而生,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 於晨,故位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稱太昊」,將聖帝伏曦視為大陽神化身。

或說大陽星君姓孫名開,與大陰星君(姓唐名末)自天地消避後,陰陽相混,雙雙隱居於咸池,不忍分離,以致日月不照,晝夜不分,於是地皇面請世尊專程趕赴咸池,唸動八字其經,將日月強制分開,各按方位升落,分晝夜,判三辰,萬物得以欣欣向榮。

月神之祀,起源甚早,我國歷朝均有「大明之神」、「夜明之神」的祭典,在古老的傳說中,則有娣娥奔月而成為月精的說法。漢唐以後,稱月神為大陰娘娘,佛教則稱為月光普照菩薩或太陰菩薩。在《封神演義》一書中,姜子牙封紂王之后姜氏為太陰星,以其貞靜賢淑,心如咬月而封以太陰神位。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職掌人世的功名利祿,是古今讀書人崇奉的特定神明,其起源自星象信仰,道教認為文昌星如果明亮則主文運將興。

《史記.天官書》記載:「斗魁戴匡六星為文昌宮,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上將建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司命主災疚,司中主佐理。」

文昌帝君主文運與官祿,因此在科舉取士的時代,備受文人崇奉,清朝時更將文昌帝君之祀正式列入國家祀典,並且通令天下學府建廟立祀,春秋遣官致祭。

據傳文昌帝君自周朝以後先後經過七十三化,才在西晉時降生為張亞(或稱張亞子、張惡子)。張亞由四川越雋遷居到梓潼七曲山,出任晉朝官吏,後領軍戰死,因其生前事親極孝,又宏揚道教有功,因此梓潼百姓在七曲山建立「清虛觀」奉祀。其後多次顯聖陰助朝廷,唐玄宗封為「左丞相」,唐?宗加封為「順濟王」,宋太祖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元仁宗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民間則多稱為文昌帝君。

玉曆寶鈔條錄「文昌帝君蕉窗聖訓」:
一戒淫行,二戒意惡,三戒口過,四戒曠功,四戒廢字;一敦人倫、二淨心地、三立人品、四慎交遊、五廣教化。

【斗姥元君】

斗姥元君係先天元始陰神,因其形相象徵道體,又稱「先天道姥天尊」。斗姥元君稟一氣玄元之象,應無極生大極,持日月兩輪,應陰陽象大極,四頭磊落,應四象,八臂垂雄,應八卦,有天皇大帝與紫微大帝襄佐。

斗毋元君有聖嗣九子,上應九星:天樞,主陽德:天璇,主陰刑:天璣,主福善:天權,主禍福:天衡,主生殺;闔陽,主百穀;瑤光,主六師,以及位於闔陽之左的輔星和位於瑤光之右的粥星。其聖號稱為九皇星君,即:陽德食狼星君、陰刑巨門星君、福善祿存星君、殄惡文曲星君、生殺廉貞星君、樹穀武曲星君、統師破軍星君、左輔洞明星君、右弼隱光星君。九皇星君掌延生註死之籍,司福善禍淫之權,世間眾生生命均屬斗宮,因此民間遂有拜斗以求延壽添福之舉。

【巧聖仙師】

巧聖仙師是春秋時魯國的著名工匠魯班,木姓公輸,名般,因生於魯國,又「般」、「班」音近,後世遂以魯班稱之。

魯班生於魯定公三年(西元前五○七年)五月七日,傳說生時白鶴群集,時有異象。十五歲時曾學於子夏門下,後來歸隱小和山,巧遇鮑老董,受業其門下學習營建與雕刻之術,在四十歲以後,隱跡於歷山。奏漢之來,凡工程建築動工之前,必先拜祭魯班以祈順利;明初始由工匠建廟立祀,稱為「魯班殿」或「祖師殿」,凡在神誕當天,必停業致祭,相傳明永樂年間建造北京龍聖殿時,因魯班顯聖佑助,使工程得以圓滿完成,因此明成租敕封為「輔國大師兆成侯」。

世稱魯班為巧匠,其畢生發明不勝枚舉,包括雲梯、鍾、鉤、曲尺等。據傳魯班還能製作木車馬與木飛鳥,前者不用一兵,卒,即可驅動前行,而後者則可以高飛上天,三天不落地。魯班之妻雲氏手藝同樣不凡,相傳她曾發明傘。

【地藏王菩薩】

中國民間都將金喬覺視為地藏王菩薩的化身。金喬覺生於唐朝武則天登封元年(西元六九六年),逝於唐德宗十年(西元七九四年),享年九十九歲。金喬覺是朝鮮半島新羅國王子,自幼削髮出家,六十歲時來到中國安徽省九華山苦修,終日誦經禪坐,刻苦度日,後經山下百姓慕資與建寺院安居。金喬覺圓寂後,三年之中肉身不變,其骨節聲音有如金鎖般輕脆響亮,因此信徒尊為「金菩薩」,並視為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九華山從此咸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視為地藏王菩薩的宏法聖地,山中有一座肉身寶塔,即是安奉金喬覺肉身之處。相傳該塔夜間會發放豪光,因此肉身塔所在的山頂被稱為「神光嶺」。此外,有關地藏王菩薩的生平說法還有以下數種:

(一)大願地藏:在釋迦佛祖入滅後,而未來佛彌勒未下世之前的期間,地藏王菩薩受付為代理佛,兼理幽明教主。

(二)婆羅門女:據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載:有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轉三寶,不久命終,魂魄墮於無間地獄,婆羅門女遂變賣家宅,獻錢財於佛寺供養。在如來領引下,下遊地獄,求得其母解脫地獄之苦。婆羅門女在佛前立誓云:「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三)目腱連:相傳目腱連曾師事佛祖,為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神通第一。他親下地獄,解救母難,佛祖授與禪杖,被尊為地藏王菩薩。

【西秦王爺】

西秦王爺是傳統梨園與地方戲曲奉祀的行業保護神,相傳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據《新唐書》所載,唐明皇知音律,雅好戲曲,曾在禁苑內設置專門培養音樂與舞蹈的機制,即所謂的「梨園」,而造就出不少技藝精湛的翹楚,凡當時名噪一時的樂工,都出身自梨園,例如雷海青、張野狐、李謨、李龜年等。

由於唐玄宗對於音樂的造諸與首創梨園貢獻,光其後者更奠立中國戲曲的根基,因此後世尊為戲曲神祭祀。

【城隍爺】

城隍爺為理贊陰陽的地方神,其職責兼有土地公的轄區管理與閻羅王的冥間審判。上古封禪祭祀八神,即每年十二月農事告成時,由天子親祭八種與農事有關的神明,其中第七神為「水雍」(即管理田中溝渠之神),後來演變偽守護城池之神,即《禮記》云:「水則隍也,雍則城也」,城隍之祀即起源於此。

城隍本是根源於城池器物之祀,城係以土石築成,隍則指城外之壕而無水者,一聳立於地上,一深陷於地下,象徵陰陽二體,加上城池之設可禦敵防侵,因此而衍生出城隍之祀。第一尊城隍神像出現於至三國時代的吳大帝赤鳥二年(西元二三九年)。唐朝以後,城隍廟已非常普遍,當時的知名文人更親書祭文以祝。城隍人形化之後,兼理陰陽二界,大抵生前功蹟彪炳或剛正不阿之士均可出任神職。

城隍廟一般均在廟內設案問事,有文武二判官、范謝將軍、六司、牛馬二爺、三十六神將暨印童、劍童等襄輔。

【神農大帝】

據傳盤古開天闢地後,有天、地、人三皇,即隧人、伏義、神農三者,「尚書大傳」云:「燧人以火紀,陽尊,故託燧皇於天:伏義以人事紀,故託義皇於人:神農悉地方,種穀蔬,故託農皇於地。」

神農大帝古書中又稱烈山氏、連山氏、伊耆氏、大庭氏、魁傀氏。其母為方登,有感於飛龍之祥瑞而生神農,長於姜水,遂以姜為姓,以火德王天下,故稱炎帝,教民耕作,稱之神農,民有疾病,遂嚐百草,共得三百六十種藥草,分為寒熱溫平四等以及甘辛鹹苦淡酸六味,可治四百多種疾病,後世集結成書,即謂神農本草;神農又演八卦為六十四卦,名之日歸藏。

民間對於神農大帝之傳說有:出生三日能語、五月能行、七月長齒、三歲通曉農事。《詩經》則記載其母為地嚳元妃姜嫄,見神農長相怪異,以為不祥而棄之於野,牛馬繞避不敢踐踏,飛鳥覆翼以為取暖,種種異象,使姜嫄再抱回撫育,並以曾棄之於野的經歷而命名為「棄」。

神農教耕稼,種五穀、嚐百草、作燈火,又愛民如子,將人類生活漸導入文明,所以農民、藥商、糧商、醫師皆奉其為守護神或祖師爺。


【華陀仙師】

華陀為三國時名醫,東漢沛國譙人(今安徽省毫縣),精通內科、婦科與針灸之術,曾發明麻沸散為病患開刀,而名噪一時,也曾為關帝刮骨療傷,不圖仕名。

曹操因患頭風之病,延請華陀針灸而止痛,於是命華陀長侍左右以備不時。華陀離家思歸,請歸後逾期不返,曹操震怒,令人緝捕下獄,華陀在獄中將一生行醫心得記錄成冊,臨死前轉交獄卒保管,獄卒恐惹禍上身,推辭不受,華陀一笑置之,取火燒書。

華陀死後,民間以其醫術高超,奉為醫王,在藥店中貼其畫像,求禱生意興隆。據說舊時北京有藥王廟,廟中恭奉中國歷代十位名醫,華陀即為其中之一。

【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是專管生兒育女之女神,其來歷出自封神榜,謂姜子牙奉玉皇上帝之命,封三仙島之雲霄、瓊霄、碧霄三姑掌混元金斗,三姑係龜靈聖母門徒,曾以產盆練咸「混元金斗」法寶,後聯手伐紂,不幸陣亡,玉帝封為「註生娘娘」,其配祀有十二婆祖,各抱一子,六好六壞,以示生男育女、賢與不肖,皆憑積善行德而定。

或謂註生娘娘即臨水夫人陳靖姑,陳靖姑生於唐朝大歷年間,為福建省古田縣臨水鄉人,係由觀音菩薩血滴所轉世投胎、及長,嫁劉杞,孕數月,達大旱,受鄉民之託祈雨,脫胎而亡,年二十四。臨終曾誓言救人產難,果成神主掌生育大事。

【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民間俗稱「土地公」。據傳土地公姓張名福福,字濂輝,生於周武王二年(西元前一一二○年)二月二日,秉性善良,事親至孝,勤積德業。年三十六歲,官任朝廷總稅官,在任期間,愛民如子,體恤百姓疾苦。至周穆王三年(西元前一○一九年)辭世,享年一百有二,壽終三日,容貌不變,人人稱奇。

百姓感其生前為官廉正,皆念念不忘。有一貧戶以四大石打成石墳,圍成石屋奉祀,未幾,由貧轉富,鄉民威信神恩護佑,遂興建福德堂,並塑金身膜拜。穆王特賜號「后土」,並賜頒「福而有德千秋敬,正則為神萬世尊」一聯;又承王母傳令八仙接引,封為「南天門都土地神」。

【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台灣民間俗稱之為「關公」、「關帝爺」等,道教則尊為「協天上帝」、「三界伏魔大帝」、「翊漢天尊」、「武安尊王」等,佛教則稱之為「伽藍尊王」、「護法爺」等諸多稱呼,其祭祀之盛,信徒之眾,不亞於媽祖,乃三教並容之神,華南及台灣地區信眾則暱稱之為「恩主公」。

關聖帝君,即關羽,山西解州常平村寶池里人氏,生於漢桓帝延熹五年(西元一六二年),自幼即與祖父石盤公研究「易經」與「春秋」。十七歲時娶妻胡氏,育有關平、關與二子。後因義憤除害而避之琢郡,結識劉備與張飛,,三人桃園結義,劉備居長,關公次之,張飛為弟。後以劉備為漢室後裔,二人遂全力扶佐,以期匡復漢室。當時天下三分,一歸曹魏,一屬孫吳,劉漢居蜀中,勢力最弱,關公赤膽忠誠,多次征戰,威震天下。

建安廿四年(西元二一九年),曹吳聯手,關帝敗走臨沮,中途遇伏,孫權派人勸降,關公言:「玉可碎,而不可攻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從容就義,享年五十八歲。關平孤軍救父,一同殉難。部將周倉、王甫聞訊自殺殉主。

關公生平行事,表現出大仁、大智、大勇之節操,因此死後得以由人而聖,由聖而神,歷朝奉為「武聖」崇奉。

【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又名觀自在、施無畏者,全稱為「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是佛教悲門之主。觀世音之名的意義,在《普門品》中記載很清楚:「觀世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現其音聲,皆得解脫。」,可知觀音之名,是以其能聞聲救苦,因而稱之。

關於觀世音菩薩的生平有三種說法:

(一) 《悲華經》
有轉輪聖王,名無諍念,王有千子,第一大子名不駒,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薩,第八王子名?圖,即普賢菩薩。」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原為兩兄弟,同侍於阿彌陀佛,合稱「西方三聖」。

(二) 宋《香山寶卷》
《道藏搜神記》:觀世音本為慈航尊者,因不忍見世間女子遭受沉淪之苦,於是自願轉世為與林國妙善公主,此亦可視為觀世音菩薩的應化現身之一,而非其本傳。興林國妙莊王育有三女,長幼為妙音、妙緣、妙善。妙善自幼修行禮佛,長大後妙莊王為其招婿,公主不從,被軟禁於後花園中,後來又居於白雀寺,命僧尼使換公主搬運茶水,卻有鬼吏代勞;國王又下令焚寺,僧尼俱亡,只有妙善無恙:又命斬首,利刃無故三折,又命人以白絹絞首,霎時黑霧遮天,一隻白虎背負妙善前往屍多林,妙善遊歷地府,以其慈悲大願超脫惡鬼,後又還魂,至香山修道,九年後功果圓滿。當時妙莊王身染惡疾,非至親手眼不能醫治,妙善自願割目斷臂救治父親,莊王深受感動,從此潛心修道。妙善因福力遍大千,神通應三界,而封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無觀世音菩薩」。

(三)印度婆羅門教的說法
印度婆羅門教的古經典《梨俱吠陀》記載,早在佛教創立之前,在印度境內已有「觀世音」之名,所指的是一對可愛的孿身小馬駒,又稱為雙馬童神,有時也化為一對孿生兄弟,頭戴蓮花冠,坐金馬車,是印度教的善神,代表慈悲和善。後來在佛教創立後,出現了一位馬頭觀音,是密宗所傳的六觀音之一。